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艺术档案网原创专稿,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见未来
一一关于未来艺术学的探讨
文︱张海涛
近期各种类型的未来艺术展、论坛、讲座以及相关未来的新书不断出版、关于未来的“祸福论”此起彼伏……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从现在往后的时间,是相对于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刻而言的将来式;它可以是一个时刻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明天只是未来的一部分,下一秒也是。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相对于过去和现在,万事万物都有未来。对未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存启示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有一门综合学科叫未来学,那么艺术在未来学科中的体现笔者称之为“未来艺术学”。
预见未来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古人努力学习各种预测方法,比如通过六爻八卦、紫微斗数、四柱预测、铁板神数、梅花易数等等后天积累的经验和方式,捕捉人与自然未来的吉凶祸福、阴晴圆缺。预知未来最直接、传统、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人的身体本能、潜意识和心灵的体验与感应,而当下现代化时代更多是依据科学技术的实证数据化来发现和预设一切事物的价值规律。即使未来是个很宏大宽泛的概念,也需要我们有所探讨,因为未来对于今天的我们至关重要,未来同样是把双刃剑,祸福相依,预设未来可能带给我们的重大变革,对现实有根本性的启示和警示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学、科技、生态、人类学、伦理、心理学、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来作出一些想象,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与动向,预设未来可能带给我们的重大变革,研究寻找未来的事物演化规律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应对可能发生的生存危机。心存当代而规划理想的未来,这才是未来学追求的积极价值。
未来有远近之分,近未来的预见可能带给我们理想愿望的实现,然而未来越远越具有不确定性和神秘感,甚至让人心生恐惧;当然,艺术家也可以批判未来,未来的艺术还可借新的媒介表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冲突。
一、近未来普世价值:科技与社会变革
“未来学”一词是德国学者O·弗勒希特海姆(OssiP Flechtheim)1943年在美国首创,50年代后迅速发展。狭义的未来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后果,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广义的未来学指关于地球和人类未来的理论,包括预测研究。近未来是近期通过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可以预知的未来,我们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关注未来,避免一种坐井观天的眼界。
人类身体存在的生命载体活在当下,但精神想象可以预见未来,现实的竞争、矛盾、困惑的不美好都可以寄托于未来,创造理想世界,在幻境中感受美好,这是后人类普遍的思维模式。无论高科技怎样变革不断,而人类对未来的期待核心理想依然是得到永恒的尊严和幸福感。未来人需要自己的权力被尊重,对自由、民主、平等、荣誉、人格等普世价值的认可;追求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安全稳定;渴望对快乐、愉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这是自然人对精神和物质满足的双重追求,也同样是未来政治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著《未来简史》一书中预设了人类的饥荒、瘟疫、战争在未来将不再成为主要生存危机,而预判了未来科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是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
未来世界依然会延展政治、经济的权力和利益之争,也会持续民主与自由的平衡较量。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会受到新科技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总是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我们表现未来的灾难片大都是科幻电影,这些对未来的想象在电影、小说中有所涉足,艺术中却触碰的相对少。未来科技艺术将来会与科幻电影艺术一起成为未来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型。现在萌芽和边缘的事物极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为新的趋向和主流现象,因此,可以由未来判断现在的价值观,由未来启示现在,这也是未来艺术的意义所在。
未来多半是科技带来新的伦理、时空、思维方式的变化,例如读心术的脑信息窃取、下载触及隐私权利监管的问题;再造人(克隆、转基因)技术带来创造生命权力之争和对信仰的质疑;寿命革命带来的社会伦理变比和生态进化以及医疗结构的变革;人机大战在政治管理上也会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监督机制、平等建构人工生命社会;星际移民带来的新殖民主义和新型产业经济之争……这些都需要制定各种社会政治管理机制,文化、艺术也会随之改变它的媒介、语言和符号,甚至会改变哲学和宗教信仰的方向。(点击可参见2017年笔者撰文《技术“战争”——未来艺术生产的背景资源》)
