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张海涛︱未来批判:自然世、人类世与科学世的反乌托邦主义——未来艺术学导论Ⅱ

张海涛︱未来批判:自然世、人类世与科学世的反乌托邦主义——未来艺术学导论Ⅱ

2021-06-22 16:21:31.362 来源: 张海涛 作者:artda.cn 艺术档案

注:本文为艺术档案网专稿,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海涛︱未来批判:自然世、人类世与科学世的反乌托邦主义
——未来艺术学导论Ⅱ

 

关键词:未来宗教、数字依赖、取代人文主义、批判未来、矛盾的未来、数据化未来、数字独裁、永生、超人、失控的未来、批判未来还是尊重未来、未来警示当代与当代启示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祸福论、近未来、未来式、后人类、预见未来、预设未来、未来相悖论、未来双刃剑、未来批判、未来主义、未来学、进化的未来、想象未来、人文未来、未来景观、末来艺术、反思未来、尊重未来、反观未来、创造未来、平衡的未来、数据化未来、解码未来或未来解码、未来境界、未来语境、误读未来、未来美学、分析未来或解析未来、观察未来、未来意志、启示未来、未来启示观、未来乌托邦、悲观的未来、颠覆未来


【导论】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转向与融合

未来,科学家和艺术家将成为很难被替代的、最主要的职业精英,然而科学和文化领域很多滥用未来概念的现象,未来艺术具有未来特征和价值判断(逃离艺术史逻辑脉络的创造性艺术)。我们需要尊重未来,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仅借“未来之名”而行。此文旨在反思人类可能失控的乌托邦未来,虚设未来祸福相倚的矛盾性特征,从而批判当下人类可能带给未来的生存危机,以节制人类不断膨胀的恶劣欲望。我们预设、想象和尊重未来,不代表我们粉饰未来,未来的学者、艺术家只有反思未来及批判未来,才能创造积极的未来。在人类不断实现新的技术伦理的挑战过程中,科技的发展将会颠覆人类世界、自然世界所有领域和生存方式,必将带来一次对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反思,自然世、人类世也会向科学世的转向,在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发生一次前所未有的“战争”。人类正在走向失控的边缘,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还是要从思想和法规上克制人类的权与利的负能欲望,回归到自然、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人机合一、天人合一、齐物平等的放缓节奏生活的时代,也是我们对未来艺术的价值判断标准。

图片110.jpg

▲ 乔治•卢卡斯、J•J•艾布拉姆斯等导演的电影《星球大战》海报


人类经历了远古时期的自然世、当下依存的人类世,正在转向未来的科学世,然而科技带来的利弊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双刃剑特征,因此自然的回归成为另一种趋势。这一阶段自然的复兴与回归,是平衡科学和人文的价值的支点。我个人更倾向自然和科学的研究是因为人文学科中的社会学、人类学涉及的人类至上的权利欲望的价值观,可能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人类尊重自然和科学的融合,是未来解决人类未来生存危机的重要途径。当然,科学与自然的发展方向都必然与人类相关,所以未来世界的自然世、科学世,与人类必然融合,只是看那个领域更多地主导世界的发展方向。


图片2.jpg

 ▲《老人院》(2007),艺术家:孙原、彭禹作品

电控轮椅、仿真雕塑、玻璃钢、硅胶、真人毛发


人工智能和科学未来可能在脑机、生物领域改变人类的自由意志。人类创造人工智能神话的同时,又将会被科学改造。未来将不是人的价值时代,而将是科学判断价值的时代。一旦科学主义取代人文主义价值观,那么人类的主体地位将受到质疑,人类生存的意义又将是什么呢?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永生、自由意志,甚至生理、心理幸福指数、灵魂、感知、智慧、欲望、感情体验是生物基因工程、微电流刺激神经元的反应和操控,如此而已。

哲学史中,从神的死亡到人的死亡再到科学主义的发展,是有历史脉络的,科技也将改变哲学、宗教、政治、人文主义的形态。科学甚至把个体独一无二的自由意志都改变了。智人的独特优势为:与陌生人合作,虚构故事,共同的想象力。目前机器和动物还没有达到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未来的灾难是富贵病和科技带来的危机,那时候,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算法独裁”将给民主革命带来重大的冲击,谁掌握数据就掌握了权利资源。民族主义、文化主义不利于全球利益的分配和发展,但它有个前提——主宰世界的国家与群体是民主制度的倡导者,这样未来的全球化价值观才具有积极意义。即使我们的未来有问题,但也更需要我们关注未来。未来也必然与科技有关、与人有关、与当下、历史有关。所以我们关注的未来并未脱离时代、人和当下社会。

近未来认知时代的几大法则:判断比知识更重要、算法比数据更重要、想象比感知更重要、反思比认识更重要。艺术必须研究历史、哲学,必然与世界颠覆性思想接轨才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历史关注微观世界的变化,更关注大时代的跳跃式变化。未来和后现代消费、碎片化的微观叙事和非理性、多元化解构、快餐文化不同,将重构科学理性,现在的中国还处在后现代玩世现实主义的泼皮文化和新生代时期,沉浸在抖音、快手的娱乐文化的感官消费中。艺术需要新的未来文化,未来的艺术是和后现代非理性、强调自由、情感意志完全不同的。 

▲太空舱虚拟背景
 

▲美军的沉浸式单兵训练

未来,人类将要面对三大问题:新的技术发现,生物所有的行为与价值生产就是算法支配的结果,即生命的存在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人工智能与意识、算法会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帮我们决策和选择未来意志,很多学者认为,最终有99%的人类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人性化被挑战之后,生存意义将会遭遇空前的质疑,在被科学击倒前,怎样平衡技术带来的自然人价值的消失,以及永生、智慧差异、人造人等都会对社会阶级、伦理和生态带来新的冲击。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就是未来对当下的警示意义。

 图片5.jpg

▲“第二家畜——VR 鸡”(Osecond Livestock)项目 (2014)

图源:www.secondlivestock.com

 
▲《蒙迪胶瓮1》(2003),艺术家:安娜•塞特利(AnnaCitelli)、拉乌尔•波勒咗(Raoul Bretzel)
图源:
https://www.capsulamundi.it
 

