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刊登于《艺术当代》2018年第2期
▲ 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
内容摘要:美国黑山学院诞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严峻背景下,以崭新的方式将欧洲的先锋艺术策略带入美国,其以艺术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步建立了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行为实践,影响了一大批欧美知识界、文化界与艺术界的精英,重塑了美国文化,对战后艺术格局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黑山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先锋精神,对今天处于全球政治和经济动荡环境下的艺术、科学及其他学术领域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一个制造出的地方,光线所创造的各种形状的阴影从那里落下
——罗伯特·邓肯《我经常被允许回到草场上》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遭受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知识分子逃亡欧美。其中,美国是接受犹太难民最多的国家,自1933 年至1941 年间,来自德国、奥地利流亡美国的知识难民就达七千六百二十二人,包括科学家、医生、法律工作者、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记者等等。据1940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有 二十八位犹太难民在黑山学院任教,他们大多来自德国,所教授 的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日后更成为各领域的巨擘,例如:教设 计的阿尔文·鲁斯提(Alvin Lustig)、教戏剧的桑迪·沙文斯基(Xanti Schawinsky)、教摄影的约瑟夫·布赖滕巴赫(Josef Breitenbach)、教音乐学的阿尔弗莱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教钢琴的爱德华·洛温斯基(Edward Lowinsky)、教作曲的恩斯特·克热内克(Ernst Krenek)等。
黑山学院成立于1933 年9 月25 日,规模不大,最初有十位教师、二十三名学生,其师生比例在当时可谓极其奢侈。学院开展本科教育,男女同校,学生可指定一位导师并自由选修课程,但没有学位证书。由于财政紧张,教职人员基本上没有工资,仅享有免费的住宿和微薄的伙食补贴。自始至终,财政问题都一直困扰着黑山学院,1957 年,学院因负债累累而彻底关闭。
▲ 黑山学院成立时的教职人员合影,右边一为约翰·安德鲁·赖斯,1933年9月
如今,黑山学院被视为学术自由和实验精神的象征。二十四年间,从无名到辉煌,再到衰落,黑山学院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艺术教育机构。它以崭新的方式将欧洲的先锋艺术策略带入美国,逐步建立起了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行为实践,其中包含两个关键因素:合作和实验。它的传奇历程与一大群而今如雷贯耳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除开篇提及的人物外,还有创始人约翰·安德鲁·赖斯(John Andrew Rice)、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 Dreier)、教师阿尔伯斯夫妇(Josef and Anni Albers)、约翰·凯奇(John Cage)、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查尔斯·奥尔森(Charles Olson),以及学生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等 等,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与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是黑山学院的董事会成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黑山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先锋精神,对今天处于全球政治和经济动荡环境下的艺术、科学及其他学术领域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饱受残酷的战争和僵化的思想折磨的人们来说,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附近的这所小学院,是一个理想的逃生之地,就像北卡罗来纳州西部蜿蜒的山脉一样宜人。黑山学院坐落在一个平缓的斜坡之上,透过树木繁茂的山谷可以看到黑山小镇的美景,还能望见远处绵延无尽的山脊。尽管黑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另类的、自治的社区模式,但正如创始人赖斯所强调的,这所学院与早期实验性的乌托邦社区并无共同之处,它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满足参与者的诉求。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黑山学院视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矛盾与分歧便与日俱增,最终成为黑山学院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赖斯十分推崇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本人也曾多次到访黑山学院,并担任过学院的顾问。在创建黑山学院之前,赖斯曾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罗林斯学院(Rollins College)教拉丁语、希腊语、文学、历史和哲学,他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拥趸,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话和讨论。他从罗林斯的一次教学会议中了解到杜威的思想,深受启发,后于1933 年因激进的教学主张被罗林斯学院解雇。
