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制造的联觉感官体验
  • 当代嗅觉艺术
  •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系列对话︱控制论、艺术与数字文化
  • 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特征
  • 张海涛:中国独立动画发展中的问题和现状
  • 论坛︱张海涛:近未来影像艺术的媒介趋势
  • 圆桌讨论︱互联网与当代艺术
  • 讲座︱肯·里纳尔多&艾米·扬斯《机器人和生物艺术中的跨物种共生》
  • 唤醒万物——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
  • 谭力勤︱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
  •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 深圳元宇宙科技艺术展 33组全球先锋作品呈现
  • 美博物馆欲办气味展
  • 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将建立嗅觉艺术中心
  • M+呈献数码艺术先驱Beeple《人类一号》,游走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 星空实验室多媒体作品征集
  • 科技与艺术结合 展览业需要转型
  • 与袁小潆浅谈生物艺术
  • [杭州]“迷因城市:骇进现实”第一届跨媒体艺术节
  •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可触摸的全息影像
  • 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舞台剧
  • 第二届“感受力:中国媒体艺术教育论坛”
  • 漂亮的和痛苦的——关于马修·巴尼的电影
  • 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
  • 艺术小组HeHe
  • 2017电子艺术节第三日
  • “重返”首届中国·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 中国元宇宙峰会2021
  • 11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 新媒体艺术会带来产业链吗
  • 颜晓东:新媒体艺术作品由多方参与制作
  • [台湾]人工智能改 - AI Plus 展
  • “3rd Eye”:纽约大学艺术家把相机植入头部
  • 《首届VR艺术研讨会》前言
  • 科学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 癌细胞的"探戈"
  • 声音装置艺术家首获2010年度当代艺术特纳大奖
  • 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
  • 新媒体考古:中国当代录像艺术
  • 中国新媒体艺术大事记
  • 中瑞媒体艺术联展“延时”亮相中国美术馆
  • 施勇、石青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文化评论功能
  • 动画的未来在网络 电视动画渐衰落
  • 专访李振华:尊重新媒体艺术的精神价值
  • 宇宙之外是“元宇宙”
  • 艺术生态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社会实证 > 富士康承认用工严重违规 将限时整改

    富士康承认用工严重违规 将限时整改

    2012-04-01 15:04:26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祝剑禾

    苹果CEO蒂姆·库克本周四造访了富士康位于河南郑州的工厂。图/CFP

    经过一个半月的调查,昨天凌晨,受苹果委托对苹果供应商富士康进行用工环境调查的美国非营利机构公平劳工协会(简称“FLA”)发布报告称,富士康存在数十桩严重违反劳工权利的行为。苹果表态支持FLA的调查报告,富士康则低头认错称将限时整改。

    调查结果

    富士康用工存严重违规

    今年2月15日,FLA总裁奥莱特·范·希尔登率领的一个由劳动力权益专家组成的审计小组也抵达深圳,开始对富士康深圳观澜、龙华工厂以及富士康成都工厂展开工人权益调查。此前,苹果公司因为工人保护问题在全球多个地方遭到抗议。

    昨天公布的FLA报告显示,FLA团队对上述三座富士康中国大陆工厂的3.55万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行了调查。在这份13页的审计报告中,FLA列出了50个与其行为准则及中国劳工法相关的问题,其中包括富士康在卫生和安全、工人代表以及工资和工作时长等方面的违规行为。

    工作时长

    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所有上述三家富士康工厂的工人工作时长(包括正常轮班和有偿加班)都超出了中国劳工法规定的标准,也超出了FLA自己的标准(每周工作60个小时)。报告称,富士康已经同意与FLA合作,在2013年7月1日以前实现“完全遵守”与工作小时数相关的中国法律这一目标等。FLA表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富士康需要额外聘用“数万名”工人,才能抵消当前工人的工作量。

    薪酬

    调查中,有60%以上的员工称其工资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工人的平均月薪为人民币2257元到人民币2872元。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深圳施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320元。