▲阿凡达电影前几年热播的美国大片《阿凡达》也从微观可以理解为社会问题“强拆”,宏观看预示了未来自然与不自然的抗争,与自然和谐成为人类迫切的需求。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影片中“查理告诉我们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应该以“地球人”的利益和眼界来关注未来。经济带来的文化精神支撑倒塌,必将又带来自然环境破坏,一切都在失控状态,各国都不愿减排,停止科技、军备竞赛那将意味着挨打,“面对危机刹不住车”这才是人类最可怕的症结,因此世界的进步可能导致文明指数的倒退,这就是未来相悖论。  

▲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电影《2012》


一、历史启示录:“自然世”及第二自然主义转向


未来重新认识历史


历史学是人类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一种知识形式,是对过去的人和事物的研究,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意义。目前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是不可更改性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当然,客观的历史事实也可能被书写者主观篡改。爱因斯坦对于时空的相对论认识会不会改变这一历史的确定性,未来是否可以穿越时空介入历史与未来的决策,也就是未来是否会对历史重新篡改,我们不得而知,那将是另一个话题。目前来看,客观的历史事实当然是无法被修改的。从时间轴上看,过去和未来是一种对称关系,一个是已经发生的,一个是将来要发生的;过去是已知的,而未来有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它的不可知性,而且它有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打破线性的时空发展观,提前知道未来将会怎样,必然会使得未来缺少了神秘性和未知感,将失去对于未来的想象力,也会让艺术失去很多理想化的价值。当然,我们也可能预知到很悲观的结果。目前我们具备了预设未来的迫切性,需要尽量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发现未来趋势带来的危险性。《周易》对于人类命运的预测,主要是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焦虑与恐惧,其实这种方式也只是在寻求预测未来的概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准确。传统的预测方法多是依靠直觉、统计学及事物运转的规律性的发现,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对于历史的借鉴,是帮助我们建构一个积极的未来;相对而言,当代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时代更多地是依靠相对准确的算法,更加科学。 

图片101.jpg

▲《闪电平原》(1977) 400根不锈钢柱,构成正方形格子,每格间距200米。

艺术家:瓦尔特・德・马利亚( Walter De Maria)


同样是对历史的梳理,因不同世界观的人对历史的认识的不同而不同。首先我们可以先对未来有一个想象,再看过去的历史观,因为对于客观的历史当下人会有主观上的价值判断,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历史观。对于历史文献,当代人会由于利益或权力的需要而改变其文献的客观性。新文化运动靠批判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社会,走向科学与民主,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争,也是对历史观和未来观的价值之争。因此,对于过去的理解是取决于对未来的认识,历史的起点是未来。


第二自然的回归


传统历史中东方文化的天人合一、齐物论、道法自然的思想向人定胜天的观念发展,改造了自然世界的规律。是否能向人机合一的哲学观念转向也是未来理想化的愿望。希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自然人类和睦共处,不然未来将带来重大的世界格局的改变,那时人类必将存在高度的危机,这些危机的根源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改造造成的,因此,未来自然文化的复兴将成为重中之重,成为人类未来的首要任务。人工自然作为第二自然,对自然的改造可以达到什么程度,也渐渐成为人类新的话题。
“自然世”的缘起很难准确的追溯其时间,我觉得是以人类发明和实用人工工具之前的第一自然时期,应该被称为“自然世”。哲学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即人工自然)。目前世界的本体主要由自然客体与人类主体构成,而人类其实原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与无机物、有机物(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动物和植物)融为一体,没有什么距离感,但自从人类创造了人工的生活与生产工具,并且多人合作创造了人类文明的社会制度,不断找寻世界存在的科学规律和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世界的构成由原来的天然自然(第一自然)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二自然社会拓展。


对自然的过度改造必将遭遇自然的报复


在科学与人文以及自然科学(例如物理学)与人文学科(例如社会学)之间,存在着矛盾性。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统称为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包括天然的自然物和人类改造实践中形成的人工化自然物,第二自然不可能脱离第一自然,它要以第一自然作为前提。不论是第一自然还是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人工自然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只有通过改变自然的实践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从此天然自然与人工化自然并存于世,互相依存;而且人工自然必须依存自然规律才能永存。人工自然的研发,表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必然会融入人文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但是,在人类创造人工自然的历史进程中,不能盲目地不顾及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反作用力。过度改造,破坏生态与伦理的关系,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图片11.jpg 
▲蓝移1 (LOG.1(,2005),艺术家:安杰洛•威默朗

图源:http://www.angelovermeulen.net

 

自然回归与复兴的过程中,当代和未来人更多地追求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郊外农家乐式或民宿式的体验。而在现代化城市中创建自然景观,比如大量绿化、设计空中花园。但是自然回归并不是让人类回归到原始社会野蛮生长的、充满迷信的自然环境和状态中。自然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弱肉强食的社会,需要总结人类文明发展中道德和法制的规则,将第二自然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如果人类像恐龙一样终结,让地球重新回到原初自然状态,那必然让地球文明再次演化一遍。人类文明再次被创造时,人类是不是就会倡导慢生活、低科技的生存方式了呢?
 

图片12.jpg

▲3D打印的“智能心血管导管” ( 2014)  图源:https://3dprint.com


自然主义在历史逻辑上的体现


科技新媒体是互联之物,不同的媒体独立而又有联系,它对其他物质的影响是隐匿、潜在的,就像辐射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必然存在。我们把动物、植物称为有机生物,而无机物更多被称为物质或物体,古希腊哲学认为万物的本体是由气象、物质、水、云、风、火、气或化学物理原理构成基本物质,它们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必须加以保护,倡导自然的本源和人的道德修为。中世纪把“神”作为价值本体,反自然崇尚神性的超自然价值观,将物理科学和人的价值搁置起来。文艺复兴复兴了人文与科学,还启蒙了社会自由、民主的契约精神,把科学与人文主义得以重视。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再次反对教会政治与封建制度,构筑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近代史上,理性而科学的宏观叙事、经验主义与唯理论,也都在自然中找寻人类生存的价值规律。而20世纪以来的现代哲学,强调二元理性的科学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异质的共生,提倡所谓科学其实是以人的创造力在发现自然规律。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与90年代的当代哲学,倡导作为万物之尺度及“齐物平等”。这样的秩序是多元和差异的秩序,而非二元对立的秩序,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互相依存与转换。后现代的非理性、反中心、反理性也是自然、社会的科学化的体现。社会多元了,有消费文化、城市化就有反都市主义的绿色生态。但自然主义虽然不再是主流,人类几次革命——工业、电气、信息化和智能化、生物革命后,逐渐远离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高科技的人工自然,出现了生态、伦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人工与自然融合的基础上,侧重自然主义的复兴是未来的另一个趋势,而科技新媒体艺术也倡导多元、无中心主义的万物互联与万物平等的观念。
 

