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艺术家对谈 | 黄引:拍卖8小时前的对话

艺术家对谈 | 黄引:拍卖8小时前的对话

2019-02-24 14:23:25 来源: 鸟湖山 作者:食花多LAB

 

从2018年12月15日,黄引的第一次发布拍卖自己的数据,到拍卖完成。我都有关注和参与其中,并写过相关文章。
不仅因为是朋友,更大程度来自于我对她的以往作品的了解和当前做法的认同。或者她的做法是我关注的,艺术在互联网中野生,或者在现有艺术生态中尝试新路径,在身边的最完整的样本。
不过第二次拍卖的发布,比我想象的快一些。包括作品的观念,界限,出售方式,对我来说都更加模糊。也受到许多质疑。比如出售时间这种方式,在互联网是一个很常见做法,或者出售的八小时接受的支配的界限在哪里。
比如我个人也想过一些方案,如果自己拍到,为了让作品产生最佳效果,能做的事底线在哪里。也想知道她对于第二次拍卖自己的“八小时”的初衷和边界。
带着我自己或者和某些听到的疑问,在拍卖的前两天我和她比较深入的聊了一次。选出一部分,希望对参与其中的的大家理解作品和艺术家本人有所帮助。
内容略长,除了删减重复和与作品无关部分,尽量保证艺术家的口语风格,保持原文。
——食花多

访谈由鸟湖山文化策划,食花多(简称s)与黄引(简称h)对谈。

关于作品:

