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李雨洁︱展览南方可以逃脱奇观吗?

李雨洁︱展览南方可以逃脱奇观吗?

2023-10-06 11:30:46.86 来源: Artforum 作者:李雨洁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特别展”展览现场,202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文/李雨洁

2020年12月到2023年6月,广州美院美术馆的泛东南亚三年展“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邀请超过十五位馆内外的研究员,前后参与策划了一个特别展、七个序列研究展(其中最后一个因为时间和相关材料准备的原因延展到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合作开展),另外还有四个序列研究回顾展,将之前的材料精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展出。这些不同板块的开展时间并没有特殊的逻辑,策展方式、主题、方法与视觉呈现也大相径庭,偶尔在概念上有若有似无的联系。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整体,“榴莲·榴莲”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契机。本文从该次展览出发,反思从九十年代以降发展的各种策展南方方法学上的局限性。为此,与其深究展览各板块间的具体联系,不如将其作为有关南方主题大展的整体“征候”来阅读,探明这些各自表述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南方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新的批判性与可能性。

首先,这一系列的教育与研究活动值得肯定,可以说是各类资源投入相当齐全的美术馆展览: 从演讲活动、导览、工作坊、出版物、流动书坊到线上展厅,官网针对大众教育或研究的资料也非常丰富。其中,“穿针引线” 单元中庞克摇滚社的作品和“翻山越海”单元中刘博智的部分摄影创作是美术馆因此次展览新增的收藏,馆内研究员也正在进行针对其他展出物件的收藏工作。

泛东南亚三年展由庞大的策展群与顾问群,综合多种观点,融合或者消化近年来英语世界对于“全球南方”的论述,然而这部分在东亚如何延展,使其更与中国南方需要的策展实践发生关系,应该是此类展览的价值所在,否则容易成为乌罗什·茨沃罗(Uros Cvoro)所批判的澳洲美术馆表面的文化多样性的展陈——一派祥和的大杂烩。虽然众研究员在各种发布的文字中都提到不将东南亚视为一个区域,但除了地理区域的南方连结之外,针对“泛东南亚”的梳理在问题意识上却不甚清晰。 


2.jpg

▲麻剑锋《金枝岛》,2019-2021,木板、丙烯、影像 ,尺寸可变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特别展”展览现场,202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副馆长陈晓阳在展览手册的论述文章中提到: 榴莲代表的是“想像和误读”,“外部世界对于东南亚不甚清晰的理解和印象”,榴莲同音流连也是离散与不确定性的指涉。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与后解构主义关于后殖民的论述及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亚洲的南方研究还在起步当中,不确定性彷彿同等于反霸权,强调南方不清晰的边界似乎就是某种政治正确,但某种程度而言也弔诡地让作品说故事的手法去脉络化。超越地域限制的东南亚,杂揉各种不确切定义南方视角的东南亚,去脉络化是否就可以直接转化为在地化的研究成果?不同的板块虽然集结成集体创作,但也代表过去十几年来英语世界的策展学(北方世界)对(南方世界)的各种策展方式的模板化复制:比如跨地域的连结与赋权、强调离散背景(因而跨越国界)、世界工厂(被奴役的劳力)、水果与热带风景的意象、博物学与生态批判。这些模式都离不开关系美学以及沉浸式的观展,毋庸置疑与当前全球化策展研究趋势接轨,然而榨取的是热带地区从殖民时代就被消费的形象。以上的指涉似乎显现了,站在中国南方的地理位置上,并不会因此避免承袭北方消费南方的姿态,这些主题必须重新转化。

一楼的“特别展” 版块集合了十三位艺术家,偶尔出现榴莲形象以及华人离散的主题,然没有明显的展览论述,作品间的关系也不大。有时貌似透过风景与物件将空间塞满,沙、盆景、冬瓜、旅游照片等等物件,呈现一种较为直接的热带风情。


▲“向雨林学习”板块展览现场,202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向雨林学习”版块将亚洲艺术家讨论环境的作品并置,现场的环境好似人工雨林,使人忆起尼古拉·布希欧(Nicolas Bourriaud)在“B星球:气候变化和新崇高”(Planet B: Climate Change and the New Sublime)一展的论述:森林可以代表当代崇高性,及人类的沉浸经验,观众进入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自然,“借以感到人类的独特”(以后人类之名),另一方面也代表“人类入侵物种或者物种入侵人类”。针对后人类的批评在“学习”的标题包装之下似乎有些涣散,取而代之的是过于简单的自然主义以及原始主义的指涉。

在结合“友谊精神”及“女性宣言”等东南亚艺术群体项目的“同音反复,声深入心”的展览陈述中,比利安娜·思瑞克认为要集结“东南亚当地语境中有意义的公共时刻”。然而如何搬运这些高光时刻,如何在“公共性”空间环境不同的社会中解读?今年初针对此展的文献回顾展由助理研究员陈佩莹重新消化,原先展览中已有蔡俏凌与郑亦然透过生活化的写作来回应展览主题,这次另外录制声音文件引导观众。然而问题终究在于,观众为什么要在展览中阅读友谊的纪录以及团体活动的遗迹?同样也是文献展,“联谊:作为关系生产的空间实践”中的展示风格较为奇观化,参与式计划的各种“相遇”因而停留在策展人潘思明的论述层面。这两个板块的侧重点虽不同,呈现的效果却大同小异,问题终究在于语境如何不被美术馆的展间消灭。


