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林奇:“绘画式”的电影导演
  • 赵亮:独立而优雅地纪录
  • 798——“Out of the Box”先锋影像展
  • 影像与建筑——关于李巨川录像作品
  • 1988-2011中国影像艺术相关事纪年表
  • 12.27︱电影女祭司玛雅·黛伦的神性与诗意
  • (天野チヒロ/三才ブックス)的《放送禁止映像大全》
  • “色即是空”,日本当代摄影审美情趣
  • “色即是空”,日本当代摄影审美情趣(二)
  • 记忆与身体——关于刘铮的《国人》
  • 史蒂夫·麦克奎恩《饥饿》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奖
  • 辛迪雪曼访谈—我如何拍摄“无名电影”系列
  • 去法国看Photoquai摄影双年展
  • 里面外、外面里II —— 西方影像艺术最新趋势
  • 杨小彦︱摄影进入中国的讨论困境
  • 摄影180年在中国的四个时间片段
  • 2020德国当代摄影双年展:图像的生命与爱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片单元入选影片介绍
  • 巫鸿︱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1976—2018)
  • 电影活动:香港独立电影在北京
  • 动漫美学百相[林大艺术中心]
  • 我为什么要研究摄影展览的历史︱《照片秀》缘起
  • IDF 2018︱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圆满落幕
  • 2018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获奖名单
  • 赵半狄电影《让熊猫飞》挑战《功夫熊猫》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入围、获奖影片暨颁奖现场
  • 鲍昆:现在纪实摄影缺乏专题性,普遍为街拍!
  • 与印度纪录片发行人迦琪·森的对话
  • 李振华:关于影像艺术——录像艺术的起源、分类
  • 亚当·马扎尔《城市生活》
  •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 董冰峰:电影的孤独
  • 亚洲视野:AMNUA国际影像论坛暨特别展映
  • 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影像展评审委员会
  • IAF2021动画双年展开幕
  • 对话鲍昆︱“纪实摄影的前世今生”
  • 第二届VAFA国际录像节成功开幕
  • 贡萨洛·比利亚尔摄影
  • 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各奖项揭晓
  • 2014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 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为摄影调温
  • 胡介鸣: 一分钟的一百年
  • 首届Wolgin奖得主录像艺术家Ryan Trecartin
  • 我爱过日本摄影的黄金时代
  • [现场]ON SPACE十秒影像展“像博尔特一样快”
  • 媒体+空间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媒体]易英︱《世界美术》30年(上)

    [媒体]易英︱《世界美术》30年(上)

    2021-06-30 12:18:03.436 来源: 当代艺术档案库 作者:易英

    当代艺术档案库现已收集到从1979年至2020年完整的《世界美术》杂志,共计164期,存放于当代艺术档案库典藏室,提供给专业学者研究使用。

    《世界美术》创刊于1979年,是当时国内少有的集中介绍外国美术的刊物,其在1980年代集中译介的现代主义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理论认识、思想架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易英在《<世界美术>30年》一文中,结合国内艺术的发展状况,对《世界美术》的推介内容和重要价值做了详细的评述。

    ▲《世界美术》1979年第1期


    《世界美术》30年
    文︱易英

    1985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留校,给我安排的工作是一边在美术史系教学,一边在《世界美术》做编辑。当时是邵大箴先生负责《世界美术》的工作,大约在1984年,邵先生去了《美术》当主编,《世界美术》的工作照顾不过来,很多事情就交给我了。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世界美术》1978年创刊,当时我还是大一,湖南师院艺术系的一个学生。第一次看到《世界美术》激动万分,那是一个渴求知识的时代,迫切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时代。班上的同学都到街上的邮局买《世界美术》,我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市里的邮局,却是没有买到,后来还是一个同学专程坐火车到湘潭为我们买到的。那个时候,国内的美术刊物很少,集中介绍外国美术的刊物,在《世界美术》之前,有浙江美术学院的《外国美术资料》,就是后来的《美术译丛》。可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号召力,《世界美术》在我们同学中间的影响更大一些,也可能是《世界美术》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更多一些。

