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影像档案展
2010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场》《域》《情感》《自然·不自然》《聚 • 忆》新锐
艺术总监:栗宪庭
策 展 人:吴秋龑 张海涛
论坛项目总监:滕宇宁
开幕时间: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下午2:30
开幕地点:宋庄美术馆一层、二层
展览时间:2010年4月18号—5月25号(周一、周末不休息)
单元部分:
“场”:
艺术家:缪晓春、张小涛、白崇民、马永峰、卜桦、吴俊勇、黄心健、叶丹、代化、皮三、陈学刚、孙磊、张燕翔、李杰、雷磊、刘茜懿、Vincent
“域”
艺术家:隋建国、刘旭光、张锰、高芙雁、谭奇、吴秋龑、丁昕、盛洁、吴少英、马秋莎、谷真真、郑达飞、黄荣嵘
“情感”
艺术家:丰江舟、汪东升、张海涛、田苗子、朱捍东、邓大非、雷本本、张敏捷、李明、陈轴、李富春、曹澍、刘诗园、沈怡、文皆、曾鐸、黄莺、胡晰淼、赵域、章梦奇、
双飞(崔绍翰、黄丽芽、李明、李富春、林科、孙慧源、杨俊岭、张乐华)
“聚 • 忆”新锐
艺术家:夏鹏、李隆、黄麒霏、孙楠、张咿、叶媛媛、陈曦、温强、郭维、赵伯祚、郝树人、部凡、张泽彦
“自然•不自然”
艺术家:迟鹏、王铁为、关矢、佟大壮、高媛、贾有光、卢彦鹏、Alessandro(李山)、吴玮禾、陈卓+黄可一、刘韧、杜寒宁、林舒、田太权、于雷、谭海山、李心沫、林蔚、张巍、罗巍、任航、邢鹏、阎洲、袁苏苏、张晓、张英楠、杜远、胡建文、陈浩洋、金玮、Kenzaburo Fukuhara(福原健三郎)、高远、雷旸(欢岛)、陆军、孙鸥、张尤亮
论坛主题:“当代影像创作与东方文化视野”
——中国影像艺术论坛【第一场】
论坛主持:滕宇宁
时 间: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下午4:00
地 点:宋庄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机构:宋庄美术馆(www.artda.cn)
协办机构:艺术档案网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地 址:宋庄小堡宋庄美术馆
展览服务:李强 曹英 候丽娜
咨询电话:010-89578040
邮 箱:artda@126.com cafa@qq.com
机构支持: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知识共享组织(简称CC)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尤伦斯艺术中心 空白空间 文津国际艺术中心 中国数字艺术协会 草场地工作站 中华媒体艺术与技术协会
媒体支持: 雅昌艺术网 艺术国际 99艺术网 东方视觉 艺术档案 大众DV 精典传媒 夸克电影网 现象网 搜狐文化 艺术中国 艺术地图 艺术导报 艺术数据网 今日艺术网 东方视觉 艺术眼 库艺术 中国宋庄网 美术焦点 库艺术 新视觉 中国当代艺术网 博宝艺术网 中国艺术新闻网《NOART》《艺周刊》《TimeOut》《画廊》《艺术视界》《东方艺术》《Art概》《艺术时代》《艺术市场》《在艺术》《hi Art》《当代艺术新闻》《Muse art》《北京青年周刊》《奢华志》《世界艺术》 美术同盟 798艺术中心 新视觉 世艺网
部分艺术家作品
皮三 炸学校 截图
卜桦 慌慌 截图
缪晓春 坐天观井 截图
吴俊勇 鲤鱼 截图
张小涛 心音 截图
皮三 一毛钱 截图
2010影像档案展
——《场》《域》《情感》《自然·不自然》《聚 • 忆》新锐
文︱吴秋龑
当代文化的影像重心在经过几次社会价值的解构与碰撞之后,一些实质性的探索状态在一批新兴的艺术创作者身上逐步清晰明朗,这种流动的影像思维或许将预示诞生着一种强大的时代记忆体,面对何为影像艺术的再次探究,这次展览尝试梳理、分析并最终建立一个当代影像体系的大文化框架,由此植入的各种东西方语境在新影像媒体中混合派生出属于每一个自然人的文化系统。
本次展览的《场》《域》《情感》《聚•忆 新锐》《自然·不自然》五个主题部分虽然包括诸多形式内容,如实验电影、观念记录、抽象影像、实验动画、舞蹈肢体录像、观念摄影等,但更多关注的是基于人文生态的思考研究,努力促使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在所谓不同创作方向上产生更多交集与共鸣。
而本次的开幕展论坛也是落脚于此种基调,中国影像艺术2010年展论坛在通过和不同艺术机构空间合作的过程中,将引发诸多文化议题,而不局限于艺术家本身,一系列探索性的学术交流突出创作、批评、研究、教学的互动延展性,使最终的出版文集具有更多“实验”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2010影像档案展
文︱张海涛
