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2020-06-05 21:02:04.028 来源: 跨媒体艺术 作者:牟森

▲ 2019感受力论坛与会人员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中央草坪


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感受力论坛:以创作集体为方法”圆满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活跃在博物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聚焦于感受力的蒙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共同分享实践与研究所得,探讨如何以艺术做教育,以教育做艺术,如何组成创作集体等多方面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感受力论坛的部分主题讲演将在《画刊》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以系列专题文章形式陆续刊出,敬请关注。本次推送分享的文章原刊登于《画刊》杂志2020年第4期。

2.webp1.jpg


存在巨链:跨媒介创作的产学研可能
Giant Chain of Being: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Possibility of Intermedia Art Creation
牟森(Mou Sen)


媒介透视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成立于2015年秋季,至今已第五个年头。

系的中英文名字都是高士明院长起的,中文“媒介展演”,对应着展览和演出两个领域;英文“Media Scenography”,则有透视和造景的含义。西方的舞台美术系通常使用“Scenography”,这个词也有舞台设计的意思。

建系之初,教学体系和课程系统的建构是从释名开始的。结合中英文系名,我们的教学结构包含空间和时间两大面向,核心课程是叙事工程(Method Scenography)。叙事即透视,如何“看”,以及如何“呈现”。工程意味着整体和局部、完整性和精确度,以及连接。

空间动作是展开,时间动作为演化,媒介动作则是透视。教学目的是培养面向展览、演出和放映三大领域的全垒打选手。

空间课程系统为存在志(Topologies),媒介创作品类为巨构(Megastructure)。时间课程系统为编年史(Chronicle),媒介创作品类为剧集(Series)。展开的媒介对象是不变,是本质。演化的媒介对象是变,是真相。透视的媒介对象是存在,界世和世界。

美院的学生,一年级都统一在基础部培养。二年级开始,学生才分流到二级学院。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再分流到各个系。所以,学生在媒介展演系只有两年半时间。

严重的问题是,每个系都制定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媒介展演系也不例外。但是,学生的入口是二级学院和每个系不能掌控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意愿是不明确和不统一的,只有两年半时间,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意愿,并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学生在系里的两年半时间,公共课又要占掉基本上一半时间。而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完成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以及就业准备。这么一算,意味着学生在系里的有效时间,其实连两年都不到。

基于现实情况,我们的专业课安排是:二年级下学期为元媒介课程,从媒介史和媒介应用的角度,安排空间面向和时间面向的基础媒介课程。比如,空间与模型、空间与材料、音乐与剪辑、摄影与剪辑等。

三年级为跨媒介课程,以项目实践的方式进行。上学期,以项目的方式完成一个空间面向的巨构创作,同学们要学习和担当流程上的各个岗位,获得全流程的创作和制作经验。三年级下学期,以项目的方式完成一个时间面向的剧集创作(演出或拍摄),同学们全流程参与,获得全流程的创作和制作经验。

四年级上学期,以同学为主体,独立完成巨构或剧集项目。四年级下学期,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

媒介展演系这些年一直在教学和实践的互动关系中摸索。基本出发点和思路很明确,那就是:产学研和产业链。从源流到案例,从概念到方法,希望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熟悉元媒介品类,在整个(本科)三年级,打通这些技能知识,以跨媒介的项目方式整合这些内容。      


 媒介用途

用途和路途。借用《硅谷百年史》著者皮埃罗·斯加鲁菲的观点:“硅谷的创新指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的用途。”媒介创作不是媒介展演系的教学目标,媒介创作的用途才是。用途对应领域,所谓产。媒介展演系的培养面向对应三个领域:展场、演场和映场。用途决定路途。

短途和长途。媒介创作的教学如同驾驶的学习,只掌握单独科目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跑一次长途是对单独科目的最好整合应用。媒介展演系的课程系统,由元媒介和跨媒介组成。元媒介课程相当于是短途,熟悉各种单独科目。跨媒介,通过项目实践和创作集体的方式,将各种单独科目整合为有机的长途。是为学。

中途和殊途。但丁云:当人生的中途,面对黑森林,需要确立伟大目标,需要走下去的工具。于是有叙事工程。由实践到教学,再到实践。如果说呈现本质和真相是伟大目标,一切跨媒介创作都为其副产品。殊途同归。研,以培养教学人力为己任。研无止境。

 
产学研


2015年秋季学期,媒介展演系成立。同时,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大型年度活动跨媒体艺术节开始创办。跨媒体艺术节可以说是媒介展演系项目式教学的直接起因和动力。2015年跨媒体艺术节由开放媒体系承办,姚大钧策展,以“谜因城市”为题,2015年圣诞期间在杭州举办。自此,跨媒体艺术节开始由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三个系轮流承办。

2016年跨媒体艺术节由媒介展演系承办,牟森总叙事,以“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为题,作为终端站作品。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参加了第11届上海双年展。2017年跨媒体艺术节由实验艺术系承办,高士明策展,以“未来媒体/艺术宣言”为题,分为“山水”和“世纪”两个板块。2017年12月上旬,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莱茵宫和斯堡大学举办。2018年跨媒体艺术节又轮回开放媒体系承办,姚大钧策展,以“全息书写”为题,共有开放媒体系的“赛博”、媒介展演系的“出逃”、实验艺术系的“漫游”三个区块。2018年10月27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从这一届开始,虽然由一个系承办,但要求三个系都参加。

