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谭力勤︱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

谭力勤︱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

2020-12-24 21:18:19.125 来源: 服务器艺术 作者:谭力勤

1.webp.jpg

服务器艺术︱有名堂线上讲座《人工智能与当代艺术》第三期于11月17日直播。我们邀请到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和原美术部的共同主任,北京大学特聘专家教授谭力勤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以《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梅剑华,艺术理论家、独立策展人藏策作为讨论嘉宾,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本期推送我们将推出谭力勤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下期推出几位嘉宾的讨论内容。


0.jpg

谭力勤
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和原美术部共同主任
北京大学特聘专家教授


大家好!非常荣幸来到服务器艺术,谢谢顾老师、谢老师的邀请,也谢谢在线的所有朋友们、老师们和同学们。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不可视艺术”,在AI冲击下,很多新型的艺术形态已经出现,需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和开拓。 


 1.
 “艺术未来学”之认知

在谈论今天的主题之前,我稍微介绍一下“艺术未来学”,这源于我的研究都建立在该学科的基础之上。“未来学”有两大流派:
一,悲观派:以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为代表,由于早年的引进,在中国还是较为人知。它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对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资源、教育全球化的消极性影响,甚至有的是灾难性的影响。
二,乐观派/科技派:为主流未来学研究,它以社会经济学、人类学和科学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基础。50后的我们,当时都有受过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的影响,此外,还有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他们确确实实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而科技派是以科技发展规律为依据来探索未来,例如利用摩尔定律来计算、来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同时乐观派中也探索哲学、伦理、艺术等其它领域。代表人物有雷·库兹威尔、加来道雄、凯文·凯利等,因涉及人物很多,今天就不展开了。


 2.

未来学/艺术未来学的探索模式

未来学/艺术未来学的探索模式各异,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以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为导向,探讨未来。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乐观派和科技派,这是目前的主流。

其次,以科幻小说为主的未来预测。目前还存在些许争议:科幻小说是否可归类为未来学。诚然,科幻小说预测了很多未来现象,如“科技奇点”这个概念并不是由库兹韦尔提出,而是由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提出来的。我看过他许多小说,主要以长篇为主。

第三,以未来的具体案例,手绘设计草稿等一些可视图谱进行分析和预测,如达·芬奇,他当年设计的许多未来机械图谱至今人们还在探讨,并想办法将它实现。这一类主要以从事纯艺术、设计、建筑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为主,其中建筑师的“未来建筑”概念设计表现特别突出,大家可以在我的《奇点艺术》书中找到很多实例。

3.webp.jpg


第四,在别人已经预测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全面论证。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未来简史》、《神秘3.0》、《超人类革命》、《后人类》等这一大批著作。他们都是对库兹·韦尔《奇点临近》提出来的“科技奇点”和“后人类”概念进行专业论述,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旁证与进一步发挥。

我的“艺术未来”探讨主要是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利用“科技奇点”和摩尔定律,来探索未来艺术的可能性,并绘制出很多未来具体艺术案例。虽然现在不能实现。但我相信不久就可能实现。在案例中,未来作品的观念和技术阐述、结构效果图、技术与艺术流程图都详细画出并表达清楚、以供大家参考。

以第一、二、三种的探索方式写出的未来研究,前期都会伴随着许多质疑。但我认为这很正常,因较前沿的未来预测都需要一段时间让大家消化和理解。第四种因是具体阐述和论证他人观念,为此质疑较少,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总之,我认为此四种方式都是目前探索未来学的主要模式和特征。

4.webp1.jpg


3.
科技奇点艺术

在线的朋友们也许知道我有开“奇点艺术”这门课,最早于2013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研究生课程,后两年我在美国罗格斯大学也开设了,并作为数字艺术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奇点”概念较多,如数学奇点、宇宙奇点、物理奇点等等,大家讨论起来也很困惑,我特改为“科技奇点艺术”。因为我们讨论的不是数学奇点、物理奇点也不是宇宙的奇点,而是库茨韦尔提出的科技奇点。

“科技奇点艺术”探讨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探讨科技奇点对未来艺术的冲击,主要是借他人对未来科技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和预测未来艺术的蜕变;另一方面是探讨弱人工智能艺术向强人工智能艺术发展的特征,这是短期研究和短期的导向,现在我们社会正处于此发展阶段时期。

