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置入:艺术与科技的迷思
  • M+与皮力的十年之变:希望在香港长成枝繁叶茂的树
  • 八零后艺术档案(一)、我信——在宋庄的中国当代艺术
  • HOW昊数字美术馆正式启动
  • 美术馆“国有民营”路推动区域发展
  • 美术馆与我们
  • 什么是美术馆
  • 美术馆的性格与权力
  • 美术馆属于谁——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美术馆
  • 美术馆的使命
  • 为什么观众成为美术馆的中心
  • 体验:美术馆与观众关系的关键
  • 美术馆的观众研究
  •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
  • 4位顶级美术馆馆长告诉你:这个位置不好坐
  • 吕澎: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几个基本问题
  • 王璜生要将央美美术馆带向何方?
  • 泰特现代美术馆20周年,20场经典展览
  • 中国第一本“做”美术馆的书:美术馆
  • 京沪民营美术馆调查
  • 百位美术馆馆长齐聚上海 共议中国民营美术馆可持续发展之路
  • 王春辰履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 财富圈的艺术品游戏规则
  • 博物馆——都市文化的荣耀
  • 美术馆乱象浅析
  • 公共文化建设呼唤美术馆转型 不仅展览展示
  • 美术馆,华丽建筑何以转身
  • 美术馆的兴起:何为美术馆?谁之美术馆?
  • 田霏宇接替桑斯出任UCCA新任馆长
  • 用5年时光,打造一片隐于都市的艺术湿地
  • 冀少峰谈民营美术馆:建馆易,经营难
  • 建设一所行动主义博物馆
  • 为何美术馆人才“一将难求”
  • 中国地产商的民营美术馆梦
  • 三问民营“美术馆”,路也迢迢
  • 全球博物馆馆长11月汇聚上海
  • 打造通向伊斯兰的艺术通道,银川当代美术馆开馆
  • 民间的力量
  • OCAT这10年与其核心人物黄专“不自量力”的体制外艺术研究
  • 广东美术馆馆长全国海选
  • 谁来扶持民营美术馆?
  • 昊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及管运架构公告
  • 宋庄学术讲坛
  • 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
  • 深圳︱华·美术馆
  • 遵从美术馆规范进行藏品研究利用
  • 范迪安:公立美术馆应建立收藏信誉
  • 艺术生态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画廊周北京2020”开启北京艺术季

    “画廊周北京2020”开启北京艺术季

    2020-06-13 16:12:13.423 来源: 798艺术 作者:

    ▲ 第四届画廊周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21日,第四届画廊周北京新闻发布会在798艺术区举办。5月22日至5月31日期间,画廊周北京将与22家参展的画廊和非营利机构一起,通过一系列个展、群展,公共艺术装置及论坛活动,在798艺术区和线上共同呈现。画廊周北京是中国第一批重启的艺术活动之一,也是全球疫情爆发后第一个举办的画廊周。通过凝聚本地画廊和非营利艺术机构,画廊周北京的开幕标志着北京艺术界的复苏,也同时为世界其它艺术界带来希望。数字平台的拓展是今年画廊周北京的全新计划,旨在确保全球各地的观众通过多种渠道可以进行远程访问和了解。

    在新闻发布会上,798文创产业创始人王彦伶就疫情之下坚持举办本届画廊周北京的问题,从“软的影响力”及“硬的产业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软的影响力方面他谈到了三点。首先,重启画廊周是一种态度和精神的传达,这在全球抗疫的进程中,是一种积极的姿态。第二,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之大劫难,及由此产生的经济衰退,艺术行业面临着百年之大危机,最重要的是在有序抗疫的进程中尽快复工复产,并设法在危机中逆袭。第三,艺术产业生态因疫情而受到重创,而越是在这个艰难时刻,越是要利用画廊周这个平台率先重启艺术项目,从而达到提振士气、活跃行业气氛的目的。

    a_2.png

    ▲ 第四届画廊周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外,王彦伶指出,画廊周北京在全球当代艺术的语境及体系中试图构建全球的学术对话,向全球展示、推介中国最先锋的当代艺术,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是使中国当代艺术有效、平等地与西方对话、交流,进而产生深刻的效应。所以,画廊周北京才要想方设法将这个项目启动。 