    调查还发现,14%的员工可能无法拿到被拖欠的计划外加班工资,原因是富士康以30分钟为增量来支付加班工资。FLA称,富士康已同意为所有加班时间向工人支付公平的工资,在常规工作时间以外进行的工作相关会议也将计酬。

    安全

    接受调查的工人中有43%以上称其既未经历过某种类型的工作相关事故,也并未亲眼见过此类事故。在FLA开始审计以前,富士康记录在案的事故仅造成了生产暂停的后果。富士康已同意要求主管和工人上报所有导致工人受伤的事故,即时生效。

    回应

    苹果支持FLA建议

    昨天,苹果对FLA的调查结果作出书面回应称:“我们对FLA为评估富士康工厂状况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完全支持FLA提出的建议。”苹果还称:“我们的团队多年来一直都致力于为工人提供教育机会,改善其各种条件,让苹果的供应链成为业内模范,这也就是我们请求FLA来进行这些审计活动的原因所在。我们与FLA有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提高对各地制造商的门槛。”

    而苹果CEO蒂姆·库克本周正在中国访问,并于周四造访了富士康位于河南郑州的工厂,不过该工厂不在FLA此份报告的调查范围之内。

    富士康主动提加薪

    富士康发表声明称,公司将与苹果一道解决FLA提出的问题,并且表示“员工是我们最具价值的资产,我们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确保他们拥有安全、满意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而富士康对于具体问题的整改承诺,则出现在FLA的调查报告当中。富士康承诺,将在2013年7月前使工厂完全符合中国法律要求和FLA的标准,将把工人的工作时间(包括加班时间)限制在每周49小时的法律规定范围内。这意味要将每月加班时间从80个小时减少至36个小时。此外,富士康还同意制定补偿方案,避免工人因加班减少而降低收入。为了在减少工人工作时间的同时维持产量,富士康承诺大幅扩招工人并新建宿舍和食堂。

    影响

    用工成本提升或使产品涨价

    对于富士康涨薪等措施,业界担心,和苹果一样,与富士康同样有代工关系的戴尔、惠普、索尼、亚马逊、诺基亚、摩托罗拉移动等企业将会提高电子产品的售价来转移成本。

    零售卖场百思买的CEO布莱恩·邓恩就持此种观点,其表示上游制造企业用工成本提升将会提高整个电子行业的成本,会给百思买带来利润压力。不过美国投资公司PNC高级国际经济学家比尔·亚当斯则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电子产品价格,但由于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遏制通货膨胀,因此并不会导致价格的大幅上涨。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专访︱乔志兵:油罐艺术中心三周年 ,探索当代艺术的无限可能

    专访︱乔志兵:油罐艺术中心三周年 ,探索当代艺术的无限可能

    2022-04-16 17:55:52.842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索菲、王洋


    2022年3月23日,正在欧洲旅行的收藏家乔志兵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配文“三周年”。

    时间回到2019年3月23日,那会儿还没有新冠疫情,作为上海西岸艺术核心区域之一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正式对公众开放。

    三年以来,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与其创办人乔志兵一起, 积极推动当代艺术与社会的交流,思考艺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的价值角色,在不设边界的环境之中探索着艺术的无限可能。

    近日,“凤凰艺术”连线远在海外的乔志兵带来专访报道。


    640.jpg

    乔志兵,收藏家。自2006年开始当代艺术收藏,其个人藏品涵盖了一批国内外标志性艺术家的创作。2013年至今,乔志兵连续荣登“ARTnews”年度全球顶级艺术品收藏家200人榜单。他同时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并于2019年创办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自3月以来,上海疫情形势日益严峻。这座被迫按下暂停键的春日魔都,早在悄然之中樱花繁盛。往年从龙腾大道行至黄浦江畔,漫步便可穿过一座城市广场。整个地景中散落着五个油罐,周边覆土绿化的草地之上,除却春来散落的阳光,还承纳着人们的惬意和欢笑。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这个包容着艺术、自然和城市于一体的景观建筑,和它的创办人乔志兵一起,在不设边界的环境之中探索着艺术的无限可能。


