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跨界联合实验新模式
——重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回顾
文︱刘姝铭、赵宏伟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承办、天津高新区智慧山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协办的“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在线上举行。天津美院副院长郭振山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词,学术支持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王爱君教授、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锰教授、天津美院科研处处长范敏教授、天津美院教务处处长寇疆辉教授、天津美院宣传部部长李凤臣教授、天津美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通教授、天津智慧山科技文化创业产业基地负责人张伟力先生等各界嘉宾与美院师生莅临了线上开幕式。王爱君教授和张伟力先生先后发言对论坛开幕表示祝贺。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就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多元探讨。
引 子
“重构”一词多用于理工科领域,即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修改代码以达到改进内部结构的目的。重构的前提是解构。解构主义在艺术范畴内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解构主义”的理论。推演至今,可引申为在对一切中心化逻辑、既定单元结构、单一固定秩序的解构后,进行链接并重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对固有思维模式、行为逻辑、工作方法、价值判断等体系的重构。
“重构”的概念在疫情时期似乎更加意味深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无论种族、职业与年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时代科技发展语境之下,全人类开始被迫深度反思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关系。回到媒体艺术教育领域,跨学科、跨专业似乎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属性。回溯历史,学科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从未间断,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关系、哲学和艺术的相互映照更是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艺术发展史。新世纪以来全领域的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数据主义等新兴科技的崛起,在更宽广的维度上加速了媒体艺术的多元、叠态化发展,交互艺术、互联网艺术、虚拟艺术、数据艺术、智能艺术等跨媒体艺术交相混合、迭代演进,至今方兴未艾。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都将面临崭新角度的思考和多维度充盈、构建的命运。在此过程中,初步达成“X+艺术”、“艺术+X”的架构即是此次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发起的初衷之所在。希望各学科能够通过论坛携手跨界共同建构出崭新的思考方法、工作方法、呈现方式,为媒体艺术教育提供坚实的教学依据与学术依据。
开幕式伊始,论坛发起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刘姝铭副教授团队结合声、光、电等新媒体艺术表达手段,演绎了一场传统经典文化IP的跨媒介实验舞剧《高山流水》,(图1)用新媒体艺术的表达形式构建人与自然的多维对话场域。随后刘老师的导入演讲以《跨界中的媒体艺术教育实践》为题,从美术史的角度详细梳理回顾了艺术发展整体的跨界历程,(图2)结合丰富教学案例分享了移动媒体艺术系多年来的跨界实践经验与成果,阐释了跨界视野对于当代媒体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 图1 开幕跨媒介实验舞剧
▲ 图2艺术跨界发展历程解读
一、科艺融合的实践向度与前景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建国教授首先带来了主题演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科艺融合》。魏老师在讲解了人工智能产生发展的历史之后,为大家展示了天大智能与计算机学部在促进科艺融合方面的探索性工作和前沿成果,接着通过诸多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解读了科技与艺术在计算机可视化、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神经网络算法合成、力学仿声技术、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核磁成像等技术的科研过程中多样化的融合方式,深入探讨了美对科技的助益,以及计算机何以创造形式美的问题。(图3)
▲ 图3神经网络算法康定斯基字体生成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伟伟教授以《超时空视觉》为题明确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界限正在不断变模糊的趋势,并基于此前和移动媒体艺术系的合作经验,分享了个人对于跨学科的切身体会。刘老师指出超时空本质上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重构,并利用大量详实案例讲解了超时空视觉的尺度概念与基础知识,继而进一步拓展到激光的能量重构与3D打印、生物色彩与图像再现等技术的关系,随后结合微观动画与透视成像技术的前沿科研成果,(图4)阐释了重构的时间和空间在视觉层面产生的影响和变化,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 图4 光镊技术微观纳米动画制作
