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北京NO!SPACE“日常动媒体”开幕现场。策展人:张海涛;参展艺术家:金南五、栾佳齐、倪华夏、邱宇、叶炳林;展览持续至11月15日。
▲ 邱宇作品《神经·源2#》
▲ 栾佳齐作品《克拉尼-涟漪》
▲ 倪华夏作品《无头无尾》
▲ 倪华夏作品《无头无尾》局部
▲ 倪华夏作品《1,00000....0-1=0》
▲ 倪华夏作品
▲ 叶炳林作品《五色十光》
▲ 叶炳林作品《五色十光》局部
▲ 叶炳林作品《五色十光》
▲ 金南五作品《暗箱》
▲ 左起:参展艺术家邱宇,策展人张海涛,参展艺术家叶炳林,NO!SPACE出品人张兰、参展艺术家倪华夏
日常动媒体
Daily Dynamic Media
策展人:张海涛
艺术家:金南五、栾佳齐、倪华夏、邱宇、叶炳林
开幕时间:2017年10月1日(周日)16:00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1日—2017年11月15日
展览地点:NO!空间[NO!SPACE]
空间地址:北京·宋庄徐宋东五街60艺术区
联系电话:+86-13911452722
E-mail:zhanglan87@hotmail.com
媒体支持:艺术档案 www.artda.cn
日常·动媒体
文︱张海涛
很多学者预测未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将分道扬镳,甚至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将来是以数据计算来诠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文主义中核心价值人的感觉都是计算得出的结果,这一点我个人表示怀疑,人类的有机生命肌体和思维极其复杂微妙,如果人工机能能完全取代人类,那人类将不复存在。而未来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艺术的价值判断中媒介、技术与题材符号、感觉观念是核心要素,将科技新媒介与日常的人文生存感受结合创作,即是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合谐存在的微观呈现,这就是我们想做“日常动媒体”展览的目的。
动媒体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形态,此次展览的作品和很多炫技的数字交互艺术作品不同之处是:此次“日常动媒体”展借用动态的媒介,如邱宇通过人工智能感应装置、倪华夏的自动技术、栾佳齐的物理转换装置、叶炳林的动态影像装置、金南五的动感灯光、音频等技术载体关注当下现实日常人文话题和表达东方思想中自然的生命感悟。荒诞现实的异常化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时代印迹,寻找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
动媒体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快捷、舒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介的革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插电与不插电、干媒介与湿媒介的跨界与融合,也将改变我们新的伦理、新的空间关系。日常符号的表达开始向日常动媒体转换,也会让日常事物行动起来焕发生命的活力,甚至强化主观感受的表达,借物喻人的同时表现虚实的思想关系,而非简单的呈现与纪录,日常现实符号与超现实虚境的结合也是在反映这个时代,虚实同源都是反应当下人的认知。
日常符号和场域可以反映微观个体与大时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通过物件、行为表达自己的生存感受:失落、迷茫、恐惧、紧张、变态、抑郁、浪漫、或无聊、或兴奋、或感伤、或无奈……也反映自己的生存状态与身份,甚至以批判的眼光反讽一个时代的宏观现象、思潮、事件,侧面提出社会问题,甚至隐藏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日常符号也可能隐藏历史记忆的新认知,或对情感、时间、欲望、生老病死的永恒话题的新转换,也可预设未来矛盾的世界。艺术作品中动媒体技术与日常符号的选择不同自然表达的语言、感受也不同。
媒介的超越与创新是艺术价值判断的要素之一,工业革命之前的艺术创作主要是以传统媒介(国油版雕)的技术、材质作为创作的载体。近现代的历史时期摄影、电影、装置、行为、录像、新媒体等媒介、技术的创造改变了艺术的语言结构,让我们的观念、感受的表达更加与时代同步,甚至对未来也可以自由的想象。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这五个要素让艺术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形态也不同,因此艺术也一直在创新中,永远不会死亡。媒介在不同的时代拓展着它的载体、技术和材质,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的跨界,超越自身的载体束缚,动媒体做为新媒体的主要形态也会让日常符号、材料具有新的当代性、实验性和未来感,探讨艺术介入现实的方式和精神怎样能更加自由,让艺术的人文启示功能最大化的提现。
2017年8月
艺术家部分参展作品
▼
邱宇
▲ 邱宇《神经·源2#》
装置:螺纹软管,马达,传动装置
60x 60 x 220cm
2017
生活中常见的螺纹软管在规律的旋转运动下产生其物理属性的不确定性,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使他们在运动中产生力量的搅拌,挤压和碰撞。每次运动都是一种物质属性的本反射,相似而又不同。在无数次机械而又不确定的感知中,接受和传导的运动构成物理的神经系统。
▲ 邱宇《神经·源2#》局部
▼
栾佳齐
▲ 栾佳齐《克拉尼-涟漪》
互动装置
120x120x30cm
2016
液态金属纳米水在不同频率下产生变幻莫测的水波,人们看到像水银的液态表面泛起的“克拉尼图形”的涟漪会引发关于神秘与未知的想像。
▲ 栾佳齐《克拉尼-涟漪》动图
▲ 栾佳齐《震波与浮尘》
互动装置
2016
通过关于振动形式的研究,艺术家利用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来振动纳米级的金属粉末来模拟了一场虚拟的爆炸。当声音的强度与粉末的分量达到特定值,在装置箱里将形成一朵迷你的蘑菇云,而这样的振动强度也将让观者产生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
倪华夏
▲ 倪华夏《1,00000•••0-1=0》
90 x 80cm
装置
2017
1究竟是什么?它的缺少带来一切归零的改变,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它吞噬生命即一切。一生中失去了原有的1,而终归为0。
▲ 倪华夏《1,00000....0-1=0》局部
▲ 倪华夏《1,00000....0-1=0》动图
▲ 倪华夏《无头无尾》
装置:铁丝、滑轨、电机
2017
