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艺术村、区的由来、定义、类型、未来趋势

艺术村、区的由来、定义、类型、未来趋势

2009-03-07 17:22:55 来源: 809国际艺术村 作者:artda

 

  艺术区(也称为艺术村)是由一群相关艺术专业人员所组成,提供自由创作时间、空间,让艺术工作者作研究、探索与实验,同时彼此之间互相刺激、互相支持的据点或区域。艺术区不论座落在景色如画的乡区,或是车水马龙的都市里,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建立起来,就是透过各类型的艺术创作,使文化和艺术创作得以兴起,而社会的梦想得以实现。
  而国家级艺术区已成为一个国家艺术水平的指标。艺术区之设置系为造型艺术与展演表演艺术或其它类型艺术等之工作创作者塑造一个具有前瞻性、国际性的艺术环境,并为国民提供艺术的休憩生活场域,达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之目的。

  艺术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空间(加工作室及住处)与创作支持(加设备、技术等),让艺术家在一段时间里可以不受干扰地专心创作。

  因此艺术区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肯定艺术创造对人类文化有重要贡献,而凝聚来自不同地方、有同样兴趣的创作者,做经验交流、对话与互动,协助彼此成长,可说是个充满乌托邦色彩的小社群。

  在艺术的发展里,艺术区扮演越来趟重要的角色,它是艺术家主要的精神支柱之一,有时是艺术家与其它社群间的桥梁。

【一】 艺术区的由来

  艺术区最早是在法国成立。

  但在希腊、罗马时代,文人就已觉得须要离开城市或去旅行,以净化其思想.、拓展视野、帮助创作。之后的艺术区往往是贵族邀请文人雅士及艺术家到其乡间的庄园休闲、聚会,或让艺术家在此制作委托的作品。后来,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一起迁离城市,找个便宜又风景宜人的地方,一起工作、生活,并共同切磋技术、相互支持,而慢慢发展成今日艺术区的规模。

  在现代社会里,许多艺术家需要都会多元化生活的刺激,但在都市里寻找便宜的工作室又很难,都会区的艺术区因此应运而生。到了九0年代,艺术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规模,它不只需要行政架构来推动艺术工作室、艺术区的活动,也得努力寻找经济支持,不同国家的艺术区之间也关始有国际合作交流计划产生。因此在1992年,美国艺术区联盟ACC成立,1993年成立Res Artis艺术区组织,进行艺术区之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思考彼此面对的难题、改善驻区计划,使艺术区更符合创作者需求。

【二】 艺术区定义

  最早法国出版发行了《法国艺术区手册》,法国艺术交流协会也曾针对世界各地艺术区现状进行考察。1991年纽约艺术基金会得到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资助,普查美国七十多个艺术区;而美国艺术年鉴也于1997年中旬召开年度艺术区大会,并将各艺术区成就编辑、发表成册。

  日本基金会也在1993-95年,透过著名艺评人南条更生,开展了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区研究,并抽样地拜访其中的几个艺术区,显示在九0年代,日本也开始关注艺术区广泛设立的问题。

  台湾则有文建会筹设中的百门汇艺术教育基金会及专家学者等人从事《艺术区发展方向研究》,将国际艺术付予以分类研究与分析,这是中国首次针对此议题所做的深入研究。

  中文里我们泛称的「艺术区」,其实是个模糊、多元的概念,它让人以为艺术区一定得有区落的形式,或是指观光民俗文化区。而英文里有几个常用的字眼,如Artist-in-Residency,Artist Community,Art Colony等,指出艺术区其实包含不同的规模及类型。欧洲Res Artis对艺术区的定义为:一个特别为提供艺术家创作所成立的组织,而且必须是个独立运作的单位体。因此Res Artis的会员不包含学术机构邀请驻校艺术家的做法。而美国AAC所定义的艺术区大体是:在一段时间提供工作室和居住空间,让艺术家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而且有专职人员负责运作的单位。