    212.jpg

    32.jpg

    ▲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始于“美感”

    从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到如今携 TANK Shanghai 扬名国际,乔志兵完成了从个人收藏到机构生产的重要转变。从2006年为装饰俱乐部初入当代艺术收藏,到2009年购入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从而步入国际艺术市场,再到2015年艺术机构“乔空间”启幕、2019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对外开放,16年间乔志兵始终专注且坚定地热爱着当代艺术。

    他曾在收藏展“此时此地”中留下过这样一段话:“当代艺术记录这个时代,也影响这个时代;因此我希望通过收藏同代艺术家的作品,记录我经历了的这个时代。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与任何时代的艺术同样伟大。”

    乔志兵专注于收藏与自己同时代的艺术家作品,其中既包括张恩利、刘炜、隋建国、展望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不乏国际市场中的标志性艺术家作品,如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托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和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等。从2013年至今,乔志兵连续荣登 ARTnews 年度全球顶级收藏家200人榜单,凭借独到的眼光和品位建立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收藏体系。


    4 (2).jpg

    ▲ 何翔宇《智慧塔》2013;宋琨“泛灵净界·鲛人泣珠”展览现场;加里·西蒙斯(Gary Simmons)《RGB》2021;“西斯特·盖茨:坏霓虹”展览现场


    2021年3月,“乔志兵收藏展|美感”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展览以乔志兵个人收藏经验为切入点展出了其私人收藏的其中十二位国内外艺术家早期或近期的创作。收藏展往往以藏家的个人线索来整理呈现作品,其中蕴含着收藏家对作品的思考和再创造。也正如杜尚所言,“真正的收藏家是一个艺术家,他挑选画作,把它们挂在墙上做展示,换句话说,收藏本身就是他的创作。”


    5.jpg

    ▲“乔志兵收藏展|美感”海报


    “美感”作为乔志兵收藏之路的原点,同样体现着艺术作品最直观的触发点。所谓艺术品必会涵盖审美性,而真正的艺术品则集审美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众多元素于一体。这也就要求收藏家们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和有效的措施去发现尚在成长中的艺术家作品,以及挖掘暂被市场低估或忽视的艺术精品。

    在“美感”这场展览当中,包括托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的“蓝色帆布三联画”、仇晓飞的《伞塔》以及刘韡的《丛林》在内的不少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各自转型期的创作。乔志兵作为收藏家,在与艺术家们交往互动的过程当中,会持续性地关注他们每个阶段的转变,在慧眼独具的果断收藏之外,也和他们共同成长。


    91.jpg

    ▲ “乔志兵收藏展|美感”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展览现场,2021


    从个人收藏走向机构生产

    2015年,乔志兵从个人转身走向机构,创立了私人展示空间“乔空间”。这里开办过“工作室”、“全球定位”、“代表作”等艺术家群展,亦呈现了马丁·克里德(Matin Creed)、马特·桑德斯(Matt Saunders)、何翔宇、张云垚等著名艺术家的个人展。乔空间自开创至今,始终秉持国际视野,致力于引介和呈现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大力支持优秀中国青年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艺术项目。


    640 (4).jpg

    ▲ “代表作”展览现场,乔空间

    640 (5).jpg

    ▲ “工作室”展览现场,乔空间

    640 (6).jpg

    ▲ 马丁·克里德(Matin Creed)个展现场,乔空间,2016


    2019年,作为上海西岸艺术核心区域之一的油罐艺术中心正式开幕。三年时间里,TANK Shanghai 始终保持着开放与多元的心态,不仅持续呈现了国内外艺术家的重要展览,而且多次举办了论坛、音乐表演等活动,亦通过一年一度的玩家艺术节、油罐跨年夜吸引着公众的艺术参与。