艺术圈最近常常出现一些极端的著名论调,如“艺术已经死亡”,“艺术必须死亡”,针对此论,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艺术不但不会死亡,而且永远不会死亡,直至人类消失。艺术存在及发展的意义在于艺术两个基本的要素,即不同时代语言媒介的变化,另一个要素即对人类经典的永恒话题新的诠释和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生存感受……艺术从出现至今,媒介的拓展和变化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古代原始岩画到素描、油彩、摄影、行为艺术、装置及DV、喷绘、网络艺术、传真艺术、新媒体……相信不久的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媒介出现,并伴随着媒介新的时代感受和和语言样式同时变化着,再者每个时代又有让我们触动的生存感受和针对性特征,比如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变化:七十年代的乡土与伤痕艺术;八十年代的大灵魂、八五思潮及政治波普;九十年代卡通一代、玩世与艳俗、政治波普艺术……艺术有着两个要素的发展,因此不会枯竭,除非人类灭亡。
独立电子影像在国内作为又新又老的媒介,伴随媒介语言和感受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对于中国独立影像仍有很远的路须走,中国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其发展很艰难。首先,国内美术馆、画廊对独立影像的收藏近乎为零,很多艺术家为了生存放弃这种媒介方式;其二、对于独立影像专业技术设备租金昂贵,独立制作极其困难,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大多艺术家只能倾向底成本的作坊式创作,;第三、传统的艺术家及收藏家、画廊的观念落后,思维一直停留在单一传统媒介的收藏和发展,独立影像策展的非商业性,很难有单位能赞助和接受,使本来就很少的独立影像展雪上加霜;第四、国内当代影像艺术目前急需哪些建设,如,技术团队、费用、理论建构、策展机构;第五、在正常意义上影像是工业生产,因此它很容易被商业、体制所控制,社会真实的一面很难被体现,使得艺术家很难按照自己的意图拍片,长期搅扰在这样控制和被控制的冲突之中,独立品格更加难能可贵。
影像多媒体专业近两年在电影学院及几个美术学院开设,但刚刚起步还未成熟,另外此专业多以实用媒介技术为主,技术大于体验,对于艺术观念敏感度不高。活跃在国内当代艺术圈的仍是96年浙美发起的第一代多媒体艺术家,因此有想做系列影像展的愿望与冲动,愿为独立影像人创造一个多媒体的平台,共同探讨、交流。
关于影像档案展的几个想法
档案,即分类保存的文件、材料等,同时具有根据实际情况查询、提取、传送的特点。
影像档案是一种以影像艺术为研究对象,借以历史系谱、理论系谱、艺术系谱发现、梳理、比较和分析影像,给出既有思想空间框架的影像,又有视觉语言时间变异的景象。
档案系谱学,是一种文化形式的人文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荷马史诗、旧约圣经、中国先秦的“世本”史撰,而本展览所倚重的是后现代系谱学方法,影像档案是一种以系谱影像为方式的策展,将影像艺术放在一个框架系统里,建立清晰的艺术类型,避免拼盘、乱炖。福科在《知识考古学》中说,档案不是各式话语的统一或不问区别的化合,相反,它是高度差异化的命题的形成和转化的总系统。进而视之,档案对人来说只能体现为“他者”即差异。人没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档案,因为它产生在话语规则的内部,而话语的对象不过是它的外显形式。
一.与其它DV影像展区分开、发挥分主题归纳和语言方式归纳的特点。展览里设分主题,按类型邀请艺术家,关注DV思潮,争取每次展览有不同的分主题。
二.展览品牌与目标:系列性、独立性、实验性,关注新的语言方式和触动神经的生存感受,这也是我们邀请艺术作品的一个支点。
三.根据展览主题选择展出方式,一分钱做一分钱的展,不贪大制作,重要的是持续。
四.展览通过不同渠道邀请具有“新感受、新视觉”作品的艺术家,整理资料,口袋传播,文献归档,内外交流。
五.展览主要分为录像艺术和观念纪录片,作品以短片为主,为艺术家创造一个有限、朴素条件下的交流及服务的空间。
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大片、长片统治着商业电影院线,短片归位实验室。但即便如此,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短片作为影像最基本的形态,仍然在扮演着它不可替代的角色。短片非常重视电影语言的自身追求,在这一点上它离电影本质最近,同时短片又因其短小精悍的特质,更具有实验的无限可能性和便利性,短片可以轻易的摆脱情节和故事的纠缠,彻底的突破规范模式的表达,使创作者的观念或情节得以呈现。这也是我们的影像档案选择短片展览的原因。
国内当代影像源起的分类
中国的独立制片从影像表达的内容上,可分为叙事影像、纪录影像、实验影像三个相对分离的部分。第三部分是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的独立制片,它的作者群主要是当代领域内的艺术家,它的起源地是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院)区别于起源电影学院的叙事影响和纪录影像。
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并不能完全等同,实验电影源自电影艺术史,并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他的一个高峰,而录像艺术则发端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艺术中诸多艺术形态之一。实验电影主要使用胶片,并在地上影院和学院展映,而录相艺术则主要使用视频,少量使用胶片,他们的作品则局限于画廊和美术馆展示。实验电影具有一个线性的演示过程,其实验是向影像画面内部深入的,而录像艺术的展示多是非线性的向空间和环境拓展。当然现在两者也结合发展,而重要的是作品感受。
