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6、2017年 > [现场]“私人经验”

[现场]“私人经验”

2016-05-15 16:22:13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2016-5-7,北京798艺术区荔空间“私人经验”开幕现场。策展人:顾振清、张海涛;参展艺术家:黄嘉彦、刘旭东、吴昀锟、袁霆轩;展览持续至6月7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吴昀锟《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综合材料;2015 

 

吴昀锟《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局部

吴昀锟《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综合材料;2015 

 

吴昀锟《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综合材料;2015 

 

吴昀锟《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综合材料;2015 

作品介绍:
这件作品我取名《我们都走在泥泞的路上》这源自我自己的一个梦境,梦中自己从外面回来满脚沾满了泥,非常狼狈!醒来时这一画面一直在我头脑里徘徊,思考梦境带给我的原因与启示,这跟我自己的经历和自我在社会中的处境的思考与担忧有关,面临这样的社会处境我想其实每个人一样都会身处其中,这条路本来就是泥泞的,只要走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会显示这条路带给你的特征,不管你是穷的、富的,好的、坏的....社会语境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同的东西也赋予每个人某些共同的面貌,无法摆脱!

 

吴昀锟《花开系列之五——砖》,2014,尺寸可变

吴昀锟《花开系列之五——砖》,局部 

 

吴昀锟《花开系列之五——砖》,2014,尺寸可变

 

吴昀锟《花开系列之五——砖》,2014,尺寸可变

作品介绍:
《花开系列》作品是以一些被使用过后废弃的材料作为载体。花开的呈现是我想赋予这些冰冷、发霉、腐烂或被人们遗弃的物质一种更温暖的感觉,而腐烂发霉也正是花生长所需要的内在因素。这些“花”看似美好但其实都是用刀多次划破后呈现的一种类似“花”的姿态而已。这种”美好“是以一种隐藏着的极其残忍的手段表现出来的。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录像:火烧手中碳;装置:烧后掌中宝;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装置:烧后掌中宝;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望京SOHO》
地点/北京,材料/煤,尺寸可变,2014-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棒槌岛》
地点/大连,材料/煤,尺寸可变,2014-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一块煤》
地点/北京,材料/煤,尺寸可变,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我》
地点/北京,材料/煤,尺寸可变,2014-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天安门》
地点/北京,材料/煤,尺寸可变,2014-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裤衩》
地点/北京,材料/煤,尺寸可变,2014-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录像:火烧手中碳;2016

 

刘旭东《掌中宝》系列;录像:火烧手中碳;装置:烧后掌中宝;2016

黄嘉彦《落叶》,数码出片艺术微喷;165x110cmx2;2015

 

黄嘉彦《落叶》,数码出片艺术微喷;165x110cm;2015

 

黄嘉彦《落叶》,数码出片艺术微喷;165x110cm;2015

在一片树林中,将结实的网子在树之间连接成一个截面,树的落叶都落在网上,长年累月的堆积,在网上形成各种形状和体积,落叶无法接近土地。以介入自然环境的方式,探索形式上的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隐喻,得到启发。

 

袁霆轩《陷声肺物:突厥》;高清动画;时长5′00″ 

袁霆轩“陷声计划”意图把发声的体内感应外化为造型艺术。

 

袁霆轩《陷声肺物:台独》;高清动画;时长5′00″

袁霆轩《陷声肺物:日本》;高清动画;时长5′00″

 

袁霆轩《陷声肺物:国民党》,高清动画,时长5′00″

 

袁霆轩《陷声肺物:方糖》;高清动画;时长5′00″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左起:艺术家吴昀锟、刘旭东、黄嘉彦

左起:艺术家刘旭东,策展人张海涛、顾振清,艺术家吴昀锟、黄嘉彦

左起:艺术家刘旭东、李暐,策展人张海涛

 

左起:策展人张海涛、顾振清,艺术家杨心广 

策展人与参展艺术家及友人合影

私人经验
策展人:顾振清、张海涛
艺术家(按姓氏字母排序):黄嘉彦、刘旭东、吴昀锟、袁霆轩

开幕:2016年5月7日(周六)下午4时
展地:798荔空间 - 北京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6
展期:2016年5月7日—6月7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30 — 18:00
艺术总监:杨 荔
行政总监:杨 楠
联系方式:www.li-space.com ; info@li-space.com ;+86-10-59789542
合作媒体:艺术档案 www.artda.cn                       

Personal Experiences

Curators: Gu Zhenqing, Zhang Haitao  
Artists (in alphabetical order) : Huang Jiayan, Liu Xudong, Wu Yunkun, Yuan Tingxuan    
                   
Opening: 4pm, Saturday May 7, 2016  
Location: 798 Li Space (D06-6 Zhong Er Jie,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Lu, Beijing)                        
Exhibition: May 7 – June 7, 2016
Gallery Opening Hours: 10: 30-18: 00, Tuesday-Sunday
Art Director: Yang Li
Administration Director: Yang Nan
Contact: www.li-space.com; info@li-space.com; +86-10-59789542
MEDIA PARTNER: www.artda.cn


