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08、2009年 > 生化变异的艺术 ——新伦理艺术现象

生化变异的艺术 ——新伦理艺术现象

2011-07-30 13:11:12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生化变异的艺术

——新伦理艺术现象

文/张海涛 

案例:细菌的艺术

Polona Tratnik的Microcosmos在展厅里建了一个浴室,来自艺术家身体上的微生物被转移到浴室里生长。而这些微生物的显微照片则被实时投影到展厅的墙上,给人带来复杂的感觉。

细菌的艺术

人类对细菌这种微生物有“谈其色变”的感觉,细菌(微生物)在人们心中是坏的,会使人生病以至死亡。其实不然,有些细菌也有抑制或消灭有害细菌的功能,细菌在我们身体的生存状态通过活动影像投在观众面前,便给人带来很强的触动感和紧张感,我们的生命面对自然生命很无奈,这是悲哀的事情。历史上人类大面积的病毒传染如非典、禽流感等让我们联想到了我们的生命的脆弱,我们这个时代有害细菌的身份也越来越不明确,人类对自然物的捕杀、变异都会产生莫名的有害菌,我们时常束手无策,可能随时会因为它消失,不可预知,因此展示细菌警示我们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过好每一天显得了更为重要。(张海涛)将蔬果蔬苗放入动物形状的模具中,以限制它的外形特征,结果成熟的蔬果长出了动物的面孔。自然物种起源与发展,有了文明人的干预和介入使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受到了冲击,在现在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和森林,那里的生物与现代文明产生了具大的反差,人类现代文明的生态负面使我们不能确定是两种生存方式谁对谁错。自然在人类的发展中,加快了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工化,为了符合人的思想观念,为自己服务,不按自然状态发展,加快了人类对原生态自然的破坏与侵略。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规律,现代文明社会以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对原始贫穷的种族侵略和掠夺,使自己强大,并以此改变和同化少数民族和弱势部落,这是一种被迫式发展,在进步的同时也使这些弱势群落受到地域和文化殖民,失掉了本民族的个性特征和文化,迫害自然生态发展,其实我们对野生动物、植物也存在这样的殖民攻击。文化殖民改变被殖民者的基因血统,对他(它)们的思想上歧视和控制,因而成为种族斗争的根源。 

案例:南瓜计划 - 李山、张平杰生物艺术

 

 

 

艺术家自述: 

生物艺术最终要呈现的是活的,有生命的作品。 

生物艺术正在悄悄地登陆中国。它诞生于实验室或实验基地,艺术家开始与新的合作伙伴——生物学家、植物学家等一起工作。 

艺术家关注的是外形变化,生物学家关注的是内因变化这刺激而充满活力的实验“游戏”——其中的大多数方案在现阶段还无法实施,只有几种可以实施的:如植物类、菌类、低等动物类,已有专家受艺术家委托,在实验室或实验基地进行。就植物类而言,要通过植物基因改变与重组,让它发芽、成熟、结果……或许不是一、二代就能完成的;就动物类而言,要通过转基因、基因合成等, 让它孕育、诞生、成长;之后,才能看到方案预期效果。所有这些方案,有一点是相同的,改变生物的固有形态,对原生态的基因进行某些人为转换、合成或修改,使之成为新的视觉艺术样式。 

《南瓜计划》是生物艺术在现阶段能实施的一个母题。它是在农科院蔬菜育种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它是人为的,也是生态的。事实上整个实施的过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这或许是生物艺术的特点, 作品始终在一个过程中,展示阶段只不过是过程的尾声,或是过程的高潮。 

被改变的生物迹象令人着迷。生物工程正在作用于两个方面, 实用的、功能的转基因产品与审美的,有文化意味的生物艺术作品。对于日常的、食用的植物类进行审美的、艺术的转换, 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它改变了人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 把隐蔽的生命迹象变为艺术样式。但我们对生物艺术作品的选择与处理是非常谨慎的,它牵涉到种类与生态平衡,生物的更新与自然淘汰,社会、道德、法律的宽容程度。 