【三】 艺术区的功能类型

  艺术区基本上是为艺术创作而成立的组织。

  然而各个艺术区设立的目的、所在的位置、地理环境、规模大小、所能提供的条件及设备、所选取的驻区对象、驻区时间长短等,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艺术区的宗旨很单纯,主要在协助艺术家创作,我们可以概分为提供世外桃源、专业技术资源、伸展的舞台等类型,但有的艺术区在协助创作之外,还以议题探讨推广教育或国际交流等为其宗旨。我们将此六种艺术区类型分别介绍于下:

  1. 提供美丽的世外桃源

  过去艺术区大多是因为艺术家觉得有需要而创立,因此大部份的艺术区都是由艺术家或艺术家的亲人、赞助者设置;在营运上也以艺术家的需求为主要考虑。

  例如美国麦道尔艺术区(The McDowell Colony)的创设者是音乐家麦道尔夫妇与建筑师凡·多伦秀田共同创立;爱尔兰的提隆·戈塞里艺术区的创立者是剧场导演提隆·戈塞里的理想,由妹妹代为完成。他们提供私有土地,构筑艺术区的理想蓝图,让艺术家能短暂脱离世俗羁绊,专注于创作,因此环境力求宁静优雅,房舍之间维持适当距离,并且提供吃与住,艺术区有如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艺术家在这里唯一的责任就是创作。由于地处偏远,艺术区的设备极为简单。艺术家到此的目的是沉殿、构思,不一定要完成作品,但禁止艺术家彼此打扰。

  2. 提供专业设备及技术

  相对于桃源型的艺术区,由工厂改建的艺术区大多在都会或近郊。除宽敞的空间外,有特殊设备或专门技术人员支持,以协助艺术家完成作品或创作语汇。

  例如美国的雕塑空间(Sculpture Space)原是旧锅炉工厂,有完善器材机具及充分挑高空间,可以提供雕塑家做各种实验,制作大型作品。

  再如科勒艺术中心(John Michael Kohle,ArtCenter)则是与知名卫浴设备制造厂科勒公司合作,由厂方提供工业设备、材料及技术协助,难以完成的作品则是把废弃的成衣厂改为玻璃创作实验室,自在探索玻璃更大的创作可能,它一次让一位艺术家进驻,由五位专家协助完成作品。

  由于创作媒材日新月异,拥有高科技计算机设备的旧金山探索科学博物馆则是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这些艺术区主要.任务是提供专门设备和技术,不一定有吃住的安排。

  3. 提供展演舞台

  另一种都会型艺术区本身没有景观、设备,也不一定有住宿安排或提供伙食,但艺术家可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各种可能性,拓展自己艺术生涯,因之它主要目的是,提供创作者一个展演的舞台,让其有机会在大城市中展露头角。

  例如纽约的PSI、ISP,巴黎的西帖(Cite des Arts),柏林的白塔尼恩、伦敦的达尔菲那,都提供工作室及展览空间。

  4.实践生活理念

  上述这些艺术区都广泛接纳各种类型、思想观念的创作者,但欧洲由于其独特的社会主义背景,有些艺术区就如共同生活理念的实践场域,例如波兰「澡堂当代艺术中心」(Bathhous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德国布洛林艺术中心(SchloBBr6llin),都强调生态、政治、社会及文化状态的议题探讨及对话;

  离柏林不远的乌发生态艺术区 (UFa Fabrik international culture center)以喜好公社生活及综艺表演的人为对象,由于艺术区强调环保意识,电力也来自太阳能。这些艺术区明显表达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联,因此吸引相同理念、态度的创作者前往。

  而以生态、自然为议题的艺术区多位于国家公园内,例如美国奥瑞冈州的席卡生态艺术中心(Sjtka Center for Art and Ecology),致力于探讨艺术、工艺与自然科学间的关系;

  西班牙庇里牛斯山的法雷拉艺术区,则邀请国际艺术家针对自然、生态来创作。这些艺术区邀请对象不限于专业艺术创作者,只要创作提案与议题相关,即在受邀之列。

  另外像荷兰的扬·凡·艾克学院及加拿大班福艺术中心每期都订有不同的创作、研究议题,并依主题征选驻区创作者。

  5. 艺术教育推广

  有的艺术区以驻区艺术家和小区居民积极互动为主要诉求,以达到艺术推广的目的。

  例如日本的阿库斯缜,由于与许多社团共享空间,因此特别要求艺术家需与小区互动。

  美国的贝米斯当代艺术中心则积极推动小区艺术教育与发展。

  然而许多艺术区为解决经济问题,会设计一些艺术课程让大众参与,以获取广大社群的支持。但如亚特兰大艺术中心本身虽地处偏远,也另外在市区设置艺术推广中心,从事成人及儿童艺术教育的推广工作。