    如其所言:“因为当代艺术是最直观、无障碍的表达,是时代精神的表征。但它相对边缘,影响力不大、话语权不强,我们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是一个追赶者,所以项目之初我们经历了困难。从2017年试水,经过了三年,我们初步构建了全球影响及关注,向全球美术馆、藏家、媒体、策展人、批评家推介这样一个项目。艺术的产业环节是品牌经济、影响力经济,而品牌影响力的构建则需要清晰的定位。围绕清晰的定位,一定要有一个独特的文化价值,进而去坚守,不断地深化、推广。在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已经初步取得了影响力,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积累、坚持本身就是影响力的叠加。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艺术项目都停滞了,我们恰恰想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发声,更彰显我们排头兵的效应。” 

    在“硬的产业构建”方面,王彦伶总结了两点。一是画廊周北京除了要搭建学术平台,建立有效的东西方对话,还有一个重要定位是基于产业平台及市场化方式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广到全世界。他谈到:“通过画廊周这样一个平台向全球藏家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带动参与画廊周机构的市场销售,这点在困难时期尤其重要。原来我们的愿望是2020年画廊周北京接近盈亏平衡,但因疫情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可能会导致亏损加倍,而且我们会用各种政策支持非营利机构。即便如此,画廊周项目在产业推广上对这个行业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做了线上推广,首次将顶级艺术品明码标价,这也是大环境下新的推广方式。”

    王彦伶进一步分析认为,全球化的进程一定会形成全球化的艺术品市场,尽管中国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是全球文化第一消费大国,但现今文创GDP占比不到5%,而西方的领先国家则占到30%,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产业从2000年起步,798抓住了第一个阶段的机会,在2000-2015年迎来了第一次产业机遇。在他看来,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随着中产阶级艺术品消费、企业艺术品配置的增加,更多人会将艺术品品鉴及收藏纳入日常生活方式,我们会迎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而画廊周北京作为全球的产业推广平台,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更要发声、更要努力。故而,王彦伶表示:“我们就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实现了今天画廊周北京的启动。”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画廊周北京执行总监王一妃、长征空间创办人卢杰,就本届画廊周北京的主单元机构阵容、参展面貌、新势力单元亮点等内容向媒体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

    据悉,SPURS Gallery 以其全新品牌亮相,在两个展览空间分别推出王加加围绕数码图像展开叙事的个展和韦海同名个展;刚刚升级改造后的长征空间的首个展览则推出艺术家朱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将同时展出段建伟、蒲英玮、钱泓霖三位艺术家的个展;常青画廊庆祝北京空间成立十五周年的系列项目包含汉斯·欧普·德·贝克、卡德尔·阿提亚、丹尼尔·布伦和邱志杰的四个独立项目;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在北京的两个空间分别展出艺术家赵赵的个展和由四位俄罗斯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家组合AES+F的展览;而刘港顺和毕建业的个展将分别在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两个展览空间同时推出。北京公社延续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推出葛宇路首次同名个展;麦勒画廊展出邱世华个展;今格空间探索艺术家沈忱2000年以来的创作;高索都通过近年来的高密度创作来探索“家乡”概念的作品在拾萬空间展出;唐永祥取材生活场景的原始图像,关注从物质到意识转变的绘画作品在魔金石空间展出;偏锋画廊展出约翰·麦克林;星空间推出温凌个展;艺·凯旋画廊推出张丹个展。画廊周北京也迎来了2020届新的参展画廊:亚洲艺术中心、CLC画廊、三远当代艺术中心、空间站、東京画廊+BTAP、山中天艺术中心。今年,贡献奖和创新奖两个最佳展览奖将于5月24日评审论坛后颁发给获奖画廊。 

    UCCA的群展“紧急中的沉思”汇集二十余位国内外艺术家探讨自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人们共同面对的困境,还将特别呈现为回应2003年非典疫情而举办的“蓝天不设防”特展的档案资料。与此同时,木木美术馆继于疫情之中推出的线上虚拟群展之后,也将在画廊周北京2020期间开放新的线下展览。本次新势力单元群展由张涵露策展,以“那看见万物的、知道万物的,就是万物” 为题展出,呈现了对于新的技术最为熟悉且被高度数码化的一代创作者对艺术与精神性之间关系的探索。

    由UCCA Lab项目总监尤洋策展的公共单元将在798艺术区中展出的大型雕塑和装置,为期三个月(2020年5月22日至8月20日)。展览名为“塑︱像”,指之于艺术的塑造过程,从在公共艺术语境和历史下物质化直到与观众建立关联。

    在当天下午的媒体团导览环节,画廊周北京团队及各参展机构负责人就展览内容及理念向在场媒体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