    2.webp.jpg

    ▲《世界美术》1980年第1期

     

    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艺术教育正在恢复,能够接触到的西方艺术的资料非常有限,外国美术史的教学仍然是苏联的教材,俄罗斯美术占了很大比例,印象派基本不讲,即使讲了也是以批判为主,更别说印象派以后的东西。偶尔看到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艺术作品,觉得很新鲜,但却看不懂,老师都不能解释,也不提倡学生学习。美术界关心的还是现实主义问题,还在批判“题材决定论”,甚至美术教学能不能画人体,都成为思想解放的热点。在我们那个地方,有两件事情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这都是在1979年,一个是在北京发生“星星画展”,我们通过《美术》杂志看到“星星”的作品,还有从北京回来的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就是现代艺术的事件,这些作品就是现代艺术。但也有一些老教授告诉我们,这在30年代都玩过了,不是真正的现代艺术。另一个是“北京油画研究会”在长沙办了一个展览,其中有一些形式感很强的作品,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冲击,因为它们都不是正统的学院绘画,我们同样把它们视为现代艺术的表达。实际上,我们当时的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知识都是来自《世界美术》。《世界美术》是典型的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最早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艺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介绍得较为详尽,邵大箴先生撰写的西方现代艺术史在《世界美术》上连载,使得我每期都迫不及待地阅读,成为我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入门读物。我当时非常认真地阅读《世界美术》,每一期都做了笔记,重要的地方都做了卡片,几年下来,卡片都做了一大盒。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走向全面解脱之路——西方现代艺术美学思想浅析》,这篇论文后来收入湖南师范学院的《毕业论文选》,其中大部分资料都是来自《世界美术》。


    3.webp.jpg

    ▲《世界美术》1980年第3期


    不过,《世界美术》在当时并不都是介绍西方现代艺术,当时的条件也不容许向现代艺术全面开放,即使像邵大箴那样介绍西方现代艺术,也是有选择有批判的。同时,我们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也不全面和完整,那些与学院艺术和正统的现实主义不同的东西,都被我们视为现代的艺术。完全与当代艺术同步,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80年代,《世界美术》的重点是在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艺术,这与中国当时的艺术创作的主流是相适应的。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创作(以油画为主)经历了两个现实主义的创作阶段,一个是批判现实主义,一个是乡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主体主要还是青年学生,创作的手法都还是从学院学来的写实手法。批判现实主义(也称为伤痕美术)主要还是马训班的传统,这是从苏联移植过来的现实主义手法,也具有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技法特征,在经历了中国60年代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高潮和“文革”的“革命”洗礼后,这种风格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在“文革”后一段时期成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和批判社会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乡土现实主义中,这种风格显然受到质疑,艺术家在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真实观察和生活的真实体验时,也要求摆脱千篇一律的表现模式,也要求有一种适合自身经验的表现形式。在乡土现实主义中我们看到的是多种风格的表现,但是这些新的表现大多是吸收的西方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的一些手法。比如,罗中立的《父亲》就借鉴了美国的超级现实主义的手法,当然,罗中立并不是采用照片复制的方式,仍然是传统油画的制作,但在形象观念、比例规模等方面与现实主义的油画传统大不一样。

    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在风格上使我们想到美国画家怀斯,虽然怀斯不是完全的现代主义,但那种另类的写实风格一经介绍到中国,很快被厌倦了学院写实那一套的青年艺术家所吸收,怀斯的风格一度成为乡土现实主义的主流。最早介绍美国的超级(照相)写实主义的是浙江美术学院的《外国美术资料》,但文中只有黑白照片,是否对罗中立有启发,不得而知。同样,何多苓也不认为他学习了怀斯。到80年代,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一些国外的展览进入中国,一些艺术院校也引进了很多西方现代艺术的图书,出国的人多了,带回的信息也多了,青年艺术家有多种渠道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比如,在1981年的“波士顿美术馆藏画展”和1982年的“韩默画展”上,都有怀斯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世界美术》对怀斯的介绍,为这种带有现代意味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美术》1981年第1期


