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国外 > 围墙倒塌后:25年后柏林当代艺术的未来

围墙倒塌后:25年后柏林当代艺术的未来

2014-12-11 15:46:18 来源: 典藏今艺术 作者:王焜生

作者:王焜生︱来源:典藏今艺术

25年后在柏林市中心还有废弃的旧建筑可供当代艺术展览

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不仅在政治上标示出了新的世界面貌,经济与移民政策重新考验整个欧洲的未来发展,就连当代艺术也在这一波风起云涌的诡譎时代裡加入改革的行列。当25年过后再重新回顾柏林围墙倒塌、两德统一后的政治情势发展、欧洲国家经济状况的消长都间接影响了当代艺术在一个地区的发展。

西德地区曾以科隆与杜赛道夫为艺术中心,承接了民主国家裡的自由气氛,让德国艺术家得以继续创作。欧洲歷史最悠久的科隆艺术博览会(Art Cologne)与当地老字号的画廊继续执起艺术市场的大旗,等待引领新一波高潮;杜赛道夫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Kunst Düsseldorf)吸纳了最多杰出的德国与欧洲当代艺术家在此任教或就学,从波伊斯(Josef Beuys)、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霍芙(Cadida Höffer)、霍莱恩(Hans Hollein)、印门多夫(Jörg Immendorf)、基佛(Amselm Kiefer)、寇涅尼斯(Jannis Kounellis)、白南準(Nam June Paik)、波克(Sigmar Polke)、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洛夫(Thomas Ruff)、特洛凯(Rosemarie Trockei)、于克(Günther Uecker)、史特洛特(Thomas Struth)、戴曼(Thomas Demand)、舒特(Thomas Schütte)、克雷格(Tonny Cragg)、多伊格(Peter Doig)等一字排开的坚强阵容。但是在此同时,虽然东德笼罩在共產专政之下,素有艺术传统的德勒斯登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Bildene Künst Dresden)承袭了从浪漫主义大师斐德烈希(Casper David Friedrich)、狄克思(Otto Dix)、科克席卡(Oskar Kokoschka)的大师风范、莱比锡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自一八世纪以来都是艺术文化重镇,海锡格(Bernhard Heisig)、瑞恩克(Arno Rink)、劳赫(Neo Rauch)承继了莱比锡新旧画派传统到当前最被看好的艺术家艾托耳(Tim Eitel)、史耐尔(David Schnell)、怀瑟(Matthias Weischer)等年轻艺术家支撑起了德国东西双方最严谨扎实也不同体系的艺术训练。

柏林城中区(Mitte)这里是当代艺术中心开始之处

而在柏林地区,则有著中央联邦政府的政治因素,首都由波昂(Bonn)再度迁往柏林。一切百废待举,联邦政府挹注的经费必须以重新建立首都门面为要,不仅文化艺术,甚至各种国际活动都以柏林为第一优先考量。这个过度沉重的负担,终於将柏林的财政推向破產的境地,科隆、杜赛道夫、莱比锡、德勒斯登的艺术家与画廊也必须跟著时势转往柏林发展,加上比起其他西欧国家艺术中心的低廉物价,自然吸引更多国外艺术家到此定居创作。

柏林城市本身具有的歷史氛围,加上围墙倒塌与两德统一后的求新改变,正像是当代艺术对时代反应的特质,艺术家在此环境中感受到的时前所未有的自由气氛与无限可能,少了纽约、伦敦与巴黎的市场凌驾艺术压力,柏林虽然是个令人兴奋期待的城市,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许多艺术家逃避现实压力的另一个新选择。艺术职业生涯就如同这个城市的命运一般,曾经毁坏与失落,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一句「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最可以道尽箇中玄机与内在意涵,通常只有在当地出生的人或长期居住者会将自己与城市划上等号,但是在柏林的生活者,不管时间长短都会来上这一句自我定位,因为人人都是外来者,人人都有机会,每个人也都成了新的柏林人。

柏林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

除了吸引原来生活於大都会的艺术家之外,新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北欧与东欧国家艺术家与世界接触的第一站。就像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特殊现象,艺术展览都在找寻新的异国情调,艺术市场也不断开发新的平台与可能,各种条件的配合下,柏林一跃而成为新的当代艺术中心。

