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顾铮︱收藏当代、定义当代与书写历史

顾铮︱收藏当代、定义当代与书写历史

2018-11-22 11:54:52 来源: 复星艺术中心 作者:顾铮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复星基金会的艺术收藏活动开始于2010年。基金会主席王津元女士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中国艺术家杨福东的《国际饭店》系列中的一幅。

国际饭店,是现代上海的地标性建筑,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美学与趣味。艺术家杨福东的《国际饭店》系列,展示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上海所拥有的独特的审美,通过对于人与现代性空间的关系呈现,展示有关上海的想象以及上海之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关系。

杨福东,《国际饭店No.5》,2010

王津元女士从杨福东的这件作品里,看到了复星赖以起步与发展壮大的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底蕴,也从上海与全球化的关系中看到了新的未来。我们可以说,复星基金会艺术收藏的起始点与当代有关系,与国际有关,当然也在相当程度上与其立足的城市上海有关。由购入《国际饭店》而渐次扩展开来的复星基金会的艺术收藏,从媒介样式看,包括了绘画、雕塑、摄影、录像以及装置等多种样式,从而打造了一个复合、立体的艺术收藏。而此次展览,作为今年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之一环,则集中了摄影与录像这两种也许从其媒介发展的历程看称得上是最具当代性的媒介,将帮助我们一起确认复星基金会的艺术收藏在摄影与录像这两个方面的投入。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包括了一系列声名远播全球艺术现场的当代艺术家。这当中,既有如罗伯特·卡帕、荒木经惟、细江英公、贝尔纳·弗孔这样的堪称曾祖父级和祖父级的艺术老将,而更多的是充满了创造活力、活跃于全球艺术现场与正在稳步成长中的中青年艺术家,如耿建翌、沃尔夫冈·梯尔曼斯、杨福东、施勇、邱黯雄、JR、曹斐、叶甫纳、陈维、蒋鹏奕、徐文恺、黄炳、沈莘、杨嘉辉、赵仁辉、Map Office(艺术团体)、珍妮弗·施泰因坎普、维多利亚·弗、阿尔敏·林克、约翰·杰勒德、乔恩·拉夫曼等。从各个艺术家所在的国家与地区的分布看,也是地无分东西南北,来自世界各地,这也充分体现了收藏者具全球视野的开阔眼界。而他们的作品,则是基于千差万别的个体经验,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所提出的各自的看法。

 

▲ 罗伯特·卡帕,《隆尚赛马场的观众》,1952

 

荒木经惟,《EROTOS #02》,2009

这当中,既有关于看这个问题如何被呈现的努力,如卡帕和细江英公这样的就“凝视”所作的各异的呈现,也有从“都会”、“欲望”与“消费”这样的关键词所展开的视觉探索,如杨福东、弗孔、荒木经惟和叶甫纳所做的探索。而耿建翌、梯尔曼斯和施勇等人的作品,则从物的形象出发,通过别出心裁的物像的再造与再现,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与价值。而维多利亚·弗的作品,则让斑驳光影中的抽象成为一种美学再现。陈维和蒋鹏奕对于光之呈现的执着,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了某种哲学品质。就现实与再现的关系之重新审视,JR 、Map Office以及邱黯雄的作品,既探讨了两者的关系,也在绘画与影像的融合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 维多利亚·弗,《无题(影子)》,2013(左);《无题(粉色)》,2013(右)

▲ JR,《JR在卢浮宫,金字塔,2016年6月17日,晚9点13分》,2016

 

▲ 蒋鹏奕,《幽暗之爱》,2013

此次展出的艺术家中,新生代的存在颇为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也为审美与现实的反思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刺激。对全球化之于现实与艺术的关系,可能以曹斐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为其中翘楚。徐文恺、阿尔敏·林克、沈莘等人的作品,将互联网时代人的感性与知性的复杂与暧昧给出了具挑战性的答复。前卫艺术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也令杨嘉辉的作品更具哲学思辨的气息。同样的,黄炳、赵仁辉等人,也从叙事的创新以及虚构的边界等多个议题出发,论辩艺术与纪实的关系。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 徐文恺,《我憎恨人但我爱你》,2017

而在数字时代,珍妮弗·施泰因坎普、约翰·杰勒德与乔恩·拉夫曼等人更注重于从建构的真实出发来寻访人的生存状态、心态隐秘以及未来生态的危机。

▲ 约翰·杰勒德,《旗帜(泰晤士河)》,2015

总之,从复星基金会此次展出的当代艺术藏品看,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是复星基金会收藏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收藏活动中一以贯之的重心所在。从收藏对象的特定生产制作时期“当代”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充分了解作为收藏主体的复星基金会的收藏方针。

