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画刊》第47年,做“慢媒体”不是因为情怀

《画刊》第47年,做“慢媒体”不是因为情怀

2022-03-21 19:49:51.611 来源: Hi艺术 作者:郑舒元


注:本文原载《Hi艺术》,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


2.jpg

▲ 2020年 《画刊》12期封面


《画刊》第47年,做“慢媒体”不是因为情怀

文︱郑舒元 

图︱《画刊》


对于《画刊》,老派是第一印象。47岁的《画刊》杂志仍然保留了完整的编辑部架构,延续一年12期的月刊发行模式,一套流程走下来,从作者、编辑、校对、设计到印刷,似乎与创刊时期没有特别大的不同。画刊的公众号是一周左右推送一次,这也呼应了主编孟尧对自身 “慢媒体”评价。据我们观察,他们似乎并不急于冲到前线,露面于每一个现场,在南京这个远离“是非”的地方,《画刊》像一个可以每天品茗发呆的隐士,以另一种完全不慌张的姿态观察着当代艺术圈,保持着自身的时差。

但是,看完《画刊》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 “快与慢·2020《画刊》封面计划”展览之后,我意识到,他们是老派,但绝不老套,《画刊》这样的老牌艺术媒体也依然与我们身处同一个时代,但只不过他们在走一条鲜有人走的路,或者说是在开辟自己的路。


1.jpg

▲ “快与慢·2020《画刊》封面计划”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2019年,转型时刻

艺术类媒体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致力于传递声音给更多的群体与读者,通过线上媒介将艺术界的声音扩散,作为最大艺术现场的最大公约数,强调参与与实时,帮助当代艺术破圈再破圈,让广大艺术爱好者构成的金字塔的底部更加庞大而稳固;第二种,在事件潮退后观察梳理,以自己的视角观察记录生态,并拥有自己生产内容的思路与主动权,坚持用精英化的思路为金字塔中端以上的受众提供一些思路与观察,注重出版与印刷;第三种是活跃于微博、小红书、抖音一类的人文艺术类博主,用图像作为吸引粉丝的关键,内容多以艺术史科普和展览现场的精美图片为看点,他们凭借一日多更的推送速度也活跃在热爱艺术的大众中。这三种艺术类媒体,无疑都在尽力拓展着自己的传播方式的边界,抓住时代,为内容生产找寻更多的可能性,也各司其职地生成了艺术传播的完整链条。他们之间有竞争又互补,每一种都缺一不可。

《画刊》就是第二种。在新兴媒体忙着布局自己的全媒体矩阵的时候,他们依然坚定着自己的价值观,并在2019年,《画刊》45周年的时刻,将杂志的方方面面做了调整:杂志的封面中不必要的文字和信息被统统去掉,仅保留艺术家的作品和画刊Logo;推出《画刊》特稿,重点关注艺术公共性话题;开辟“行业研究”专栏,集中打捞有价值的专业领域,艺术品的包装与运输、艺术口译、艺术品保险、展览照明这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这个栏目中找到;他们也设置了以策展人和艺术家手记为主的“手记”板块。并且,在2019年推出了富有纪念性的重要自主项目“封面计划”。

3.jpg

▲ 2020年第2期 特稿 《星星1979(策划人:孟尧)》

4.jpg

▲ 2020年第1期 《“佛系青年:冷漠与共”策展手记 /杨天歌》

5.jpg

▲ 2020年第7期 行业研究《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段少锋》


“封面计划”是《画刊》对于艺术期刊能力边界的拓展,是一次从传统纸媒到展览空间再到出版物的渐进式项目。他们将统一主题给到艺术家,在第一年邀请12位艺术家(吴俊勇、何工、陈丹笛子、柯明、龚新如、姚朋、谢晓泽、张权、李勇政、秦晋、黄小鹏和苍鑫)围绕“艺术家眼中的媒体”创作作品,将作品依次作为12期杂志的封面,并且在第二年(2020年)于南京艺术学院的美术馆举办了关于这个主题的线下展。

