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2011年展 > 学术讲座第六场(查常平主讲)- 后现代之后:来临中的另现代

学术讲座第六场(查常平主讲)- 后现代之后:来临中的另现代

2011-11-22 13:32:08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第7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学术讲座第六讲 - 后现代之后:来临中的另现代
 
讲座召集人:栗宪庭
讲座地点:宋庄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讲座时间:11月26日 星期六下午14:30-5:00(120分钟)
讲座主题:后现代之后:来临中的另现代
主 讲 人:查常平(博士、批评家、《人文艺术》主编)

主办单位:北京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
          宋庄艺术促进会
          宋庄美术馆

讲座提要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时代,一个人越来越充满人类性和个人性的时代,一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互相交往更加频繁的全球化时代,因而未来一定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东方与西方之类亚人类价值观走向示薇、衰落的时代。就艺术创作而言,今年第四届泰特三年展的艺术家,主要从文化史、社会史、个人史、人类史四个方面获取感觉经验,大部分人选择多媒介的艺术观念语言图式。多媒介艺术,就是观众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观赏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内含声音、影像及其他多种艺术媒介。相反,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装置之类单媒介艺术中,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不过,多媒介艺术,却要求艺术家具有整体控制每个瞬间如从多部投影仪摄取画面效果的能力。对于观众而言,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介艺术,强调接受者的现场心理感受的重要性与整合各种媒介经验的能力。因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旅行经验正在成为艺术家的主体经验,唯有这种多媒介艺术才可能更好地对此加以表达。这构成策展人尼古拉?布里沃(Nicolas Bourriaud)提出“另现代”之主题的依据。本讲座将以第四届泰特三年展的作品为例,分析从中所体现出来的后现代终结之后——“另现代”文化的初步特征,以及同圣经中的寄居观的联系。

主讲人学术简历
查常平,1966年生,重庆长寿人。博士,批评家、人文学者。

1987年在四川大学、1990年在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日语、美学、基督教,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术方向为艺术评论、历史逻辑、圣经研究,能够使用英语、日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人生定向为以信仰为基业、以教师为职业、以学问为志业、以批评为事业、以翻译为副业;以原创性的逻辑历史学阐释人类历史的逻辑、奠立汉语人文学术发展的内在根基为学术理念。发表 “感性文化批评范式”、“什么是逻辑历史学”、“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及其救赎意识”等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日本历史的逻辑》(1995成都)、《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艺术、宗教、美学之比较》(2007成都)、《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下卷,(2008桂林);译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2005北京)、《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天皇制和基督教》(2007北京);《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中世纪哲学》(合译,2009北京)。主持翻译《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形成世界的观念》上、中、下三卷(2004 北京);主持《都市文化研究》论从中“艺术中的都市文化”栏目(上海三联书店,2005-至今);主编《人文艺术》论丛1-9辑,主编“基督教文化经典译丛”(上海三联书店,2006-至今);主持“本源•生命”(1997)等艺术展。曾经任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1990-2001),现供职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副教授。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