未未人工生命社会的建构,对人类的影响最为突出和直接,如机器智能人一旦与人类无异必然会要求平等的公民权、参政权,甚至就象当年黑人种族维权和女权主义一样争取平等权力意志;经济领域人工智能会带来高效利润、社会结构的改变;文化领域出现科技哲学、人工智能文学、艺术、建筑、伦理学等。机器智能人服务、领养、身份、职业、人性、教育、生态环境、人机关系、机机关系、犯罪、审判标准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带来新的变革。目前全球有很多高精尖技术已经研究出成果,只是没有也不能普及,因为一旦普及便会触及诸多关于资源分配、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道德伦理危机等诸多繁复问题,而且人类还没做好新的应对机制和措施。(点击可参见2016年笔者撰文《机器·人·艺术·时代一一平等地建构未来机器人社会体系》)
▲ 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中类人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
二、未来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未来艺术源自当代艺术的脉络,但又与当代艺术有着不同的思维特征。当代艺术是对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当代性也探讨实验的可能性;未来艺术更是如此——想象未知的事物必然有一定的创造性。未来是个相对的概念,相对正在发生的当下,未来也将会向后推移而运动着;正如当代的概念一样,相对过去的时代,当代也一直在变化之中,当代艺术是表达正在发生或转换已经发生的感受和寓言性;而未来可以预设、虚拟和想象,未来一旦到来,就成为当代或历史。因此不论当代、未来,人类从各个领域都会不断的变革,给艺术家提供新的媒介技术、信息符号、生存感受都不同,艺术也就不会灭亡,除非人类消失。
当然,不排除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自己由于生态破坏或宇宙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毁灭,人类消失艺术就消失;这时也不排除可能存在人工智能艺术或外来生物艺术,不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不明生物,都是未来世界更加错综复杂的进化体,这也是一种假设;我们还可能假设人类通过外太空的星际移民来延展生存的空间、继续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艺术的价值。由此可见,预设未来后人类需要避免和应对各种不可抗拒力量带来的灾难:如外星生物殖民、大规模流行疾病、核战争、生化危机、生态灾难等突发威胁,可见未来依然具有普世性和相对性。
当代艺术关注历史和当下发生的事物并赋予新的认知与转换,能让我们亲近现实显得很“接地气”,而未来艺术的陌生和不确定性,让当代人有距离和恐慌感,容易被忽视,但往往边缘、好奇和未知的世界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因为它充满各种可能性。历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摆脱人为的干扰逐渐清晰地还原真实,也可能随着记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模糊地被胡编乱造,越来越虚假,因为除了时间带给我们的物理性问题,也会受到权力化的篡改。但不论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还是制造现实的虚假,记录正在发生的生存状态,都是当下人的认知和感受方式,这是“我知故我在”的思维模式;而未来艺术的预设性,是当代和未来艺术的区别之处,也是二者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
三、文明相悖论:科技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科学的进步可以摆脱迷信和愚昧思想,带来舒适与便捷的生活,但也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未来,包括自然万物(如有机的动物、植物、无机物)组成的物质生态,所以未来不只是属于人类。如果由人类的欲望与行为的标准影响其他事物的未来发展,这时人类将成为永恒罪人。
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有两大根源:
(一)人类中心论
人本主义如果以人类利益安排一切,人随意支配自然,全球工业化必然导致生态危机。未来人的环境伦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环境的关系)将面临最大的危机,人类中心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后人类应强调自然、原野价值、天人合一观,让自然、技术与人和谐发展,追求自然本真状态,依自然而为,对自然少做干涉,提倡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破我执,辅天、补天断贪欲,才能改变科技对生态环境的任意摧残。
(二)唯物质发展主义
人类历史演变必须是给人类带来好处才称之为发展,物质、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了精神的积极发展,片面局限的眼光看科技发展不是永远正确,它带来的是无限破坏力的伤害,这不是人类的整体且积极的生态发展。人类需要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的反思与批判提上日程,发展绿色科技回归自然,节约能源,提倡生态平等主义。然而目前全世界国家都很难履行这些义务与国际公约,因为强国价值标准是以经济为中心,谁减排谁落后,谁落后谁挨打,这种全球失控的恶性竞争就意味着同归于尽的自杀式行为,这都是人类自私和贪婪的根源惹的祸。
因此未来依然需要追求生命的境界这个永恒的世界观: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重视自我修养来改变人类整体的世界观,将外在世界的体验转入生命本源价值的追求,减少过度功利、消费的诱惑,用未来的眼界支配现实活动,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未来的无限价值。