这次,艺术媒体以适当的程度主动介入艺术家的创作,并且以一个艺术媒体的线索,以杂志编辑的逻辑成功举办了一次线下展览。《画刊》完成了从“文本生产”向“空间生产”的变革。


▲ “《画刊》45周年封面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0 


更高的能见度

2021年,关于2020年 “封面计划”的展览又落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他们离开了大本营南京,将“封面计划”带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展览,原因显而易见,为了更高的能见度,为了更响亮的发声。



▲ “快与慢·2020《画刊》封面计划”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2020年封面计划的主题“快与慢”确定于2019年末,这个关于时间与效率的主题与接踵而至的疫情重叠时,人类共同体验着的魔幻世界让这个计划也充满了戏剧性,同时艺术家对主题的回应变得更迫切又有意义。12位艺术家(张云垚、孟柏伸、黄一山、华茂-楼、韩磊、邢万和、沈勤、胡介鸣、胡尹萍、张小涛、应歆珣、罗旭)分别以12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完美提交了关于“快与慢”的答卷。展览由孟尧策划,于瀛作为展览设计,现场高低错落的展台、垂落下来的帷幔打造的文献对谈区,娓娓道来2020年“封面计划”中12位艺术家截然不同的回应与所思。

 

13.jpg

▲ 2020年第9期 胡尹萍《你舅妈叫什么名字》尺寸可变 灯箱 2021

a.jpg

▲ 2020年第4期 华茂一楼 《有梦宾馆》20寸登机箱、霓虹灯 2015

▲ 2020年第8期 胡介鸣《七彩》之红色 115×86cm 摄影 2020


生活工作于广州的“80后”画家黄一山,这次做了一件与现场观众产生亲近互动的游戏装置,他选择了大家几乎天天都会用到的表情符号作为创作元素,根据平时看电视、刷手机了解到的与疫情相关的新闻,绘制了一套专门的“表情包”,这个表情包被发展为一张静态的游戏图片以及扫二维码可以玩的游戏程序。是疫情让艺术家重新思考了关于人类交流的需求,他希望大家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也能消除自己的焦虑、紧张,以及一言难尽的各种情绪。用刷时间的消消乐游戏来表达自己面对疫情的状态,并留下一段日常化的回忆。这就是黄一山对“快与慢”的回应。

2020年第3期 黄一山《抗疫消消乐》尺寸可变 贩卖机、布、包装盒 2021


在南京的水墨艺术家沈勤也呈现与以往创作完全不同的面貌。“2020年开年,灾难突然降临,慌乱、惊恐、焦虑、愤怒,每天活在煎熬中。艺术遮盖下的岁月静好;灾难之下,艺术这块糊墙纸连一块破布都不如。但是,又实在想为这场灾变留下我的记忆,这是《2020:一片费列罗金箔遮盖住的划痕》的创作初衷。”所以,沈勤不碰水墨。他把疫情期间写下的日记誊抄到瓦楞纸上,然后再用费列罗巧克力吃剩的金箔纸分别覆盖在抄好的日记上。艺术家以这种方式,“让5个月来的大事件、坏心情和胡思乱想埋在这张甜美光鲜的黄金纸下”。


2020年第7期 沈勤《2020:一片费列罗金箔遮盖住的划痕》 112×86cm 费列罗金箔、瓦楞纸 2020


而擅长油画、动画、装置的艺术家张小涛选择以呈现日常阅读笔记批注的方式来回应“快与慢”的命题。这些批注不仅还原了他长期的阅读和思考状态。疫情初期,张小涛在几个月中回看过去的读物,最后的书籍批注,让我们看到他艺术创作中的很多问题意识是受益于研究性阅读的养分的,比如对工业化与现代性关系的思索、对佛教世俗化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现代性困境”的追问。对于张小涛来说,阅读就是疫情期间的导航仪。


▲2020年第10期 张小涛《燃烧的尘埃……》尺寸可变 出版物上手书的文字 2020


大部分艺术家带来了与平日创作媒介、语言、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的作品,主编孟尧说“这是始料未及的,但特别符合封面计划的初衷:以封面为媒介探讨命题,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


不变的编辑意识

000.jpg

▲ 孟尧

《画刊》主编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封面计划”源于2019年《画刊》45周年之际,今年已经是第三年,这三年“封面计划”对于《画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对于这个项目的态度发生了哪些转变?