分论坛《艺术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由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的马良老师担任主持人。留法新媒体艺术家、中央学术学院设计学院交通设计专业教师王成良老师首先从知识传播和进化的角度对学科分化的历程做了知识考古,认为跨学科精神正是人类对于知识、记忆与未来一种必然、共同的需求。刘伟伟教授接着探讨了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审美差异问题,并指出计算机算力提升对于科技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王成良老师继续从艺术的心智还原论谈起,指出科技系统和艺术系统很早以前就是并行同轴运转的映射现实系统,形式各异而方法相同。神经网络依然在承担着人类记忆复制传承的功能,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面向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优先学习的应该是美术史、人类史。随后魏建国教授就马良老师提出的有关科研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问题做了深入探讨,重申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发展与算力的关系,指出不能过于神话人工智能,科学的方法尽管可以按照事物的物理属性和参数来刻画、构造模型,追求反映现实中的物体并继续加以研究,却难以融入艺术气息,对于双向人才培养与科艺融合的进一步思考能够很好地相互激发灵感、开辟新空间。马良老师也从世界与人的关系问题切入,分享了自己对科艺融合的切身感受。最后王成良老师从灵感、速度与联系等关键词展开讨论,希望未来可以实现更为广泛地“跨界”。
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艺术的交叉跨界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亚辉教授秉承着要推动跨学科合作,就先要深化彼此之间了解的态度和立场,为大家带来了主题演讲《人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与使命》,张老师从当下关于人类学的种种怪象的分析回归对人类学发展史的解读,在罗格斯的迷失、碎片化、民族主义、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空谈的方法论五个方面阐释了人类学的现存问题来源、方法问题及其跨学科底色;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自然法、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到两个人类学系统,详尽地梳理了西方人类学的知识生产过程。张老师面对虑做出了深刻反思,他认为人类学要做到与其他学科展开有效的理论对话,首先需要重构对于学科史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和西方学科史之间关系的不断探究。国内人类学者应当在学科范围、认识论、理论困境等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尽力突破西方中心论,以真正符合学科规范与知识生产规律的田野工作和高质量的民族志成果,承担起人类学的学术使命,使其获得应有的学科位置。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强斌老师在接下来的主题演讲《“从电子音乐到音乐新媒体”——基于音乐、科技、新媒体、听觉与视觉的实验、创作及展示》中通过对多元混搭、计算机控制、交互传感设备、视听全景系统、超感官等方法与技术的具体应用阐释,以及对不同层级的跨界合作案例解析,(图5)展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与新科技在音乐领域带来的巨大的变化。陈老师结合丰富的实践与教学经验,通过大量的视听材料,抽丝剥茧式地为大家分享了个人多年以来对艺术创作从构思到跨界再到统一的探索与思考历程,继而对此次论坛在跨学科创新、实验与教育层面带来的启示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期望。
▲ 图5 模拟合成器与声学乐器演出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覃京燕教授在主题演讲《量子思维影响下的智能设计本体论》中指出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及万物互联的语境下,交互设计遇到了来自创新思维方法与教育方法的双重挑战及机遇。覃老师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万物互联对于交互范式与交互机制的影响,阐发了运用量子思维提升交互设计的新思路,探讨了量子思维在算法、高感知,高交互,量子哲学层面的指导意义,并结合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智能服装产品等交互设计案例,解析了运用量子思维进行交互设计的系统方法,提出了从众需到众创再到众智,最终达成多样化、可持续、平衡的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策略。
在移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蒋旎副教授担任主持人的《关于跨学科创作与教学的边际想象》分论坛中,陈强斌教授首先就拓展学科边界的源动力问题分享了自己在多个大型艺术实践项目中同艺术家、工程师、视觉团队、机构与高校的合作经历,阐述了平等的跨界合作对于创作的意义。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薄一航老师随后分享了近年来自己在交叉学科、艺术实践与教学方面的切身体会,对如何看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硬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交互艺术产生了何种影响,创作、科研与教学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等问题做出了深入剖析。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博士后、“中国乐派”高精尖中心助理研究员亓梦婕老师对新媒体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思维模式展开了解读,从科艺融合应用到新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双结合,逐步勾勒出跨学科意识与视野所带来的知识、思维与创意的三层重构。覃京燕老师随后在交叉学科、项目导向、资源差异、社会需求等方面对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问题做了补充。陈强斌老师最后重点探讨了各学科自身专业建设积淀与新时代的开放性挑战问题。
