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2020-12-11 21:44:36.343 来源: 实验艺术学院 作者:张海涛、陈宇茵


【云现场】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论坛讲座


2020年11月16日上午九点,由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张海涛老师为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分享了一场主题为“未来艺术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future art)”线上讲座。

1.webp2.jpg

讲座开场前10分钟,张海涛老师为我们共享了一段关于机器人拥有共情意识的数字合成视频(视频内容有些内容纯属虚构)。从视屏内容中总结出了三个重要信息:机器人目前还不可能具有反抗(不能违反机器人三定律)、情感(怜悯小动物)、同类种族意识(保护机器人同类)。并探讨了关于未来强人工智能的忧虑。

2.webp2.jpg

此次讲座的简介如下:

通过此次讲座与大家分享当代与未来科技艺术的类型,试图从五个要素: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探讨其价值判断的标准,认知未来科技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脉络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狭义的未来学着重研究现代工农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结果,广义未来学指关于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一般理论。那么艺术在未来学科中的体现笔者称之为“未来艺术学”。讲座内容预设近未来科技艺术(数字虚拟、生化变异、人工仿生、物理转换领域)的趋势和将带给我们新的伦理、时空、思维的变革。

其中未来艺术侧重探讨人工智能学研究的目标和对未来各领域的影响,“人工智能”的诞生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机器人艺术类型、历史及未来终极的人机伦理关系等话题。

3.webp (1).jpg

张老师首先根据图表分析了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关系与特征,来引出未来艺术的概念:当代艺术关注历史和当下发生的事物并赋予新的认知与转换,而未来艺术可以预设、虚拟和想象世界。未来一旦到来,就成为当代或历史。因此不论当代还是未来,人类从各个领域都会不断的变革,给艺术家提供新的媒介技术、信息符号、生存感受都不同,艺术也就不会灭亡,除非人类消失。未来艺术的陌生和不确定性,让当代人有距离和恐慌感,容易被忽视,但往往边缘、好奇和未知的世界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因为它充满各种可能性。

41.jpg  

目前未来艺术多是以科技媒介为载体表达新的时代的观念和生存感觉,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为标志的艺术。未来的艺术也可出现借科技媒介表达科技的困惑,现在处于萌芽和边缘事物可能在未来成为发展的趋向和主流现象,因此可以由未来判断现在的价值标准,对未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由未来启示现在。预设未来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而应对可能发生的生存危机。

张海涛老师还为大家分享了很多当代科技媒体艺术和未来艺术的内容:  

赫拉利《未来简史》的核心观点是预测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人文主义中核心价值思想感觉、个人意志和潜意识都可以被大数据量化的概率计算、预测出来,但更多的人还是相信人文的传统在未来的回归;然而狭义的人文主义又容易忽视天人合一、齐物平等、人机合一的永恒价值观,所以需要平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人类有些心理机能中如潜意识的梦境、情感就很难复制,也会带有人文化的残留影响,因此科学主义必然带有人性化特征。新科技带来的情感变化依然永恒而深刻,人机合一、人机异质共存依然是后人类的理想愿景。

同时科技还可以影响社会与经济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总是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所以我们的电影对未来表现的灾难片也都是科幻电影。

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新的人造情感,传统的伦理关系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世界的关系,当代伦理向“人和虚拟人、人造人、人和机器人的关系”拓展,这个是一种新的伦理,或者新的道德关系。未来科技在四个新领域可能带来的新的伦理、时空、思维的变革:

人工仿真:机器人与人机同体革命、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

数字革命:读心术隐私问题、信息人永生、大数据预测;

生化变异:寿命革命、青春永驻、伦理、取代上帝设计 再造生命;

物理转换:外星移民计划、时光机器、星际殖民。

5.webp1.jpg

未来数字革命里的智能读心术,读心术是运用智能读心器深层了解对方的记忆信息和想法,阅读人的隐私,看透对方的心事、大脑活动规律等。这样的技术甚至还可通过远程网络互联强制获取对方脑信息,对现实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同样具有双刃剑的特征。

6.webp (2).jpg

生物艺术,借助生物、化学技术表达艺术的观念。未来生物艺术涉及的焦点领域有:寿命革命、青春永驻、返老还童、取代上帝设计再造生命与创造新的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物理转换艺术是借助物理高科技表达艺术观念,未来的物理转换艺术涉及太空艺术计划,如:外星移民计划等领域。科技重新定义公共艺术的空间,未来公共空间拓展为数字媒介网络平台、云端、记忆存储的空间,以及神秘、陌生、恐惧、浩瀚的公共展示平台:太空物理空间。

数字艺术领域早在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兼艺术家本 拉波斯基首创了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产生了各种数学曲线,这是世界第一件计算机“艺术”作品,早于录像艺术。而198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英国人博纳通·李(Timothy berners-lee)发明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得以让互联网的应用走入千家万户。以及之后雷切尔·格林《互联网艺术》一书的出版,互联网艺术就被纳入了新媒体艺术史。在西方网络媒体艺术的案例中,包括数字遥在艺术、网络艺术和移动互联网艺术、人脑计算机接口游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等。预知未来最传统、直接的方法是通过人的身体本能、潜意识和心灵的体验与感应,而当下现代化时代更多是依据实证数据化来发现和预设一切事物的价值规律。

比如数字遥在艺术《远程花园》是肯·戈德堡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世界的网友可以通过远程感觉到花园的脉动和生命颤动,产生一种佛教禅宗似的感应。

机器人的概念出现于1920年早于50年代出现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的智能化称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科技相对比,艺术更多的是主观的、想想性的、非线性的思维;而科学则更多是运用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线性的方法论;而人工智能的文学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脉络往往早于人工智能的历史。未来的人工智能从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各个领域都会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区别于西方的优势在于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现实生存环境作为背景资源。而站在全球的角度,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应关注整个人类普适性价值:如生态、宗教、科技、战争、伦理等问题,共同面对人类的未来生存危机和表达新生存的感受。其实有很多科技对人类是有利的,给人类带来了真相甚至真理,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所以说不是科学技术本身会出问题,将来报复人类的还是人类自己的欲望造成的。我们不能极端理解科技,对于科技的研究者要出台严格法律需跟上步伐,从源头节制和判断科技发展的利弊。人类身体存在的生命载体活在当下,但精神想象可以预见未来,现实的矛盾和困惑的不美好都可以寄托于未来,在幻境中创造理想世界,这是后人类普遍的思维模式。

在讲座结束之际,进行问答环节。 其中张老师关于AR的普及表示现实增强也仅仅是对于我们艺术创作媒介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表达方式,但实际上我们的创作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观念以及如何去选择、运用媒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