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北京]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2015-07-07 20:26:51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展览时间:2015年6月29日—8月30日(10:00-19:00)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大展厅

【展览介绍】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展览“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展出艺术家从1988年到现在的多件重要作品。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展览“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全面回顾艺术家威廉·肯特里奇的创作历程,是迄今为止这位艺术家在亚洲最大规模的展览。在由肯特里奇长期的合作者、空间设计师萨贝尼·徒尼森为UCCA大展厅量身设计的两层展场空间内,本次展览几乎收录了艺术家自1988年到现在的全部重要作品。

本次展览同时涉及多种媒介:既有纸上印度墨水、炭笔、麻胶版画、丝网印等平面作品,也有杜尚式的现成品动态雕塑、以投影方式呈现的多频影像,以及带有机械木偶的舞台模型装置作品。本次展览的核心作品是与展览英文名同名作品《论样板戏》。肯特里奇在筹备这件作品时,对现代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历史——从鲁迅到革命样板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件三频影像作品通过文革八个样板戏,探讨文化传播与蜕变的动态过程。作品将具有说教意味的芭蕾形式,既视为一种自我指涉的文化现象,又视为横跨不同大陆和世纪的舞蹈历史中的一部分。芭蕾从巴黎发端,遍布全球,其影响力渗入多个彼此距离遥远的地区——莫斯科、上海,以及艺术家的出生地约翰内斯堡——并发生审美和思想上的转变。肯特里奇用幽默的语调将这种转化层层覆盖。这件作品中,达达·马斯洛兼任编舞者和舞者,菲利普·米勒负责作曲和配乐设计。《论样板戏》还包括受芭蕾演化过程启发的所创作的一系列平面作品——一套用印度墨水画在中国书籍上的书画。

展览的另一焦点是肯特里奇的“苏荷·埃克斯坦”系列:一系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帮助建立其艺术地位的手绘动画。作品以近现代约翰内斯堡私人采矿业的严酷现实为背景,叙述了商业巨豪苏荷、他的妻子,以及映射艺术家本人的、身份卑微却整天做白日梦的菲利克斯·泰特鲍姆之间的三角恋。肯特里奇“暂时性”的概念不仅体现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的蜕变上,也反映在艺术家制作的过程中。系列作品“苏荷·埃克斯坦”共包括十段录像,均在UCCA展映。这些影片和《影子队列》(1999)《乌布与真相委员会》(1996-1997)和《二手阅读》(2013)一样,均包含肯特里奇生涯中一贯的视觉和叙事的主题:绘画的擦去和重写,作为启蒙运动残留的种族灭绝屠杀,相互依存的光与影,以及革命失败的恐惧对革命燃起的希望的取代。

肯特里奇认为歌剧与动画类似,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形式,能为同一个主题提供多个视角——令一个主题连结观众和导演,让每个角色的声音在作为结果的作品中和谐或刺耳地交汇。源自于艺术家致敬莫扎特的《魔笛》而创作的作品《暗箱》(2005)是一件结合戏剧表演和影像的装置作品。其中,机械木偶伴随着《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翩翩起舞,而1904年对赫雷罗人的种族灭绝屠杀在背景中同时呈现。艺术家重新定义启蒙运动,它不再是理性的胜利,却成为唯理主义的失败——唯理主义残酷地形成了殖民主义和南非种族隔离的扭曲逻辑。艺术家对揭示理想主义的蛊惑本性的兴趣,同时展现在他的作品《我不是我,这匹马不是我的》(2008)之中——一件取材于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鼻子》的作品。其中,肯特里奇将影像、装置和演讲式的电影化表演相结合。作品是一曲在政治剧变时期产生的俄国现代主义艺术的挽歌,1917年俄国革命时期的前卫艺术的激荡,最终揭示出乌托邦主义的潜藏危险。作品《暗箱》《我不是我,这匹马不是我的》中相关音乐由菲利普·米勒制作。