  加拿大的班福艺术中心,由于原本是个夏季戏剧学校,后来发展为多元的国际艺术中心,因此除了部份空间提供艺术创作外,它设计有多种不同的艺术研习课程。美国的潘蓝工艺学校,则以办理短期的手工艺研习课程及创作营为主。这些艺术区都以艺术推广教育为其宗旨。

  6. 国际交流

   近年由于国际文化交流日渐受到重视,以交流做为宗旨的艺术区也日渐普遍,例如日本的秋吉台、京都的关西日法交流会馆、奥地利的维也纳艺术区,以及即将成立的德国康克底亚国际艺术都属之保存得完整,更是外国人喜欢造访之地。

  秋吉台虽位于偏远、邻近国家公园山区,但其设立主旨是要藉国际交流来培养当地艺术人才。京都和维也纳是著名的古老城市,传统文化艺术保存完整,这几个艺术区都是因应交流需要而创立。

  前面我们看到艺术区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在规模大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法国的西尔法一次只提供一人驻区,美国的佛蒙特(Frmont Studio Center)可以有五十位艺术家同时进驻。因此运作上,艺术区也各有不同。

  以诉求对象来说,一般艺术区邀请对象是专业艺术家,所以只提供空间和设备,让艺术家独立创作。

  但美国的史勾西根(Skowhegan),在校学生也可以申请,所以有创作和专题演讲活动的安排,艺术区因此还有进修的场所。

  德国的普罗西兹则特别以有孩子的女性雕塑家为邀请对象,因此提供托育服务,特别照顾弱势的女性创作者。

  日本的秋吉台以国际艺术家为诉求,因此它提供西式伙食,并提供付酬翻译、总管等人员协助国外驻区艺术家。

  在此可见艺术区因其个别性质差异,而有不同的服务设计。

  在开放时间上,大多数艺术区整年开放,有的因气候因素,冬天不开放,也有的可能开三季。夏季则变成夏令营,让人付费来上课。但有的艺术区只开一季,例如位于纽约州欧密艺术区,只在每年七月时邀请二十多位国内外艺术家一同驻区三周,史勾西根也只在六月到八月中开放。

  至于驻区时间长短,从两周到一年都有。大多数艺术区提供一到三个月的驻区期,以让更多人有机会进驻。

  但欧洲许多艺术区可以驻区长达一年。例如斯图加特市郊的索立突艺术区,目的是让艺术家得以充分吸收当地的人文特色,并发挥其可能。为此索立突会安排家庭成员一起进驻,并协助处理如孩子上学等问题。

  艺术区通常是使用者付费,但许多艺术家因有来自政府或基金会的奖助,而以此支付开销。有的艺术机构像美国匹兹堡的床垫工厂,旧金山的「卡普街艺术计划」,圣安东尼奥的佩斯艺术中心,邀请艺术家到当地创作、展出时,不只免费提供居住,创作空间,也给作品制作费、保管费、运输费。荷兰的里克斯学院则更积极,它专挑年轻菁英驻区,不仅提供经费,还持地聘请外面技术人员及艺术专业来协助艺术家完成作品,并帮艺术家做档案"数据。推广工作,帮助建立与小区的关系。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区形形色色,规模、设备、所在位置、所提供的条件各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有一些常态性的艺术节活动,如美国舞蹈节、花莲石雕创作营,或如高雄市立美术馆的国际雕塑创作研究营等,也邀请艺术家到当地完成作品,虽然没有艺术区的硬件架构,但做法上其实也符合艺术区的定义。再如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实验空间,或曾协助蔡国强执行计划的日本东京田等,虽不是艺术区,但也提供时间与空间,以展览或演出为目的,协助艺术家完成计划,也可算是广义的艺术区。这些例于虽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但其重要性也不可忽略,