s:第二次这么快是计划好的吗?
h:嗯,当时想是12月底1月初差不多。到没有想中间隔多久,只是第一次完了大家就会问。
s:好像网络聚拢的方式也比较难维持太久。
h:对,需要维持一个热度嘛,这样拖了一个星期大家好像就感觉已经很久了。
s:整个作品的点什么时候形成的?怎么会忽然想做一系列的拍卖?
h:我一直关注自我消费嘛。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除了画画卖画这门技艺和做出来这些作品,我这个人和大家共有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分三次拍卖这些(共有财产)。比如说第一次的数据财产,大家的关注点都会放在数据本身,都会觉得是信息时代一种数据泛滥的反思……
s:那你的点是?
h:我的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据财产,这是跟我相关的。我觉得我是很彻底的无产阶级了,只有大家都有的。(笑)包括第二次卖时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嘛。像上班族那样,只是艺术家这种不是按月付酬劳的。我想把其中一部分抽离出来,按工时来计算,看会呈现出什么。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个人的人设在别人眼里的身份认同,这个是我自带的,我把它当成一种素材,但没有刻意强调所谓的”女性”,“艺术家”这样一些身份。
s:第三次也会是这个方向对吧?
h:对,从第一次到第二次大家关注的点会不一样,三次出来整体看会比较清楚。
s:所以你是整体规划的?不是要换电脑所以想个点子把旧电脑做成作品吗?(笑)
h:我是想做一个系统化的自我消费。但是电脑这个事情,我换了电脑已经(笑)。我换电脑的时候就在想,我们更换工具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发生了改变,这个东西跟我的联系这么紧密,我想什么样的角度可以把它转换成作品。
s:还是就只是现实的考虑---这东西换个说法就能卖个好价钱啊?
h:这个倒没有,因为我不知道这东西最后能卖多少钱。虽然知道有朋友可能会帮忙,但是我前前后后是先花掉一两千块的,很有可能我拍到的钱没有这么多。
s:第一次起码是个具体的物品,也有内容。这一次八小时,作为买家收藏起来好像比较难。
h:另一个角度这个可能更简单,数据也可能一文不值啊。但八小时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八小时啊,你也可以以一个非常正常的价格来买我为你工作,为你服务啊。也许你能想到有意思的点,在我的规则里找到一些漏洞,让我去挑战一些我不那么愿意去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也都有可能啊。
s:我相信会超过劳工的价格,假如我是拍者我花这么多钱到底买了个什么东西。录像也要我自己去拍吗?
h:我来做,我找摄影师。这次相对来说收藏还比较容易,第三次可能更难。
s:什么?你的感情吗?
h:哈哈,还是不要透露比较好,可能会对第二次有影响。
s:从你以前的架上作品忽然这样把自己扔出来,放到网上供人消费,讨论,这个过程对你来说难吗?
h:这种关于自我消费的主题,一直是我延续的。虽然我以前更多的是一些架上的作品,但其中许多主题也是用这种夸张的方式做有关消费的话题,一种调侃,一种虚拟的实验。
s:我想到最难的部分,是你不担心别人怎么讨论你,非议啊恶评啊,或者有人开始对你的私生活感兴趣,你不介意吗?
h:我介意啊,我是一个非常介意别人对我看法的人,正因为这样,比如上次的数据,我周围人开始对我产生质疑。有些朋友背后也会质疑,只是表面上大家不会说,她们可能想黄引缺钱缺到要卖电脑了吗,或者说这个商业套路不错啊。我想只是大家对我做事的方式不太了解,他们看我把整件事情做完,再说吧……
s:也包括其它也熟悉这种玩法的其它艺术家的质疑,比较恶意的批评可能,你怎么面对这些。
h:艺术家我倒觉得没什么,很多是出于偏见,他们批评的感觉像是我触碰了他们的领地,像是一种领地意识的保护。反而一般普通参与进来的人,他们更宽容态度更积极一些。
s:我内心的提问是这样做不会很自恋吗?对我来说就会很不好意思。
h:可能从深层次来说,我是自恋的,但也可能我这些是在掩饰自恋也说不定,我也不知道。
s:挺勇敢的我认为。至少我见过能又敏感又不玻璃心,能把自己丢出去的艺术家不太多。你没有仇人么,有过节的,他们故意拍下来让你做点什么,你不担心吗?
h:因为我比较冲动鲁莽,哈哈。我有过节的人都已经不跟我来往了,呵呵呵呵--他们没有这个热心。(没什么深仇大恨的?)也有可能在某处,我不知道。
s:对你的人设的没有忧虑吗,包括以后跟画廊合作想包装你可能有点麻烦,你的数据在别人手里?
h:首先先不说我这样的数据泄露对我人设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我想以往画廊对于艺术家的模式今后肯定会有变化,如果这件作品二十年前做,拍卖可能就不一定是数据了,可能是拍卖我的日记本。这种风险,我还是可以承受的,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经营人设的人,我都没法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艺术家。所以某种程度我乐意这样去打破别人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偏见。
s:所以你不介意大家说你是网红?就是纯吸引流量这种,并不一定是艺术的。
h:如果我一直是以这样的一种互联网的方式出现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定义成一个网红艺术家。但是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仅仅做了这样一件作品就这样去定义吧,当然我也不介意其实,呵呵
s:你会屏蔽谁吗,包括做这次的拍卖,家里人都知道吗?
h:我好像不太会屏蔽人,反正我朋友圈都发出来了,没有屏蔽谁。平时除非某个事情觉得会牵扯到个人,伤害他们的感情,我会有选择性的屏蔽一下。但是没有想要故意隐瞒什么的那种屏蔽。我个人还是很希望跟人沟通的性格。

▲《毕加索衣橱》30/30cm 布面油画  黄引 2016

关于作品的规则界限:

