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0、2011年 > 【现场】数字艺术在中国:趋势与理念

【现场】数字艺术在中国:趋势与理念

2011-07-30 12:29:35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主持人王春辰

研讨会现场

张海涛的发言:数字艺术在中国——趋势与理念

张海涛:通过这个展览,我有几个感触,第一,这个展览和别的新媒体展览的区别,主题性比较强,现在新媒体艺术家比较少,做主题展很难;这个主题谈到了数字艺术本质的表达方式,就是数码与解码。符码,这个展览中运用了很多抽象的符码,它和传统抽象的元素不太一样,具有数字艺术不确定的未来感。每个展览都要解决一个针对性问题,这个展览的作品看出了策展人对作品有所归纳和选择。
    我觉得数字艺术和新媒体有区别。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旧的媒介),和时代、科技有关系,新媒体艺术除了数字艺术之外:生物和嗅觉、人工生命艺术也是新媒体艺术的范畴。数字艺术是新媒体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现在我们的展览和以前的展览有一个区别:国内新媒体艺术从90年代录像艺术中的行为观念向2001年后数字虚拟化转型。数字媒介艺术表达方式有很多,比如说计算机图形技术与虚拟影像、网络远程通讯艺术、人脑计算机接口、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艺术慢慢从一个实像往虚像转型,由虚拟的人和事物来关注真实现实中的人和事转换。
    第三,我比较赞同王馆长的说法,数字艺术开始成为一个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是这个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会改变我们的时空感:我们交往的方式愈来愈快捷甚至具有同时性,这是一个新的时空观;还有数字时代会带来一个新的伦理观,人和人开始与虚拟人交往,虚拟现实的交往正在改变了人与人交往的结构。
   

张海涛:展览中作品的互动技术可能有些相同或者单一的情况,我想从三点说一下这个现象。第一,可能跟策展人的展览解决的问题有关系,比如一个展览可能解决一个方向的问题。第二,可能与技术能力的有关,数字新媒体不是说发展很成熟,也会遇到技术限制的情况;举例我以前策划过一个“嗅觉”的展览:我们很想把作品中气味散发的实体刨除,因为气味本身的语言就很纯粹,已经具有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我们很想收集、储存甚至想象电子邮件一样发送一个气味给另一个人,但是资金和技术能力不够,只能用实体发散气味的方式来做作品,效果就不是很好。还有互动单一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个数字媒介独特的方式,数字跟虚拟的东西打交道,其实还有很多方式互动,比如我们可以按、吹、打、嗅,这次展览互动单一,可能跟选择作品有关系,也和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有关。

张海涛:刚王泊乔想谈的话题是数字艺术在国内怎么建立机制和体系,我想从几个方面回应,第一,我们现在新媒体数字艺术在中国急需建立一个艺术生态:包括教育、收藏、资金、技术、推广、策展和批评体系,现在我们好象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和推广问题,资金怎么解决,怎么突破?国外有很多模式,比如说像汉堡录像艺术靠西门子赞助,柏林录像艺术节是苹果电脑资助;还有国外西方的各种机构,他们开始关注、收藏、展示、推广新媒体艺术,比如德国的ZKM、日本东京ICC、奥地利AEC;国内像中国数字艺术协会这样的机构、北京世纪坛做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正在起步,上海电子艺术节主要运作模式是靠政府支持,另外中国美术馆的“合成时代”新媒体艺术展跟瑞士基金会的支持分不开,展览申请了很大的资金,才能做成这件事,据了解他们资金申请,必须有他们的艺术家或者机构参与才能行。在中国没有这个体系,没有这个机制,我们怎么突破?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学院,因为学院现在有各种项目和资金合作,包括我们前一阵在北服做的活动就很成功,以后还可能合作。另外,政府的资金如何申请,现在各地都在搞动漫产业,包括宋庄也在做动漫基地,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商业与新媒体艺术结合,大型项目如世博会、奥运会都运用新媒体艺术,这也是一个突破口。
    还有,如果我们资金很少的话,是不是就不做事情了?如果国外的技术和资金达不到,是不是我们就停滞了?其实我们技术方面可以稍微弱一点,可以侧重中国的情境的感受。资金少的时候,做一些资金少的项目,资金多的时候做资金多的项目,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些突破口。

