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胡斌︱研究型策展的内外跨界

胡斌︱研究型策展的内外跨界

2021-12-10 15:32:35.852 来源: 美术观察 作者:胡斌

注: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跨界与边界是当下新兴学科发展最为常见的问题。策展作为整合多方资源的系统性工作,必然与众多领域形成交叉,而研究型策展则在学科交叉方面尤为突出。这种交叉一方面体现在艺术内部,即策展与写作的互渗、展场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交错;另一方面则指向艺术外部,即艺术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跨界互动以及对于众多政治、思想、经济、生态等方面议题的介入。然而,无论是何种跨界,其最终的目的仍然需要整合到艺术的行动和综合的思想创造之中去。

关键词:研究型策展 策展式写作 跨界


随着策展行业的日益发展,对于策展的研究性以及方法论的要求也提上了日程。有机构和策展人提出了研究型策展的命题,即将分析和阐述艺术品、艺术家或艺术现象的成果转化为视觉和空间的呈现,希望艺术与学术结合,展现某种切入历史和当代的学术立场和价值模式。这样的主张已经贯穿到一些策展人和机构的具体选择以及实际操作之中,成为中国策展界较为明显的一种趋向。其实,不管是关于艺术史的策展还是针对当下艺术现象的策展,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建立某种阐述的模式和方法,同时还需将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进行空间中的编辑和组织。在此当中,研究性的理论工作和视觉性的空间呈现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得当?强调研究性的策展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的文本写作有着怎样的异同?这是我们在讨论策展内部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a.webp.jpg

▲2019年北京OCAT研究中心“星星1979”展览现场


我觉得,由研究型策展可以延展出一个概念,就是“策展式写作”。鲁明军曾在接受《信睿周报》的采访中提到这一说法。他将自己的两部新著《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裂变的交响: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视作“策展式写作”的初步尝试,而这种尝试的源头则可以在瓦尔堡和布雷德坎普那里找到线索。正是受他们那种图像与图像之间的非线性、可变动的连接的启发,他亦希望呈现历史与当代的“同时代性”,而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写作与其策划的展览的关联性。在他的这种“策展式写作”中,历史与当代的勾连显得极具跳跃性,就像非历史叙事的展览一样,将跨越时空的各种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现象并置,呈现出多歧的叙述空间。相较于常规的艺术史、艺术批评,这样的写作大开大合,证据链的扭合也更具弹性,从而激发出更多取向的问题,当然也布下了不少具有诱惑力的“陷阱”。

实际上,将历史与当代进行连接,并由此重审“当代”的概念业已成为一种策展和写作的潮流。与策展式写作相对应,我觉得研究型策展则不失为一种在空间中的写作。比如OCAT研究中心主办的“星星1979”是在“星星画会”首展40年后对其进行的系统梳理,但是这种梳理不是历史回顾式的文本写作,而是一种依托史料的空间重塑,由此也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形成新的事件,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同属“关于展览的展览”,广东时代美术馆主办的“三角洲行动之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尽管力图较为全面地回顾、整理和重现大尾象的主要作品、活动及文献,甚至还通过极具在地性的材料和陈设来营造珠三角大排档文化氛围,但它亦并非只是为解读20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提供新的切入口,而是在新空间中的事件重塑。在一个设施完备的白盒子空间重现那一系列“没有空间”的游击作战式的展览本身就构成了新的“冲突性”关系,直接搅动的是我们当下的艺术认知系统。


b.webp.jpg

▲2016年广东时代美术馆“三角洲行动之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现场


由此可见,研究型策展延伸出策展和写作两方面的变化,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交叉又相异的状态,虽然一些作者并不使用这些概念。OCAT“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优胜方案的作者陈淑瑜认为,“研究型策展”正是对于将策展中的“理论研究”和“展场实践”分离的模式的反思,她的工作则希望呈现这两者相互交错的局面,以及“策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和一种联合创作的文化生产活动,所进行的概念和方法论层面的探讨和尝试”。

