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之二
量子千变——公共影像展
Quantum Metamorphosis — PublicPhotography Exhibition
策展人:顾振清、张海涛
执行策展人:朱自杰
策展助理:唐江华、魏熙格、崔子扬、孙晓雪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名或组合首字母依次排序)
不见光谱Invisible Spectrum、张海超&李琨&十方(肖幸)、 刘姝铭&EIE vision、罗保权、林万山、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许毅博&多巴胺Tech-Art®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9日——2025年2月4日
展览地址:粮仓展区G1/G2
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之二
量子千变——公共影像展
前 言
文/顾振清
量子属性表明,基本粒子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前,会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的状态。那只神奇的既生又死的薛定谔猫,就是描述量子叠加态的一种思想实验。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威利说:“物质实相的核心不是粒子,而是关系。每个物体的定义都来自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在他看来,量子物体没有独立的现实,而只是作为一种关系存在。人类所在宇宙并非由物质构成,而是一个量子编织的事件网络。
量子系统的量子态随观察者观察而变。在人类观察、见证量子之前,量子千变万化,无形无色,无边无际,不拘一格。一旦人观察、见证了宇宙中的某一量子,这个量子就会在事件网络中显化,成为物质现实中的基本粒子。罗威利的关系性量子力学理论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论点与“山中花树”的比喻似乎不谋而合。
艺术家创造的所有影像,其实也是在为量子宇宙中的事件网络关系下定义,从而让物质现实得以显化并确定。心有灵犀,心灵感应,揭示的也许就是艺术家、作品文本与观者在感知现实中的一种量子态,即源自人的大脑机制中的量子纠缠现象。量子系统在不同人脑之间产生非局域性的链接与关联,也让人脑神经元成为一种综合量子信息、生成感知体验的能量场,量子千变,艺术家探究物质实相的好奇心与创造潜能也在不断迁移、不断刷新。
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之二
量子千变——公共影像展
前 言
文/张海涛
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是未来物理学中的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量子临界现象是在临界点的绝对零度下,物质展现出一系列异常的突变行为特性。这时物质的属性不再依赖于温度,而是受到量子涨落驱动的显著影响,这导致了诸如临界慢化、临界放大和临界波动等一些非常独特的现象,我想这个突变行为不是物理温度的驱动,个人觉得必然有着一种意念的驱动,当然,心物波动的两者也是相互转化的和互相驱动的。对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的研究不仅对理论物理学的进步至关重要,而且具有深远的应用意义。它们不仅揭示了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复杂行为,增进了我们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还为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此次我们将在2024连州摄影节的“量子千变”展览以虚实相间相互转换变化的多媒体裸眼3D展演、mapping建筑投影为主,非常符合量子临界状态下的心物感应的异动行为。
量子千变万化也将引发平行世界的千变万化,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能量、意念、灵魂超越光速的变化,引发平行世界物质的牵扯、千万的变化千万的宿命。纠缠态粒子纠缠的速度和信息传递的速度远远超过光速。相隔万里的空间上的距离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细节丰富全息的相片,全息相片又是一个个碎片,每个碎片又能看到整体的世界,如一花一世界一样,不可能因为碎化而让两个粒子分离,它们也是一个整体。一切事物相互关联,一生万物而千变,这个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
马斯克说:“我们的世界只有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实的,我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的可能性很大”。怎么来理解马斯克的这个观点,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可能是造物主的游戏世界,也可能说我们的万物是由原子组成,就如像素或体素一样,我们都是虚实临时组合的物质或量子,具有千变特征。另外一个科学发现“双缝干涉实验”也正在论证着这个神奇的现象,观察者的存在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方式(当然有新的理论也在论证这一发现的争议性),可见量子与意念有着特殊的同性关系。“水知道答案”的实验也早已证明了心物的关系,心物虚实感应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之二
量子千变——公共影像展
艺术家及作品简介
刘姝铭&EIE vision
刘姝铭&EIE vision
《一根红线》
导演、创意总监:刘姝铭
项目执行:孙金龙、刘泽、丁思雨
剪辑:王树博
三维制作:杨程、倪哲、魏蘭鸥、刘淼文、于清湛、章一沁
3D Mapping
4K
2023
以张晓刚的画《大家庭》为创作基点,进而提炼出维系人类个体、族群演进的永恒母题:如血脉、文脉、文化身份等。通过mapping虚拟影像展开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现代文明洗礼的人类的喜乐与忧愁。“一根红线”和“窗”作为两个意象符号,以科技发展史为主轴贯穿展开,高度凝练的视觉语言连接起过往与当下的多维时空,同时展望与反思人工智能时代,被新的身份塑造中的“后人类”。通过建筑投影+表演的多媒体方式,呈现一个多重感知体验的沉浸式光影show。共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 【汽笛声声】第二篇章 【摩登的取景框】第三篇章 【像素狂想曲】第四章 【星辰漫步】。