接下来的《跨界的编码》分论坛由中央美院博士、移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赵宏伟老师主持。赵老师首先阐释了新媒体程序艺术何以将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名著《野性的思维》中提出的与原始野性思维相对应的修补匠模式,以及与现代科学抽象思维相对应的工程师模式作为自身的方法论渊源,以此明确了新媒体艺术与人类学紧密的跨界联系。北大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博士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何贝莉老师详尽地分享了她将人类学口述历史方法应用于一线教学过程中收获的宝贵经验,何老师从当代艺术教育的宏观意识与愿景构想的角度解析了央美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引进方面的跨学科举措,论述了艺术领域与人文社科领域之间的同构性,以及建构知识谱系与掌握研究方法对于年轻艺术家的现实意义。留法新媒体艺术家、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彭欣博士接下来从媒体技术思维、跨界思维与作品认知思维三方面展开了对艺术跨媒介性的探讨,逐层阐述了对媒介化过程与跨媒介方式、艺术的界定、观念认知与审美认知、跨媒介作品的形式与结果等关键问题的个人见解。张亚辉教授作为分论坛评议人在更为深入的层面阐释了工程师模式与包含着“人”的修补匠模式,以及人类学关于神话思维的研究对于科艺融合与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继而从记号与概念的差异解析引申出拟态世界的当代困境问题,最后张老师从媒介理论视角强调了科艺融合的中心分散性特点,并提出了当代艺术能否攻破拟态世界屏障的新议题留待会下继续思考。
三、生命科学、生物艺术与人本设计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帆老师带来了主题演讲《基因的力量》,杨老师细致地讲解了基因科学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与DNA创造生命、延续生命的秘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领域用以改写生命的四种基因编辑技术,并结合多个应用案例探讨了基因工程的价值与前景,将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与艰深复杂的知识点同人生哲理生动地结合起来,(图6)令人震撼于基因的力量而又心生感动。杨老师随后结合对荧光蛋白等技术与具体艺术作品的解析,呈现了生命科学和艺术相互消解、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过程,并阐发了自己对于重构生命与生物艺术的独到见解,最后杨老师指出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而言,生命体本身就是基因通过自然法则的神来之笔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 图6 解读生命:基因调控技术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张翼英教授的演讲题目为《物联网与艺术:新的表达与体验》,张老师从物联网的概念与本质特性展开论述,继而细致地解读了物联网技术对艺术表达提供技术支撑的主要方式,并通过丰富的个案分析在结构展示、媒体展示、互动展示、融合展示四方面分享了科研团队在从事媒体建筑、全息投影、3D打印、交互设计、虚拟沉浸、无人机、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最后对科艺融合的未来前景提出了殷切期盼。(图7)
▲ 图7 融合展示技术剖析
第四场分论坛由移动媒体艺术系孙峰博士主持,孙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对虚拟交互与生物艺术的跨界认识以及在生物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引发了相关道德与审美问题的深入讨论。杨帆老师指出生命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就是生物艺术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特性所在,从审美角度出发,作者与受众都无需过多干涉,鉴赏者只要用心去接受与尊重这个过程,便可体会到瞬间即是永恒的艺术。来自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水族科学系的乔之怡副教授结合杨帆老师的细菌画作,阐述了科技进步在媒介层面给艺术表达带来的可能性,并通过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可视化教学实践明确了科艺融合在专业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与优势。杨帆老师随后就国内科研成果在可视化呈现与推广方面遇到的问题对乔老师的发言做了补充。移动媒体艺术系张欣老师随后表达了个人对生物艺术道德标准所持的开放态度以及生物科学给自己带来的启示,指出艺术家的主要职责与贡献在于提出对生命的理解与困惑,科艺融合将会为艺术实践与教学开启新的大门。马煜煇老师则分享了将数字交互艺术与生物艺术结合的教学实验给学生在观念与认识上带来的收获,并希望跨学科论坛能够继续在广大师生之间促成更为实际的交流与合作。赵宏伟老师最后就生物艺术的时间特性阐释了蕴含于其中的现代性反思与批判逻辑。