展览的其他部分突出了威廉·肯特里奇过去三十年艺术实践的广度。2012年的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上,作品《对时间的拒绝》首次展出,通过一系列的动态雕塑对时间的历史观念进行探究。一组五频视频装置环绕着观众,被称为“大象”的机械装置位于它们的中心。这件作品产生于肯特里奇和科学史专家彼得·加里森关于通信电缆成为扩展地理时区起源的对话——对话从19世纪的巴黎的蒸汽机(蒸汽的喷发曾用于衡量时间,蒸汽机曾被视为一种人造计时器)开始,一直谈到(不精确的)标准化的城市钟表。肯特里奇将所有人类计算时间的固有误差视为无法被彻底抹除的“熵”——他将科技创新视作一个隐喻的身体。在这里,时间的“拒绝”承载了不同层次的个人和政治含义:个人通过呼吸拒绝时间,直到他/她的死亡;南非则通过自身力量的壮大拒绝欧洲中心时间。在这件作品中,菲利普·米勒负责作曲和音响配置;凯瑟琳·梅伯格负责视频剪辑和现场设计;达达·马斯洛负责编舞。

最后,在展厅的二层,一间阅览室与展览“样板札记”同时开放。在那里观众可以精读威廉·肯特里奇的艺术家书籍,近距离欣赏他的短片,其中包括艺术家里程碑式的作品《二手阅读》在内的一系列手翻书,这些书籍为艺术家探索绘画、影像、摄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观众亦能在阅读室观看肯特里奇的《绘画课》——他以特有的半开玩笑式风格拍摄的录像作品——一系列教授如何在工作室创作艺术的、兼具教育和艺术两方面内容的教育片。
英文版展览画册《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与本展览同时推出。书中收录的文章作者包括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安德鲁·所罗门,著名汉学家、中国视觉文化历史学家姜斐德以及UCCA馆长田霏宇等。画册的核心部分是肯特里奇撰写的文章《边缘的思考》。此篇文章是他在了解中国后,关于这个项目的演讲笔记的衍生,也是他持续展开的“戏剧式演讲”的又一力作——2012年他参与的哈佛大学“诺顿演讲”便是此类演讲最知名的案例。此次演讲的相关出版物《绘画六讲》中文版与此次展览同时推出。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由UCCA馆长田霏宇策划,助理策展人刁卓协作呈现。展览于6月27号开幕,持续到8月30号。特别鸣谢劳力士为本次展览提供慷慨支持。巴可提供了视频设备支持,真力音响提供了独家音响支持。此次展览亦得到古德曼画廊和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的协助。展览部分相关视频由UCCA和Action Media共同推出。

【关于公共项目】

在“样板札记”展览期间,UCCA策划了丰富的公共项目。6月27号展览开幕当天,“边缘思考日”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展开,包括一系列论坛及演出,涉及威廉·肯特里奇的方法论、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以及他一贯探索的社会和政治议题等。项目从肯特里奇与他的门生马提奥·洛佩兹的对话开始。两人在2012-2013年的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中结识,他们均将艺术家的工作室视为其观念实践的关键。随后,著名汉学家、中国视觉文化历史学家姜斐德,艺术家刘香成、汪建伟、邱志杰将和UCCA馆长田霏宇一道回顾肯特里奇从2000年在上海双年展首次亮相以来对中国艺术实践的影响。随后,肯特里奇带来他的最新演讲“边缘的思考”,讲述把中国和南非连结起来的审美的、政治的以及哲学的种种联系。“边缘思考日”在“抽号——菲利普·米勒和威廉·肯特里奇影像音乐会”达到高潮。这场分为两部分的音乐会由与肯特里奇长期合作的作曲家菲利普·米勒指挥,其灵感来自一种中国的赌博游戏。在演出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肯特里奇的录像作品,还能现场聆听到女高音歌唱家安·玛斯纳以及七位本地的音乐家的声音表演。了解更多与展览相关的公共项目信息,请关注UCCA官方网站。

【关于艺术家】

自20世纪90年代起,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便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美术馆与画廊中亮相,其中包括德国卡塞尔文献展(1997、2002、2012),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98、2010),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3)。关于肯特里奇创作的全面研究性展览曾于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展出。今年夏天,肯特里奇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歌剧院合作,执导阿尔本·贝格的戏剧《露露》,并将于11月巡演至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之后还将巡演至伦敦的英国国家歌剧院。八频影像装置《愈发柔美之舞蹈》目前正在阿姆斯特丹的EYE电影研究中心展出。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UCCA是一座服务于公众,独立的公益性艺术机构,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核心地带,由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创建,于2007年11月正式开馆。UCCA与中国本土及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和新锐艺术家广泛合作,举办学术性的展览及丰富的公共项目,致力于持续性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为每年到访的近百万参观者呈现最前瞻的艺术和文化。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