科学是把双刃剑,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现代化、极端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终极话题的憧憬。“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持续的良性发展。
▲ 科幻电影中人类与外星物之间的战争
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辨证关系
科技是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哲学反思,科学是对现象本质的认知。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创造出来的规则、方式和系统。
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伦理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自然科学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学科,各学科不是分离的关系,相互交融而复杂。科学主义认为运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进化论等理念可以研究社会学的发展规律;但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个观点只能作为参考,科学主义是解释事物的规律,而人文主义是理解事物的价值,人本主义很难借鉴科学主义,也不满足于自然科学的理性;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以人为中心的情感、非理性、潜意识、欲望、体验、生命意志、焦虑情绪或恐惧的感受很难用人工数据具体量化或复制。人本主义的思维体系极其复杂:人与人的自我性与异质性、自觉性与智慧的相互碰撞,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每个生命个体经验也不同。科学主义的理性与人文主义潜在的意志不同,存在互补,又内在相融交织,但两者不是人工智能简单的复制或取代自然人类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形态多样,可以是机器人、软件、网络、视频、音频等六觉(视听触嗅味知)综合体。未来警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预测犯罪的概率、时间、地点,在犯罪发生之前实施逮捕,锁定巡逻的区域;后人类食物的卫生、营养标准都可以通过智能数字来预算;人工智能数据可以自动预测明星成功的概率,为星探指明价值判断的标准;还能预测我们上班迟到的概率;读心术也可以通过芯片和传感技术收集情报识别人类感情、情绪的数据化⋯⋯人文主义感知的不确定性似乎正在被科学主义的数据化分析所取代。很多学者预测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将来是以数据计算和预知来诠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文主义中核心价值——人的思想感觉都能进行数据量化计算出结果。
自然人的行为依赖于人工智能的编码解码程序为自己服务,但完全取代自然人依然存在争议。科幻片中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情感交流不分你我,只要心中有爱,但是这样的情感、潜意识真的能取代有自然体温的精神性吗?一旦精神和意志数据化,想必不是化学反应那么简单。人的心理缺乏一定的偶然性意外和好奇的浪漫,似乎也不是直白数据能实现的,地球几十亿年自然变迁的奥秘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靠人工数据来解码。
远未来仍具有不确定,我们也无从定义和判断,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上段文字相反的观点是人类机能可以被人工智能完全复制,机器自我进化的速度快于自然进化规律,完全可能取代人类,人类将不复存在。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如科幻影片《我,机器人》(I, Robot)中导演所传达的态度和思想。
五、技术带来的新伦理、新空间、新思维方式
未来艺术重要的一个方向即科技艺术将围绕技术与观念两个中心内容展开,这正是当代艺术价值判断的两个要素,此文探讨技术和人性化的观念是否会分道扬镳或产生矛盾?笔者认为两者可以是统一结合的关系,因为技术也可以产生新的情感方式,比如新的人工情感:网络情感、智能情感等,而且技术革命会改变现实中很多困惑的问题。我们介入现实时大的变革,并不是与技术完全分离,数字时代的虚拟现实、生物技术时代的转基因、克隆技术都带来了新的伦理和空间困惑。以前我们讨论伦理关系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自然世界的关系,现在又产生了人和虚拟人、人和机器人,甚至虚拟人和机器人的关系,这些新伦理或者新道德的出现是与技术密不可分的。
▲ 准备远航到地球之外的“星际游客”
物理技术变革
星际移民,天文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地球之外适宜人类生活的星球,创造条件让移民适合居住。火星是目前距离人类最近、最有可能生存的地方,大量移民需解决技术成本让更多的人通过排队“摇号”应征太空遨游,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以企业实力计划将百万人送入太空。未来在火星上运用3D打印自动技术施工,高效生产、筑建室内农场,用太阳光发电分解水分、产生氧气,和地球上生活一样;火星移民成为时尚——人类厌倦了地球上生活处处被监控的不自由和日常性,积极逃离地球勇敢去发现新奇特事物,人类向往无穷的宇宙,踏入未知世界,追求更多的神秘感和幸福感;未来宇宙地产也会成为新的商机,利润丰厚。
以下列表可看出“太空计划”的关注带给我们各领域符号与观念的变化
政治:权力之争、侵略、外星法制建设、所有权、管辖权、新殖民
经济:资源、机制、科技、旅游产业、经营权、新能源
社会:生存状态、感受、伦理
终极思想:时间、死亡、自然物理、空间、生态(冬眠、注入AMP低代谢、中止老化)
感受与观念:恐惧、孤独、好奇、记忆、美、浩瀚、空旷、不确定性、未知、神秘
星际穿越技术的成熟,加速了外星殖民时代的到来,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在外星球土地比黄金还珍贵,新的外星殖民之争由于狭隘的民族、个人欲望会一直持续下去。