    在80年代中期,邵大箴先生调任《美术》杂志主编,《世界美术》由李春先生负责,1986-1988年间是邢啸声先生负责。这时正值新潮美术运动时期,《世界美术》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也主要在进一步介绍西方现代艺术,但与以前的工作有所不同。第一是比较系统地介绍与研究西方现代艺术。从1985年开始,每期组织一个板块集中介绍一个流派,从印象主义开始,直至波普艺术,甚至之后。这些文章有些是翻译的,有些是写作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世界美术》此后逐步转向现当代艺术的介绍研究。此前还是以印象派以前的美术史为主,现代艺术只占很少的板块。第二是结合国内艺术创作和教学的情况,介绍国外的写实艺术。实际上,这项工作对当时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1984年, 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加拿大画家柯尔维尔的画展,配合展览,《世界美术》也介绍了柯尔维尔的作品。柯尔维尔在西方当代艺术中不算重要的画家,但他那种硬边的造型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很受中国艺术家的欢迎,尤其是乡土题材的画家很容易把他的形式移植到中国的农村题材。另外一个较有影响的是苏联的现实主义艺术。苏联的现代艺术于我们似乎有一种合法性,那种现代的革命现实主义实际上是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这种革命现实主义的变体,在80年代中期一度成为学院创作的主流,有意思的是,这种写实变形的手法也和其他西方艺术家的风格相适应,且不分艺术史上的时代和地位,如西班牙古代画家埃尔·格列柯和罗马尼亚现代画家巴巴。


    ▲《世界美术》1981年第2期


     

    在80年代中期,《世界美术》的发行量达到10多万份,价格便宜,不计成本,成为很多画家手边必备的参考书, 尤其是写实艺术家,一经《世界美术》介绍,其风格很快就会在国内流行。当然,反应比较强烈的是油画、版画和雕塑。第三项工作是西方当代艺术的介绍。这项工作的影响不如现代写实艺术家的介绍,尽管中国的前卫艺术正是红火的时候,但当时的前卫艺术主要在行为与观念,在绘画上的表现以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为主,这些西方现代艺术的“显学”有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不必经由《世界美术》的介绍。1985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马路从德国留学回来,为《世界美术》写了一篇《回到绘画的怀抱》,这是《世界美术》较早系统介绍西方当代艺术的文章,此后《世界美术》还专门组织一些文章重点介绍了德国新表现主义,这项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世界美术》1983年第4期


    从80年代的前卫艺术来看,抽象艺术不是重点,但在“89现代艺术展”上,几件有影响的抽象艺术作品大多来自新表现主义的谱系,而非抽象表现主义,因为新表现主义更适合一种被压抑的情绪和潜在的思想的表达。在80年代末,比较有影响的西方当代艺术的引进工作是意大利当代艺术的“三C”,即克莱门特、库奇和基亚,其中绘画性比较强的库奇在中国反应较大,正如德国新表现主义一样,巴塞利兹、伊门多夫和基弗等具象画家较受中国前卫艺术家的欢迎。

     