作为艺术作品的南瓜,可进入私人庭院,也可进入公共展示空间。生物艺术世界的奇葩之门已被打开了, 它正召唤着更多的艺术家进入这未来的艺术领域。 

李山 张平杰

2007年11月 

我们通过“动物蔬菜”的案例,又会联到另一个与我们中国有关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时期强势的男权者为了一个畸型的审美趣味,残暴的改变女性的脚足的自然形象,限制脚的外型特征,对女性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巨大的阴影和痛苦,这也是一种侵略。心理侵略、地位和性别身份的划分禁锢,是女性主义斗争的根源,如果说种族与女性斗争都是一种势力强权反抗的体现,那么对自然界中自然的物的人工改造也是一种战争,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物态的反击,生态环境、基因异化、非典病毒、禽流感、气候变暖……自然正在慢慢开始反击。(张海涛)

关注人工的自然

案例:Roxy Pane落户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作品《虚张声势》是一种金属制作的树,这个55尺高的树,使用光亮的反光不锈钢制作,由很多不同直径的钢管焊接而成,其富丽堂皇而一成不变的框架似乎把其所在的环境从冬天变成了春天,狡猾地提醒了游人公园本身是一个城市规划者制造的产品,而不是大自然。  

虚张声势 

关注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学是人类以科学技术介入自然,促进自然物的生长或变异,为了适应人类的高速发展的需求,人类开始用电子技术合成有机富氮肥,这是对自然物的一种催长方法。以网络机械机、生化介入自然达到多产、多销的人类需求,工业化、商品化对自然的冲击是未来超自然的趋势,人工激素、转基因食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异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得了不知名字的怪病,这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更加迫切,他们被城市化冲击后又迫切把自然搬入城市,于是出现了空中花园等人工自然物,产生了人造仿真自然的现象,我们生活中的假山石、假植物、动物、假园林成为了城市的人造“风景”,然而它们的人工材质永远无法代替自然,只是一种装饰,没有花香、没有氧气、没有生命、没有质感……因此人们只有通过仅有假期,疯狂地奔向自然。(张海涛)

案例:关注种族

不同的“人种”,虽然有明显的体表特征,但遗传的差异程度其实是非常小的。不过,我们可以利用遗传资讯,划分出不同的人群,这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人们常常根据肤色、眼睛、毛发这类体表特征,加上地理起源与文化,将自己和其他人区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种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依据呢?比如某人有着一对蓝眼睛和满头卷发,除了告诉我们他拥有生成这些特征的相应基因以外,体表特征还能揭示有关这个人的遗传组成的更多信息吗?

纽约画家Nancy Burson发明了一个所谓的《人种机器》。该机器先拍下某人的一张照片,然后再根据各人种的体表特征增减,显示此人要是出身于另一个人种的话,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Burson声称,她想以这种方式来凸显人类的共性。确实,体表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人的大部分遗传组成。《人种机器》在伦敦的千禧圆顶展览馆是最受欢迎的卖点,每年吸引了数十分的观众,此外她还设计了允许用户改变自己的面孔的年龄“年龄机器”,和可以改变性别的“性别机器”。

 

 

《人种机器》

关注种族、性别、年龄《人种机器、性别机器和年龄机器》          

关键词:机器人工化、整容、歧视、雌雄同体、种族运动、女性主义

人种差别除了地域、气候等生态环境造成后天或先天的体貌:肤色、眼睛、毛发这类体表特征的差异之外,经济、地位、出生成份造成的心理落差也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特征,科学已证实各人种智商差别不大,造成种族歧视的重要因素是由每个时代殖民、经济、地位、观念等形成,从而形成整个种族的心理不平等,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种族地位也不同,如白人地位高黑人地位低,这与白人对黑人的殖民贩卖有关;强胜时期犹太人地位与二战时期犹太人地位、身份又不一样;唐朝强胜时期的中国人和清末中国人种族身份在世界上又不同;性别歧视也是如此在父系社会时期和母系社会时期不同,封建时期的女性和现今女性地位也在改变。普遍意义上的男尊女卑,白尊黑卑的观念伴随着历史种族和女性运动也逐渐发生变化。医学整形、人种机器以工业科技化改变着自然真实的人类的种族、性别和年龄。著名歌星杰克逊通过整形改变种族身份,韩国明星何利秀及中国明星金星通过整形改变性别身份,人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整容、美容、饮食等科学的超自然手段延缓衰老,改变着年龄差别。现今儿童、成人、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界线也像种族、性别身份差异一样的在逐渐模糊,虚拟的人工种族、性别、年龄机器也给当今和未来人类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种族、年龄、性别身份,从而得到心理补给,并以这样的方式来凸显人类的共性,反对种族、性别、年龄的歧视,增强弱势人们自信、自强的一面。(张海涛) 