图片13.jpg

▲Biomod((2007)),艺术家:安杰洛•威默朗

 图源:http://www.angelovermeulen.net

人工自然艺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反映自然的艺术在东西方文化中一直都存在。在我国古典传统艺术中,花鸟、山水画都崇尚自然中出世的境界、寄情于山水与自然的融入。西方风景画中也一直追求模仿自然,发现自然中的黄金分割比例、透视、平衡等美学规律及自然生命活力的表现;到了现代派时期、印象派绘画将源于自然的光与色通过艺术语言的创造表现出来;后期印象派的艺术将结构的强化和人的主观意识寄情于静物、风景画中,如塞尚的静物几何结构、凡•高的主观风景、高更与毕加索的原始美学、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其实还是源于自然原始动力;后现代艺术中的杜尚、凯奇、白南准的禅宗崇尚东方对自然风物的生命体悟;地景艺术(大地艺术)反都市主义的绿色政治、生态美学;原生艺术将艺术与疗愈、自然意识呈现于作品中;意大利的超前卫、贫穷艺术,也多选择自然中的材料表达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东方艺术物派关切物性、物与物的关系以及艺术家的自然悟性。到了当代艺术,除了原乡意识、游牧文化外,新媒介中的数字、物理、生物、人工生命艺术多是人工自然与第二自然艺术的创作。另外,未来艺术必使得建构在新媒介转换中的自然境地更具价值。 


图片14.jpg

《螺旋形防波堤》(1970) 1500×15米  犹他州盐湖

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 Robert Smithson)  
图片15.jpg

《瀑布》(Waterfalls) 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和陌生人合作与想象的虚拟秩序是智人类的优势

自然界有很多生物存在,为什么却是人类主宰了世界呢?大规模与陌生人合作是统治地球的关键因素之一,智力和制作工具也是关键因素。比如,蚂蚁等动物也会有合作精神,但是蚂蚁、豺狼、狮群的合作缺乏精神潜意识,他们的合作围猎目的和抱团取暖更多的是为了生存需要的本能,它们虽有母爱和友爱,而没有精神上更高的境界追求,其他动物也不可能为了更多同类的利益而付出,不可能像人类一样揭竿而起建立复杂的国家制度,它们的生存技能和制作工具的思维方式都很简单化和模式化。比如猩猩,它们的合作对象太少,最多是和同类族群合作,不可能跨族群合作。人类就不同,人类可以与陌生人合作,甚至跨国际合作,登上月球,建立国际空间站,建立联合国、世卫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等机构。而猩猩和其他动物不可能创造和传播信仰理念以及像圣经、佛经一样的更高层次的具有想象力的故事,不可能相信上帝和天堂这样具有一定境界的乌托邦事物的存在,也不可能发现更高层次的科学规律,没有更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诉求。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是缺少更高的想象力和更高的境界、创造虚拟剧情的能力,为什么偏偏人类的基因具有这些超能力?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自然演化说观点的推理论证结果,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外星事物和神编辑了人类的基因密码,从而使得人类拥有了超越其他动物的智慧。

想象虚拟的秩序是人类主宰地球的独特超能力。现实的秩序分为主观秩序与客观秩序。动物也能感受客体的秩序,也能感受恐惧和难受、喜悦的主观体验,而智人可以与非客观存在的、想象出来的形而上事物“宗教”“国家体制”“金钱”等互动,并且具有高层次的反思能力。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相当然地认为大家都认同这个虚构的秩序。其他动物不具备非具象的抽象意识,如互联网、文字、艺术、知识、组织等,与人类无从相比,是因为其他动物没有高级的潜意识、想象力及虚拟现实的能力。宗教理论、哲学、文字、艺术发明可以让智人虚构出更多的事实。古代人无法解释一些事物,就把它们归类为“神的旨意”——找一个创造和评判世界的救世主,然而这个神可能只是个虚拟的符号和图腾以及解释世界的借口,它或许根本不存在。人本主义只相信人类自己的判断,因此出现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理论,但经过人文主义的不断实验,人类自己的判断也在不断地被科学质疑,而科学逐渐证实一宇宙所有自然现象存在与发生的缘由;无论是宇宙大爆炸、时空关系等,都可以用科学人工化的演算和取证来解释。 

《位相:大地之母》(Phase-Mother Earth,1968) 

艺术家:关根伸夫(Sekine Nobuo)

《海滩动物》风动装置作品

艺术家:荷兰,西奥•詹森(Theo Jansen)


二、当代人类世启示录:人类世人文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主义的矛盾性


“人类世”是指地球的最近代历史,人类世并没有准确的开始年份,可能是由18世纪末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全球性影响开始。这个时期正与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于1782年改良蒸汽机时间吻合。一些学者则将人类世拉到更早的时期,例如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农耕的时期。我个人更倾向这个定义。2010年6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微生物学著名教授、人类消灭天花病毒的功臣弗兰克•芬纳称人类可能在100年内灭绝,“人类世”将终结。


人文主义的矛盾性

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倡导人类价值的人文主义以及科学与民主。与古希腊时期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是,它强调了人与科学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只探讨世界自然科学的本源问题,而人文主义科学崇倡人性,信仰的是人的尺度,而不是传统宗教中的神的尺度,让人类的内在体验、情感和意志找到了其存在的意义,人类感受的发现是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对人类的自信和宗教、科学主义必然产生矛盾与冲突。