到2019年,跨媒体艺术节已经是第五届。每次主题不同、形态不同、城市不同、面向不同。2019年跨媒体艺术节由媒介展演系承办,以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160周年、爱迪生发明灯泡140周年为架构展开,以“演化论”来命名。在此名下,实验艺术系板块的题目是“创造的进化”,开放媒体系板块的题目是“黑镜(第八季):当下异托邦”,媒介展演系板块的题目是“呼喊与细语”。 
    
跨媒体艺术节已经成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一个重要平台。它已经是一个品牌。

2016年的“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还是主要以研究生为创作主体。到2018年,媒介展演系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文本的跨媒介巨构,已经完全以本科生为创作主体。项目式实践就是生产,本科生的创作也跨出校区,直接面对实践领域。

2019年,媒介展演系做了四个展览和一个演出。“呼喊与细语”演出和展览、“列岛影像志——石浦”纪实摄影展、跨媒介巨构金课展并获金课奖、以《李尔王》为文本的展览“失控——最后一局”。对于一个系来说,生产能力也是到了极限,但是积累了宝贵的产学研经验。
 

围绕项目式教学和实践式生产,媒介展演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系统,分别为元媒介和跨媒介两个阶段。巨构和剧集作为两个母课程系列,包含各种技术类的子课程。

展演、空间-时间、展开-演化、透视-拓扑、变迁-进程、世界-界世、巨构-剧集。

从建系开始,剧集课程就以90后家庭编年史为主,展开家庭变迁、演化社会进程。这是全流程、全岗位的学习,学生从编剧、导演、视觉设定、摄影、表演、音乐、剪辑,到制片和制作,最后通过绘制和摄制,每位同学单独完成10分钟影片,共同完成一部长片。

课程的空间面向巨构,时间面向剧集,都围绕场景技术来展开。

场景、场面、场次。这是一组核心概念。场包含场地、场所、场域。景包含情景、图景、景象。面包含画面、面容、面貌。次包含次序、序列。这些概念互相之间是级别关系和逻辑关系。

课程始终强调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完整性与精确度的统一。
 

研是产和学之间的杠杆。研是为了更好地学,也是为了更好地产。研也是产学研和产业链之间的杠杆,目的是使教学和产业领域直接关联,变就业为创业。

为此,与媒介展演系并行,我们成立了叙事工程研究所,做出了长期项目设计“世界戏剧”计划。

“世界戏剧”(World Drama)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和叙事工程研究所的“产学研·产业链”计划,以产学研和产业链为手段,以跨媒介、跨学科、跨领域为方式,以世界戏剧史发生在中国现实为意义,以呈现人类行为模式、人类紧急状况和人类命运图景为目的。

“世界戏剧”(World Drama)计划,以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剧目为文本,在大三上、下和大四上,三个学期,用同一个文本,分别设置展览、演出和放映这三类媒介品类项目;根据不同媒介品类,组织相关媒介技术课程;对应不同产业领域,培育相关项目延展。通过项目出产品,通过产品出人才。

2020年1月3日开幕的“失控——最后一局”是“世界戏剧”(World Drama)计划的第一个文本《李尔王》的展览项目。未来,通过剧,在展、演、映三种应用领域,呈现人类行为、人类紧急状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的人类景象。

3.webp1.jpg

▲ 失控:最后一局 展览作品


媒介使命

叙事工程(Method Scenography)是媒介展演系(Media Scenography)的核心课程,以本质和真相为对象,以获得“透视”为目的。空间和时间两个面向,展开和演化两个媒介动作。命名即主题,主题即结构,结构即意义,意义即意象,赋予意义、传递信息、激发情感。存在志和编年史两种目标,对应着巨构和剧集两种媒介创作品类。面向展览领域的产品为巨构,面向演出和放映领域的产品为剧和剧集。

媒介展演,意味着三个媒介动作:展开、演化和透视。展开是空间动作,演化是时间动作,透视是叙事动作。叙事工程也因此由三个面向构成:存在志、编年史和启示录。存在志对应展开,编年史对应演化,启示录对应透视。如果说编年史是时间中的空间记号,存在志是空间中的时间痕迹,那么启示录就是穿透时间和空间的光。对应存在志的媒介品类是巨构,对应编年史的媒介品类是剧集,对应启示录的媒介品类是诗篇。

作为课程体系,叙事工程有两个互为关联的面向:空间和时间。空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存在志-巨构,时间方向的课程线索为“编年史-剧集”。我称之为“展开和演化”。空间方向和时间方向的共同理念和方法论是我们系的英文系名“Media Scenography”,媒介透视。媒介透视的使命是连接。进而连续。进而连绵。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些,我愿意引用亚里士多德阐释“目的论”时经常说的:“大自然不会徒劳地做任何事情。”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空间和时间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如同沃纳·卡尔·海森堡所说:“因此世界表现为事件的复杂的交织物,其中不同的连接或者相互交替,或者相互覆盖,或者组合在一起,从而决定了整体的结构。”

2016年跨媒体艺术节,我用洛夫乔伊的书名“存在巨链”作为命名。洛夫乔伊写道:亚里士多德给他的后继者,特别是他后来中世纪的崇拜者提供了一个关于连续的定义:“当在两者相交之处有一个且为同一个它们所共同拥有的边界时,事物也就被看成是连续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物质:线、面、体、运动以及一般的时间和空间,都必定是连续的,而不是不连续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