在中国、美国上课教案的基础上,我整理出《奇点艺术》这本书,2013—2016年撰写,直到2018年才出版。它主要探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a). 强与弱的人工智能艺术、b). 颠覆性的生物艺术、c).无界面的虚拟现实艺术、d).不可视的纳米艺术、e). 4D智能打印艺术,以及一系列与智能相关的艺术形式。如智能穿戴艺术,智能建筑艺术、智能材料艺术、仿生互动艺术等等。后来又出了《生物艺术》一书,“生物艺术”这一门学科在中国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很多学校都尝试有开设,其中大连工业大学最早开始将生物艺术,如今已第五届,并带出了不少生物艺术研究生。


5.webp.jpg

有关我探讨奇点艺术所提倡的思维方式,其实许多朋友们都已熟悉,因我在中国各大学上过很多课,也开了较多讲座和工作坊。

“未来指导现在”思维方式。我于1984年发表于《美术思潮》杂志创刊上,这对我的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强调面向未来,未来将发生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而不是过去发生什么,我们怎么办。当然,“未来”是建立在现在发展雏形的基础之上进行一种预测,但与现在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感,我们可充分利用此时间距离来调整自我行为和创作方向。包括马斯克、爱因斯坦大部分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都曾提过,他们深受科幻小说的影响,思考着科幻小说中阐述的未来并从中得到灵感。显然,他们从小开始都是采用幻想未来思维意识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发展,是一种典型的“未来指导现在”思维方式。

“指数”思维方式。在当下AI时代非常重要,因为人工智能正以指数发展迅速递进。所以,我在各个学校的讲座或工作坊中强调,必须改变现有的线性思维模式,而习惯指数思维。不然,我们是根本无法赶上科技的发展,无法赶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将永远被抛弃。

另外,“扩散性” 思维、逆向思维、替代思维以及多向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


 4.
不可视艺术的架构拓展

前面简略地介绍了我对科技奇点艺术探索的思维模式。现在,我言归正传,回到今天的主题——“不可视艺术”。它属于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由于无前人的积淀,暂时无法将其完整地建构。之后还有很多新型的科技艺术形态出现,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开拓并建构它。这里需说明的是,我提出的观点和架构并非成熟,需要朋友们共同努力完善它。

此部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不可视艺术现象的概念是什么;
二,不可视艺术的架构和表现特征是什么;
三,不可视艺术的未来案例。

未来案例由于时间限制,今天可能无法展开。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艺术品,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不可视艺术”到底指什么东西:
第一件作品是纳米3D打印雕塑,来自英国艺术家乔恩迪·赫维茨(Jonty Hurwitz)。他在以色列的纳米实验室,用了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系列纳米3D打印雕塑。这里图片是蚂蚁的头部,而头部上有两个纳米雕塑在拥抱,肉眼根本看不见。制作这件作品首先是把人体扫描下来,扫描下来以后再采用纳米打印机完成3D打印。

6.webp.jpg

▲乔恩迪·赫维茨(Jonty Hurwitz)作品

他的另一件著名作品纳米3D打印人体。图片显示是我们平常缝衣服的针头洞,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橙色中间部分,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立体人物,肉眼根本看不见,右边是放大图。

7.webp.jpg

▲乔恩迪·赫维茨(Jonty Hurwitz)作品

第三件作品是这个观念黑洞装置,这是一位印度雕塑家1992年创作的。表面上是黑的颜色,看不到任何东西,里面有八英尺深。2018年的时候,它在葡萄牙一个博物馆展出时,有一位男士掉落到里面受伤,成为当时的轰动新闻。我们不必思考它用什么科技手段来实现,毕竟它并不是真正的黑洞,而是观念性作品。他利用黑物质来象征黑洞,说明当下世界存在很多的危险性,以及伴随着的不可视性。

8.webp.jpg

▲黑洞装置艺术 (8英尺深) 1992

另外一个例子是,艺术家“暗物质” 观念性作品。因为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没有捕捉到暗物质,艺术家只是利用暗物质的原理,通过观念思维来完成艺术探讨。这都是一种观念思维主导下的观念性的不可视艺术。