复星基金会的收藏,重点在当代。通过收藏当代艺术这个行为与过程,作为收藏主体的复星基金会始终在触摸时代变化的脉动,捕捉当代艺术发展的气息以及审美意识的变化,并且通过收藏这个具主体性的创造性活动,积极地参与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来。通过与作为艺术的“当代”的互动,收藏主体复星基金会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助力,并且进一步从收藏这个角度,对如何塑造与定义当代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 复星基金会首次收藏展“一沙艺世界:探索社会几何形态”于2018年4月在三亚·亚特兰蒂斯举办

摄影与录像也许是当代艺术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视觉媒介。当代摄影与录像,不仅因为它对于生活与现实意义的探索而使得当代的意义得到具体而又深入的呈现,同时也因为其在呈现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也是被艺术家所开发出来的)对于艺术语言的更新与突破的意志而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当代摄影与录像在叙事与再现方面的突破,在诸如身体、认同、记忆与全球化等题材的开拓性探索,使得它们不再被简单地认为只是一种记录性的手段,其丰富的可能性以及已有成就也令人们对它的期待达到了新的高度,并正在培养出新的审美认知方式与影像美学趣味。无论是摄影还是录像,既长于映照现实,也在映照现实的同时从现实获得新的能量与刺激来刷新其存在意义与价值,并且进一步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局面。它们特别适合将边缘化的存在与容易被忽略的体验与经验通过影像的方式带到我们的面前。同时,影像传播的新方式也使得其公共性成为一种文化生产的新指标。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在影像生产俨然人人皆可的时代,摄影影像的生产更为简便,录像所具有的神秘感也荡然无存。影像瞬间推送并让即时分享成为现实的影像的生产、传播与分享方式的改变,也强烈要求运用摄影与录像这样的视觉媒介的艺术家们,在运用它们创作时,既要考虑如何生产出能够开拓与更新人们的社会与现实的认识的作品,同时也要发展出质询媒介自身意义与存在价值的新艺术语汇。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影像艺术,当然地成为了一种基于知性与艺术感知的艺术生产。这种由摄影与录像承担起来的对于当代性的不懈探索,也同时解释了当代为何如此迷人的原因所在。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面对复星基金会的收藏,我们不免面对“当代”为何的问题。我想,区别于现代与当代的根本特征,除了根据艺术史的时期划分以外,或许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判别当代的特质。当代艺术,坚定地拥抱艺术的多样性,注重艺术的公共性与观念的开放性,以及追求表现媒介的开放与融合。

当代艺术的多样性,既指的是艺术家们所采用的媒介手段的多样性,更指涉艺术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万般皆备于我,艺术家在媒介的融合与跨越中,激发新的知觉的产生,与此同时带来、创出新的感性,同时也为思考艺术本体与反思媒介本身带来新的思想资源。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因为与现实生活的不可分割性,使得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得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面目呈现出来。当代艺术无法不与当代社会生活发生关系。当代作品,通过自己与社会现实的相关而获得一种激活在地,建立在地与全球的联动关系与能量。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现实关注的诉求如何转化为艺术语言加以表达。通过开放的艺术观念与语言的探索,艺术家通过其作品深入地影响到我们的知觉与感受力,再造我们的当代感性与审美意识。

▲ 李明,《心渲染间》,2017
于BFC外滩金融中心 S2幢大堂展出

▲ 珍妮弗·施泰因坎普,《Judy Crook 4》,2014

 

▲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展览现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收藏即定义。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谈到收藏这个行为时说:“因为我们所收藏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确如此。但凡由人这个主体所展开的任何行为,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个人烙印。但是,通过此次展出的复星基金会的以摄影与录像为主的艺术收藏,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代艺术的形态是如此的丰富,艺术家的观念是如此的开放,他们为我们打开的知觉与感受的域阀是如此的开阔。

▲ “数字空中花园”,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2016,LED灯光装置,由复星基金会委托创作并永久收藏。

收藏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定义的行为,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复星基金会,通过收藏这一行为,既定义了作为收藏者的收藏主体自我,同时也定义了作为艺术产品的收藏客体。通过收藏这种形式的定义,收藏成为了一种主体性充足的主观表现与表达。一个不断形成的、同时也是由各种观念与手法所创成的开放的收藏客体群(作品群),既表现出作为收藏主体的收藏者的对于当代生活与艺术的兴趣,也体现了收藏者的艺术眼光与趣味。同时,这种收藏行为,也表达了收藏家通过收藏所呈现出来的对于当代的理解与定义。这种定义,并不是僵死与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将不同艺术作品放置于不同情境语境中而使它们的存在价值获得新的呈现,是让它们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相互关系中,不断获得对于彼此来说都是全新的再定义。如此,收藏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通过各种不断的活动,尤其是面向公众的展示活动与实践,既定义了作为收藏客体的对象,也定义了一个收藏主体出于对当代艺术的关心与理解所孜孜蒐集的作品群,并且进而定义了作为收藏主体的收藏者的自我。