当代影像从媒介和展示上大致分为静态图片影像和动态影像,录像艺术在其出现之初就已以确定了四种表现形式:
游击录像,是指艺术用手提摄像机纪录街道活动,政治性和社会性很强,游击录像的共同特点是对素材从不添加任何艺术构思,不作任何导演性的加工,影像表现出一种粗糙的、具有现场感的即兴创作风格。
实验纪录:一种是对实验的纪录,用影像来纪录行为表演,或偶发行为等实验艺术,镜头经常对准艺术家的身体本身。艺术家们用纪录片的方式,制作了一系列的影像,粗糙但观念严谨的黑白或彩色作品。 另一种为观念纪录,即倾向于将纪录中融入朴实的观念,使纪录实验化、当代化,又区别于新纪录片,相对新纪录片更偏重纪录的实验和观念化。其避免了传统纪录那种死板的记叙方式,又避免了狭义的观念艺术的概念化、简单化,缺少情感、细节与感性,增添实验的语言元素,并在选题上区别传统纪录片趋向反映真实当下的、不为人知的新鲜话题,给观者以新的视角认识社会。
影像装置是由音、视频设备和其他装置材料、现成品、现场环境等共同构成的,其中包含摄像镜头、监视器和磁带录音机等视频、音频设备。
影像短片,最早的脱胎于多屏幕的录像装置,通常以单频道的样式出现,录像短片除了用摄像机拍摄影像之外,还包括由计算机生成的视觉影像,强调视觉元素的形式和高级技术媒体的结合。
当代影像的创作表达要素和东方文化视角
基于这次影像论坛的主题“当代影像创作与东方文化视野”,我们讨论一下创作的语言要素和东方价值体系建构,然而创作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质,还急需建立国内创作、技术、批评、策展、收藏和价值体系的良性关系。
从发展脉络上看影像装置和实验影像短片倾向新媒体艺术,实验录像也不是只停留在以往“录”的阶段,更多跨界和综合化时常被归为新媒体艺术的分支。
一、个人媒介语言特征的先验性和独特性:
1、新媒介本身的元素及电子合成效果。
a.摄像镜头:推、拉、摇、移等语言方式
b.电脑剪辑效果:虚拟、合成及对现成影像加特殊效果:虚化、分离、快慢化、放大、叠影、非线性、倒置、文字处理等……
c.声音:音乐配置及合成
数字音乐(Digital Musics)
包含「电音」这一大类下的各种当代数字声音制作,此外也包括综合了声音与其他媒介的作品、电脑音乐、电子原音音乐、实验音乐,以及声音装置。
2、影像之外的元素融入
a.当代艺术观念、创意及意图
b.寓意性:对于作品内容的选择的寓言及象征性是表达的重要因素
c.异化、实验性、非现实的现实感觉的表达
d.互动、游戏
互动影像艺术(Interactive Art)互动艺术可以结合于各种艺术媒介:
装置
行为
受众参与
网络作品
远程遥感再现及通讯
虚拟现实、扩增现实
新型介面
3.其它媒介方式的融入:
a.录像装置(录像本身的音视频、监视器、镜头等+其它现成品装置材料+现场环境)
b.行为艺术语言、表演互动性
c.绘画语言:水墨、动漫等效果
二、录像短片选题的感觉因素
1、题材多样性:历史、现实、未来
2、不论历史、未来、现实题材都可体现当下生存感觉、并赋予当下新的认知和新的诠释。
3、历史题材
a.语言当下化
b.认知当下化
历史纠错、误读、认识程度、借古寓今
4.未来题材
a.技术语言的虚拟
b.设想、认识的局限性体现,体现未知性生存感觉,借未来说今天如生物技术、生命智能化等预言。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新影像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答复是肯定的。新影像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整合”,而“整体”观察和把握事物是东方式思维的重要特质,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新影像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曾有过几次重要的启示,西方艺术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发现了新的思想融合,受这些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20世纪初杜尚作品中就透露出东方哲学思想,20世纪60年代作曲家约翰•凯奇从东方“禅宗”思想中获取灵感,创造了“偶发艺术”、“机遇音乐”等艺术形式,禅宗使西方人多少领会了理性的局限性。他们在敞开心灵,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中发现了新的价值。日本物派作品中也发散着东方自然朴素,非修饰的潜默力量。
出身于韩国,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像艺术家白南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电视”媒介以及卫星电视技术开拓的动态影像艺术这一新的艺术表现领域,东方人在西方媒体艺术史中占据了一席重要的位置。而白南准在他的看似游戏的动态影像世界里真正寻找的是如何将急速发展变化的科技与电子媒介人性化。西方技术语言与东方思想融合是中国艺术发展趋向,这样也会在保持原有积极精神的情况下给传统文化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进行再解释和多维度阐释,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的同时,保持独立话语和价值。