孟尧(以下简称为孟):45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将“封面计划”视作一个富有纪念意义和仪式感的内容生产计划,通过它让大家知道《画刊》的历史以及我们近几年的变化。在这个项目中,封面作为一个沟通与表达的媒介,每年以一个主题和艺术家产生联动,艺术家以全新的或者相关的艺术创作,对“《画刊》封面计划”的主题做出视觉回应,并在封面中呈现。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推进,“封面计划”已经成为《画刊》杂志最有辨识度和开放性的艺术项目。

在举办了两场“封面计划”展览后,“封面计划”成为了《画刊》与读者和艺术家产生更多的联动的平台和重要项目,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让艺术家感受到不同于以往的创作刺激,让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艺术家的创作之间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画刊》封面计划”的展览,是这个以年为周期的艺术项目的中间环节,它还会继续生长,以图书出版的方式进一步演化。“封面计划”的第一次展览是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第二次是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我们选择以展览的形态去做传播,一方面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封面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项目,另一方面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画刊》杂志发生的一些变化:比如努力做一家更主动传播的媒体,对艺术行业的创作与生产做更深度的介入。


▲ “快与慢·2020《画刊》封面计划”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Hi:每年的主题选择以及艺术家和艺术家作品的选择是否有标准?

孟:我们的主题是要提前一年决定的,比如这次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主题“快与慢”,它是在2019年的年末就定下来的。确定主题之后,我们会依据主题的方向寻找艺术家,并做陆续沟通。在选择艺术家的问题上,我们会非常严肃地邀约参与项目的艺术家,并从一家艺术专业媒体的视角,去思考和判断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及艺术个性是否适合封面计划的年度主题,同时也会考虑一年12位艺术家彼此之间的差异,是否体现了年度计划的丰富性。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艺术家确实对参与“封面计划”有兴趣,可以全情投入。 


p.jpg

▲ 2020年第1期 张云垚 《一条连接》45×40cm 石墨、毛毡 2019

q.jpg

▲ 2020年第2期 孟柏伸 《尺度》尺寸可变 卷尺、铅笔 2021

r.jpg

s.jpg

▲ 2020年第6期 邢万和《无为》尺寸可变 屏风、皮影、剪纸 2021


关于封面创作的呈现,《画刊》也有基本的合作门槛,我们只接受两种创作:第一,艺术家针对当年“《画刊》封面计划”的命题为项目“量身定制”的视觉表达;第二,艺术家从未公开发表、展示过的与主题有关联度的新作品。作为一个由专业艺术媒体发起的强编辑意识的项目。我们非常看重“《画刊》封面计划”的内在的策划逻辑,以及它建构系统性传播的可能性。



▲ 2020年第12期 罗旭《晾腊肉》展览立体书由碑营建筑制作 依据罗旭作品摄影制作 2021

v.jpg

▲ 2020年第5期 韩磊 《F e b》尺寸可变 肥皂、滤光片 2021


Hi:在把这个命题作文给到艺术家之后,后续你们和艺术家的工作都包含哪些步骤?