它更像是一个自循环的环带,无头无尾,无始无终。似乎吸纳一切,永无止境。但即使这样,它依然无法逃脱自我的轨道的魔咒。
▲ 倪华夏《无头无尾》作品现场
▼
金南五
▲ 金南五《暗箱》
多媒体装置
150x50x140 cm
2014
艺术家在从北京的旧货市场上淘来的中国旧家具上找到了一种形式,他在柜子内部搭建了一个由废电子元件构成的城市模型,这个隐匿着一个微型城市的柜子,因此变成一个电子“暗箱”的景观。这个暗箱城市有时像一个躺在一个幽暗的棺木中,只有微弱的光线忽明忽暗,城市就像横卧在一座坟山下的电子废墟。
▲ 金南五《暗箱》局部
▲ 金南五《暗箱》作品现场
▼
叶炳林
▲ 叶炳林《五色十光》
多媒体装置
2017
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艺术家的舞台表演。影片的主体不是里面频繁出现的某个演员,而是根据艺术家的想象,一步步丰盈起来的一个幻想群体。
▲ 叶炳林《五色十光》局部
▲ 叶炳林《五色十光》作品现场
参展艺术家简历
邱宇
生于河北秦皇岛
2012-2016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交互方向
2005-2009 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
2001-2005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个展
2016“增生计划—城市天顶”邱宇个展,闳约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 “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NO!空间,北京,中国
联展
2017“约会”来自中法的青年艺术,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大展,郑州,中国
2016“动想”交互装置艺术展,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
2016 中美艺术高校媒体艺术展,纽约,美国
2016“青年图语” 影像作品展,法兰克福,德国
2015“新民间转换”798艺术节主题推介展,798金属库,北京,中国
2015 岛Island -Tropical lab 9,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Singapore,新加坡
2015 Echo:INSIDE OUT CAFA&LASALLE交流项目展,新加坡
2015 B3双年展-动态之再动态影像展,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
2015 Echo:INSIDE OUT CAFA&LASALLE交流项目展,中央美院,中国
2015 海上世界国际灯光艺术节音乐创作,深圳
2014 “共振”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艺术北京公共艺术展,中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3 微迁移公共艺术展,天津,中国
2010 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
栾佳齐
1983年生于吉林,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期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交换学习;2015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于同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创作奖。
展览(部分)
2017 “Tourbillon”装置雕塑联展,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
2017 墙势力第二届墙报艺术家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 第六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芜湖
2016 新伊甸园中日韩青年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
2016 至上之形 - 当代雕塑的裂变,兑山美术馆,厦门
2016 花托般盛开多维的13位艺术家,罗湖美术馆,深圳
2016 第四届中国-意大利艺术双年展,北京
2016 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5 Astute Art Investments,悉尼,澳大利亚
2014 “4AA4”,4当代艺术中心,悉尼,澳大利亚
2014 当代艺术与公众,KCAA,北京
2014 制造多巴胺“对冲”,国艺美术馆,北京
2014 “试验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元典美术馆,北京
2013 微个展,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北京
2013 “反转基音”,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2013 “微渗入”艺术家联展,绥风美术馆,北京
2012 “说一说”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零艺术中心,北京
2011 新星星艺术节获提名艺术家,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
2010 “视界的空隙”当代艺术展,时代空间,北京
2010 798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获传媒大奖,北京
获奖
2017第二届墙报艺术家三等奖
2016第六届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评委奖
2016 Artand 2016年度影响力大奖
2016 中央美术学院2016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优秀创作奖
2015 阿波罗艺术未来奖颁奖典礼获得艺术未来奖
2014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创作展提名奖
2013“试验田”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2“痕迹”新星星优秀作品提名奖
————————————
倪华夏
1991年出生于天津;
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
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曾交换到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学院学习媒体艺术;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览