人文主义经验论的真实性是价值观的本质,每个人的意志是独立自由体验的根本,对于个体体验的理解每个人各不相同,怎样去统一这些矛盾又出现了两个分支: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派别之间也是互相冲突的,社会人文主义不主张个人探索而是倡导强有力的集体组织、制度、政权,个体为集体服务,有点像共产主义的乌托邦式的宗旨——所有人团结起来,多为别人考虑,倡导阶级平等;进化人文主义来自进化论,认为冲突是好事,物竞天择,就像市场竞争关系。总的来说,各个自由主义类型都存在问题,它们之间互相补充。
人文主义狭义的以人为本的利益考虑,也可能造成对自然万物和科学生态的冲击,造成与万物伦理上不平等的关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图片18.jpg

《犯罪嫌疑人反演中心》(2011)

艺术家:保罗•瓦努瓦兹、克里•希恩(Kerry Sheehan)

摄影:阿克塞尔•海泽( Axel Heise)

 图源:艺术家提供


极端宗教主义对快乐的引导不是万无一失的


有种说法说有信仰的人一定快乐指数高,按此推理中世纪的人信仰至上最快乐,但其实那个时期的人类是因政教统一之下的社会中充满愚昧、封建和强权,缺少民主、自由和科学,让人类并不幸福,所以信仰的快乐指数前提是要摆脱权力和欲望的控制。近代人文主义时期,快乐是个体主观的感受,这样的幸福也是短暂的,是人文价值观在作怪。很多宗教说越追求越痛苦,把欲望全部放下做到物我两忘,其实就是体现心灵物化的感觉,比如说只有成为石头或木头才能永恒快乐,这可能是自我“洗脑和赎罪”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实生存的压力之下,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领悟佛教的真谛,所以快乐者只是少数。因此可见,与宗教相比,现代科学干预和控制我们的生理和物质,从而使我们快乐,会更真实和科学些。 


《可识别的城市》(1989) 艺术家:邵志飞

图源::www.jeffrey-shaw.net
 

《远程花园》(1994) 远程遥控艺术 艺术家:肯•戈柏


极端民族主义不利于全球利益的发展


无论是女权主义、民族主义、宗教激进主义,都是希望重建某种价值观一致的局部社群,通俗点说,有点地方保护主义的感觉。然而很多“主义”为了自己的民族的利益和方式排除异己,必然出现不断的冲突,这样的民主是狭隘的,目前世界很多地方的种族冲突都源于此。当然,很多“主义”是为了差异化前提下追求平等的愿望,但这样的平等很难实现。这时,就需要人类有更高、更远的视野,为人类整体的安全生态付出自己的努力,不然一定会造成恶性循环的生态。早期传统民族主义是在部落里有着亲情关系生存群体,通过统一的教化认同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甚至是为民族和国家利益牺牲个体利益,而现在人类社会是全球化的依存关系,如果还持以这种独立于国家的群体认同而只考虑自身群体利益就会显得太狭隘了,这时,就引出另一个前提——主导这个全球化的群体要有民主体制,不然会被集权民族所主导,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宗教能否解决全球性问题呢?如果爱为的是普渡众生,自然其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很多宗教和政治是绑在一起,是国家民族主义的另一种体现。比如核扩散与全球变暖的问题,都是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永远解决不了全世界面临的生存危机,而这样的全球生态就将遭遇破坏和失控,很难达成一致协议,很难实现无核化核心减排,所以这时候的这种民族主义是不利于全球利益的发展的,于是,慢慢地,“种族主义”成了一个贬义词。天生种族有优越感容易造成暴力化歧视,科学发现人类无智力差异,所有对于种族的偏见都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种族的优越感在不同的时代也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不可能永远是同样的世界格局,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也曾强大于一世,这可能与周期律有关系,也可能是道家所言物极必反理论的实践。
 

图片22.jpg

《罗丹的“思想者”》 艺术家:Dong-Yol Yang

图源:《纳米艺术概论》


算法独裁给民主革命带来重大的冲击

人类一贯是靠潜意识及后天理性的经验改变选择的,而实际上,科学数据逐渐在超越我们的意志和经验的选择,如计算机算法可以测试我们的各种技能和智慧潜力指数,帮我们选择职业、专业;生物技术的数据传感器可以推算出我们身体病变的结果,让我们和医生做出治疗方案,测试我们的情感指数,帮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伴侣。算法和大数据甚至能帮我们决策政治、战争、市场竞争的指数这样的大事件。人类的算法独裁就这样开始了。如果人工智能一旦具有了欲望和意识,统治人类就轻而易举了。还有一种可能是算法或被人类控制数据由少数人编写,那这少数编程和控制编程的人就会控制人类。

人工智能采集的数据越多,预测准确度就越高,所以谁掌握更多的数据谁就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财富也会集中在这些少数人的手中,出现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历史上不平等的制度一直存在,从远古时期、原始社会、奴隶制时期都有等级制度;后来到了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及新的民主思想的出现,让平等成为全球化的追求,让世界逐渐迈向文明,结果不平等的生态仍然严重,如今财富依然掌握在少数人类手中。人工智能,让很多重复劳动的技术工人失业,而创造性的工作相对不容易被机器所取代,这样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生物基因编辑技术也会让这种差异演化成人种的等级较量。有钱人的后代编辑成优秀基因,从而优秀的基因被不断的定制,或高价购买精英阶层的脑数据存储在自己大脑中,未来的精英数据比黄金还要值钱,等出生之后还可以用金钱购买生命长度。这都需要技术的资本支撑,贫穷的家庭无力使用这样的高科技福利,会越来越穷,这样也会动摇平等自由的制度。只有全球性合作和公民的无偿福利,才能解决这种大范围的阶级分化的难题,但人类的私欲本性很难形成一致的价值体系,去应对人类共同的灾难,因为民族主义和利益决定了人类很难改变人类群体四分五裂的现象。  