孟:首先是确保合作的艺术家充分理解“《画刊》封面计划”的玩法和基本诉求;其次是要让艺术家明确主题只是给出一个方向,并没有预设标准答案。 整个过程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讨论。

最初在《画刊》杂志上的内容呈现阶段,除了封面创作之外,艺术家还会有一篇分享创作思路的手记,同时我们也会做一次关于其艺术的整体性的访谈,艺术家也会就他创作的想法和我们沟通,我们给出反馈,但不会干预艺术家的表达。第二个阶段,重点是和艺术家沟通如何将封面上的视觉表达转换或者深化成适合展厅呈现的形式,如何更好地将艺术家对主题的思考更贴切地在空间达成。无论在哪个阶段,这种沟通都是持续、坦诚和互相尊重的。


w.jpg

2020年第4期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华茂一楼》

x.jpg

2020年第8期 《关于“快与慢”的体验:〈七彩〉系列创作日志/胡介鸣》


Hi:这样看来,整个展览的筹备时间跨度有一年半,相对于其他展览这个战线被拉很长,这样的慢速节奏的优势在哪里呢?

孟:“《画刊》封面计划”从期刊内容的编辑,再到展览的策划、图书的出版,需要经过一个渐进的生长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因为“封面计划”的存在不是为了做一次性的选题策划或者一场展览,它希望在一个更长久的时段里塑造价值。因而,我强调的“慢”,不是简单意义的媒体生产效能,而是一种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优势,那或许是绕开直击现场的时效性传播诉求,可以更专注的去深挖一些不用追求即时性的内容。


慢媒体

Hi:你是2015年加入《画刊》的,那时候画刊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相较于6年前,《画刊》的工作或者一些原则有什么没有变的?

孟:《画刊》创办47年来,这本杂志的底层价值逻辑是一贯的。强调媒体的专业性、批判性、公信力,也会以客观深入的立场看待艺术界发生的事情,以一个历史梳理和记录者的姿态做价值报道。


Hi:你定义画刊为一家“慢媒体”这种慢体现在哪里?

孟: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们讲的这种“慢”首先是意识上的,我们不是为现场做事,我们要为了更长久的艺术系统工作,这是一种价值取向上的长期主义。第二,《画刊》是月刊,所以这个慢体现在打磨内容的时间上,在期刊运转的周期上。这个工作速度指向的是塑造价值的心态和编辑态度。我们做什么都是斤斤计较,希望尽量做到理想状态。


Hi:印刷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孟:印刷是我们不会放弃的部分,但它未来一定不是《画刊》做更广泛传播的唯一出口。当然,如果不能首先把纸刊的内容做好,那我们也没有发展下去的意义。《画刊》一直在为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做准备,它不是有个公众号、短视频号,多了几个线上传播的端口这么简单的事,具体的变化,敬请期待。但无论如何,《画刊》的本质不会改变,我们依然会以多年积累下来的专业资源和品牌口碑持续做艺术价值的塑造与传播。


xs.jpg

2019年《画刊》45周年封面计划(12期封面)


先开源

Hi:画刊艺术中心是一个怎样的平台?

孟:画刊艺术中心(Art Monthly Art Centre)是一个以《画刊》杂志为依托的艺术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平台,它着力以策划艺术展览、组织学术会议、举办专题性的艺术培训、打造专业课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画刊”的艺术能见度,进一步拓宽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可能性。


Hi:《画刊》的读者画像是怎样的?

孟:《画刊》是一本长期致力于介绍艺术新思想、传播艺术新观念、推动艺术行业生态发展的专业艺术杂志。因而,我们希望《画刊》策划、生产的内容,可以在不同层面呈现出这个生态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面,从而吸引那些不甘平庸、乐于思考,对艺术充满热情的同道。

 

Hi:《Hi艺术》现在主要的渠道就是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网站,彻底从实体刊物转移到线上,你是怎么看待我们平常的每日推送,以及我们两家艺术媒体之间的差异?

孟:《Hi艺术》以“当代艺术资讯专家”为宗旨开展业务,我想你们从实体转移到线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做符合自身定位的传播。我想在这里去讨论两家媒体的差异,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家专注做自己擅长的领域,秉承自己的价值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更重要。每一家媒体都有各自的调性和工作方式,也处在不同的内容生产节奏中,媒体之间存在不同和有差异的声音,才能塑造更加维度丰富的艺术媒体业态,健康的媒体生态就应该是枝繁叶茂、各有特色,行业才可以良性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