  人同国家的人直接接触,能促进彼此相互的了解,认识彼此文化后。更能相互尊重,这已是大家普遍的认知。尤其今天科技的发明、对环保等所带来的问题,都让大家更深刻了解到,任何国家地区、任何都是地球区里的重要成员、相互提携,才能达到人类共存共荣的理想。

  因此文化交流是促成国际交流很好的媒介,因为艺术可以跨越界限,对思想的本质有基本的采触,对世界"趣有所启",因此艺术区做国际交流的越来越多。尤其21世纪,解构中心、多元思想、包容差异、多重身份、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追求政冶与经齐权力均衡发丧等理念,都使我们对于国际文化交流有更迫切的需求。艺术区也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出现于各地。而艺术区提供软硬件设施,不仅可以让外地艺术家认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也协助当地社群建立自我的价值。透过艺术区的交流活动,在地的因此得以培养国际观;国际的也可以接触在地的思维,使从事交流的个体、社区、国家都能有所获,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我“以艺术事件与交流的磁场”来定义艺区的原因,而也正是八0年代以来艺术区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原因所在。

  许多艺术区和他国有合作计划,因此艺术区本身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媒介场所。艺术家不仅可以从艺术区所在的环境及所安排的活动了解当地文化特色,也有机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像巴黎西帖从1965年成立至今,已接待过来自四十七个国家14000人,它本身就像个小小联合国;在西帖里说的是英文,外面说的是法文。艺术家在那里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无形中成为各自文化的代表;别人经由他了解他所来自的文化,而他也吸收当地文化,以及其它艺术家所来自的文化。艺术家因此肩负着文化大使的任务,而像白塔尼恩不只本身位于柏林次文化活跃的中心地带,也策划与小区文化。环境议题相关的实验,性展览,并且举行如“文学季」、“夏日建筑学院”等国际性研讨活动;既然艺术区本身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驻区艺术家自然得以有许多与异文化相遇的机会。

  艺术区在执行国际交流计划时,采用的办法各有不同。大多数艺术区采开放申请,有的须由顾问或评审推荐,有的则是艺术区之间直接进行对等互换,有的由提供经济资助的单位挑选人员进驻,各有其不同的思考面向。然许多艺术区的征选方式是多管齐下的,亦即部份保留开放申请,部份与其它艺术区交换,部份则由联合国或培盆尼尔(P P E JA)等国际机构推荐。

  开放让国际艺术家自行申请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最公平,但手续繁复、劳民伤财,有时也须藉助国际顾问来做筛选工作,以找出恰当人选。因此有的艺术区如佩斯艺术中心或奇维特拉便直接找国际顾问自行推荐。以奇维特拉来说,他们希望邀请世界各地的杰出人士来驻区,因此先由了解当地的顾问推荐后再评选,才能照顾到各个地区,并兼顾地方的差异。尤其富裕国家的艺术家通常信息较多,数据也做得比较精美,获选机会较大,常会排挤掉其它地区的艺术家。

  而艺术区之间直接互换、交流的好处是,各自选择艺术家,可避免因信息不足或文化差异,而选出较不恰当的驻区人选,造成执行上的困扰。采用这种做法的例如日本秋吉台与美国亚特兰大艺术中心的合作关系;澳洲墨尔本的葛楚街200号与美国加州帕沙迪纳艺术中心学院有对等的交流计划;台北的国立艺术学院与澳洲的卧龙岗(Wollongong)大学有驻校艺术家互换计划等。

  而由民间或政府机构赞助者送艺术家去驻区的做法,如我国教育部租了巴黎西帖三个工作室,亚洲文化协会送台湾艺术家去旧金山赫德兰艺术中心,德国学术交流协会(DAAD)中的柏林 [艺术家计划],把视觉艺术家送到自塔尼恩驻区等,都属于这个模式。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有些艺术区的交流计划带有相当强烈的企图心。例如美国德川圣安东尼奥市的佩斯艺术中心,每一季会邀请三位艺术家(一位当地的艺术家、一位非当地的美国艺术家以及一位外国艺术家),一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驻地创作,然后再一起展出。佩斯的用意是,让本地艺术家有机会与外地艺术家接触,并且有计划地将本地艺术家推向国际舞台。而日本茨城县的阿库斯则强调艺术家须和小区互动;从1995年开始,阿库斯就做互动·跨文化计划,每年邀请六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家驻区,作品须与小区产生关联。