赖斯将杜威的哲学体系,尤其是“知行合一”转化为教学实践,他明确表示反对保守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单一维度,如崇尚经典,相反,教育应该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经验与感知中。与照本宣科比起来,赖斯更欣赏观察、实验与行动。他批判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育与资格认证制度,认为空洞的知识积累对学生毫无益处,他尤其注重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强调学生要在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黑山学院的教学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倡导民主平等;二、坚持跨学科教育;三、以艺术为中心。赖斯在职期间,几乎所有黑山学院的学生都上过他的柏拉图课。这是黑山学院仅有的两门必修课之一,另一门是约瑟夫·阿尔伯斯的艺术基础课。柏拉图课的内容是自由对话,赖斯授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思考,尤其是唤醒每个人的艺术潜能。这些对话密度很高,赖斯的问题时而咄咄逼人,以至于有学生反映令其感到压力和不安。公元前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柏拉图学院。对柏拉图而言,哲学与教育所探讨的不是普通的问题,而是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去生活。
学习如何生活,这在今天似乎是一个荒谬的问题,但它毋庸置疑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追问和思考的问题。“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的自我寻求都是毕生的功课,是发现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的重要基石。赖斯曾告诉作家路易斯·阿达米克(Louis Adamic),几乎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注重教学方法而非内容、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理念形成了黑山学院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在赖斯这里,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化作黑山这片土地的春泥,以艺术的名义给养一批批学子。赖斯始终坚信,让学生认知自己,明白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艺术实践是每一个人探索与发现真理的途径,它不只是少数天才的宣言,也不再是技艺娴熟的手艺人的专利,更不因傲慢与偏见而使人望而却步。
若干年后,另一位德国艺术家博伊斯(Joseph Beuys)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深入人心。博伊斯的这句名言更具革命性与政治性,他与赖斯一样,都将对创造的深层需求视为人类的本质需求,在此意义上,人与艺术家都是创造者。博伊斯相信艺术应该是一种“社会雕塑”(Social Scuplture),一种“进化的革命力量”,引领我们塑造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只要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乃至给土豆削皮都可以是一件艺术品。”1973 年,博伊斯在杜塞尔多夫创办的“创新和跨学科研究的自由国际大学”(Fre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or Creativ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旨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潜力,让所有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社会进步服务,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诞生于四十年前的黑山学院的某种更加激进的回应和延续。
赖斯成功地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者,比如包豪斯成员桑迪·沙文斯基。沙文斯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同样认为对艺术的理解与做法胜于内容。他对舞台戏剧情有独钟,在黑山学院开展了一个舞台研究项目,介绍了包豪斯的运动与空间概念,对偶发艺术(Happening Art)的诞生功不可没。包豪斯致力于为一个更人性化的社会“缔造新人类”,呼吁艺术联系生活。创始人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1923 年将这一志向诉诸国际视野下的进步教育,明确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主张。同时,包豪斯面向大量被传统艺术院校驱逐的失业艺术家,并以开展工作坊的形式将抽象的学术概念转向实际的、积极的工作实践,授予学生获取经验与知识的具体方法。
事实上,另一位包豪斯教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与黑山学院的关系更为紧密,影响更甚。1933 年,包豪斯学院关闭后,阿尔伯斯与妻子安妮(Anni Albers)应邀到黑山学院任教,一直工作到1949 年。他的课程是上文提到的艺术基础课,这门课为黑山学院后来的教育方向奠定了基础。课程的重点是材料,包括织物和日常用品,其研究主题是材料的性质、结构、质感等。与赖斯相反,阿尔伯斯不依赖任何理论和哲学体系,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参照也不是他关心的目标。他的艺术基础课包括绘画、设计、音乐、戏剧、文学和摄影,其教学方法针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着手解决两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他还提出了几种实现学习的方式,包括:有人指正、不怕失败、保持竞争意识、理解批评不会降低作品质量……必须说,正是阿尔伯斯的课程让实验性开始渗透进黑山学院的方方面面,影响师生的共同创造过程以及教学方法。所谓实验性,意味着探索推敲必须建立在严谨的观察与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求发散求异,这一过程与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想象存在天壤之别。而后随着约翰·凯奇的到来,通过对偶然性、概率和开放性的重视,实验被其定义为“消除目的性”。