德国艺术家们开始找寻废弃的空间重新整顿,集结艺术圈的新动力设立当代艺术工厂(Kunst Werke 柏林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展览并创办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到二零一四年已举办到第九届),中间过程也曾经因为经费不足险遭停摆命运,之后联邦文化基金会才决定以四年为一期补助,之后继续评估补助,如今已经成为柏林当代艺术的重要活动。但是可惜的是,官方的大力介入并不能保证展览的品质与效益,柏林艺术论坛博览会(Art Forum Berlin)就是一个例证:即使柏林有超过四百家画廊(每年都在持续增加),市政府文化局也认为必须举办艺术博览会,但是同时间却打击德国歷史最悠久也最举足轻重的科隆艺博会,两相对抗,加上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的逐年扩张势力、巴黎艺博会(FIAC)的重新振作、伦敦斐列兹艺博会(Frieze Art Fair)的窜起,同时间布鲁塞尔艺博会(Art Brussels)竟然将科隆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将举办时间一再改变,许多画廊从其他城市迢迢到柏林地区开设画廊,除了第一手拿到艺术家作品之外,几乎也讨不到便宜。这与柏林本身的条件有关,这个城市并不生產任何商业上的有利条件,旧有的煤矿在鲁尔区造就当年经济、福斯汽车公司总部在沃夫斯堡、BMW在慕尼黑、保时捷在斯图加特,既有的大公司也觉得没有必要为了首都再盖一座大办公总部,因此柏林艺术博览会终於走上夭折的命运。

柏林汉堡车站美术馆

艺术与经济看似两个不同的轴线,却又互相牵扯影响。互相之间不是完全的主体,也并非一方皆是消极的一面。当代艺术形塑新的柏林魅力,城市却也事实的需要经济的支撑才能展现一国首都的风范。就连一个国际级的大机场都在一延再延的情况下遭致全世界航空公司的抗议,没有直达航线与大机场方便旅客,在在影响了柏林的经济困顿。

当代艺术总是衝得最早最快,将一个时代与环境敏感的遇见,带动了地区新氛围的建立,但是经济实力没有持续作为后盾,四分之一世纪过后还能再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即使德国在欧盟国家中堪称最为稳定的邦联,甚至拯救其他摇摇欲坠的国家,但是德国境内的人口外移以及经济实力不均一直在国内有不断批评与检讨的声音。德国政府为了平衡全国的发展,将预算提拨高出平均放在前东德地区,这却遭致前西德民眾反弹,认为高赋税却是在救与他们生活背景不同的人,德国人一向讲究平等,高所得高赋税的同时也应该有高的生活品质与公平合理的回餽,不断支持前东德其实并非长久之计,人口外流与经济持续低落问题还在考验德国政府的内政执行能力。

德国地区私人画廊为了自救,发起筹组新艺术博览会的可能,在公办的柏林艺术博览会几乎朝不保夕的时刻就已经开始组织各项活动,即柏林艺术周末(Gallery Weekend Berlin)与柏林艺术周Berlin Art Week(最早前身也是柏林市政府举办的秋季艺术节Herbst Kunst Berlin活动)。最终这些活动都取代官方主导的意见,柏林当代艺术博览会(abc Art Berlin Contemporary)成为最主要的艺术博览会,同时间有零星艺博会与开幕,但是比起几年前来,连公立美术参与的意愿也降低许多,许多画廊与美术馆甚至在这一周换档闭馆。

一个城市过多的活动几乎消耗殆尽官方的精力时间与预算,柏林这个城市本身的魅力当初确实需要诸多的艺术活动来支持,并且相称提昇。然而二五年过后,当许多不确定的事都逐步走上轨道或有了一个既定的模式后,并不需要再有过多的活动来加诸在这个城市身上,柏林城市的魅力自然而然已经散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城市的气氛,当我再批评这些活动时,其实并非否定他们曾经存在的功能与事实,而是与时俱进的远见也要同时被评估。

柏林当然还是当代艺术的中心之一,但是不会是唯一也不会是永远。即使是在德国地区境内,德勒斯登与莱比锡都会是不容忽视的两个艺术城市,尤其新莱比锡画派(Neue Leipziger Schule)艺术家已经是全世界画廊与美术馆争相邀请的对象,柏林虽然是一个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心,却没有属於德国本身的特殊艺术创作标记,之前有杜赛道夫,如今有莱比锡,这些都更真切的反映了德国本地艺术家的创作风貌与特色。相较於国外,东欧国家与俄国也积极发展当代艺术,他们也看到藉由当代艺术可以吸引更多自由思想的人们改变城市并且吸引更多观光客,这是诸多方法之一。乌克兰的基辅双年展(Kiev International Biennale)於二零一二展开第一届,第二届虽延到二零一五年却是与英国泰德画廊合作,急欲将东西欧当代艺术整合;莫斯科双年展(Moscow Biennale)自二零零三年正式开幕,至今已举办五届,成为新的当代艺术焦点。这是当代艺术在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走向,一个阶段过后,势必又是新的展开局面。

柏林的当代艺术未来在艺术圈还是被期待与感受著,她会不断吸引更多艺术家继续进驻,许多我们不知的艺术都还有可能在这裡发生。尤其柏林具有得天独厚的歷史渊源与新的艺术发展脉络,相较其他城市至为罕见,加上地理上的优势还有城市许多新的开发案,都将带动新一波当代艺术的前景。

最有可能的更是跨界领域的艺术整合,将会是柏林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走向。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