张海涛:我说的生态与机制也说到了推广,观念的改变很重要。

张海涛:一般的小展览我们能做,但是我们国内缺少大型的数字艺术节。

张海涛:小涛和春辰提了一个问题,即技术与感受的问题。刚才其实引出了两个话题,一个是技术和感受是不是分开的?还有,传统和当代数字的关系,数字艺术一直和传统的媒介、传统的感受不是对立起来,需要进行转换或者结合。前面提到,我们为了技术翻新的时候,是不是会与传统和现实情感产生脱节的问题?我觉得两者可是结合统一的关系,因为技术也可以改变或产生新的情感,比如我们的虚拟情感或者网络情感、人造情感。还有,技术革命会改变现实很多的困惑的东西,或者我们介入现实时大的变革,并不是与技术完全分离的,比如农业社会工具技术创造,改变了一些当时的日常生活;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电气时代,电灯、电话的出现带来了快捷感受的变化;数字时代、生物技术时代的虚拟现实、转基因克隆技术也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以前我们伦理关系是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世界的关系,现在又产生了人和虚拟人、人和机器人的关系,这个是新的伦理,或者新的道德,它是与技术是统一的。
    我们不能为了反对技术而反对技术。
    下一个话题,我们用了新的技术,能不能把我们传统和永恒的感受完全取代掉?也不是这样的,举例白南准运用电视媒介做了一个些跟传统东方佛教精神结合的作品,把传统永恒的话题进行了技术媒介的转换;禅宗的东西,他用了一个新的技术语言进行转换或者结合,并不会替代传统,他反而是更好的传承、拓展和激活了传统精神,这个也引出了新媒体的艺术史怎么写和相应的价值判断问题。新的媒介出现了,会不会有新的价值判断?技术媒介会不会带来语言结构的变化?行为艺术有行为艺术的语言,绘画有绘画的语言,录像有录像艺术的语言,语言变化实际上跟技术都是有关系的,每个时代必须有每个时代出现的新媒介与感受,我们的艺术才不会消失掉,你用新的媒介感受新的情感、用新的媒介感受传统、永恒的情感都可以。

张海涛:齐白石在他的领域有他的价值判断,在新媒体艺术领域也有这个领域的价值判断。

张海涛:费俊说这个世界是一个混合空间,不是单独的虚拟空间,时常我们也要跑到自然、实在的空间中去寻找自己的心里平衡。

张海涛:我们去年在宋庄艺术节做了个以新媒体艺术为主要媒介的展览:“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也探讨了虚拟的事物出现之后,远离自然实体可能造成很多不真实或者失落感;因为东方的中国思想,强调自然朴素的天人合一,人造事物带给我们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新思想。虚拟现实、转基因,对人的心理肯定会有一些冲击,这个双刃剑的技术肯定需要反思,因此新技术与自然的回归思想的结合更加迫切。


数字艺术在中国——趋势与理念

数字艺术的发展状态如何、在国际上呈现为何种趋势以及它创作的机制中富有何种艺术理念等等,都是数字新媒体艺术需要应对与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中国的当代艺术格局中,它处于何种位置、它的功能与价值如何得以认同和展现、它作为艺术生态的前瞻性与挑战性更是艺术家、理论家要面对的问题。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但艺术作为理念与信念却恒久持续,因为有了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艺术的内涵愈加丰富和多样化,同时与固有的艺术理解也产生冲突。这一切构成了数字艺术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对之进行创作与理论探讨将成为今天艺术版图中的一桩新事业。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数字艺术协会
时间:2010年11月17日下午14-17: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小会议室
主持人: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 副教授)

议题:1)如何理解数字艺术
      2)数字媒体艺术在国际的情况
      3)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的情况
      4)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机制与理念
      5)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与批评
      6)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史意义

嘉宾
丰江舟(电子艺术家、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
费  俊(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工作室副教授)
林欣杰(数字艺术家、任教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艺术大学)
张海涛(北京宋庄美术馆策展人、艺术档案网主编)
张小涛(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
缪晓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泊乔(DAC数字艺术中国项目创始人、策展人、中国数字艺术协会秘书长)
Karel Dudesek(ASAP奥地利中国艺术项目创始人,独立艺术家、出版人、策展人)
Marula and Re(CORE LABS西班牙核心实验室创始人、艺术家)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