9.webp.jpg

▲“暗物质” 观念性作品

第五件作品是韩国隐性建筑艺术。第一张图建筑很清楚,第二张也清楚,第三张就看不见了。它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投影,把建筑后面的影像投到前面来;另一种是借用纳米涂料,这种肉眼不可见的纳米隐性材料涂上去后,人们从任何角度看都看不到这个建筑。这是“隐形艺术”,但它是物质性的现实版的”隐形艺术”,而不是观念性的作品。

10.webp.jpg

▲韩国“隐形建筑艺术”


第六件作品,是我和顾老师聊天的时候,他提到的。图谱来自北京电子对撞机中心,是一个关于反粒子或者是反物质的艺术,反粒子是不可见的,经过对撞出来以后也许就那一瞬间可以见。或许大家会质疑,难道艺术家可以参与吗?事实上是可以的。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就建立了艺术和科学之间合作的新式模式,它把工程师与艺术家建立关系安置在一起,实行“驻室艺术家”项目, 让他们观察并参与过程,从而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思维和合作模式是值得学习的,也很重要。其实中国也有,上次我看到杨千与生物科学家合作,创作出共同的生物艺术作品。

11.webp.jpg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

第七件作品,是IBM纳米级的动画,叫《男孩跟他的原子》。科学家拨动一个个原子,创作了一个定格动画,但肉眼看不见的,不可视的。IBM创作这个纳米动画,在科技和动画史上都非常重要,这是人类第一部纳米级别的动画。纳米技术的采用给动画界开拓了一个完全新的领域、新的角度。

12.webp.jpg

▲纳米级动画《男孩跟他的原子》截图

以上,我给大家稍微浏览了一下“不可视”和“隐形”艺术作品,下面谈一谈它们的架构的问题。
 
什么叫不可视艺术?这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态,无法将其准确定义,只能暂且认为:它是肉眼看不见的或者是身体器官感觉不到的艺术展示和创作过程。它是一种不隶属于任何艺术种类的新兴艺术形态。但随着科学技术、AI对艺术的冲击,且发展迅猛,崭新的艺术形态时时都会出现,大家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不断地去发现它们。

在中国湖北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听众问我,“目前可视艺术还没有探讨完,为什么要去探讨不可视的东西?”当时我借用科学家说过的一句话,“寻找黑夜、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并不是寻找黑暗,而是为了看见科学的光明。” 同样,探讨不可视艺术的意义也并不是寻找艺术的黑暗和不可视,而是为了看见艺术的未来和光明。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不可视艺术”的架构和特征
前面我们看到了很多作品,一部分艺术家采用观念思维主导创作不可视艺术作品,强调用思维方式和思维心理因素来阐释艺术。这一类被称为“观念型的不可视艺术”,但它并没有在物质上实现不可视,而是采用一种观念思维来探讨。

另一种是“科技型的不可视艺术””,主要使用科技手段来实现不可视。由于是物质上不可视性,也可被称为“物质型的不可见艺术”。这类作品有三大特征:

一,不可视艺术的可视性,即将不可视的艺术变为可视艺术,让大家肉眼能够看到它。如纳米艺术(运用强力电子显微镜万倍、百万倍的放大)、能源艺术(通过运用特殊方法,将空气、风等不可见能源可见)、声波艺术(令人能够感受到声波)。

二,可视艺术的不可视性,即将可视的艺术变为不可视。如隐性艺术,它原本的物象是一个可视的物体,通过隐形材料、涂料,还有光射原理、光射的角度,光学原理使肉眼产生一种错觉看不到了,这是可视艺术中的不可视性。

三,绝对不可视艺术的相对性。前几天与顾老师、几位嘉宾老师一起商讨时提到的一个“绝对不可视艺术”的概念。就目前看来,它们还没有任何办法令其变为“可视”,所以也称它为“零度不可视”。但事实上,它是相对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转为可视。因为人们现在基本都是靠眼睛感应,这些感应都源自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而当科技发展到使用大脑神经系统可直接接收感觉信息时,也可能会造成感觉信息从“不可视”到“可视”的转变。脑机接口(BCI)对神经系统感知研究也许能突破这一点,可能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唤起对万物的感应。当然这只是对未来预测,我就不展开了。这类涉及的艺术形式很多,如量子隐形传态、暗物质、反物质,有时候都可能涉及到不可视与可视之间的转化形态。

