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郑达︱以低科技媒体艺术打造“后人类的副本”

郑达︱以低科技媒体艺术打造“后人类的副本”

2018-12-07 19:07:19 来源: 《绝对艺术》 作者:Fiona

 ▲ 展览海报

2018年11月23日,艺术家郑达个展《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在湖北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最新的数字媒体装置艺术作品。

媒体艺术家郑达,“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他的艺术工作聚焦于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映现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先后斩获2017年英国流明艺术大奖“The 2017 Lumen Prize”互动艺术大奖和“2018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

▲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开幕致辞

在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看来,“郑达呈现出的绝对是一个机器的领地,在机器的领地中,他作为一个版主,他带着实验室年轻团队在构筑建造着一个新的‘机器人群’,由此进入人类视为经典的美术馆,并营构出一个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的想像空间。郑达深受芯片大片和薯片的熏陶,而游戏,社交网络已成为他日常,因而也影响着他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在其视觉表达间,阅读者在新奇与惊艳的同时,在兴奋和愉悦的同时,紧张和恐惧更是深含期间。”

▲ 展览现场,郑达作品《Data Pool》

《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是一个关于当下数字化生存的展览主题,“人类纪”初期的我们是自然生理与技术物融合的产物,计算与数据层是其特征。

展览中的作品主要有“算法”和“数据”两个非物质性的面向,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是由一个记忆状态向另一个记忆状态转变的过程,而数据是关于控制与被物质化的进程。

▲ 展览现场,郑达作品《生理反应3》

作品营造的这一现实让观者置身于一种基于数据流的媒介物质中,面对数字算法力量所构成的新的现实。艺术家郑达期待用作品去呈现具备自主算法的机器与后人类之间真实的危险关系,对于这些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的想象力,也是对现实景观的科学性的展演。

▲ 展览现场,郑达作品《计算生产力》

郑达在其早期的艺术创作中,不断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在智能化的状态以机器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此次展览的新作品是基于这一层面上所做出的,“什么是算法”这一更深层次的探讨,以游戏的概念作为整个创作界定的工科语境。

▲ 展览现场,作品《上传者》

艺术家出于对于“数据”的好奇,使其期望通过此次展览将这一不可见的事物物质化,赋予其有形与可感知,作品《Data Pool》(2018)与《生理反应3》(2018)分别是可视与可听的数据,《上传者》(2018)与《捕食器的函数》(2018)则以动态机械装置的运动轨迹,以机器自身的逻辑,将机器本身的算法呈现出来。

▲ 郑达《Data Pool》,跨媒介艺术装置,2018

材料:螺旋桨、微型电动机、水、Arduino、LED灯带、定制有机玻璃容器、控制系统、声音系统,尺寸:1520x60x35cm (单个尺寸:200x60x35cm)

《Data pool》是一个借由自然元素风、水和光而构成独立交互系统的跨媒介艺术装置。螺旋桨悬吊于中间盛水箱体的上方,由LED灯带组成的灯光面板隐藏于每个盛水箱体的底部。《Data pool》将透明水的介质变成了数据化的“界面”,当风的力量直接作用于水面时,风的参数经过计算机解析并转译成为视觉的光与听觉的声音两种元素,作为接收者的水接收并实时反馈来自风扇和光的“信息”从而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总长度15米的水池中数据以自然的状态被展现,电子赛博格映射到自然也浸润着物理空间。

▲ 郑达《生理反应3》,数据化声音装置,2018

材料: 电子综合材料、数据控制系统、气象测风系统、电脑风扇、电源、黑色纸盒,尺寸: 50×50×50cm (单个纸盒)

数据化声音装置《生理反应3》由纸质黑匣子组成,每个匣子自成一个“腔体”,“腔体”内的风扇是发声源,风扇后有一层声音共振的膜。让每个风扇的风通过匣子的背部反弹到空间里,传到参与者的耳膜里。每个匣子吟唱随机,或高或低,或强或弱。风扇的运行来自于两种力量,一个是实时风的数据;另一个是来自机器算法的力。人在这样的由异类生物围困的空间里,难以辨识任何信息,只能倚赖听觉被动感受,仿佛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被告诫,嘿,这是机器的地盘。

▲ 郑达《计算生产力》,2018

材料:低科技艺术时钟、低科技交互板、“交互的故事”、立方体装置测试版、自主研发电路板、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纪录片、Workshop纪录片,尺寸:1458x811x340cm

《计算生产力》是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在展现团队协作与创新的切片样本,是以科学性创作范式记存的艺术感知。当计算成为艺术的“灵韵”去模拟与探索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以及理性背后的人类情感,日常可见的时钟也可在空间层面以时间的流逝与循回感;含有交互属性的木板也可以与参与者叙事。而艺术的“终结”意味着改变话语后的“破框”式跨界团队协作的实践方式,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激活参与式解构的新媒体语言,赋予艺术一个如何把控虚拟的灵魂的方法论。开发、建构、测试、迭代是冰冷机器装置内核的 “人体温度”,是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计算生产力”。

▲ 郑达《上传者》,灯光机械装置,2018

材料: 机器臂、数据控制系统、激光发射器、不锈钢板,尺寸: 400×400×350cm

凯瑟琳·海勒曾指出,当今的主体有两个身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上传者》的出发点在于表现技术与人融合创造出的新型主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在这一新型主体上发生重叠。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根据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这两个主题展开。

▲ 郑达《捕食器的函数》,互动机械装置,2018

材料: 机械装置、数据控制系统、互动系统、布带
尺寸: 180×50×65cm;200×50×85cm

万事万物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只是四处游走的物质和能量而已,在作品《捕食器的函数》中亦如是。当“新物种”的智能这样的无形之物被有形的物质形式显现时,记忆的信息即成为“新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计算成为一种记忆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一旦参与者心率数据输入到运行的机器中,机械式的运行就会戛然而止,而开始柔性的展演,可视化的模拟出人类输入的数据。算法的函数可视作处理信息的“绞肉机”,整个状态不再是单向的输入和输出,计算就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与它采取什么的物质形态无关。

对于此次新作品的创作上,郑达更注重作品本身所带给参与者的感知,以及参与式系统整体性的建构,而不仅仅将关注点停留在观众与作品的物理交互层面。这是艺术家在自身创作脉络上的一次突破。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8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