乔治•卢卡斯、J•J•艾布拉姆斯等导演的电影《星球大战》海报


信息与技术生物技术强强联手可能威胁到自由主义的信仰

法律不会随个人意志和虚拟秩序而改变,金钱、帝国、宗教让人类逐渐走向统一。今天是科技以网络全球化的方式统一世界的时代,怀疑虚拟秩序就是怀疑现实世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未来信息与生物技术强强联手,可能威胁到自由主义的信仰,使社会价值观面临巨大的危机,使民族主义、文化主义、种族主义和战争等因素中永远充满冲突。怎样使全球族群联合起来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方法只能是权利阶层必须尊重其他民族和边缘文化。文化种族霸权是一种傲慢,一切宗教与文化不是某一族群独有的和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人类互相促进和竞争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半存活艺术家》作品现场  脑机接口艺术
2003年一套被称为MEART的机器是由澳大利亚大学“共生体A”研究小组(Symbiotic A)与美国波特实验室合作完成  

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作品《自恋者》是一种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人工智能程序,利用谷歌的Tensorflow框架制作而成,发现自我意识的合成模型、人工自我陶醉的片断,以及自传中地讲述的虚构人物。作品AI触及初级的机器想象和自我反思意识。


人工智能:掌握数据拿到数据就是利益资源

机器自我的学习后的综合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人机逐渐开始对立。有的学者认为害怕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发生冲突是个误区,是混淆了“智能”与“意识”是两个概念,认为机器人可以产生智能而不一定会产生意识。人类最担心的是被自己统治,即一小部分人运用控制算法的力量控制底层人类,并且统治人工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的人手握强大数据,不但可以操纵人工智能,还可以操纵人类自己。算法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未来的法律需要更新为如何管理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现在的互联网巨头都在拼命掌握数据,拿到数据就是掌握利益资源,成为独裁者。解决这一危机的方案,即打破人类自私的一面,协作实施对人类整体有利的方案,回归自然节制人类的欲望,回归慢生活、低欲望的生活方式,避免失控。 

人工智能识别身份与心理、性格

 
“Shrewbot”机器人 (2013)

图源:www.dailymail.co.uk
 

“蛛网膜”机器人,(2013),Grigoriadis

图源:www.dailymail.co.uk


科技造人和改变人类的心智、自由意志


科学让人类变得更安全、更快乐,与世界的连接更快,活得更久,看得更远,变得更聪明。人机合一的时代,人与科技,二者永远不再分离。这时,人文主义倡导的独立意志被质疑,人类被不断重新定义。人类大脑超过85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元用化学物质与微电力来传递信息、刺激脑部思维。一些科学家已经证实他们能利用弱电让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充满智慧。脑部刺激改善大脑功能,比如让我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变得更强。这样刺激时可让他们的计算表现能力提高28%;电磁波还可以引发远程手臂被支配动作更灵活。这个成功的实验,证实了让未来的人类通过人工刺激提高人类心智的能力以及智力会超越现在的我们的智力。这样的技术同样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阶层。科学把人文主义中个体独一无二的自由意志改变了。

 
▲《脑后眼》 脑机接口作品 艺术家: 法•比拉勒
 

▲英国瘫痪女子伊齐基尔正在使用“拓比眼动仪” (2014)

图源:腾讯科学频道


三、未来警示录:科学世的科技危机

未来学一般都必然会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人类决策的可能性方向。那么艺术在未来学科中的体现笔者称之为“未来艺术学”。科学世是人类与科学高度结合的时代,当然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冲突也自然体现,我个人觉得以20世纪50年代数字与人工智能和生物时代开启了科学世的缘起,科学世的价值观开始逐渐取代人人主义价值观。“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科学与技术二者之间既联系密切,又有着各自的区别,科学解决的是理论问题,而技术则是解决实践问题。“人类越来越发展技术的改造,技术就会越来越容易支配人类”,这或许是科学和技术面对的一个终极相悖的症结,二者内在的不同在于:科学是人类发现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论知识,技术是人类对事物现象的实证和人工化改造,再由各个内部元素链接、反复演化而来的应用功能;科学源自人类对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精神追求,技术源自人类生存功能性的需求,当然现在也演化为除了自然科学之外的社会人文的科学生态的研究。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推动科学,二者相互促进,密切相关。 

美国宇航局(NASA)向国际空间站称为Astrobees的小型立方体机器人,用于微重力环境中运行,为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提供帮助 

网络真人秀艺术:Roland Seidel 和Stiermann 的艺术表演作品《真人操作系统》


未来灾难是科技带来危机

很多学者认为战争、饥荒、瘟疫是历史上最可怕的三种灾难,14世纪的黑死病夺走了近1/3的欧洲人的生命,而那时的瘟疫多来自自然的病变。当下的病毒疫情除了来自自然生物对人类的报复,更多地来自人工高科技生物技术合成后的泄漏,这样的病毒会不断变异感染,更难以治理。有的学者说未来三大人类危机——战争、饥荒和瘟疫——会渐渐消失,这不太可能,只要欲望存在,病毒疫情将来与人工智能一样,可能成为人类最大的灾难。还有,未来的战争将变换新的形式,比如贸易战、太空战、科技战,并且不会很快消失,逐渐会成为一种日常化的竞争关系,即使大国之间因为尖端武器的制衡关系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概率会减少,但小国与小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局部战争会不断,而饥荒会表现出对于食品安全的战争、生物食品战(比如转基因食品安全)等。当然,全球化的封锁和进出口失衡,也会造成大面积政治化的饥荒,瘟疫的出现更多地来自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改造和环境、生态危机,就像从2000年初至今出现的非典、猪流感、禽流感、新冠病毒疫情一样,出现的频率和范围与科技的发展成正比,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图片34.jpg

《汽车厂光合作用》(2015) 艺术家:吉尔伯托•埃斯帕扎

图源:http://prix2015.aec.at/prixwinner/16228

 

科技让我们永生、控制我们的快乐指数和意志

追求永生、幸福指数和升级为超人的神成为最重要的未来人类理想化愿望。器官移植技术试验的成功、基因工程NMN物质的发现等再生医学在2100年后将逐渐抑制死亡;从生物化学技术来操控、激活我们的快乐指数,实现永恒的愉悦——未来的人类成为创造人工智能和碳基人工生命的神,并试图改变其进化的速度,打破了达尔文时代的自然进化速度。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保留传统观念的不愿长生者依然存在