    实际上, 在80年代末对中国当代绘画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这项工作主要是邢啸声先生做的,他亲自采访巴尔蒂斯,撰写巴尔蒂斯的评论,这些文章都在《世界美术》发表,这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学院艺术,最合中国学院艺术的国情,一股巴尔蒂斯的热潮一直蔓延到90年代。此外, 邢啸声重点介绍的西班牙当代艺术家塔比埃斯,对中国抽象艺术也有很大影响。整个80年代,都是《世界美术》的黄金时期。《世界美术》重点介绍的具有现代性的写实艺术家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前卫艺术。这和《世界美术》关注国情,推出适合中国艺术教育和创作的西方现代艺术家有关。在新潮美术运动中,《世界美术》并不是最前卫的,对于比较激进的当代艺术有所保留,因为这些艺术不为大多数中国艺术家所接受,尽管在“89现代艺术展”上,这些艺术占有很大比例。一个刊物怎样被读者所接受,实际上与读者的兴趣有关,刊物的品位略高于读者的兴趣, 是读者从刊物获取知识与观念的关键。《世界美术》在80年代的情况正好是适合了这一要求。


    ▲《世界美术》1984年第3期


    进入90年代,中国艺术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是新潮美术的退潮, 另一方面是新生代和政治波普的兴起。在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关注的是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学院的前卫到激进的观念,大多是从西方直接引进,形式所承载的观念与思想大于它的内容。有人说,中国的新潮美术在十年内把西方的百年现代艺术走了一遍,这种说法并不过分。不过,当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走完之后,艺术还是会向它的现实回归。在90年代初,新一代艺术家出现了,这些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与80年代新潮美术的参与者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文革”,没有经历上山下乡,没有那种改革中国与世界的社会责任与集体主义精神。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学院训练,这一套写实手法成为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社会的工具。新潮美术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和启发就是艺术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形式的自由表现,而是个人经验的自由表现。90年代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不再负担大学生的工作去向,个人的命运由自己把握,社会利益的多元取向,凸显个人价值的作用。这一切在90年代初的“新生代”艺术家那儿都得到充分表现。


    ▲《世界美术》1985年第1期


    新生代的特点是从自我的经验出发,以学院的写实手法为基础,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对他们的影响很有限,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按照学院的套路,因为学院本身也是他们背离的对象。应该说,现实的视觉经验加上西方当代写实艺术的参照,是他们的主要表现手段,这也是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一致的。这种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是很微妙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以形式主义为基础,艺术上的平面化、硬边、几何形等现代艺术的造型元素都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的视觉经验。在80年代中国的前卫艺术家追随现代主义的时候,中国社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视觉条件,形式的追求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尽管观念的意义可能大于形式的意义。


    ▲《世界美术》1985年第4期


    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迅速变化,图像时代不期而至。刘小东的“照片”现实主义,方力均的波普图画,王广义的招贴和商标的拼贴,张晓刚的老照片复制,看似在绘画的方式中,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地显示出对学院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消解,用图像的语言替代绘画的语言。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绘画以自然为表现对象,在再现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再现的手段与技术,对于自然的体验与认识也是再现的基础,自然构成了传统绘画的最重要的视觉来源。当代社会的都市化发展,不仅使人在生存上远离自然,而且都市社会的景观的视觉环境也构成人的新的视觉经验,艺术的传达无需再从自然获取视觉资源,景观社会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视觉图像,挪用代替了原创, 复制代替了描绘。

    9.webp.jpg

    ▲《世界美术》1988年第1期


    波普艺术在80年代中期就进入了中国,1985年劳申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展,还在中央美院讲了学。波普艺术很快引起了青年艺术家的注意,也有一些艺术家开始模仿波普艺术。《世界美术》在这个时候介绍了波普艺术,1988年我还在《世界美术》上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波普艺术:美国商业文化的旗帜》,但这时,我们对波普艺术的理解并不深入,艺术家的模仿也限于表面,这在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反映得很明显。1992年的“广州油画双年展”波普画风盛行,随后的“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政治波普正式出台,都反映出在90年代初中国现代艺术的转向,这种转向不是像80年代那样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而是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中产生的。从《世界美术》的角度看,这种转向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的主流与80年代的前卫艺术运动的告别,而《世界美术》在80年代于艺术运动曾有的作用与功能也告一段落。

    文章选自:《开放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文集》关山月美术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