▲“同音反复,声深入心”展览现场,2021,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博物之知”版块是对博物学的批判,一些选件却也落入物化博物志中殖民暴力的陷阱。策展人蔡影茜提出博物知识作为去中心化方法的可能,但与现场作品有一段距离:胡昀介入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黑奴图像的部分,其挪用的手法多少继承了殖民语境的审美,胡尹萍的雕塑亦是美学化人类世的物件,两者在展览现场都难以进一步延展殖民批判的反思。


▲胡尹萍,《月亮从内部升起……》,“博物之知”板块展览现场,202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整体来说以上的南方想像仍然继承了北方世界的策展学。不同于这些如画的图景,“万言亦无声”与“穿针引线”尝试突破机构化展览的呈现,各年龄层以及审美需求不同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能够进入的方式,也充分发挥文献、遗迹与艺术家或非艺术家“作品”平等展示的方法。

刘鼎与卢迎华的“苍茫室” 采用了展中展的结构,延展自2021年的序列研究展“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的内核,著重日常经验的政治性,以及历史变动中知识份子面对社会现实或者个人抱负所经历的痛苦。展陈上面少了沉浸式的奇观,极简的空间是对日常的指涉,也透过体量较小的物件邀请观众阅读文字与绘画。然而空间中新加坡与印尼艺术家的作品似乎跟苍茫室本身主题关系较小。


▲“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展览现场,“苍茫室”,2021,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穿针引线”涵盖的实践更为广泛,此版块在反思自身中心化策展方式上的努力也较为具体。策展论述中,陆思培提到与东南亚小组们在讨论中找寻自身的位置,并在他人眼中看见自己。展览设计上邀请观众主动阅读,但轻松观看也同样可行,比如木刻版画小组“木刻波流”针对“庞克摇滚社”的实践背景制作的木刻作品低置在临时搭建的木头架构上,并放有软垫可供驻足,它们同时具有“出版”、“展览解说文字”以及“作品”的多重身份。

“万言亦无声”与“穿针引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集结了不同地域与时刻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实践以及面对挑战的方法,著重呈现合作或研究过程,没有过度理想化地强调赋权或者单一的压迫力量,用较为亲近的方式呈现多元声音可学术可日常的一面。 


▲“穿针引线:工作台”展览现场,202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图片提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南方议题如何与东亚社会产生关系,终究还是需先认识到自身视角限制,以及针对社会内部暴力形成背景反思,否则终究是重复北方世界异化南方的视角,将他者作为凝视的对象。许多不怎么成功的尝试可以在过去几年各地的机构看到,比如2015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基于馆藏的南南连结展“传递”(Transmissions: Art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1960–1980),将拉美与东欧的政治性艺术并置,他们之间的连结以及实践的概念被拿来被平行比较。来自这两地域的物件的的纳入自然与机构历史以及美国与两地的政治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也必然的排挤了其他地域,而展览中物件的并置与政治性流于表面,比如伊莉亚娜·L·塞莱扬 (Ileana L. Selejan )评判,这是一种北方中心对于其他地域艺术民主性的想像,并且忽略异议艺术更加复杂的背景与各种权力关系。还有其他更多的例子显示,国际针对南南连结的策展方式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强调表面的连结,没有充分反思自己社会中的权力暴力或者殖民的背景,一厢情愿将自己的角色以一种推动者的姿态置于南南连结当中。

榴莲呈现的是一个累累果实的寓言,还是这个形象背后的匮乏?大型的研究展原本有机会呈现身份认同的交涉场以及后殖民的思想实验场,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最终呈现的却是各策展人在机构下各自为政的注脚,而不同板块所做的研究程度却能够很清晰地阅读出来。从广州出发的南方视角,除了历史国际转运站的角色,要在审查渐严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实验性的策展,超越赋权、连结,以及南方汉人的离散,这些流于去政治化的奇观,是一个研究型美术馆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关于作者

李雨洁,香港岭南大学数码艺术与创意产业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为行为艺术理论,后殖民状态,以及艺术史学史。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香港M+博物馆公布第二届希克奖六位入围艺术家名单

香港M+博物馆公布第二届希克奖六位入围艺术家名单

2023-03-20 21:27:58.239 来源: MPlus博物馆 作者:


M+公布入围第二届希克奖的六位艺术家名单。

希克奖于2018年设立,旨在表彰大中华地区杰出的当代艺术实践。入围艺术家将获邀参与于2023年9月22日开幕的“希克奖2023”展览,展出其过去三年的作品。

六位入围艺术家包括:范加(生于1990年,现生活及工作于香港及纽约)、苗颖(生于1985年,现生活及工作于纽约)、王拓(生于1984年,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谢南星(生于1970年,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及成都)、杨沛铿(生于1988年,现生活及工作于香港),以及于吉(生于1985年,现生活及工作于柏林)。