如果说策展与写作的互渗、展场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交错是属于研究型策展涉及的艺术内部“跨界”,就像一些艺术从业者所认为的,策展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话语,抑或“写作就是策展,策展就是写作”,那么,研究型策展中的“研究”其实还有更广泛的向其他学科拓展的跨界。以下就我所在的广州,略举数例以说明艺术展览中的跨界研究。

2005年由侯瀚如、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郭晓彦策划的“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主题为“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以珠三角为核心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另类的现代化模式及当代艺术文化现象。这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分“超城市:在密度与扩张之间”“热带记忆和文化野史”“都市幸存者:独面喧嚣”“面对全球化:经济,移民和边界”“园林:人工自然”“幻想世界”六个部分,邀请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建筑师就珠三角及可资对比区域的城市模式、历史与记忆、生活与想象、移民与边界等全球化语境下别样的本土特质进行了研究和创作。主题展之外,还有由独立艺术组织、机构和群体的展览所组成的“自我组织”部分和“主展点”之外的特别计划部分。再就是,在主题展之前与之中,策划者还设置了一系列名为“三角洲实验室”的延续性项目,开展与展览主题有关的研究议题,激活不同个体之间的智性辩论与探索。这样的策展实际上构成了对于全球与本土关系张力话题的区域研究、艺术实践和展览空间呈现的系统工程,将大量的艺术之内与之外的多种学科卷入到这一话题当中。


c.webp.jpg

▲2019年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热烟流——2019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现场


2019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以“热烟流”为题集结起珠三角10个艺术家团体,试图从这个区域特殊的环境现象所引发的族群和行为方式思考及想象来切入艺术生态的观察。“烟”作为一个关键词,有着关乎历史和当代的多元指向,从混合了湿热气候和瘟疫的烟瘴之地的“烟”,到虎门销烟中的所谓蛮烟的“烟”,再到当下复杂的社会和城乡景观之中的各种“烟”,由此连接起这个区域现代性进程中极具传染性的力量和特殊的地域属性。“热烟流”既与这个区域的气候和地理表征有关,也隐喻全球与本土互动框架下社会、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流向。这项策展正是力求从地理、气候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行为方式与景观塑造的跨领域角度来寻找这个区域当下艺术行动的隐在线索。

d.webp.jpg

▲2021年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1“同音反复 声深入心”现场


由珠三角的观察再延伸开来,便进入到了东南亚,或者说整个世界的南方的观察。广东时代美术馆近年来所做的“一路向南”就是这样一个集合了研究、驻地和委任创作的艺术项目。在世界权力格局中,北方似乎占据了更为中心的位置,而这一项目所思考的正是挑战这一地理霸权以及探讨南方文化网络的多样性和跨际交流及连接,并试图在“南南框架”下,触及殖民主义、生态主义、性别、劳工、种族等议题的研究。而对珠三角乃至广东与东南亚的历史和当下关系保持持续关注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近期推出了“泛东南亚三年展”。“泛东南亚”意味着不仅仅限于地理定义上的南中国及东南亚区域,而是以此为中心所展开的与之深刻勾连的历史、思想、文化关系,并尝试对此关系之中的艺术实践进行研究、梳理和呈现。在视角上,该展也力图在东南亚本身复杂状态下的自我审视以及来自欧美的观照等多重目光之中寻找思考和叙述的起点。此展由一系列的聚散不定的研究计划组成,从目前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项目来看,无论是针对此主题下艺术现象的研究还是为了艺术而进行的研究,都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从现今越来越盛行的研究型艺术到研究型策展,它们将艺术带向了与多个领域交叉的界面,当然也是富有争议的模糊地带。因为所谓的跨界常常存在对于别的领域的误解或者“低标准”使用,又或者丧失自身领域的独特性。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此这般的跨界并非是真的深入到其他学科的领地,也不只是理论层面的多方融合,而是要整合到艺术的行动和综合的思想创造之中去。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