最后一场分论坛由刘姝铭老师担任主持,刘老师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给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读,提请了媒体艺术教育面对当下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网络生态将要何去何从的重要议题。张翼英老师首先探讨了数字支付、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伴随高科技的普遍应用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并希望各学科能够深化多元互补,取得颠覆性突破。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超老师指出数字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创作效率,还能有效拓展思维与灵感的边界,并强调了参与互动对于新媒体艺术品实现其价值的关键作用,以及新技术对交互性的不断强化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黄老师随后以天津五大道商业街改造项目为例,从体验提升、智能服务与管理层面解析了智能化迭代的具体应用。移动媒体艺术系王国俊老师首先明确了技术变革给艺术家和教育者带来的挑战,继而结合多个实践案例指出物联网技术正在将互联网时代的人机交互方式回归为传统语言交互方式,新的生态系统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变化,在教育方面应把握艺术设计和科技的联动性,注重艺术本身的创造性与思辨性。对于主持人提出的高校教育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问题,张翼英老师认为当下的人工智能尚处于低级的人工判断阶段,短期内只能取代重复性强的工作,但要着眼长远,就要在教育实践当中深入思考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和艺术加以结合,做好未来的技术理论建构工作。黄超老师则力主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摆脱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通过亲手实践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与原创者,有效避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危机。王国俊老师则认为这种替代不可避免,新的教育体系不能忽视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真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应该是富有创造力的革新家与思辨者。
四、展望与反思
在本次跨学科论坛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陈强斌教授非常期待在未来能够达成更为实质性的跨界合作;魏建国教授认为科艺融合可以使双方受益,倡议各学科重视跨界人才培养,消除隔阂、共谋发展;刘伟伟教授希望大家切实行动起来,找准相互结合点,将手中冷冰冰的技术成果与艺术加以结合,充分实现艺术对科技的推广作用,相互补强;覃京燕教授呼吁各学科放开视野、相互期待,积极整合成果与教育资源,建构富有共享精神的大数据库,反哺田野实践,并指出艺术家应该保持探索未知领域和思辨质疑的态度,在注重个体感受性的基础上勇于跨界。
张亚辉教授指出科学让人在自然面前获得自由,艺术和宗教让人在心灵上获得自由,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不断提供一种反思的力量,大家在自然与心灵方面的“冒险”以及反思让论坛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张老师希望各界在未来的合作当中能够进一步平衡格局,发挥艺术的枢纽作用,同时对启蒙观保持足够的反思力和控制力,警惕市场化诉求对反思力量的超越;杨帆教授指出不同的领域将会形成共同交叉的大网络,跨界沟通十分有利于各学科更好的重构与同构,希望艺术家能够多提诉求,以便生物学家有针对性的提供技术或者是理念方面的帮助;张翼英教授随后再次重申了作为工具与材料的物联网对于艺术创作与创新在技术支撑与材料支撑方面的特殊意义;王成良老师结合个人经验对国内外状况展开剖析,面向广大学生探讨了知识、教育与需求的平衡关系问题,希望人们都能够在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时代拥有更好的选择权;彭欣老师倡议各界协力建构跨学科背景,艺术学科也应以此为契机夯实基础、反思实践,成为X+艺术的核心;蒋旎老师接着在对各学科前瞻性的反思中强调了提升艺术自信的意义。
在论坛结束之际,刘姝铭老师代表院系与组委会对各位嘉宾老师再次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从跨界的有效性、新田野的发掘与探究、教育新格局的建立等方面分享了诸多收获、启示与感悟,为此次论坛做了初步总结。最后,首届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在全体嘉宾“未来可期”的寄语声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 语
本次跨学科论坛荟萃众家精华,成就了智识与思想的多元碰撞与激扬,我们在深入探讨与学习中认识到,跨学科的建构意识已经成为影响当代艺术院校教育的重要因素,科艺融合多元共建形成的各种内在联系、需求与外在张力,对深化理解当代艺术内涵,丰满媒体艺术教学与实践的方法与手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充分把握人文社科与艺术理论的同构性,并时刻保持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在教育教学中始终重视对价值观的正面引领与建构。论坛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以艺术教育为本开启跨学科联合实验新模式,在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教育之间建立起新通道提供了重要思路。
关于作者
刘姝铭,女,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赵宏伟,男,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