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0 05:42] 张海涛︱智生万物:人工生命艺术演化的生态档案
- [2024-12-02 07:40] 冯博一︱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
- [2024-12-02 06:44] 苏伟︱面对缺乏思想基础且碎裂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 [2024-11-16 11:09] 罗兰·巴特︱何谓批评?
- [2024-09-28 03:39] "后人类"(Post Human)为新型人类吹响了新艺术的号角
- [2024-09-28 12:04] 技术-存储时代的“动态”档案美学
- [2024-09-22 08:04] 展评︱惠特尼双年展2024
- [2024-07-24 02:29] 对话︱皮力:普世价值应当超越地域和文化界限
- [2024-06-12 05:36] 张海涛︱决策与预测:人本当代与超人类未来——自律与反思:互为参照系数的当代艺术与未来艺术
- [2024-04-17 11:12] 泰国双年展:一种未被主流规训、未被资本收编的生命力
- [2024-03-31 02:02] 对话︱横滨三年展“野草:我们的生活”
- [2024-03-31 01:53] 陆兴华︱剖析2024年威双策展
- [2024-03-25 02:58] 从d16届卡塞尔文献展看当代艺术策展
- [2024-01-10 10:35] 以取消的方式存在:新刻度小组的“悖论”与“悲剧”
- [2024-01-09 11:25] 徐新建︱人类世:地球史中的人类学
- [2024-01-08 04:43] 唐昕︱入世:20 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 [2023-12-10 10:06] 张海涛︱悲欣交集——宇宙方舟2020的微缩景观
- [2023-12-04 11:40] 宇宙主义射线:宇宙主义的兴起
- [2023-10-19 01:40] 李国华︱全球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浮沉——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
- [2023-10-18 05:42] 巫鸿︱当代艺术的本质之一就是它的全球性
- [2023-10-06 11:30] 李雨洁︱展览南方可以逃脱奇观吗?
- [2023-03-17 04:22] 张黎︱人类世的设计理想与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物导向设计
- [2023-03-17 03:31] 艺术家Anselm Kiefer与策展人小汉斯的问与答
- [2023-02-26 12:21] 朱悦︱游戏的意义:推动数字时代变革的“无形之手”
- [2023-02-24 02:06] 王志亮 ︱前卫理论的三个阶段
- [2023-02-14 01:24] 李洋丨图像与思辨实在的世界
- [2023-01-01 04:08] 张海涛︱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特征与转向
- [2022-12-26 12:06]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2022-12-04 06:14] 艺术批评简史(六)
- [2022-10-01 01:52] 冯博一︱躺平背后是退无可退的悲凉
评论档案
热门推荐
- 鲍里斯·格罗伊斯︱艺术,技术与人文主义
- 鲁明军︱全球化、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变革
- 段君︱中国当代艺术的初步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美术批评的窘境
- 吴毅强︱策展在今天的当代艺术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张海涛︱“自律与自省”人工智能艺术学导论
- 张海涛︱预见未来一一关于未来艺术学的探讨
- 张海涛︱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特征
- 王柏伟︱当代影像科技与表演艺术的关系简史
- 张海涛︱警惕“本末倒置”的艺术管理——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伍方斐: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与欲望叙事
- 策展人概念、素质和职能、趋势
- 贝尔斯&奥兰德︱艺术与恐惧
- 横看成岭侧成峰——散点中国当代艺术家
- 刘恪︱VR艺术:沉浸的幻象
- 鲁明军︱策展及其能动性与政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