2017 研究生毕业展,中央美院
2015 常青藤计划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今日美术馆
2015 第三届全国青年版画展,青岛
2014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4 本科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院美术馆,北京
2014 罗中立奖学金,四川美术学院
2013 台湾艺术大学交流展,台湾艺大展览馆
2013 苏州现代美术馆当代作品展,苏州美术馆
2012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北京
获奖
2012-2013 获中央美院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4 虚苑青年版画获版画新锐奖
2014 获罗中立奖学金
2014 获保利新势力提名奖
2014 创作组画《介》荣获二等奖
2014 获大学生优秀创作奖学金韩国“依恋奖学金”
2014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大学生奖,并同时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大学生称号
————————————
金南五 NAMO(韩国)
出生于韩国;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职业艺术家
个展(部分)
2012《 NamoSolo Exhibiton 》WITHSPACE画廊,北京, 中国
2011《暗箱2011》天画廊,北京, 中国
2009 WITHSPACE 画廊,北京,中国
2007 新安画廊,北京, 中国
2006 Ellx Gallery,马来西亚
2004 比利时国际艺术节,比利时
2003 Petrarte dizioni画廊,意大利
2003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 中国
2002 Wooyeon 画廊,韩国
2000 Tansung画廊,韩国首尔
1998 中国国际艺术展,北京,中国
1997 Isetan 画廊,马来西亚
1996 Hyundai 画廊,韩国
1994 Owon 画廊,韩国
1993 Soo 画廊,韩国
1984 大田文化院,大田,韩国
联展 (部分)
2013 中韩七人当代艺术展,北京,中国
2012 韩国大田市双年展,大田,韩国
2011 自然的现代性,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中国
2010 “跨越时空”国际当代艺术展,山东,中国
2010 釜山双年展;韩国
2010 广州画廊美术展;中国
2009 Lead in Korea Ⅱ,With Space画廊,北京,中国
2008 “龙之舞”中国现代艺术展,特尔沁博物馆,美国
2008 我眼中的中国艺术Ⅰ,With Space画廊,北京,中国
2008 Lead in Korean Ⅰ,北京,中国
2007 “存在,飓风”,观音堂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北京国际环铁酷房艺术城开放展国际艺术展,北京,中国
2007 “透明的书”,大山子艺术区,北京,中国
2007 AFC画廊博览会,美国
2006 青州国际造型艺术展,青州美术馆
2002 印度三年展
————————————
叶炳林
出生于广东惠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
2017“五色十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 三年蒙太奇《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16 纪录短片《城》获校优秀作品展三等奖
2015“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2015“LIVE AT”,智先画廊,北京
2015“自我表达”,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
策展人简历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学习于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北京。2009—2014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1999年至今致力于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的实验影像、新媒体、行为艺术等领域已策划九十余展览。
曾策划:2017北京798艺术节第六届推介展“星际物质”—贾鹏森地球之外的探索、2017“超体”行为艺术·文献展、2017艺术北京 NO!空间:全自动、“人机合一”人机关系艺术展;艺术郑州·2016“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展、ZZEx 2016郑州实验影像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合作”、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2013 第十四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发布会及“传媒语境下的行为艺术”讨论会、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首届“新媒体艺术与高等教育”学术论坛、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人造“风景”新媒体艺术主题展、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2008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07影像档案展、首届主题文献展—权充IV·暧昧Ⅲ·潜默、2004—2006当代权充艺术展Ⅰ、Ⅱ、Ⅲ等展览。
——————————————————
【关于“NO!空间”】
NO!空间[NO!SPACE]是位于中国北京宋庄艺术东区的实验项目空间。空间通过展示国内外当代艺术家艺术项目,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媒介、语言、观念表达等纬度上的一切可能性。我们强调开放的国际视野,同时关注本土艺术的价值观和学术态度。
▲ NO!空间[NO!SPACE]外景
▲ NO!空间[NO!SPACE]内部
▲ NO!空间[NO!SPACE]内部
NO!空间[NO!SPACE]2015 - 2017 展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