  另外,特殊的国际文化交流做法还有如美国舞蹈节,自1934年创立以来,ADF便以发掘。支持美国舞蹈界新秀及推动现代舞蹈的发展闻名。1990年初期,ADF邀请国外著名编舞家,不限于现代舞蹈范畴,到美国表演。也定期派舞者及编舞家到国外进行巡回教学,体验并交流不同文化及领域的舞蹈精神,可说是以舞蹈交流打破许多政治现实无法跨越的藩篱。这种文化激荡的结果,不仅为传统/现代舞蹈带来崭新的多元文化风貌。也把美国的现代舞传播到世界各地。

  政府或民间赞助机构在执行艺术家国外驻区计划时,把人选送到当地的艺术区是最简单的方式,否则管理是一大问题。有一些大城市便有一些专门协助各国政府或民间团体落实驻区计划的机构:例如伦敦白·埃克米节,其任务就是协助各国管理"安排在伦敦的艺术区,也帮助个别艺术家在伦敦寻找价廉的工作室。

  埃克米成立于的72年,本身拥有艺术区,但只给英国居民使用。另外,埃克米处理500多个由工厂仓库改建的艺术家工作室,并管理两个由公众捐款而成立的艺术基金。目前瑞士、奥地利、澳洲、德国及瑞典等国,都透过埃克米安排艺术家驻区事宜,但合作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埃克米在1987年为瑞士储格文化基金会改装四栋房子,让视觉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艺评家进驻;1992年开始,奥地利文化部安排每年六位视觉艺术家及摄影家到伦敦,工作室是租用埃克米的,住所则是奥地利文化部拥有的一栋公寓里。

 

 

 

 

 

  类似埃克米的机构,在洛杉矶圣塔莫尼卡有「第十八街艺术特区」,提供工作室及居住空间,还有表演练习场及画廊。瑞典哥特堡的「艺术传染病」(Epid Cmlic of Art)性质也与之类似。而米兰有米亚法里尼当代艺术中心,离火车站很近,是个非营利的组织兼艺术空间,以推动当代艺术为使命,本身有展览空间,也举办文化推广活动。纽约的ISP则不仅提供工作室给获得政府或民间团体资助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踏入纽约的艺术世界,除了协助安排参观画廊、美术馆等活动外,也安排艺术家与艺评家、画廊主持人见面等。

  其它促进国际交流的则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例如「三角形」主要是办理创作营之类的活动。「三角形」是英国雕塑家安东尼.卡罗及收藏家罗德,于1982年在纽约成立。刚开始,「三角形」是邀请专业艺术家,在纽约静诠郊区工作两周,以尝试不同的创作实验,并寻求相互的支持与成长,后来渐渐发展成每年固定举行的国际性创作营。由于活动最后一天开放参观,纽约艺术界人士都会前来,它已经变成一种年度的盛会。

  「三角形」后来也移师到其它地点举办类似的创作营活动,例如1987年在巴塞隆纳,1995年到马赛的拉费贺,1998年则在纽约的世贸中心等地举行。以纽约世贸的创作营为例,它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23位艺术家,在世贸91楼创作,经费来自许多私人企业或个人赞助,但不提供费用给艺术家。从1982年至今,已有三百多位艺术家,来自19个国家,参与过「三角形」创作营,有些艺术家也因此在自己的国家发起类似的活动。伦敦年轻艺术家于1995年成立的「火盆国际工作营」,作法与之类似。

  「三角形」一直扮演着艺术推动者的角色,到世界各地发掘有潜力的赞助者、代理商、基金会等,协助当地成立创作营,其脚印已远及澳洲、古巴、印度、南非等国家,也正在与台湾做初步的接触。

【四】 未来趋势

  由于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多元化交流窗口日益重要。九0年代,世界各国仍不断有新的艺术区成立,而且各具特色,有的将古迹或闲置空间做再生利用,有的以专业设备为号召,显见藉艺术区进行文化交流的方式容或分歧多样,然其重要性则是绝对毋庸置疑。

