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清晰的地平线 - 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北京]清晰的地平线 - 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2011-12-03 12:02:46 来源: 艺术中国 作者:

【专题】 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展览时间:2011.11.05--2012.03.01

展览地点:寺上美术馆 北京市顺义区张喜庄路火寺路东

学术主持:易英、殷双喜

策展人:何桂彦

参展艺术家:

第一单元: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

包炮、何力平、黄雅莉、刘焕章、田世信、王克平、吴少湘、余志强、朱祖德

第二单元: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

陈克、陈文令、傅中望、姜杰、焦兴涛、刘建华、李秀勤、梁硕、李占洋、隋建国、史金淞、向京、于凡、杨剑平、展望、张永见、朱成、邓乐

第三单元: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

曹晖、陈长伟、高峰、高磊、何翔宇、李晖、卢征远、毛同强、琴嘎、宋冬、Unmask、王鲁炎、吴小军、王思顺、阎冰、阳江小组、杨心广、徐冰、金石、谭勋、尹秀珍、卓凡、赵光晖、庄辉、邬建安、陈长伟、李洪波、张大力

“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于2011年10月27日在北京顺义•寺上美术馆开幕,由易英先生、殷双喜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何桂彦先生任策展人。

展览的缘由与基本思路

中国当代雕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当代艺术的其他形态一样,当代雕塑有线性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历史,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艺术思潮的演进。但是,迄今为止,作为重要艺术现象的当代雕塑,其作品并没有能够予以整体性的呈现与展示,其学理性的梳理与艺术史的写作也处于起步阶段。

以1978年以来的当代雕塑为起点,在于以线性的发展脉络为基础,勾勒、呈现中国当代雕塑三十年来的基本面貌与发展格局。同时,该展以十年为界,将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并以“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为题,邀请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加。本次展览将以作品勾勒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并力图呈现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艺术史情景,及其自身是如何在本体建构与文化介入的任务下,衍生、发展,并形成独特的艺术史谱系的。

在80年代,当代雕塑许多新风格、新思潮的出现值得关注。1、去纪念碑雕塑的出现;这种思潮不仅是对教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拨。2、前卫雕塑的涌现;以“星星美展”上的雕塑作品为标志,一批艺术家开启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风格的、具有批判色彩的雕塑创作;3、地域化的乡土风格;这种风格的出现与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乡土绘画”分享了共同的社会与文化情景,但雕塑领域的乡土风格或少数民族题材,更强调雕塑语言的本体特征与风格的个人化表达。4、艺术本体的回归;这类创作虽然大多出现在学院系统,但在当时,强调本体的独立与追求形式的表达仍是当代性的重要特征。5、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创作;由于受到“新潮美术”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影响,这种风格集中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

与80年代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不同,90年代初,随着社会文化情景的改变,当代雕塑最重要的变化在于观念革命与介入现实。如果说80年代当代雕塑更多的体现为对语言、媒介、形式的关注,那么90年代突出的特征在于艺术家以积极的心态介入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活,作品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以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和“雕塑1994——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为标志,开启了9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的多元发展进程。其中,几种创作现象值得关注:1、艺术家有意识地与宏大叙事的、充满理想主义的题材拉开距离,转而关注近距离的日常生活与微观化的现实世界,关注底层人群,表达一些看似琐碎且片断化的情感;2、将80年代中期对现代主义语言与风格的学习推进到当代层面,即形式——风格的范式建立让位于作品内在的文化意识,或问题意识,此时,艺术家不仅有意识地强调形式背后蕴涵的本土传统与文化身份,而且,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文化的针对性。3、解构主义风格与都市题材雕塑的大量涌现。当然,最重要的是,与80年代官方vs.民间、本土vs.西方、传统vs.现代、内容vs.形式等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有很大的差异,90年代当代雕塑的叙事模式是在全球化的当代艺术情景、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创作观念的嬗变与革命,以及对当代文化的反思与建构等话语模式中形成的,从而其叙事模式呈现出多元、散点、个人化的特征。

对雕塑学科化建设与学院教育模式的拷问与反思,对雕塑形态与边界的拓展与追问,对当代艺术整体学术语境的思索与界入,对国际当代艺术潮流的对话与回应……,它们共同构成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代雕塑发展时的共时性语境。尽管这一阶段的雕塑创作呈现出蔚为壮观的多元局面,但有几个方向仍值得深入的讨论。1、当代具象雕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传统雕塑的“雕”与“塑”让位于材料“物性”所负载的物理与文化属性;“物”的出现,除了体现为“去雕塑”的发展趋势,也表征着当代雕塑语言学的转向。在这个过程中,雕塑与装置之间的界限面临消解,与身体相关的话语得到了有意识的强化,而对“剧场”概念的引入,则使得观众的观看与观看的时间成为了作品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对当代雕塑自身形态与边界的不断追问中,当代雕塑不仅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增强了自身的包容力,能有机地接纳装置艺术、建筑艺术、观念艺术的成果,在形态上能融汇影像艺术、过程艺术的一些视觉方式,并尝试将时间与过程纳入当代雕塑意义呈现的维度中。

展览专题

第一专题: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

第二专题: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

第三专题: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