    2019年,TANK Shanghai 以“建立中”、“有时候你会想,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宇宙中,谁在梦到谁?”、“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三展联合开幕。9月,首办玩家艺术节,结合展览、市集、美食、音乐、涂鸦、潮流文化等形式,为观众带去了多重文化体验。10月,一场国家级别的展览“凸面/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在此呈现。11月的展览“海湾到海湾”展示了艺术家西普瑞安·盖拉德标志性及最新的创作。2019年最后一天,TANK Shanghai举办了“关注未来·油罐跨年夜”,集合了舞厅、桌游、占卜、美食、艺术家表演等项目。



    ▲“建立中”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9

    ▲ “凸面/凹面:比利时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19 - 2020

    12.jpg

    ▲  2019油罐玩家艺术节、油罐跨年夜派对活动海报


    2020年,两场展览“More,More,More” “C”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10月初的第二届玩家艺术节更聚焦于艺术家及艺术机构,带来更平易近人的艺术品。而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TANK Shanghai还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邀请观众一起在“罐装Plaza”中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

    13.jpg

    ▲ “More, More, More”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0

    14.jpg

    ▲ “C”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0


    2021年,更多的艺术作品得以在油罐呈现。3月,乔志兵收藏展“美感”、西斯特·盖茨“坏霓虹”开幕。6月,群展“红”集中呈现了多位艺术家的主题作品。9月底,第三届玩家艺术节首次呈现大咖展,邀请了建筑、电影、音乐、舞蹈、设计、美⻝等领域的代表人物,用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呈现不同纬度的当代艺术。11月,艺术家贾蔼力的最新绘画展“莽原”开幕。12月底,“游托邦:游戏现场”聚焦当代中国游戏产业与游戏作品,带领观众进入多重“游戏现场”。年末,“艺术不眠夜”跨年夜活动准时开展,通过一系列艺术项目充实了新年倒计时的夜晚。


    16.jpg

    ▲ 西斯特·盖茨“坏霓虹”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

    640 (7).jpg

    ▲ “红”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

    17.jpg

    ▲  “红”展览现场,施勇《三百个字》,霓虹灯装置,尺寸可变,《红》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21

    6401.jpg

    ▲ 贾蔼力个展“莽原“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2022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大大增加了当代艺术展的趣味性与互动性,直观地拉近了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在弥合两者之间巨大割裂感上,油罐作为中间链条作出了一次有效示范。

    640 (21).jpg


    640 (8).jpg

    ▲ 玩家艺术节、油罐跨年夜活动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过去三年,油罐艺术中心所呈现的活动横跨了音乐、表演、对谈、放映、竞技等领域。公众在这里不仅能够观赏极具审美性的当代艺术,还能够通过玩家艺术节、沉浸式音乐表演及剧本杀等活动深入体验艺术的创造性。在此之中,人们可以自发参与到作品的设置中,将场景变成一个活动剧场,一个开放的实践空间: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形式以不同的姿态发生——这种状态几乎是可以单纯为了好玩。由此,简单的活动也可以成为艺术,公众几乎不需要去思考什么是艺术,只需遵循自我主观的审美意识,完成当下的艺术体验。


    6403.jpg

    640 (20).jpg

    ▲ 论坛活动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他们始终秉持“始于艺术,不囿于艺术”的原则,积极推动当代艺术与社会的交流,思考艺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的价值角色。如同丹托所提到的,“艺术除了美,还存在着更广泛的美学特性,这是类似于有用处的真与善的价值……艺术中的真可能比美更重要。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意义重要。”


    ▲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在油罐,艺术就像一场邂逅一样展开:作品从艺术家手中而来,通过类型各异的呈现方式与观众发生关联。艺术不仅仅只是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而非“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观念与观念相遇、交换、互惠,最终艺术与美共生。


    凤凰艺术 × 乔志兵

    Questions & Answers  

    Q:从您的朋友圈来看,您最近一直在海外旅行。可以看到您与一些著名艺术家相聚的画面,令人很好奇。您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旅程吗?

