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一个自古有之的传统行业,然而“当代艺术”与其他领域的收藏最大不同:则在于它收藏的是“未来”,而不是那些已被历史定义为价值连城的古董文物。也正因如此,进入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它更需要的是藏家拥有前瞻性的视角、思辨的能力与不畏失败的精神。以一年为期限,由行业内权威机构及从业人士评选而出的“年度收藏家”,不仅是我们将焦点定位在他们身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每一位藏家自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与文化的创造者。
刘益谦&王薇(龙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作为华人收藏家,已经拥有一间世界级别的美术馆,是一件非常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今年从俄罗斯、中东、美国及欧洲等藏家的角逐之争中,赢得了莫迪利安尼的《侧卧的裸女》更是意义非凡。我由衷的佩服他们,并为他们鼓掌。(唐炬)
花了那么多的钱,举个人之力抢救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即提高了国人艺术欣赏水平,又提升了中国富人的文化形象。(李苏桥)
在中国或者世界很多地方,做二级市场龙头收藏家的名号是艰辛的。你要在嘈杂声音中怀着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走自己的路。我觉得宏观来说,明星收藏家带来的海外和公众影响力,对艺术系统的新陈代谢无疑激发出了新的局面。现在好像呼吁出现更多明星收藏家的人,都是艺术系统从业者。(尤洋)
国内大腕儿级别收藏家的明星效应
刚过去的2015,整个经济环境格外冷清,但是中国藏家的知名度却在逆流而上。一篇来自佳士得的报道“佳士得亚洲2015全球总成交逾20亿美元,亚洲藏家雄厚实力震撼国际”。文中提及到的纽约佳士得春拍中“安思源私人珍藏”夜场、纽约佳士得秋拍中莫迪里阿尼《侧卧的裸女》更是众人皆晓的由龙美术馆竞得。除此之外,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同样在今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中竞得莫奈《睡莲与玫瑰池》,台湾明星藏家吴青峰则以4.11亿元竞得梵高的《阿里斯康道路》……
汪海涛 (哈哈当代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印象中汪海涛先生是属于那种大气、果断、有远见的收藏家,绝对遵循自己内心的判断,一旦锁定收藏目标,出手快速,毫不犹豫。尤其是对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新生力量的成长。(夏季风)
汪海涛是近两年购买势头最强劲的藏家之一,2015年的一级市场如果没有他的身影,或许会平淡许多。在他和朋友共同创建的1500平米“哈哈当代美术馆”里,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下活跃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Hi艺术)
乔志兵(“乔空间”负责人、收藏家)
尽管上述名震海外的国内收藏家只是当下艺术市场中极为个别的案例,你甚至可以认为这是资产转移的策略,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国内企业家文化自觉的表征。试想如果没有他们今天的尝试,我们又怎么能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多长呢?
唐炬(收藏家)
坚信自我收藏价值判断,不为市场和舆论左右,今年低迷市场的高价位艺术品活跃的买家。(李苏桥)
在当下各种价值观和收藏趋势不明朗之时,唐炬早已清晰地亮出了他的选择和判断,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派架上绘画。在弱市之下,他又以过千万的价格斩获了刘小东的《大雨》。在收藏系统的不断完善中,逐渐确立美术馆级的收藏阵容。(Hi艺术)
陈东升(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收藏家)
热爱艺术事业,朴素,低调。(蒋再鸣)
去年陈东升又一次开创了中国的一个先河:以收藏家和校友身份在母校武汉大学捐赠建立了现当代美术馆。美术馆运营团队如何和大学体制接轨,如何持续策划项目,如何和本地艺术资源联动等等,这些模式想必都在摸索中。模式一旦成熟后,我觉得其意义和影响不亚于当年建立嘉德和宅急送,况且可以想象到陈东升周围很多企业家朋友现在都对支持艺术跃跃欲试呢。(尤洋)
作为嘉德拍卖、泰康人寿的创始人,陈东升在其母校武汉大学建校121年之际,出资1亿人民币捐建的万林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5月开馆。而在中国嘉德的当代艺术首个夜场也据说因为有他的保驾护航而成绩喜人。(Hi艺术)
靳宏伟(希帕画廊创始人、收藏家)
我们曾经也希望能够创造中国艺术市场的辉煌,甚至渴望复制出另一个纽约与伦敦的艺术巅峰。在近20年磨合期中,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也曾遇到过迷茫、高潮与低谷,并且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摸索的阶段。但是在这其中,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依然有一群不离不弃的藏家们在默默地坚守着,甚至走在市场的前沿,为明天的艺术系统提供更多的养分。
林瀚 (M-WOODS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王兵(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收藏家)
胜利总是留给坚守至最后的那一个人
“对于信心坚定的人来讲现在的局面恰恰是很好的机会,今天的市场行情是有利于喜欢艺术,对艺术有一定热情的消费者进来。”资深藏家唐炬的见解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市场的未来。冷静、执着、有判断力都是我们进入艺术市场之前必须掌握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有人说,“艺术市场的‘低谷期’才是真正藏家们的‘春天’。”这句话并不无道理,因为胜利总是留给坚守至最后的那一个人。
王中军(“华谊兄弟”董事长、收藏家)
余德耀(“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
2015年不得不提的一位藏家——陈东升,在其大放厥词的言道“2015年是艺术市场最低谷”的论调时,却依然毫不手软的拿下数件国内美术馆级别的藏品,更值得留意的是他所关注的收藏脉络里,真实反映了中国艺术作品的力量。换言之,当艺术与个人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之时,藏家所收获的快乐(成就感)俨然不能仅用金钱来诠释。
赵屹松(“三亚艺术季”总策划人、收藏家)
郑志刚(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及名誉主席、收藏家)
2015年我们特意针对藏家的话题,跟进了一期封面故事——“当代艺术收藏的下一步棋”。惊喜的发现,每一位藏家背后的故事完全可以出一本书,一本关于他与作品之间的故事。“从中菜西吃”到“中菜中吃”,这是藏家刘太乃的抱负,也是我们的愿景。除此之外,不在名单中的国内收藏家同样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寄望这份年度榜单羽翼丰满之时,它能记录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节点,成为最好的“见证者”。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