私人经验

文︱顾振清

私人经验意味着人类经验中一种动态的、灵性的差异化存在。在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历程中,或多或少总存在着一种朴素的、初始化的自我经验。传统基因、美学修养、形式语言、方法技艺所层层累积的人类共有经验,一旦被艺术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空,他即可能在自身的经验空格中感知并体认到自我的鲜活存在。私人经验源自一种自我放逐的任性。艺术家针对私人经验孜孜以求的情结,不仅仅体现在自主创新的价值观之上,同样也表现在自己梦自己圆的反思机制之中。私人经验的差异化存在以及不断刷新的差异性发展,才使艺术家的个性成长和个人形式语言的养成成为可能。艺术家黄嘉彦、刘旭东、吴昀锟、袁霆轩的私人经验各有各的腔调、各有各的精进,也许不涉文化风潮和世俗,却不失为一种提升自我、安身立命的存在方式。

Personal Experiences

Gu Zhenqing

Personal Experiences imply dynamically and spiritually different kinds of existences in human experiences. In an artist's personal creative process, therein more or less lies a kind of down to earth, primeval self-experience. Traditional heritage, aesthetics development, formal languag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ll of these accumulated collective human experiences, once expelled repeatedly by the artist, may lead the artist to perceive and comprehend a vivid self-existence within the empty shelves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Personal Experiences originate from the capriciousness of self-exile. The artists' adamant seeking for personal experience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valu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s, but also in the introspection of completing one's own dreams. The different existences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the constantly anew developments,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mature personalities and identifiable formal language.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artists Huang Jiayan, Liu Xudong, Wu Yunkun and Yuan Tingxuan each has their own character and impression; they may not related to cultural trends and popular customs, but there is a self-elevating, grounded kind of existence.

 

私人经验

文︱张海涛

“私人经验”是个人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与技能,也是自我亲身经历的一种体验(即个体直接接触事物中通过感知获得客观事物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可以看出“私人经验”不是单纯的至上而下的公共认知,而是私人微观视角表达的观念、态度和方式。

在中国文革结束之前的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为主导的时代,个体的私人经验是不能独自发声的,个人只是国家利益这个大机器包裹下的一个“螺丝钉”,一切听党的话,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即便是组织极端错误的意识形态,私人也没有话语权和建议权,个体争取自己的权益必然遭受恶果,通过利益集团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的声音,这样的集体主义看起来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其实背后是一言堂的集权体现。70年代末的“伤痕文艺”开始以少数群体表达对文革记忆的感伤和批判;80年代初“乡土艺术”以小人物题材替代了“红光亮”、“高大全”的领袖形象,逐渐向艺术家的私人意识靠近;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出现了个体户和下海人,他们逐渐摆脱集体主义生存方式;90年代初改革进一步市场化、私企大规模增加,加上国企下岗,个人不再受到组织的掌控生存,这时的“漂一代”、“盲流”出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当代艺术思潮新生代、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卡通一代以及私人经验为表达方式突破感官禁忌的行为艺术、后感性艺术…..强调个体对社会生存环境的批判认识,近距离的表现自我无聊、空虚、琐细的生存状态及感受,这时的艺术观念既是个人的又是介入现实的经验,借用流行文化对所谓崇高的政治权利的消解,反讽庸俗的“暴发户”社会现象,而这样的个体介入公共经验的表达,区别于现代派艺术侧重表达内心自我的“喜怒哀乐”感受。

如果说90年代的艺术潮流是六零后个体对当时社会生存状态的关注,而“七零”到“八五”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更加强化私人经验,这个群体的艺术家相对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冲劲,试图摆脱尴尬而暧昧的生存状态,侧重表达中国式的私人经验,相对内敛、稳重、严肃,关注终极的生命体悟和人生观,寻求自己的创作脉络,区别于八五后人群对消费、娱乐文化的自我放纵式经验。

这次参加荔空间“私人经验”展的四位艺术家年龄段在“七五”到“八五”之间,他们私人对自然物态的生老病死、时间记忆和个体生命体验与寓言性经验更加关注,借以“掌中宝煤材、落叶收集、泥泞的鞋和生理器官”等符号表达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将其艺术形象化。争取个体逐渐 “私人经验”的自由表达、尊重个体的各种私权利,从大的角度看也是一种社会民主化的体现,另外从微观视角看它也是一种艺术价值判断的实践过程。这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刘旭东、黄嘉彦、吴昀锟、袁霆轩是湖南籍或在湖南生活、私交很好的哥们,这种熟悉的私人情感关系很自然,也是我们想邀请他们一起做展览的原因。

2016年5月1日  

上一篇: [展讯]ZZEx 2..  下一篇: [展讯]私人经验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