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艺术教育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鲁迅美院实验艺术系课程《未来艺术简史》

    鲁迅美院实验艺术系课程《未来艺术简史》

    2024-12-02 16:47:21.11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鲁迅美院实验艺术系课程《未来艺术简史》
    ——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与太空艺术
     
    主讲:张海涛(特聘教授/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主编/硕导)

    近年来,科技革新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境遇的巨大变化,未来艺术正在快速渗透到社会自然、人文、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由此也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艺术的教育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潜力。通过未来艺术对未来的预设,试探未来科学世的价值观对现实的反思,从而警示当代做出有效的决策。未来是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未来也一直在变化之中。虽然一个人在一个时代的思维受到时代的局限,但是以未来的视角审视当下的价值观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开阔视野,当下与未来也是互补和依托的关系。

    此次课程第一章节与大家分享未来科技艺术的类型,试图从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展览展示这几个要素探讨未来艺术的价值意义,认知未来科技艺术发展的趋势与数字艺术(及元宇宙艺术)、生物艺术(湿媒介)、人工生命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物理科技艺术(及太空艺术)的关系,预设未来将给人类带来的新伦理、时空、思维和生态的变革。

    第二章节梳理科技媒介艺术的艺术脉络与简史,通过了解历史才能逃离历史的束缚,进行头脑风暴训练,透过未来艺术表达新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艺术创作需要反思未来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科学主义的矛盾与共生的关系。

    第三章节《近未来——策展实践范式》《未来艺术视频案例分析》锻炼同学们的案例分析能力。

    未来艺术课程内容的关键词:
    人工智能:人机合一、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伦理关系、ChatGPT、职业取代、具身智能。
    数字虚拟:脑机接口、读心术、数字人永生、元宇宙经济与身份系统、加密艺术。
    物理转换:太空艺术、外星移民计划、时光机器、量子力学、双缝干涉实验。
    生化科技:湿媒体、寿命革命(永生)、克隆伦理、设计与再造生命。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中国美术学院7个关于未来媒体剧场的探索

    中国美术学院7个关于未来媒体剧场的探索

    2023-12-02 13:09:09.698 来源: MANA新媒体艺术站 作者:


    未来媒体剧场是面向数字视觉文化变革的创新场域,是人类对视觉理想的一种前瞻野望。它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能涉及的多种视觉语言与媒介形式,融合叙事、设定、交互、剧场等;是人与物构建的多元场域,是设计学科在计算时代的跨学科创作路径。媒体剧场不仅是媒介美学的综合表现,更是形象科学的一种可视性场域。技术、叙事、图像、符号在媒介剧场里汇聚在一起,成为未来设计师手中的创新技艺,试图释放突破边界的视觉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近期推出了7项关于未来媒体剧场的前沿探索,像是7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不仅展现了数字视觉创新的更多可能,也是对未来视觉文化的前瞻性思考,现在让我们跟随中国美院师生一同走进7扇”未境之像”……  

     

    …………………………

     

    ……………………

     

    ………………

     



    全文详见

    中国美术学院7个关于未来媒体剧场的探索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