当下,机器人在认知能力方面不断与我们竞争,人类在不断观察研究大脑心智功能的电子活动,发现神经元在不同电子碰撞下会产生情绪。其实,古人探索冥想和内心的神秘主义带来快乐,也是直接观察心智的办法,冥想还是人体自然的潜意识或意念的更深层作用,注意力集中在呼吸频率上,可以促使我们的意识变得纯净,从而找到平静,注意力更集中的时候心理便更健康、身体更愉悦,心理情绪的欲望才能减少,这与科技的介入是一种不同的改变心智的途径——科技更多的是对生理的介入,直接改变人类的心理变化。

农业时代依赖族群权利和养儿防老式的抱团取暖,来寻求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发明创造了高效的生产力和利润,改变了人类社群的结构,如个体家庭建立各种保险制度,有时连社区和村落中邻居之间也老死不相往来,当代人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疏远、孤独而不快乐;当下的信息化互联网时代,虽然快节奏在虚拟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和舒适,但当代人不一定比古人快乐,因为信息的爆炸、快节奏、精神异化会压制和打乱着我们的心智,很难使我们产生幸福感。未来,我们想象以更新的技术增加快乐,但如果未来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我们的人体生化机制,让血液里某种物质增加浓度——比如多巴胺浓度增加——控制我们快乐的指数,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将会重新定义。


 《第三耳》(Third Ear)生物仿生艺术
 艺术家:史蒂拉克(Stelarc)
 

《年轻家庭》(The Yong Family)

艺术家:帕翠西亚•皮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

21世纪的战争是高科技病毒、无人机、机器人“上前线”的较量。另外,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未来算法安全系数控制车辆,使得发生车祸的概率会更小,这样一来,未来的司机就会丢了饭碗;读心测谎仪可以帮助警察办案;人工智能参考大数据看病也会更准确地取代医生——未来20年后,47%的职业将被技术的算法取代。那时候,我们可能要在虚拟世界寻求精神寄托,逐渐失去自然人的价值,身体的血糖、心率等健康状况都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检测,甚至利用数据就能够判断我们的寿命和命运,防止我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这是古代哲人所不可能精准预知的。
未来的人类是生化和电子算法的混合体。21世纪,医学再次升级,精英主义阶层的差距更加两极分化。20世纪是群众的时代,21世纪人类将出现新的议题:未来人类将有什么样的宗教议题?科技将引领新的意志?回答就是: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人文主义。很多学者甚至认为人类的直觉是一堆神经反应的作用,人类的思维方式就像计算机的算法。 
 

《走进未来世界》纪录片


人工智能也有了认知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类(如围棋打败人类),在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编码渐渐被破解。如果计算机能够掌握这套算法,在理解情绪和欲望方面的表现力就会比较强。新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人们很难很快适应,所以不断失业、不断跨界工作成为趋势。

运用智能机器人创作脱离了艺术家的灵魂是一种极大的误区,自从现成品艺术出现,当代艺术便更侧重关注脱离形体之上的艺术家的意念与观念,何况机器人可以与观众心灵沟通,做到艺术家、机器人和观众的三位一体。

 图片41.jpg

《再见》是由日本深田晃司执导的科幻电影,讲述了留在日本的外国难民坦尼娅和陪伴其长大的智能机器人的故事。2015年11月21日日本上映首部机器人扮演的电影 


图片42.jpg

《御御签》 艺术家:Elena Knox、渡边克巳(Katsumi Watanabe)

  
未来学与未来艺术学

未来学是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Ossi P.Flechtheim,1909— )1943年在美国首创,它把未来作为一门新的哲学概念,在理论上加以探讨和阐述。广义的未来学称为“未来预测学”或“预测学”。这门科学由两大部分组成:理论未来学(theoretical futurology)、应用未来学(applied futurology)。那么艺术在未来学科中的体现笔者称之为“未来艺术学”。

未来科技具有发现、实用和实证的特点,而未来艺术必须有想象的空间,两者的差异也体现在艺术语言的转换上。未来的美学特征可以从造型(比如具有速度感流线型、未知生物异形偏多)、色调(比如宇宙暗黑色背景与主体物太空银灰形成对比)、声音(比如电子、虚拟声音偏多)、质感(比如未来以人工化光滑细腻质感为主)、材料(比如多为玻璃、金属合成材质为主)、动态(比如机械化、智能化)、空间(比如几何化、神秘暗物质空间)、身体(比如人机同体、类人机器化)、技术(比如读心术、克隆、人工智能、星际穿越等)、身份(不明身份偏多)、气味(杂交气息)等等艺术元素入手来进行艺术转换、创新和想象,借不同的题材、符号来表达当下人的观念和感受。

 图片43.jpg

《我,机器人》剧照


未来学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着重从理论上、学术上探讨,以带有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特征的社会科学为主要研究内容。20世纪60年代从纯理论研究转向以社会经济的实践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围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出现了乐观派和悲观派。

未来学成为六大未来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全球的综合性学科,它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依据和价值,避免未来发生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的事件,另外由未来警示当下,节制当下的行为方式。

未来学的研究方法论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为基础,其中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德尔斐法、形态分析法、类推法、关联树法、交互影响矩阵分析、时向序列分析、指数平滑法、自回归—移动平均法、回归分析、系统动态分析、脚本法(前景方案)、编制连续图像、网络分析、历史类比等20余种。

未来学从一开始就主要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如维纳是公认的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赫德森研究所创始人之一赫尔默是一位数学家,提出地球村观念的麦克卢汉也是一位电信工程师。而对于未来的书主要是互联网、信息化将给人类未来的文化、社会、科技和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


 图片44.jpg

《转基因:长人发的植物》(2001)

艺术家:劳拉•钦丽

图源:http:/thisisalive.com/the-cactus-project


19世纪以来的科幻作品是现代未来学的先声。那时的科幻作者,包括凡尔纳、维尔斯、贝拉米或查尔斯•里希特,都是职业作家或思想家。但随着未来学在二战结束后真正开始出现,未来学家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个曾经预测到地球同步卫星的英国人克拉克是一位从传统科幻作家向未来学家转变的过渡型人物,他不仅在大学中接受过系统的电子技术教育,而且成名时是一位皇家空军雷达军官。