16.jpg

希克奖于2018年由M+在香港设立,其前身为乌利·希克博士于1998年在中国创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首届希克奖于2019年举行,并颁发给香港艺术家杨嘉辉。

希克奖开放予于大中华地区出生或工作的艺术家参加,旨在把百花齐放的杰出艺术创作和精彩文化对话于国际舞台呈现及推广。希克奖入围艺术家名单由备受敬重的国际评审委员会选出,本届委员会由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担任主席,成员包括:伦敦泰特美术馆馆长Maria Balshaw、巴黎庞比度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馆长Bernard Blistène(2013─2021)、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Glenn D. Lowry、瑞士收藏家兼M+董事局成员乌利·希克博士,以及北京艺术家徐冰。评审委员会在遴选入围艺术家时,以履行希克奖的宗旨为依归,务求将大中华地区最新、最重要的作品向全球观众推介。

在2021年11月的评审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会选出六位代表不同世代和性别身份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运用绘画、雕塑、录像以至装置艺术等不同媒介,透过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手法回应当代最迫切的议题,例如全球疫情对社会和情绪的影响,并以批判角度审视亚洲错综复杂又环环相扣的历史。

于2023年9月在M+举行的“希克奖2023”展览,将呈献六位入围艺术家过去三年的创意实践,并由M+视觉艺术策展人谭雪凝策划。展览期间,希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将聚首一堂,根据参展作品选出优胜者。最终评选结果将于2024年初公布。得奖艺术家将获得港币500,000元奖金,其余五位入围艺术家可获得港币100,000元奖金,以鼓励他们日后继续创作。

评审委员会对入围艺术家作出评价,指出各人的整体作品在艺术发展方面备受瞩目之处。  


范加

范加在其创作生涯中长期运用身体和天然物料创作,并探索性别、性欲、种族和物种等复杂概念。其生物形态雕塑和震撼人心的录像,反映了他以心思缜密的手法探讨了受性别约束的身体,以及其在社会文化和生物层面的面貌。

6404.jpg

↑范加肖像,摄影:Jia Li,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苗颖

苗颖的艺术创作显示了她的雄心壮志,她关注技术和资本对全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如何在虚拟领域彰显出来。她近期创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力量,并通过超虚构世界,生动活泼地展示她对于重要文化现象和政治制度的研究。

640 (1)1.jpg

↑苗颖肖像,摄影:Thierry Bal,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拓

王拓富含诗意和内省意味的影片,展示了他说故事的超凡技巧,以及探讨身份和展演的精练手法。他的流动影像和纪录式剧情片借鉴文学、电影、戏剧和历史,以细致入微的手法思考人对于调和过去及现在的需要。

640 (2).jpg

↑王拓肖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谢南星

谢南星从正统的绘画训练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实验意味极强、融合具象与抽象的肖像画,画中几乎不会呈现完整的人形。过去几年,谢南星延伸了他的概念实践,以更写实的表现方式探讨公共空间中复杂的社会习俗。

61.jpg

↑谢南星肖像,摄影:范西,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杨沛铿

杨沛铿以转瞬即逝的艺术手法表达人类普遍的欲望、野心和恐惧,唤起温柔而脆弱的宁静画面,将焦点集中在人类最私密的情感。在这疏离和分隔的时刻,他对人际关系的俏皮隐喻,或许比往常更打动人心。

71.jpg

↑杨沛铿肖像,摄影:何兆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于吉

于吉的创作包含雕塑、录像、行为展演和绘画,借以重新审视人体及其在空间中的存在。近年来,于吉的实验装置艺术大多为场域特定作品,并进而凸显人体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和张力。

82.jpg

↑于吉肖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M+博物馆馆长兼希克奖主席华安雅对希克奖促进大中华地区、以至世界各地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的贡献表示肯定:“继首届希克奖于2019年成功举行后,我们很高兴希克奖载誉归来,充分肯定六位入围艺术家多元的创作背景及充满活力的艺术愿景。透过表彰大中华地区最具雄心并领先时代的艺术项目,我们希望提升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从而就艺术发展和未来动向激发出新的对话交流。”

收藏家及M+董事局成员乌利·希克博士强调,评审委员会在确定中国视觉艺术创作的重要发展方面肩负重任:“希克奖是涵盖全球的奖项,因此我们的评审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挑选出六位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当代艺术愈来愈富有跨国特色的艺术家。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评审委员会挑选出了六位来自不同世代、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当代视觉文化中不同的性别身份、艺术运动及思想。我肯定希克奖能继续为艺术界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增进国际间对大中华地区艺术生态的认识与对话,并鼓励新锐创作者继续为推动当代视觉文化更上层楼而努力。”

希克奖2023的支持赞助商为宇舶表。


M+

640 (4).jpg

M+是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视觉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展示与诠释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的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我们冀以香港中西荟萃的历史特色为基础,从身处的斯时此地出发,为二十一世纪亚洲创立一座别树一帜的新型博物馆。

 

找到M+

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38号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