结语:
当代艺术推出影像这一媒介,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象征具有自身的工具特性,其技术的工具特性使影像制作的个人化、小众化表达日益突出。DV和电脑短片的出现为独立制片人解决了资金和画面品质这两大难题,制片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使更多的人有能力加入到影像行业,在原有体制之外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改变的不仅仅是影像制作的经济学,更为主要的是将影像制作从体制、团队运作的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个体写作。这使影片制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影像,表达一个人的现实或者做一些实验性的制作。
当代影像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独立制作的替代性名词,当代影像和观念纪录的朴实也具有其小众的特质,并以一种反叛的语言方式消解贵族化影像。实验影像传播途径仍然很小,一般只存在于网络、小型学术交流展、酒吧放映,虽然DV结合数码影像慢慢成为学院教师的教学工具,也从学院走向大众,但才刚刚起步,学生对艺术观念的认识仍不成熟,小众媒体提倡新观念先行,以一种前瞻的姿态传播尚未被大众接受或知晓的信息,为“弱势群体”传递讯息,为独立影像交换资讯,“影像档案”在生存和推广上仍然处于一种尴尬地境地,我们愿通过影像档案展为独立影像人提供一个服务、交流的平台。
张海涛
2007年9月于宋庄(2010年3月修改)
自然·不自然
——人工·自然
文︱张海涛
“自然•不自然”这里有几层含义: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自然”的融入,如《易经》从而看出“自然•不自然”成为审视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准。2、在当下现实人工化生存方式对自然界的影响,使世界变得越来越不自然。我们现实再次提示,平衡相悖相生的两种关系成为迫切的需求,使科学与人文、物质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手工与人工、自然与不自然双韧相生,和谐而平衡。
这次当代艺术展中邀请的艺术家一部分以人工化数字技艺表现对人造现象的心理影响,另一部分艺术家则以朴素语言和感觉表现自生心性、修为与情感,当然也有的作品表现出人工、手工情感的相互转换与渗透。后类作品多以负的方法表现艺术心境,作品面貌及创作特征似乎静默不张扬、自然、淡、静、平常化、非表象,其实是作者达到一定心境后至上而下的状态(至下而上是一种坐井观天的状态,而至上而下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心境,这似禅宗里入世和出世前后与物感应的区别)。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面对现实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作品潜藏的重要力量才是更重要的,也似一种与物感应的“无为”、“无欲”“不修之修”的心态,在这样一个庞杂浮躁的时代,经历太多不确定和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对朴素、自然新的思考。
未来新的科学技术与道德规范、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使人们感兴趣和困惑。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不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它是一种重组自然、仿造自然的人工现象。弗洛依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虚拟人工化、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不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未来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人类在生物学和数字通讯技术方面经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是人类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进行人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依此逐渐改变人自然的本质和生存方式:即超自然的历史现象。这些“不自然”的历史现象必然与高科技技术有关,如:整形外科、电脑感应和基因工程。科学新技术在改造人类的肉体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观念,人工生命技术、机械自动技术、生化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及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超自然的概念。人们与普通的人工流产、人工受精、安乐死申请、转基因、克隆、变性怀孕、选择自杀权利等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做为生物体、自然人的生命模式正在被进化的未来人造物系统所取代。