《一根红线》一根红线贯穿着文明进程,从蒸汽对代的纱线到工业时代的电缆,再到信息时代的光纤,最后到未来世纪的数据链。每一次“线”的延伸都藕合着文明发展的轨迹,每一个“窗外”的景像,都对应一个时代的印象,贯穿画面的那个他(她)便是时光中的过客,同时也是时代的参与者。文明的接力棒递过给每个“他”未来仍将继续。
刘姝铭&EIE vision
《聚变通》
3D Mapping
4K
2019
作品的载体“宁园”主体建筑,宁园又名北宁公园,其前身是袁世凯1907年委派周学熙建造的种植园,1932年改造为开放式公园。
第一篇章-【聚】(大河之城、百年宁园):以彰显天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主轴,突出汇聚的城市发展变迁,开篇以一组水的抽象影像点题。炫酷画面和对宁园建筑轮廓勾勒过后,时代列车在解放桥上飞驰而过,该篇章以深情的历史带入感为主。伴随着“磨剪子咧”的传统叫卖声,天津城市的老照片把我们带回到历史瞬间,再慢慢过渡到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
第二篇章-【变】(设计之夜):以设计、年轻、时尚为主基调。旨在突出天津作为充满设计感的城市活力。节奏律动感强, 结合建筑结构将设计的张力跃然而出。开篇激光的交互作为此篇章的亮点。在后半部穿插了本届国际设计周的参展作品,增加了灵动气息。
第三篇章-【通】(未来之城、智慧之城):此章节为落幕章节,体现天津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通过芯片、大数据等影像描绘出天津作为未来之城的模样。引领人们思考设计艺术在未来城市生活、社会创新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随着设计周的主海报的嫣然落下,点题2019天津国际设计周帷幕拉开。芯片、大数据等影像描绘出天津作为未来之城的模样。引领人们思考设计艺术在未来城市生活、社会创新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见光谱Invisible Spectrum
不见光谱Invisible Spectrum
《人工直觉》
机械臂、屏幕、综合材料
2024年5月19日
“人工直觉”是一件探索人工智能“直觉”演化的大型视听装置。作品将机械臂动态运动与屏幕视觉变化相结合,分析人工智能的基础框架——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并将这些理性技术逻辑转化为视觉艺术的创作路径。作品以循环不断的实验形式,引入多模态现实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叙事元素,辅以机械臂动态表现人工智能的“身体语言”,屏幕则成为窥视其意识演变的窗口。
作品不仅是对人工智能与意识边界的探索,更是技术与情感融合的艺术展现。它通过对人与机器、创造者与工具之间关系的再造,探讨人工智能语境下人类社会新的认知和价值伦理,激发观者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性的深层思考。
「不见光谱InvisibleSpectrum」由来自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多领域、跨专业成员合作于2021年发起成立,顾问为罗保权副教授。
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
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
《数字圆觉2312》
沉浸式影像
尺寸可变
2023
本作品为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大足石刻新媒体介入研究》项目展演成果,基于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圆觉洞三维空间数据采集以及数字重建后产出的数字资产的数字化转化。通过数字艺术及沉浸式展示方式探索和表达佛教禅境中的“亦真亦幻”,深入解读圆觉洞洞穴造像来源《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对于真实与虚幻、觉悟与迷惘的哲学思考。
许毅博&多巴胺Tech-Art®
许毅博&多巴胺Tech-Art®
《影像映射》
尺寸可变
2020年
对虚拟现实视觉技术的应用正在打破传统雕塑所占领的本体论边界。作品在通过影像映射所形成的视觉实验挑战雕塑形式的边界。
林万山
林万山
《ECHO》
综合媒介
尺寸可变
2023
“ECHO”原为城市大屏影像装置的一部分,采用AI集群算法演算自然场景与人工数字构建物,最终ECHO是一个关于数字、人类栖息空间、自然随机事件与光场的连续复合影像。
罗保权
罗保权
AI公共艺术《时尚之眼》
LED显示屏
4:3、16:9(视频尺寸)
2023年
《时尚之眼》是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环境艺术装置。
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具有标志性、科技性、公共性等特质的环境艺术装置,联结“艺术与科技”,创造一个具有强识别度的城市新地标,重新建构广州江南西的人文景观与商业面貌图腾。同时,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成艺术影像的方式,创造出“虚实双生”的内容生态,映射未来智慧城市的生态入口,“时尚之眼”既寓意着江南西未来发展的“新定位”,也是未来通往元宇宙的“新入口”。
标志性:“导航定位”符号应用,寓意广州海珠城市更新的新定位与新地标;
科技性:运用大数据收集、人工智能生成等方式创作影像内容;
公共性:充分考虑与观众的互动,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张海超&李琨&十方(肖幸)
张海超&李琨&十方(肖幸)
《数字蜉蝣》
3D Mapping
尺寸可变
2022
蜉蝣,一种古老、颜色鲜艳、寿命短暂的昆虫。其隐喻则指向更加广义的范畴——短暂、不显眼的或稍纵即逝的物理形态结晶,既能特指一段时间或一个空间,又能被理解为“数据”或难以被分类的知识对象,它们脆弱的残影中,保留着人类活动的踪迹。作品以流体形态建筑为界面,通过三个篇章描绘了流变中的数据图像转瞬即逝的“蜉蝣”状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