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平等建构人机合一体系,机器人艺术时代到来了吗?

平等建构人机合一体系,机器人艺术时代到来了吗?

2020-09-29 11:11:29.49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谢湘南

注:本文原载南方都市报

林万山《耕魂乙》,机器人装置,150cm✕150✕225cm,2019_2.JPG

▲ 艺术家林万山作品机器人装置《耕魂乙》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

机器人艺术时代真的来了吗?机器人也有个体意识吗?人工智能最终会否超越人类智能?如何平等地建构未来人机合一的社会体系?近日,“机器·人·艺术·时代”在深圳华·美术馆开展,这次展览邀请了23位(组)艺术家,通过智能机械装置、交互影像等多种媒介对机器、机器生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艺术化的呈现,探讨机器人可能对当下和未来产生的深远影响。今天,各种机械装置与人工智能结合,以作品形式呈现在展览上已很普遍,但像以“机器人艺术时代”为主题的专题艺术展在深圳并不多见。此次展览预设着未来机器人艺术发展的趋势,展览将主题“机器·人·艺术·时代”用标点符号相隔,试图表现机器、人、艺术和时代之间的关系,也预示着机器人艺术时代已经来临。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


眼中的机器人:

跨越物理、生物、数字等的综合人工生命体

步入华·美术馆的展厅,就会被一群正在“抖擞”的机械装置与机器人吸引。让人有进入一个梦幻、迷离的未来世界之感。

如艺术家苏永健的智能机器人装置《进化机》,艺术家在作品中用以演化模拟物理环境中的人类身体运动,并将动作数据反馈至可穿戴机械外骨骼,以机器之脑替代肉身之脑对真人进行如蹒跚学步般缓缓操控。艺术家林万山的机器人装置《耕魂乙》,试图构建一个混合宗教、技术物和生命体的多维作品。01小组(陈荣彬 梁链喜)的机器人装置《机体之殇》,作品以艺术手法介入到机器人及机器人是否有灵魂的探讨之中。从人的角度去看机器人被拆解悬吊起来做痛苦的呻吟与抽搐是否会产生同情,由衷地感伤“机器之殇”。

策展人张海涛介绍,这次展览主题探讨的是机器人可能对当下和未来产生的深远影响力,预设着未来机器人艺术发展的趋势。展览将主题“机器·人·艺术·时代”用标点符号相隔,试图表现机器、人、艺术和时代之间的关系,也预示着机器人艺术时代已经来临。机器人艺术区别于仅靠计算机、屏幕和声音、网络表达的智能AI艺术,其实体感和视觉性更强,表达的观念更直接,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技术伦理的启示。

展览作品中,艺术家除了借用人形机器符号表达对未来的预设与认知,(如高峰、林万山、邓碧文、邱宇、许仲敏、周全胜、王成良、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徐戈、郑宏昌、迟世林、朱伊湄、张振的作品),也有借机器生物作品以拟人化或人机合一的语言方式,表达自我生存的体悟和生命寓言性(如费俊、许毅博、吴梦诗、夏国、张增增、吕连涛、左暘、孟松林、苏永健、郑达的作品),所以这个展览概念中的“机器人”是跨越物理、生物、数字等领域的综合人工生命体。

王成良《远程药丸》,交互动力影像,500cm✕500cm✕300cm,2015-2020_5.JPG

▲ 艺术家王成良作品交互动力影像《远程药丸》


未来猜想:建构未来人机合一的社会体系

张海涛表示,此次展览除了探讨“如何平等地建构未来人机合一的社会体系”的问题,还研究机器是否会出现与人一样的反思、自律及欲望,预判人机未来终极的关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再反观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弊,从而提示人类采取相应的预案。目前看AI最核心的短板在于人工机能不具备反思、创造和自我修复能力。如果AI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过失或观念,或者具有自我创造意识,必将会成为世界上除人类之外的另一个主体,具有自律、自治的主体性,这样人类也必然可能具有危险性。何况人类即使具有反思能力,也无法改变人类不断的战争灾难,这是所有生命存在的致命缺陷“贪欲”。如果AI一直缺乏反省功能,其他能力再强大也只能成为人类最强的助手,而不能成为世界新的主体,人类也不会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危机。倘若大势所趋,超级机器人未来将批量生产,人类必须平等地制订机器人生态制度,如领养协议、户籍制度、职业分工、身份认同、法律与销毁机制等,这样才能与人类互补、互助、和谐共处,因此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也是我们对未来艺术的价值判断。

张海涛认为,机器人艺术是人工智能艺术里最具有视觉艺术优势的,所涉及的艺术媒介、艺术材料和艺术主体也是最直接和最有表现力的,不只是对艺术本体的传统媒介进行演绎和转换。人机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将人工仿真技术作为媒介载体,加以艺术的语言转换(如机器人的行为、语音、道具、环境、造型、色彩、材质等都可转换为艺术语言)。人机艺术是借机喻人的表达方式,通过机器关注人的社会历史、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表达当下人敏锐的生存感受、观念与思想;也会借“机”谈论对未来想象的可能性,反观现实,从而打破艺术描摹和反映现实的模式。


艺术创造:“后人类的时代已经很明显了”

科学是严谨的数据,艺术却充满无限想象。机器人艺术将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无形思考以艺术形式具象化,作品既是通过科学手段实现的有形之物,又暗含着想象、冲突与实验。观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将不自觉地进入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艺术家郑达表示,我们经常会想一些图像,就是到底云长成什么样子,我们所说的可计算媒介是物质性还是非物质性的,或者说作为机器、AI怎么看待我们,这其实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些点。我们都知道云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它是卫星、电话线、海底电缆。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或者是动漫作品里面已经可以看到,整个时代仅仅是说这个艺术家在创造视觉,今天人的意志或者是说人的身体跟大脑之间的分离或融合,所谓后人类的时代已经很明显了。

郑达表示,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怎么去理解人作为创作主体,还有机器或者是智能化机器之间的一种互动的可能性,这种双重编码和解码是相互的。艺术,特别是在科技艺术或者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这个群体里面,它已经改变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比如说它已经变成了创作者或者是观众还有作品本身的自主性,形成了另外一个对话的语境。“我经常在说我所创作的可能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装置,它可能确实像一个具有自主性或者是新物种的技术之物。艺术在这个时代并不是要复制可见的东西,相反的,它是让看不见的东西变得可见。”


声音

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我们逐渐由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拓展到“人机合一”的关系,两种关系可能会并行或交互发展与融合。

——策展人张海涛


当代艺术更像是一个流浪者,或者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而传统的艺术都有它原来的家乡,具有当代艺术没有的家乡,所以它是一个可以到处游走和到处不停地在反思和否定自己的过程,它可以跟任何的一个领域去结合、合作,而这样也是今天当代艺术和未来艺术的趋势。

——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冯峰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上一篇: AI ART. 20..  下一篇: 9.29直播︱人工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