太空探索的宇宙观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渺小,人类的世界再大相对宇宙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很多贪嗔痴的欲望,追求至乐、自在的境界。
▲ 火星上运用3D打印自动技术施工
数字技术变革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和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可以让人类体验全世界甚至宇宙遨游的不同人生。比如体验高空走钢丝、高山攀岩的刺激性;体验水底和宇宙世界的神秘、空旷与末世感,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嗅觉气味远程传递,增强用户的即时体验感,给体验者带来心理上的快感,因此也会让后人类生发对现实的空虚和无聊感,更加依赖虚拟的未来。
未来数字克隆技术可以让逝者得到永生,通过逝者的照片、文字信息、记忆符号虚拟人格;并且可以通过类人机器人、全息影像让逝去的虚拟人(家人、朋友)跳出电脑复活,但追忆逝者的同时也会让生者不能摆脱记忆的痛楚。
读心术可以阅读人的未来隐私,瞬间看透对方的心事、大脑活动规律等。运用读心术我们可以在战场和体育竞技中打配合,也可以在办案中获取对方准确的犯罪信息,起到测谎仪的功能。然而对于强制获取对方脑中记忆信息涉及到隐私权,而且记忆也会被篡改,这时记忆信息的绝对确定性又一次受到冲击。
生物技术革命
人类通过物理、生物技术改造基因创造智人和超人,质疑了上帝造人的信仰、挑战人体极限、高效工作,然而这样的技术也会让很多职业消失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很多人面临失业的危机。如此,人工介入基因的改变可由人类自己控制人类的进化速度,推翻达尔文等生物学家所提“物竞天择”的进化理论,而再造人类的专利权也需要建构非常严格的法律监管机制。
寿命延长技术通过纳米机器驱除病毒,而如果利用它制造出纳米武器,后果将防不胜防,因为它比人的毛孔还小,毒性和毒理都无法抵御。
目前已实验成功遏制老化的NMN物质让老鼠寿命延长了16%,稳定供给NMN让人体脏器复生,未来人体可随时替换3D打印有机细胞和器官,这些医疗技术都会让我们保持活力青春永驻,让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年龄一致。那时集体自杀俱乐部可能成为时尚,活腻的人生对死亡将会是另一种追求。有的人可能几百年与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也有的人会无数次结婚、离婚,生育数十个儿女,婚姻观和人生观都会有新改变。
▲ 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生物艺术作品“The Carrier”
六、未来艺术的价值与语言转换
未来和前卫一样一直在演化中。回顾艺术史脉络中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未来派关注工业化的时代特征,表现工业机器的运转速度和律动的过程而凝固于画面,媒介也相对传统,而且艺术家把当时发生的事物当作未来呈现。当时似乎很未来,现在再看一点都不未来,因为它表现的其实还是已经发生的事物与感受。未来艺术应该是表达未发生和未知的观念。
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也不能为了反对技术而反对技术。新的媒介技术出现后,艺术将会有新的价值判断,技术媒介必然会带来艺术语言结构的变化。有人说现当代艺术可以忽略技术语言,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艺术史中每个阶段都未忽视技术,只不过不同的历史阶段,艺术表达中技术的语言方式在发生变化:行为艺术有行为艺术的技术语言,绘画有绘画的技术语言,录像有录像艺术的技术语言,艺术语言的变化实际上跟技术都有关系。每个时代必然会出现新媒介、技术与观念,人类的艺术才不会消失掉。艺术家用新的媒介技术感受新的情感、用新的媒介技术转换传统、永恒的思想,都会使艺术发展存在价值,未来艺术也一直在思考新媒体技术在新艺术中价值判断的作用。
未来的美学特征可以从造型(比如具有速度感流线型、未知生物异形偏多)、色调(比如宇宙暗黑色背景与主体物太空银灰形成对比)、声音(比如电子、虚拟声音偏多)、质感(比如未来以人工化光滑细腻质感为主)、材料(比如多为玻璃、金属合成材质为主)、动态(比如机械化、智能化)、空间(比如几何化、神秘暗物质空间)、身体(比如人机同体、类人机器化)、技术(比如读心术、克隆、人工智能、星际穿越等)、身份(不明身份偏多)、气味(杂交气息)等等艺术元素入手来进行艺术转换、创新和想象,借不同的题材、符号来表达当下人的观念和感受。
结语
未来科技艺术必然会与科幻电影艺术一起成为关注未来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型。艺术家可以自由的想象未知世界,并通过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转换为观念和情感,实现技术的人性化,从而区别于实用技术功能化的科学家。有未来学者提出的科学主义取代人文主义这个观点是大数据分析所得结果,这是未来人对智能化大数据高度依赖的绝对化预判,也存在争议。笔者相信人体机能的复杂性只要不被人工智能完全复制,即使完全被复制而且快速进化(人工智能可能某些机能强于人类,但人类有些心理机能中如潜意识的梦境、情感就很难复制)也会带有人文化的残留影响,因此科学主义必然带有人性化特征。新科技带来的情感变化依然永恒而深刻,这些情感是由科技变革带来的困惑,人机合一、人机异质共存依然是后人类的理想愿景。
2018年4月8日于通州
关于作者
张海涛,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99年前学习于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1999年后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工作,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NO!SPACE艺术总监。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教授课程、工作坊指导或参加论坛、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