  1. 古迹活化再生

  德国在统一后,出现了许多艺术区,个个都是活化利用古迹的例子。

  例如位于莱茵河畔的巴摩扭,原是十九世纪的贵族别墅,后曾改为温泉旅馆,直到1983被划为历史古迹后,才变成兼具工作与居住功能的艺术区。

  位于德东地区的布洛林艺术中心,原本则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老庄园,二次大战后被民众占领,由前东德政府收归国有成为屠宰场。1992年剧场工作者因缺乏排练场所而重新发现这块已形破落的地方后,便在政府的资助下,整修为戏剧团体使用的艺术中心。

  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塞浦路斯在1995年将一座老修道院部份房舍改为现代艺术中心,邀请艺术家进驻等。

  2. 闲置空间再利用

  把废弃工厂等闲置空间转变为艺术区。

  例如荷兰的欧洲陶艺中心,它在1992年由咖啡研磨工厂改建而成,专供非陶艺创作者实验该媒材,每年接受约五十五位国际艺术家进驻,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协助。

  哥本哈根的文化制造厂也在1992年,将一个工厂大厂房改建为二十五间艺术家工作室,两间给受邀来的国际艺术家使用,其余则以市价的一半租给本国艺术家使用。

  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郊的电缆工厂,则是把诺基亚的旧工厂改成综合型文化中心,由十数个艺术团体及非营利机构进驻使用,里面有摄影、戏剧博物馆、现代舞蹈中心等,并且在1998年开始进行国际工作室交流计划。

  葡萄牙的马托基金会也在1998年,把一个炼油厂变成诗与乐汇聚的国际艺术区。

  3. 以专业设备为号召

  以专业设备为号召的艺术区。

  1996年布达佩斯成立的C3网络艺术实验所,本身不仅是一个信息文化中心,而且致力于探讨新媒材使用对文化的影响。

  近年由于亚洲经济起飞,欧美各国开始对亚洲产生兴趣,许多艺术区的国际交流计划特别以亚洲为题,筹办艺术节或展览等活动。

  4. 议题性创作

  强调议题性创作的新艺术区,有以自然生态为主轴的西班牙法雷拉艺术区,德国的布洛林艺术中心。近年由于亚洲经济起飞,欧美各国开始以亚洲为题,筹备艺术节或展览等活动。例如美国仙人洞国际剧作家静修中心曾在1996年办【亚洲之声】系列活动。1999年夏天,布洛林艺术中心举办日本舞蹈艺术季,美国的床垫工厂也在十月底配合卡内基举行亚洲装置艺术展,邀请来自日本、韩国、中国、泰国、及台湾的艺术家展出。

  九0年代成立的艺术忖还有日本的秋吉台国际艺术区、法国的卡马艺术中心田等,大部份上述这些新成立的艺术区,都因应时代潮流,走跨领域路线。邀请各类型创作者齐聚,除了以专业设备为诉求的艺术区外,大多没有什么器材配备,和传统分门别类的艺术区有性质上的差异。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区是落实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民间团体热衷于交流计划的推动。而艺术家从交流活动所获得的,不只是创作上的切磋,视野的开阔,更重要的是,对于地球区理念有更深刻的体认。而且从上面艺术区例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区不一定得有固定的硬件空间及设施来进行交流,它也可以是常态性的艺术节或展览活动。设置艺术区时,不一定得大兴土木或在平地盖大楼,而可以利用既有的闲置空间、工厂,让古迹再生使用,或与学校,文化中心等机构合作设置,以达事半功倍之效。而在落实国外的驻区计划上。可以透过当地机构来协助办理驻区事宜。

  台湾碍于政治现实,到目前为止,国际文化人士所做的互访很有限。国际上许多艺术忖都已表达乐意与我们对等交流的意愿,台湾如果早日建立多种类型。不同型态的艺术创作空间,与世界各地艺术家互动,相学习的理想就可以很快的实现。

  目前国内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区,但是常常是那些艺术大腕们发家的地方,他们都在这些艺术区里过着很优裕的二房东的生活。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