我们生存在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从前遥远的自然时间概念如今已被缩短。例如:收索引擎、网络视频会议、遥感性行为(裸聊等)、电视现场直播、电子战争,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落,资讯也越来越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世界具有时间结构的同时性,从而加速了社会交替的过程。电子空间与网络世界,更进一步重新构造我们的不自然的时空观,而这些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原始自然的生存状态。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工化改造的过程中,在三个领域的争议最大,也触及到人类目前和未来的生存价值观和伦理观趋向,这三个领域是:物理科学领域的时光机器;数字技术领域的虚拟人的实验(利用真实人体标本进行切片扫描,再用计算机合成三维虚拟人,可用于手术平台模拟、处理危险的物理生化反应实验)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克隆人技术的实验。这三个领域目前后面两个项目接近实现的边缘,这几个领域的实现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大家都熟悉,然而也将引发人类多方面的争议:人工时光机器进入者,可能会对历史和未来进行干预,引发逻辑和伦理关系混乱,因此国际学术界提出平行宇宙理论来解决这种恐慌;克隆人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禁止克隆人。人工化的快餐、扁平、假造和模式化需要手工的、边缘的、朴素的思想来平衡,有时必须用自然引导科学和哲学的总源。人工化、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未来城市也开始了山水文化的规划,平衡自然的心理回归。
举例人工化生物克隆技术引发了对传统伦理(顺应自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这时就要以手工、宗教、人文、情感的思想来平衡唯科技主义的发展。生物时代目前最受争议和高端的人工技术就是克隆人。克隆技术以无性复制生命为突破口,改变了人类自然遗传生产和伦理关系。
西方:
1952年西方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蝌蚪
1997年英国克隆出克隆羊
1996年美国克隆出克隆猴
中国:
20世纪60-70年克隆出鲫鱼后又克隆出羊、牛、鼠
2002年克隆牛成功产下后代
2001年中国在鼠背上克隆出人耳
克隆终极目标是克隆人和人体器官
这样双韧剑技术在人体生物器官治疗方面及拯救灭绝动物方面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克隆出的人与母体不是自然的关系,克隆人对增加人口压力,对伦理道德产生重大冲击,因此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签署《禁止生殖性克隆公约》禁止克隆人。
另外的例子:人们日常的审美时常以自然•不自然作为标准。目前国内外人工整形和变性成为时尚,人在人工整形后似乎变得越来越美丽,然而目前人工整形手术几大项目如骨骼结构整形、吸脂、隆胸、拉皮、打肉毒杆菌瘦身都会出现表情不自然、衰老快、僵化和心理恐惧症,改变了人们自然•不自然、健不健康的朴素心理。由此看出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人工化是一个双韧剑技术,造福与滥用的相悖关系也越来越多,这时控制发展方向,把握技术尺度、长远造服人类才是人工化技术发展的原则。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宗教信仰的缺失,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疯狂的向往。
科学是个双刃剑,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情感、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异化人的一种精神补济。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自然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2010年3月于宋庄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