观念型不可视艺术
2006年,著名策展人拉尔夫·鲁戈夫(Ralph Rugoff)策划了“隐形艺术简史”的展览,展示用观念思维主导观念型的艺术品,强调用思维心理阐释这种无形的艺术品,并强迫性地改变观众的欣赏方式,跟原先观众的欣赏方式完全为两回事。

13.webp.jpg

▲拉尔夫·鲁戈夫(Ralph Rugoff)

最有名的作品是杰泊·海恩的《隐形迷宫》,作品创作于2005年,呈现的是一个类似“迷宫”的空间,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观众需要带着一个耳机往前走,嘟嘟响表示有墙,然后选择往左或往右走,直到走出所谓的“隐形迷宫”。这件作品,主要是采用声音的震动来提示观看者墙面的阻碍,通过改变观者的欣赏方式,从而改变其思维方式,来达到隐形的艺术感应效果。

14.jpg

▲泊·海恩,《隐形迷宫》,2005年

科技型的不可视艺术
不可视艺术的可视性,其主要表达方式是纳米艺术。关于纳米艺术,探讨它的人很多,在我的《奇点艺术》书里也有专章探讨纳米艺术和艺术家。纳米艺术,是指一种以纳米单位进行的艺术创作,纳米单位是很小的单位;部分肉眼可见,操作纳米材料和技术也可被称为纳米艺术。而那部分反映纳米世界的图谱艺术,是采用数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放大进行拍摄的。

总体而言,“观念型”主要强调观念思维与欣赏;“科技型”则要进行实体操作。“观念型”是在思维层面上探讨,“科技型”是在物质操作层面上创作。

纳米艺术,涉及两大非常重要的技术分类:分别是Nano-Landscapes,即不改变物质的纳米结构,而是发现它的自然结构美,并通过照片拍摄形式呈现出来;另一种是Nano-Sculptures,经过各种纳米技术的操作,改变纳米层次的结构来达到另一种艺术效果。通过改变自然结构而产生新的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就是这样出来的。目前,主体纳米艺术已经从Nano-Landscapes逐渐转到Nano-Sculptures,。当下重点展示的纳米艺术作品多是Nano-Sculptures。就目前而言,纳米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纳米图像:这种类型没有改变纳米的原本结构,而是用显微镜的形式将其拍摄出来。

15.webp.jpg

▲纳米纤维,(2010),摄影:Gang Seong-hun

 图源:www.chinanews.com

纳米浮雕:需要改变自然结构,它使用一种催化CVD诱导生长。这里涉及的技术方面知识很多,艺术家都不是特别了解,但我们可以让科学家帮忙来使用它。如这幅《纳米奥巴马》纳米浮雕绘画,便使用了1.5亿根纳米碳管来制作的。

16.webp.jpg

▲奥巴马头像,(2008),艺术家:Shepard Fairey etc

纳米雕塑:纳米艺术奇才,哈佛大学博士后维姆·诺度文(Wim Noorduin)发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新型的纳米制作技术,并借此完成了很多非常美的钉状形的花朵雕塑。他的艺术在纳米艺术界非常有名,并且他很年轻。而由此延伸出的三维纳米打印,也有很多艺术家在探讨。

纳米建筑:主要是反映现实与想象中的一些建筑。在纳米艺术中,一栋栋纳米高楼、大厦、铁塔、体育馆、剧院、城墙等,都已从微观世界中平地拔起。

17.webp.jpg

纳米建筑

纳米装置:纳米装置有很多种类型。这里显示的纳米装置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项目,它主要功能是从通过NASA在太空收集纳米层次的灰尘,并将纳米层次灰尘收集起来制作这朵云装置。我们看到,即便太空里面的一种纳米粒子云,都可以弄成一个小小的装置艺术作品。

纳米动画和影像也是纳米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18.webp.jpg

可视艺术的不可视性,集中表达形式是隐形艺术。早在2012年,隐形材料已经出现:加拿大公司Hyperstealth发明了隐形材料,随后便被用到军事方面,从此消声匿迹。而近几年,有很多不同的公司也在进行研究,这种材料目前已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了。显然,隐形材料很快会影响的艺术界,因为它确实能够产生一种隐形效果。其次,我们可设想,在展览厅进行展览的时候,即可以把艺术品藏起来,又可以将其显示出来,产生一种可视又不可视,不可视又可视的展览艺术效果。