虽然继承了包豪斯的衣钵,但是阿尔伯斯的极简主义美学与他的包豪斯同事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的建构主义,以及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崇尚个性创造力的神秘主义差别很大,其教学理念强调对现有材料的深入研究与再利用。不同于包豪斯学院的学生,黑山学院的学生大多没有丰富的艺术经验,因此,阿尔伯斯得以在黑山学院充分实验其艺术教学方法,并将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阿尔伯斯一方面承认艺术不可教,另一方面又指出艺术可以通过观察和清晰的表达来学习并加以锤炼。他将艺术定义为人类对社会现实做出反应的一种视觉表达,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得真切。阿尔伯斯反对将艺术视为纯粹的个人情感与自我表达,他甚而发明了像“毕加索比亚”(Picassobia)、“马蒂斯提斯”(Matisseitis)这样的词以示嘲讽。他的做法是强调严格的、基础的绘画、色彩和设计学习,并以此构成艺术观念和行为的基础。
▲ 约瑟夫·阿尔伯斯在上绘画课
阿尔伯斯经常对学生说,“睁开你的双眼”。在他看来,教艺术不是传授技艺和风格,而引导学生清晰认识其所见才是要事。艺术面对的是一个视觉世界,艺术家的首要工作即是亲眼见证这个世界,洞察秋毫。所以在阿尔伯斯这里,眼睛是人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严加打磨的工具。他发展了一套独特的色彩理论与方法,强调颜色的相对性与相互作用,例如观察和感知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环境、搭配和媒介下的不同呈现,以此把握颜色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还提出“颜色是一种心理效应”,是观看与想象力的综合结果。阿尔伯斯深受知觉现象学的影响,对他来说,创造一种形式或风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知变化,并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发展差异性。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开设了工作坊,带领学生对材料与颜色大胆实验,关于阿尔伯斯的做法,曾在黑山学院就读的诗人罗伯特·邓肯后来说道:“它不仅是颜色,而且是空间与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
阿尔伯斯的色彩理论影响了前往黑山学院学习的肯尼斯·诺兰(Kenneth Noland),后者是兴起于美国20 世纪50 年代的色域画派(Color Field Painting)的杰出代表。罗伯特·劳森伯格称阿尔伯斯是“美国最伟大的纪律执行者”,在他的启发下,劳森伯格先后创作了一些以颜色为主题的作品,如《白色绘画》(White Paintings)、《黑色绘画》(Black Paintings)、《红色绘画》(Red Paintings)等。同时,劳森伯格也是继承和发扬黑山学院的实验精神最成功的一位艺术家,阿尔伯斯的妻子安妮对于日常材料的运用,以及约翰·凯奇(John Cage)和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的跨学科实验都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而博伊斯于1984 年在灰色纸板上画的一批色块画,包括现藏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的《中心的红色》(Red on Centre)、《中心的黄色》(Yellow on Centre)等作品,无不令人想到阿尔伯斯最知名的作品系列的《向方块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在这一系列中,阿尔伯斯详细研究了各个颜色之间如何通过大小、距离、载体、肌理、光照条件或边界等因素影响及改变彼此。值得一提的是,阿尔伯斯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回顾展的艺术家。
在黑山学院执教的十六年里,阿尔伯斯成功地将源自包豪斯的跨学科课程模式融入黑山学院的教学体系,从而吸引 了更多后来声名显赫的人物, 如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以及约翰·凯奇和默斯·坎宁汉。黑山学院始于1941 年的夏季课程因此精彩纷呈。众所周知,富勒在黑山学院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富勒球”(Geodesic Dome),他还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了“世界游戏”(World Game)的构想,期望寻求一种系统方法来解决全球问题,让人人都能参与协作,改变未来。
