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陈友桐个展访谈
张海涛与陈友桐的对话
被访人:陈友桐(以下简称陈)
访谈人:张海涛(以下简称张)
访谈地点:宋庄美术馆
访谈时间:2010年6月20日
张:你以前学的什么专业,什么时候开始以细菌为媒介来做作品?讲讲这里面的
观念转变。
陈:我从小就一直学画,01年去广州就开始喜欢当代艺术,画了很多画和做一些装置。02年底广州就爆发了非典,到处在捉人隔离和喷洒消毒水。非典给我的冲击很大,03年非典后我就开始学一些跟微生物有关的知识,开始尝试用它们来做作品。当然随着跟它们的接触和了解多了,对它们的看法和我自己的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在国内做细菌媒介的艺术家很少,你能否谈谈国内微生物媒介的发展情况?
陈:呵呵我根本不关心这些事情,也没有关注。
张:你觉得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自己做作品与生物专业的科学家做实验有什么不同?
陈:科技与艺术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是微生物和艺术都跟我有关系。我的作品更多的关注生命跟社会的问题,对科学的竞技赛没有任何兴趣。
张:在人造自然强势的大环境下,你认为你是在做人造的自然,还是借助自然物性表现作品?你的作品与创造生物学阶段的转基因、克隆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待转基因与克隆的现象?人造自然和朴素自然环境你更喜欢那个?
陈:我只是用这些生命做一些想法,它们的色彩、形态和功能都是生来具备的。如作品《植》是从很多种专门吃木头的菌里面挑选出一种颜色最绿的,把它移接在已经死去的植物里生长,绿色木霉菌一边吃植物的尸体一边分泌绿色素,2天后死去的植物又复活般的恢复了绿色,让你分辨不出什么是生死。我把“复活的植物”重新种植在土壤里,这样它又和土壤里的微生物发生关系。 我喜欢把它们从自然中寻找出来再让它们回到自然,不一样的是它们的出现变得更“合理”。
转基因、克隆是个老问题了,我们现在满肚子已经是转基因的食物了,呵呵过几年人们可能就要谈论克隆羊肉和普通羊肉那一种更适合打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