案例:基因噩梦

Patricia Piccinini是澳洲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曾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大展。她的作品《年轻的一家》,是一组采用硅橡胶制作的长着猪的面孔和人的身体的怪物。这组形态上令人感到恶心甚至心惊悚的作品不由的让人想起关于人和猪有着相似基因的报道,进而联想到这些怪物会不会就是未来的“基因农场”里用于器管移值的供体。这个作品对基因技术的未来,以及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本质等伦理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

 

年轻的一家     Patricia Piccinini   布料、人造皮、填充物

 艺术家表现生化变异现象多是对现实中科学家实验案例进行强化式虚拟的转换(如通过绘画、标本、装置、网络虚拟)。他们艺术样式、表象只是体现一种争议性现实状态,艺术家表现这一现象时不一定是鼓励这一实验的观点,更多的是提出这一困惑的话题,唤起大众对这些现实、未来新事物的关注、警示,而科学家更多的是真实试验的实施者,他们见证着人类发展的变化;艺术家给他们提供的异化和想象空间,可能改变科学家的认知、行动,引起国家社会的讨论,这是艺术的力量。物种变异、基因转变、克隆有机生命是人类讨论的焦点,对于这些焦点争论中物种变异后的多功能性与医疗上的极积意义不用置疑,对人类冲击最大的是伦理、心理的影响。谈到物种变异艺术(虚拟基因转变形象)我们便会联想到中国古代时期文化艺术中有所体现的形象:如中国龙、凤、麒麟等经典形象。

欧洲龙、非洲狮身人面像,这些形象由来是将各种动物的器官集于某一个动物一身,使它具有超能力量,在中国龙的形象已是权利、吉祥符号,人们往往遇到自然灾难时,都会向这个虚拟的形象祈福、驱邪,龙也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被喻为中国的象征。如果说古代人们描绘一个虚拟物种为了一种精神寄托,而今的物种变异更多的是一种实用和功能的实验。

《人类起源》是台湾艺术家李小镜对于人类自然物种起源的描绘,整个过程是一种自然原动力为支撑,基因生化技术则是一种超自然的人工化实验,这项研究改变了物种自然遗传和自然表象,甚至改变了物种心理、神经系统,古代虚拟神像正在被“实现”。如:荧光兔子、转基因蝴蝶、花卉杂交、人体基因树、克隆树、克隆羊等等,台湾艺术家虚拟的《人兽变异》、澳洲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的《年轻一家》人猪异体的怪物,若在未来研究成功,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恐慌。对于科学家医学器官我们可以鼓励,然而对于滥用科学艺术改造人类或动物体态和神经系统若没有积极的意义,这一实验毫无必要,相反更大的冲击是:伦理与安全。

(1)基因转变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导致生存空间的工业化。动植物基因的转变、杂交,是在特定条件下将基因在其它生物和亲缘生物间转移,使这些生物具备转基因作物的性状。而这些研究的人工化变异,使我们的环境被人工化物品包围,基因食品导致试验动物发生异常,自然不复存在,人类也将发生异化,人兽混体成为可能。

(2)转基因生命的伦理道德冲击

转基因生命基因异常导致它们生命的脆弱,非典型性细菌侵入,对生命造成巨大痛苦,受到道德遣责,人兽混体、基因克隆造成身份、年龄的异常,也造成新伦理的冲击。因此人类对于科学家的素质培养中,除了技术培养最重要的是道德培养。为人类未来着想,以造服人类为己任,不能以个人利益出发,分清利弊,坚守科学家的道德底线。(张海涛)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