19.webp.jpg

量子隐形斗篷 Hyper Stealth,2012,©Hyperstealth Biotechnology

绝对不可视艺术的相对性,也就是较远未来的不可视艺术探讨。搞我们这行研究,往往要留一些篇幅谈未来。未来是何种发展趋势?哪些可能发生?哪些可能不发生?未来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探讨的可能性,也唤起大家对未来进行无限度的思考。

量子隐形传态艺术已经被很多人谈论。提起它,大家也很容易想到《星际航行》“瞬间输入”这种状态传播,但量子状态传播并不传播物质而是传播粒子信息。这张图中(下图)一个装置将发射人的量子态的粒子信息到另一装置,发射之后这个人就没有了,死掉了。但是,这颗量子态的粒子信息会被传到另一个点,并在那装置中根据其粒子信息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粒子系统,从而复原这个人。但这个人已经不是原先那个人,即使复制的一模一样,因粒子并不是原来的粒子,是重新组合而成的,但与原先的粒子信息一样,全部会重新架构呈现出来。我想,如果未来可以实现的话,它会延续影响到艺术创作,带给艺术家们一个崭新的维度、崭新的思维方式来创作。

20.webp.jpg

还有一种是暗物质艺术。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捕捉到暗物质,但是暗物质占世界物质的85%,这个庞大的体系和能量决定了我们以后对宇宙的新认知。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暗物质也是由粒子组成,而真是由粒子组成,那是否同样会存在着暗生命和暗文明?丽莎·兰德尔说过:“黑暗文明体系可能存在,一种不可见的生命的文明也许正与你近在咫尺。近在眼前,离我们并不很远。”

21.webp.jpg


5.
“不可视艺术”的审美认知

在后人类环境之下,随着AI发展的迅猛,需不需要建构一种新的审美认知或审美体系?这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观念型不可视艺术”并没有挑战传统的认知,它主要是重申一种观念思维,是一种交互碰撞性的审美过程。而“科技型不可视艺术”,已经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它利用物理的架构、光线和纳米技术,将从可视性艺术走向不可视性。并将不可视性的物理层次美、结构美、材料美可视化。若称微观世界美为底部美,那么纳米界便是最底层美的探究,它开拓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美感受的广度和深度,也重构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我称它为“不可视艺术”的审美认知,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是不可视的微观结构美。这种微观美由物质组成,它具备物质自然世界的结构,却又不是每个人平常熟悉的结构。我们无从知晓这种结构,因为肉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里涉及的问题是,微观美应如何探讨,它的特点是什么。目前我们只知道有这种微观美,它被很多人所发现,但总结它的人甚少。我们是否应从美学的角度、认知的角度或其他相关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其次,是不可视世界的材料美。这同样不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一种材料美。它包含了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纤维,还有二维体系的纳米带、超薄膜和多层膜。这些名词,我们听起来就很不熟悉。我们既没有看过,也没有接触过。这里涉及的问题是,这个不可视世界的结构美对我们以后的艺术有什么影响?我认为我们应当慢慢地去认知它。

第三,是不可视艺术的不确定性之美。1927年,海森堡提出一个粒子不确定的原理。这个原理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实际上他已经找到了这种世界上美的一种源泉,就是不确定性。微观世界的美正是由于它的不确定性,我们生活的美也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我们世界之美也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我上面讲的可视中的不可视,不可视中的可视,同样都是这种不可确定性,量子纠缠也是它的不可确定性,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22.webp.jpg

维尔纳·海森堡(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以上的探讨问题,也引出我对不可视艺术的审美认知的很多疑虑,我想借此机会提出与大家一起商讨,并希望获得大家的帮助:

1、我们过去在可视艺术中所学的审美架构是否还能被应用于不可视艺术中?

2、不可视艺术是否还隶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是否还存在视觉艺术中间?可视艺术和不可视艺术是主从关系还是平行关联?

3、我们总在说媒介艺术、新媒体艺术, 那么不可视艺术的媒介形态是什么?

4、不可视架构间的可操作性和转换性,是否表示人类在操控自然、改造自然还是反自然?

5、不可视艺术是否将来可以变为宇宙艺术的主体框架?


——未完待续——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