未来学诞生之初,它的主要奠基者大多是些社会学家。如:德国未来学先驱弗莱希泰姆(O.K.Flechtheim)在20世纪40年代是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教授;荷兰未来学的奠基人F.波拉克(Fred Polak)是鹿特丹大学社会学教授;法国未来学创始人儒弗内尔(B.DeJouvenel)最初学习法律,以后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曾在英国牛津、剑桥和美国哈佛等著名大学讲授经济社会学;美国未来学先行者之一麦克海尔(J.McHale)曾获社会学博士,后来曾任美国休斯敦大学社会学院综合研究主任。
 

图片45.jpg

《沙漠巴别塔》3D 效果图(2014) 艺术家:邱松等

图源:http://gz.house.163.com/

 

“未来学”相关著作及代表学者

戴维•皮尔斯•斯奈德著《改变世界的五大趋势》,预测未来将文化现代化、经济全球化、通信网络化、交易透明化和社会适应性这五大趋势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信息革命将带来巨大变革;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信息技术投资和趋势分析领域的教父)著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 ;约翰奈斯比特著未来学巨著《大趋势》《亚洲大趋势》《中国大趋势》;阿尔文•托夫勒著《未来的冲击》(1970)、《第三次浪潮》(1980)、《权力的转移》(1990)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杰罗姆•格伦(Jerome C. Glenn)《未来展望》(2015—2016 State of The Future)等。

  图片46.jpg

《藻类培养》(2010),艺术家:伯顿新田

图源:https://www.burtonnitta.co.uk

由于藻类培育技术容易掌握,世界各国很多生物艺术家都从事藻类生物艺术排列和培育创作。英国生物艺术家伯顿新田(Burton Nitta)二人组合是此类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近30年来影响未来的六项核心技术有:信息技术(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VR/AR/AI);仿真工业技术(4.0工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精准医疗)、能源技术(太阳能)、材料技术(纳米技术、石墨烯)、太空技术(星球穿越)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编辑、智能脑机接口、人造子宫会造就新物种在未来都会实现。
目前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如美国在机器人、人脑计算机计划、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更加侧重;德国的工业4.0时代关注云计算、个性化医疗;日本在信息通信、医疗健康、核能领域更加发达;英国则在3D打印、互联网、再生医学具有优势,由于政治与经济规律的考量各国对于科技的研发形成互补的特征。

 

《卫星计划1——“入侵者号”》 艺术家:久保田晃弘

Exobiotanica 2:《植物空间飞行》(2017),艺术家:东信

图源:https://azumamakoto.com

 

未来学派之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义之争

我们探讨了各种“社会的未来”,展示了有关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式未来社会的预测简史,研究如何预测未来社会。人们对未来进行了想象、预测、神化、预言和描述,无论这个预测的未来是在神灵还是人类的掌控中,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点。

预测未来与权利关系

历史上对未来的预设有两个不同的态度和观念:乌托邦式和反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将到来。创造未来的进程将被不同领域的精英阶层控制,如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未来专家,他们都具有很高的话语权。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预言家、先知、宗教领袖、国师、占卜者、神使、女巫、技师、哲人、星象家、小说家、巫师以及算命者等人时常与不同等级的政治权利者合谋,做出对当下和未来的事件的重大决策。

在古代,如果预言家对“未来”的预测“有误”,那么他们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对于政治阶层来说,可能会遭遇不测,影响大的甚至导致改朝换代。中国的《推背图》是最为著名的预言集成,但是这本奇书在不同的朝代不断被篡改,而且对一个图示出现多种解释,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无法确定的,只能说其概率,自然,越远的未来越难以判断。也许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掌控未来,只是我们还没被发现。

 
图片49.jpg

《手指间的瓶装天空》(Your Fingers,2004)第一次把此材料转为纳米装置

 艺术家:米克娄迪思(Loannis Michalou)

图源:www.miikgreen.com

 

预测未来的方式

对未来的预测要了解社会的本质、历史权利演化和自然进化的规律,无非是积极和悲观的两类结果,这种预警人类的目的是改变当下人类的行为以及思考如何改变未来事件的发生。

预测未来的方式有上千种,传统的方式多以人类本能、潜意识和经验感知世界,如《周易》。《易经》作为东方百经之首,更讲究科学的逻辑性和事物的本质性规律。西方历史上的科学从解梦到观察人的肝脏状态(美索不达米亚人认为肝脏是生命的中心)预测未来,德鲁伊教的教士预测未来的方式如从鸟飞行的轨迹、云的形状、树种的形态以及自然界的特征或异象预测未来。印度、中国和玛雅文化通过观测星象预测世事变化,而当下未来学者更多地是以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大数据预知未来,气候科学家是用物理数据观测世界生态。 

 

图片50.jpg

图片51.jpg

3D打印奥巴马声纹雕塑 (2014),艺术家: Gilles  Azzaro

摄影: Patrick Sarran

图源:www.gillesazzaro.com.com

 

社会未来学基础: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义哲学、文学历史

关于未来乌托邦的著作是从中世纪之后才出现的。从16世纪开始,人们才有可能评价和批判社会,因为中世纪的价值是神性价值的社会。 这时候,一些重要的著作开始描述乌托邦,最早的是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该作品完整地描述了一个几百年后不同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的人类平等主义之城,首创了未来学的文学体裁和风格,是“社会未来学”系列作品的奠基作品。

而H.G.威尔斯(H.G.Wells)认为百年之后于1627年出版的弗朗西斯•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New Atlantis)才是第一部现代乌托邦著作。《新亚特兰蒂斯》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岛上的习俗,呈现了被称为“王国之眼”的国营科研机构所罗门宫以及实验科学研究仪器、科研过程和方法。

18世纪科学家孔多塞 (Marquis de Condorcet)侯爵认为未来需要建立在平等、文化启蒙和由科学家群体主导的社会。小说家阿纳托尔•法郎士(Anatole France)说:“乌托邦是一切进步的标准,是进入美好未来的尝试。”