s:严格来说你写的合同都太简单了,没什么用,如果有人真的要找你麻烦,还是很容易的。
h:对我知道。上次的藏家巫锐军据说就有学法律,这合同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s:都是文学语言。也就是个仪式,签是要签的,君子协定吧,大家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h:对,包括我在第二次中也写了一些规则,很多朋友就留言说太多了,这样可能性少了许多。我只是想说我卖的只是八小时,而不是我自己,如果不强调的话大家的想象会集中在,偏向于性消费的这种路线。虽然我是一个女性,但这不是我的重点,我并不是想做一个女性主义的作品。
s:你觉得自己最值得被消费的是哪部分?比如我作为艺术家,就很敏感你发布出来的这些头衔,女性,未婚,艺术家,隐私。我有各种办法消费这些,比如上次提过我想雇个人八小时内和你结婚离婚消费你的未婚。女性的那就更多了。可是你怎么能撇开这些东西?
h:我是期望更有意思得人有更有意思的想法,因为往女性或者艺术家这种身份上走还是很常规的。
s:如果你跳出来自己买了这八小时,你想消费什么?
h:看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如果是处于实用的目的,我是有一些功能的。
s:所以你希望集中在大家共有的时间和劳动上,不希望消费你的身份啊这些。比如要消费你艺术家这个身份,我雇你八小时画两张行画没问题吧?
h:可以,只要我能做到的,不是刻意的侮辱,我都可以。如果真的有那么实用主义的人,我想我八小时真的可以完成很多工作,我可以画很多张行画。
s:我会去文德路批发一千张各种风格的画,你全部签名我再投放出去,让你以后作品出售总有麻烦。(有本钱哈哈)十几块钱一张,我买过。你不担心?
h:不担心,我觉得对我以后的作品也不构成威胁,毕竟我就不是一个批量生产的艺术家。
s:我可以让你是啊,你签名有录像记录嘛。你前面的数据也是,我可以让她成为定时炸弹,现在不爆是因为能量还不够。其实数据在网络泄露不泄露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值不值得被消费。如果你瞬间足够有名有流量,那这些都会瞬间变成问题。在此之前,都不是问题,天天泄露也没人理你。
h:是的,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不确定它对我以后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真的对我生活感兴趣,里面还是有很多隐私的,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去研究而已。
s:我当时想很简单,拍下来的话就把几万张照片都打印出来做个展览,给人参观,是个主动失控的数据样本嘛。
h:对,我也觉得把电脑里虚拟的东西转换成实体的东西,看他占据多少空间,这个也挺有趣的。
s:我的重点不在这,我的点就是全部贴出来供人仔细观看消费,给那种喜欢下载私藏别人照片的人自由联想。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侵犯,因为一般人主动发照还是经过筛选和修饰的嘛。
h:真的有很多人喜欢下载别人照片,但恶意的我还真的没见过。
s:雇人跟你结婚呢?
h:结婚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准备那些我要算在这八小时之内,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其中我只付出时间,不提供其它的。
s:因为目前被标签化的诸如艺术家,女性,未婚这些肯定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如果其它艺术家也像我一样,想恶意消费你女性的身份,比如八小时请你在男厕吃个饭聊个天,聊天内容都是女权主义不高兴的敏感词,政治最不正确的内容这些,你怎么应对?
h:呵,他如果愿意陪我吃也可以啊。我觉得只要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目前答案都止步于常规,比如聊天约会这种。
s:我想倒卖呢,这次你没规定不能转手,我想拍来赚一笔,比如加一百块钱再卖出去(也可能要减啊),不行我想剥削你,我一定要想办法卖的超过拍卖价,我的观念就是“商业”。我也网上征集能在八小时利用你赚钱的方案(你也可能赔钱),不行我就把录像也卖出去,反正要挣一百块钱。然后这个二次倒卖变成我的作品,可以吗?
h:呃,剥削是正常的,打工不就是卖剩余价值嘛,大家都在被剥削,看你怎么样能被剥削的更彻底一点,是吧。

▲ 《宁牌洗发水》布面油画 20/30cm  黄引  2016

关于网络:

s:有人发那种出租自己的app到群里,你用过吗?我觉得挺好玩的,可以开发你的不同潜能,变换不同身份。
h:你也可以说这种app也是一个非常棒的作品,只是出发点不一样,它其实在一种新的形式中定义了人和人的关系。做这个作品之前也是很多朋友就发给我,这种售卖时间在商业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觉得并不妨碍我把它做成作品,我的出发点和方式也不太一样,它在我的整个系统话语里是成立的,它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点,只是我作品的一个环节。
s:其它的网络社交呢,微博,陌陌,经常淘宝购物吗,有没有在网上认识人去相过亲?
h:淘宝肯定用的,也不算社交。我对新事物有一点热情,但并不是一个有探索热情的人,我到现在都没有玩过抖音,斗鱼这些直播也都没玩过。(快手呢),快手我有看过一两次。(发微博吗),很久不发,还被盗过。(陌陌有没有玩过),没有,因为好像没有这个需求,但我希望我新的东西出来我知道,再做个选择要不要尝试。我觉得社交软件虽然形式换来换去,但其实是差不多的。
s:嗯,你对通过社交网络认识陌生人,是比较保守的。
h:是的,我这方面是比较保守的,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我也是比较慢热的,基本都是主动找我的人才能成为朋友。(没有相亲吗),朋友介绍的见过面有,然后就没有什么下文。因为我懒得去去建立关系,没有太大兴趣,比较滞后。
像你上一篇文章里说到,你不喜欢备注,想用心记住一个人的网名,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以前我们真的非常认真给自己起一个网名,好像那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某些东西。
s:网络最早的虚的,想象的,渴望社交与陌生人谈人生谈理想的那种兴奋较少了,都变的很实很透明。QQ交友有点像更早的笔友。
h:我觉得是社交从娱乐化到工具化的过程,以前我用QQ还会花很多时间跟陌生人聊天的,现在微信即使熟人也很少聊。真的,那时候比较相信在陌生人中你能找到有相同经历相同地方的人,会当成很了不得的缘分。
s:我那篇文章也说到嘛,数据精确让缘分不存在了,有人加你微信说跟你有缘分,肯定是个骗子(呵呵,傻逼)。现在只能匹配。
h:对对,都成了既定的了,它会把你认识的人你可能认识可能感兴趣的人他们干了什么都推送给你,可能你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要不断拒绝,面对陌生人的习惯变的轻率嘛)。对,就变的不珍贵了。不过从书信到电话再到QQ微信这些,科技就是就是这样不断的改变人们的通讯方式,每次改变都会觉得惋惜,但也没什么问题其实。
s:早期的通讯像QQ或者还是基于一点虚拟的身份,渴望接触陌生人的兴奋的。到微信其实完全是基于保守的现实人际网络的通讯网络。整个网络已经接近实名制,数据多到比真实的还恐怖的程度,那所有的言论活动会谨慎很多。
互联网很多性质现在反过来了。如果大数据记录下每次触屏行为,了解一个人的微信内容搜索关键词和淘宝记录,那对一个人的记忆比他自己还清楚。反而现实中更容易隐藏,更神秘一些。很多人还没适应这一点,网上肯定还有键盘侠,不过之所以还可以留言骂人是因为你的言论无关痛痒,不值得被盯上。技术上已经实名了。
h:现在要隐藏反而可能是你少在互联网上露面。即使不泄露也有各种监控来控制,你是很难伪装跟真实身份脱开关系的。
s:也不在乎你露面,现在的数据被记录是自动生成的,上传并不要你同意,除非你根本不用电子产品。

▲ 《福柯肥皂盒》30/30cm  布面油画 黄引 2016

关于自己:

:什么星座?(狮子)嗯,狮子座需要观众。现在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是你渴望的生活方式吗?会不会有点与世隔绝?
h:我并不排斥,但肯定不能用渴望来表达,我觉得我的内心还是渴望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一帮朋友可以聊的来,一起做一些事情。我自己的状态一直是过于野生,跟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也没有参与过任何的圈子,也不是我排斥圈子,我发现我这个人没有加入圈子的一种能力,没有这种社交天分。
s:为什么?
h:比较被动吧,我会想要多留点时间给自己,然后我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不想被无效社交影响。
s:是不是性格原因,我觉得你总是比较直接,不分场合。我自己也是,不小心给人的第一印象都很差,有点刻薄。比如无效社交这种就很伤人,社交的核心本来就是拉近感情,不应该有目的。
h: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人和人其实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一个物理上的人,一样吃饭聊天睡觉这样。但是在有些场合,即便你抱着这样的认知,那种气场会给你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会事先把一个身份的阶级拉开,以一种主控主宰的方式来跟你交流的时候,我就有点不自然。我可能会因为某个人身上有让我不舒服的东西我会排斥他,但从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职业身份而拒绝他,觉得他跟我有太大差别。
s:我是觉得你回应问题都很直接,简单,我个人很喜欢,但也知道这种性格不太讨好。我有时候说完话常常后悔,但也憋不住。那天在群里看见那个艺术家介绍不清楚还是没忍住说了,呵呵
h:我也提了问题,哈哈。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90后女艺术家黄引把自己“卖”了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