    A:疫情以来超过两年没有出国,我一直很想在国际上看看艺术的现状,看看好的展览。这次在欧洲要待三个月以上,看看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博览会、卡塞尔文献展等。当然这次也会见到很多艺术圈的朋友、艺术家等,聊聊天,挺好的。



    ▲ 乔志兵的欧洲行花絮,2022


    Q:对您而言,您会怎样概括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这三年来的历程?在外部环境较为艰难的这三年内,您觉得所做的规划和运作有否实现了您最初的愿景?

    A:TANK Shanghai 开馆三年来,一直在探索,很开心的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展览和活动。这三年里油罐做到了让当代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我们希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创造欢乐的时刻、积极的时刻。所以一直在正常排展览计划和活动。


    311.jpg

    ▲ 阿根廷艺术家阿德里安·维拉·罗哈斯(Adrian Villar Rojas)个展“有时候你会想,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宇宙中,谁在梦到谁?”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9

    321.jpg

    ▲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19

    33.jpg

    ▲ “西斯特·盖茨:坏霓虹”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

    34.jpg

    ▲ 油罐玩家艺术节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Q:艺术家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为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三周年创作了一个纪念影像作品,十分惊艳!听说他将于今年5月在 TANK Shanghai 推出个展,在您眼中他是一位什么样的艺术家?为什么在三周年之际选择了他?

    A:我认为埃德是一位属于未来的艺术家。埃徳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技术与文学,以非常独特的方式结合,这次即将举办的展览就是很好的体现。同时他也在多领域进行跨界创作,比如文学、戏剧、歌剧,我刚在哥本哈根观看了埃徳主创的舞台戏剧《Sorcerer》,印象特别深刻,当艺术家将他的思考注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给人带来的体验可以是前所未有的。

    35.jpg

     ▲ 戏剧《Sorcerer》海报


    Q:从个人收藏和机构生产两个不同角度来看,什么样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你?选择标准是否会有差异?

    A:收藏的标准和机构生产的角度会关注对现实社会有洞察力和思考的作品。也会考虑适合做展览。


    Q:您可以分享一下这三年来,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举办过的最值得回顾、最有意义的展览和活动吗?

    A: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精彩之处,比如2021年的展览里,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把油罐空间转化为旱冰场,提供了线下的社交平台;我们也做了“回到九十年代”的活动;乔志兵收藏展“美感”,把我对个人收藏的梳理和思考进行了部分呈现;年末开幕的“莽原”是贾蔼力近年来国内第一次大型个展,展出了他的巨型作品,可以感受到艺术家近年来对艺术和生命的深入思考,以及在绘画上的不断突破。


    36.jpg

    ▲ “西斯特·盖茨:坏霓虹”旱冰场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

    640 (18).jpg

    ▲ “乔志兵收藏展 I 美感”,奥斯卡·穆⾥略 (Oscar Murrilo)展览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

    37.jpg

    640 (19).jpg

    ▲ 贾蔼力近年来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莽原“现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21-2022


    Q:近三年来,除了疫情肆虐,隔离封闭到处存在,一个月前俄乌战争爆发至今,有人说这可能将成为全球化的新拐点。在如此特殊的历史时刻,您觉得艺术机构该怎么往下走?您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和规划?您希望油罐艺术中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扮演怎样一个角色?

    A:对于如此特殊的历史时刻,TANK Shanghai 会更注重与社区、城市的连结,比如“油罐玩家艺术节”,同时加强中国当代与国际的交流。


    38.jpg

    ▲ 法国总统马克龙、演员巩俐等到访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2019

    39.jpg

    ▲ 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到访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


    回顾2019年至今的三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以艺术为本,同时保持了向外兼容的多元、包容和开创性。为每一位观众呈现当代艺术展览的同时,也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持续为城市带来美好和活力。正如创始人乔志兵所言:“艺术之于城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艺术内生的价值能为城市带来美好和活力。”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公众号“乔空间”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等。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