在19世纪,未来学家们倡导新科学技术的乐观态度,尤其是蒸汽机和电力将促进社会发展。1851年伦敦博览会崇尚乌托邦思想成为标志性的大事记。

哲学家们想象未来的社会制度,如:马克思倡导阶级斗争后产生的“真正的共产主义”理念;约翰•布莱特(John Bright)和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的乌托邦式的自由市场;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于19世纪早期在苏格兰新拉纳克建立工厂村范例,认为合作村庄能够改善“新技术和机器对人的贬斥”。 

机器想象出来的世界: 作品《机器幻想——潜在学习:火星》梅莫•艾克腾通过神经网络识别HiRISE相机捕捉到的150万份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 Mars)的文件图像记忆,辨识数据,生成机器对火星人新的认识的图像,作品是对记忆梦想与认识关系的探索。


19世纪较晚期的乌托邦思想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乌有乡消息》(News from Nowhere),其所展示是人们免遭工业化危机,融于自然。莫里斯认为机器可以减少身体的极限劳累。
19世纪很多的乌托邦未来世界想象描绘了旅行、探险和迁徙的人生价值,其中代表性的有H.G.威尔斯想象的“时空穿梭”和“世界脑”以及儒勒•凡尔纳的《环游世界八十天》。最早的科幻文学H.G.威尔斯的《世界大战》表现了未来外星种族的冲突,威尔斯由此被称作乌托邦主义的代表,在他的《现代乌托邦》中,威尔斯描述人类运用高科技和机器,几乎摈弃了体力劳动。

19世纪早期,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作品描述科学实验室里创造出了一个新人,这个“科学的怪物”开始危害人类。玛丽•雪莱以21世纪末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1826)描绘了一群在巨大的瘟疫中挣扎的幸存者。

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在他的小说《埃瑞璜》(Erewhon)中也详述了人与机器的终极伦理关系,巴特勒预设未来会出现智慧型机器,警示人类将失去对机器的控制能力,应该消灭先进的机器。

E.M.福斯特(E.M.Forster)的作品展现了一个未来被机器奴役的世界,批判威尔斯的机器文明和世界国的乐观主义理论。福斯特所说的大机器其实现在已经实现,它就叫互联网——我们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机器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没有它就没法工作和生活,一旦停电,人类就会陷于瘫痪。所以,未来的人类只有逃离这个巨大的机器,才能找回自己。 

图片54.jpg

AI电影,作品是对“创造性不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命题的挑战:《与车开小差》

艺术家奥斯卡•夏普&罗斯•古德温(程序员)希望该算法在48小时内不仅可以写剧本,还能担任导演和演员,并自己配曲。

两年前他们共同创作了《太阳泉》,成为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撰写的剧本拍摄成的电影。

图片55.jpg 
《戈塔塌利亚》(Transhuman Godatalia Complex),(1980-2015)

艺术家:凯文•麦克(Kevin Mack) 

图源:www.kevinmackart.com 

 图片56.jpg

SNIBURTAD (2011-2012),艺术家: Nick Ervinck

摄影: Studio Nick Ervinck,
图源:http:/ nickervinck.com


未来科技演化的乌托邦模式,是由人人连接的互联网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人机合一的愿望。生命科学的基因编辑让人类的基因更加优化、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更高,太空科学的发展应该让人类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在探索神秘宇宙、未知世界的同时,让我们的境界更加提升,放下“人定胜天”的斗争式欲望,避免星球大战与太空殖民带来的持续动荡。 

图片57.jpg

《肉身机器人》(Body Hackers)(2018)

 图源:https://www.shutterstock.com

 

反乌托邦主义的哲学与文学

与福斯特完全不同的反乌托邦作品是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1926年认为,大众沉迷于大众媒体、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使中不能自拔,而统治者让人们爱上他们被奴役的状态,这样就无法关注深层的权利问题,这个未来非常令人感到恐怖。

奥威尔在1946到1948年间写的《1984》(Nineteen Eight-Four,2008)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反乌托邦小说,奥威尔描述了几乎所有的写作都涉及的读写器(类似于我们当下的声音识别软件),人工手写将被写小说的机器替代。奥威尔批判了各种媒介宣传和监控技术的独裁作用——通过它可以成为控制人们的思想新的途径。

儒勒•凡尔纳的反乌托邦小说《20世纪的巴黎》(Par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描写了高速的悬浮气动管道火车穿越大洋。这样的海底管道运输速度超越了飞机的速度,甚至能够通过气动管道将食品快速递送到每个家庭。
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Yellow Wallpaper, 1982)描述了父权社会的禁锢对主人公精神的摧残并最终导致其患上精神病。后来的女性主义科幻小说探讨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女性主义未来。


结语:

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新的议题:永生不老(记忆信息存储与生物技术的发现)、幸福快乐(技术激活幸福指标)和升级为神(创造生命)。虽然我不完全同意赫拉利(著《未来简史》)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核心观点“人文主义将被科学主义所取代”,但这些颠覆性的观点值得关注,它们对于科学主义取代人文主义之后如何体现人类生存的意义没能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时我想,万物平等、人机合一、天人合一等节制人类欲望的理念可能成为拯救人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的艺术观点依然倾向于技术人文主义,但最终失控的世界是否能保护住这片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目前很难做出判断;两者必将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的技术“战争”。


参考文献

1.赫拉利著《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1、2.弗勒希特海姆著《未来学》。
3.约翰•厄里著,陆晓译《未来是什么?》(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2、4.百度“未来学”词条。
3、5.艺术档案网(
www.artda.cn
6.部分图片来源:谭力勤《奇点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奇点:颠覆性的生 物艺术》(广东人民出版社)。


关于作者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导)、天津美术学院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年至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NO!SPACE”艺术总监。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08年至2017年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 2015年至2019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
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
曾策划:2021反思未来:人形机器人艺术计划;2020 未来艺术学;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2019艺术合肥“解药——实验影像艺术展;“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2017“人机合一”艺术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第一届“人造风景”798多媒体艺术节;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2008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2004—2006当代权充艺术展Ⅰ、Ⅱ、Ⅲ等展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