1948 年4 月,凯奇与坎宁汉首次访问黑山学院,在夏季音乐 节上改编了萨蒂(ErikSatie)的作品《美杜莎的陷阱》(Le Piege de Medusa),并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定期到访。他们驱车游历美国各州,沿着蓝岭公路抵达黑山。这一年的2 月,凯奇在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演讲中谈及创作《4 分33 秒》(4′33″)的想法,那时他已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开始思考“无”。而据凯奇所说,直到在黑山学院看见劳森伯格的《白色绘画》时,他才勇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沉默与寂静。1952 年,《4 分33 秒》在黑山学院诞生。同年8 月,凯奇在学院食堂组织了一场名为《剧场作品一号》(Theater Piece No.1)的大型多媒体表演,涵盖了音乐、舞蹈、诗歌、摄影、电影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参与者包括凯奇、坎宁汉、劳森伯格、查尔斯·奥尔森、大卫·图多尔(David Tudor)等人,观众则被凯奇的演员和道具包围在剧场中央。这场表演未经排练,要在观众中跳舞的坎宁汉因担心踢到人,事先熟悉了场地,除此以外,所有人皆是临场发挥,如凯奇的沉吟、奥尔森的诗朗诵、图多尔的钢琴弹奏,以及劳森伯格放唱片。后来,《剧场作品一号》成为黑山学院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被公认是偶发艺术的滥觞。
▲ 罗伯特·劳森伯格与《白色绘画》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会像20 世纪50 年代那样,彻底改变美国艺术的命运,进而改写战后艺术的历史。此时,艺术的中心已从巴黎转至纽约,远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无疑是这次转向最重要的晴雨表,影响和塑造了美国的战后文化。从1948 年至 1953 年,无数艺术新星自黑山学院升起,至今光焰不灭。劳森伯格的《白色绘画》与凯奇的《4 分33 秒》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绘画和音乐的理解,同时为新时代多元化、概念化的艺术吹响号角。《白色绘画》诞生于四十八年后,劳森伯格在一次谈话中将这些画称作时钟,他说,如果一个人足够敏感,就能读懂它,你能知道房间里有多少人,几点钟,外面的天气如何。
凯奇催生了激浪派(Fluxus),影响了诸如白南准(Nam June Paik)、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小野洋子(Yoko Ono)等一众艺术家。1965 年,白南准创作了《电影禅》(Film for Zen)—一部没有影像的无声电影。他用投影机循环放映一段空白的16 毫米胶片,观众看到的投影图像是一块被照亮的墙面,它偶尔因胶片上存在的划痕与灰尘而变化。作为向《4 分 33 秒》致敬之作,《电影禅》与白南准典型的流光溢彩、热闹喧嚣的作品大相径庭。它是反电影的,正如凯奇将沉默当作音乐的一种非声音元素,白南准将形象的虚空呈现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并对图像的生成机制与空间发出挑战。
查尔斯·奥尔森接管黑山学院后,将诗学引入黑山教育,在黑山学院的最后几年带领学院掀起了美国文化领域的又一次浪潮,成为黑山派文学的始祖。今天,很多人其实是通过奥尔森,以及诗人罗伯特·克里利(Robert Creeley)、罗伯特·邓肯和《黑山评论》(Black Mountain Review)才知晓黑山学院的。随着黑山学院的声名鹊起,尽管其教学体系招致美国教育界的许多争议与批评,同时在学院内部导致了师生的意见分歧与冲突,并由此进一步引发对进步教育与学生自治的反思,然而以赖斯、阿尔伯斯、凯奇、奥尔森等为代表的黑山学院对艺术和教育的贡献有目共睹,有组织、有纪律、跨学科的实践教学为更多人所接受。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新的知识形态,还要思考如何持续地吸收并转换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福柯(Michel Foucault)对知识形态的历史分析一直影响深远,而像黑山学院这样强调实践性、实验性的教育机构,促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知识。在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背景下诞生的黑山学院,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史无前例的恐怖时期所遭遇的知识困境与精神危机,进而激发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以强烈的使命感、充沛的精力和卓绝的创造力改造历史。这是黑山学院天生的基因,也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身上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基础。
教育家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曾说,教育的职能是保持民族精神健康,这也符合黑山学院的办学立场。在人类命运的危难关头,进步教育不失为一剂改革良药,而黑山学院则是欧美知识界与文化界精英相遇、交流的绝佳舞台,留下一片群星璀璨的文化星空。阿尔伯斯的学生劳森伯格与凯奇交情甚笃,相互勉励。劳森伯格又推荐了托姆布雷前来学习,他们的朋友法兰兹·克莱恩(Franz Kline)随后也到黑山学院教绘画,后来者还有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 well)。托姆布雷绘画中的抽象符号语言引起诗人奥尔森的兴趣,后者也是第一个为托姆布雷写评论的人。阿尔弗雷德·卡赞(Alfred Kazin)、肯尼斯·诺兰、老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等人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的领军人物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在此发生交集。而黑山学院的艺术精神则深深地影响了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劳森伯格。
1957 年黑山学院关闭后,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人们各奔东 西,许多人搬到纽约,迎来了20世纪60 年代高度实验性、创造性的艺术黄金期。1964 年,三十九岁的劳森伯格赢得了第三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最佳绘画奖,成为威尼斯双年展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艺术家,波普艺术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当代艺术的新篇章。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