▲ 由复星基金会收藏的丁乙作品《十示2015-9》展示于纽约28 Liberty大堂

 ▲ 由复星基金会收藏的刘韡作品《全景No·1》展示于纽约28 Liberty大堂

收藏是一种公共活动。它展开于各种公共场所,包括艺术展览、艺术博览会、商业画廊以及艺术家工作室等。而当它们向公众展示的时候,也成为了一种公共表现。藏品要与公众分享,给公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与刺激,激发公众对于艺术的热情、兴趣与关心,开发公众的审美宽容度。复星基金会的许多当代艺术藏品,经常被有机地置入到可以与公众发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的公共空间里,其收藏的公共性颇获好评。上海、三亚、纽约、东京等地,进入到公众视野的复星基金会的艺术藏品,为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复星基金会的举措,充分体现了收藏者对于当代艺术的特质的认识。那就是,只有与公众的互动,才能充分体现艺术的公共性,只有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当代艺术的公共性才会进一步发展出、开发出其深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种公共性,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公共空间的型塑,也是一种对于观众的心理意义上的潜移默化的改变。因为通过收藏与公众的接触,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以及艺术趣味可能受到触动甚至冲击并且引起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与公众的互动,更是一种收藏对于现实与公共性的贡献,也是一种从当下致力于未来的对于当代艺术的历史作用的主动贡献。

 ▲ 9月8日,此次展览的首批公众参与了由复星艺术中心展览部团队进行的“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 单元的展览导览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收藏主体的收藏者对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其实是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当代互动,并且深度参与到历史的书写中去。因此,收藏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书写。相信这次展览,会成为对于当代艺术的一次别有深意的新的历史书写。


关于策展人

▲ 顾铮

1959年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2017-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顾铮学术兴趣主要为:20世纪现代艺术,当代中国纪实摄影,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研究、摄影史等。他著有《Chinese Contemporary Photograpic Art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2011,中文版与法文版)、《摄影的人,在路上》(2013,台北)、《当代摄影文化地图》(2016)、《没有美满结局的童话:战争、宣传与图像》,《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2017),《他们如何接纳摄影》(2018)等。他主编有:《西方摄影文论选》(2005)、《摄影·社会·空间》(2010)、《中国摄影大系理论卷》(合编,2013)等。

顾铮曾策划的主要展览有:第一届亚洲摄影双年展《生活在城市》(中国策展人,2001,汉城)、《在现实与记忆之间----摄影中的中国社会生活与记忆》(2004,美国新学院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城市·重视----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风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沃尔夫逊画廓,2012)、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共同策划)。

顾铮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2001)及第一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2007)。

 


关于王津元

▲ 王津元女士
复星基金会与复星艺术中心主席 

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SMG新闻主播。出于多年媒体工作对于当下时事的敏锐度,逐渐对反映时代的当代艺术产生兴趣,从起初的个人收藏逐渐转变为在更大的平台下支持并推广当代艺术。由其主导的复星基金会近年来不断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并致力于促进中外当代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其收藏不仅涵盖中外一流艺术家,并且持续关注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艺术家。

2016年11月,在王津元女士及团队为期三年的努力下,复星艺术中心正式开幕。艺术中心定位于当代、国际及公共艺术,除了艺术大展之外,也致力于公共教育项目、跨品牌活动、艺术餐饮与衍生品,向公众提供多元与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

 

关于复星艺术中心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复星艺术中心坐落在外滩金融中心,是由复星集团及复星基金会发起并出资建立的非营利机构。复星艺术中心旨在推广当代艺术,致力于联结中国与国际的文化艺术,促进公众对全球当代艺术的关注、理解和参与。同时,复星艺术中心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本地艺术家,为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

复星艺术中心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联合设计,建筑外观最大的亮点即三层金色可转动帘幕。位于艺术中心顶楼的公共装置艺术“Counter Sky Garden数字空中花园”来自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是复星基金会的永久收藏。装置由300盏不停闪烁的LED数字灯组成,数字从9到1周而复始变化。作品创作征集并挑选了300位不同背景的上海居民参与者分享各自有意义的故事,从而设置LED灯的闪烁变化速度。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