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杨放 《无见到》 行为装置 2008
何颖雅 《你的臭艺术》行为 2008
何颖雅 《你的臭艺术》行为 2008
徐弘滨《样本空气》2008 装置
徐弘滨《样本空气》2008 装置
徐弘滨《样本空气》2008 装置
作品名称:样本空气
作品材料:北京奥体中心2008年8月20日—9月20日空气两组。
采集时间:2008年8月20日, 2008年9月20日
采集地点:北京奥体中心四环路附近
采 集 人:徐弘滨
使用工具:空气压缩机一台,氧气袋二个,汽车,电源等
空气样本说明:采集北京奥体中心2008年8月20日,9月20日空气两组。
空气质量参考《中国环境监测》提供的北京城区每日空气质量数据。
使用说明:
1,通过呼吸装置使用。
2,使用程序:
(1)打开空气阀门,调节空气流量大小,确认空气流量压力达到合适程度。
(2)按使用者的脸型调节呼吸面罩上的铝夹,以防空气进入眼睛。
(3)戴上呼吸面罩呼吸。
(4)使用完毕,关闭空气阀门。
(注意: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
谭海山《晏子使楚》行为 2008
谭海山《晏子使楚》行为 2008
谭海山《晏子使楚》行为 2008
作品简介:作者于嗅觉开幕现场拉来30只不同品种的狗,由现场观众拉着它们到处寻找现场各种气味。
谭海山《晏子使楚》行为 2008
赵俊涛 《对达明·赫斯特的六种解读》 2008 装置
赵俊涛 《对达明·赫斯特的六种解读》 2008 装置
展示方式:现场气味装置
作品说明:六张方桌上置放六件平底盛盘,里面有赫斯特本人照片及其作品;图片·文字——每一件盛盘里分别注入汽油、二锅头酒、醋、香水、尿、可口可乐;醋、尿在电炉上煮,汽油点燃。
作品理念:在观者和“作品”之间设置一种强暴的气味障碍,打断观者惯常的解读经验,以刺鼻的气味元素直接进入感官,就象禅宗里的“棒喝” 方式。
杨文胜《发臭的台阶》装置 2008
作品方案
材料:鸡鸭厂粪土,加热灯丝。
年代:2008
效果:砌25×15×150厘米墙体,内由导热器加温,产生异味和烘干过程的雾气。
说明:粪土来源于作者本人居住对面的鸡鸭厂区,产生出居住区的味道;台阶按作者自家楼梯台阶尺寸制作,并用涂料使台阶和展厅展板混淆。
韩涛《无题》装置 2008
韩涛《无题》装置 2008
耿静新 《墠》 装置 2008
耿静新 《墠》 装置 2008
耿静新 《墠》 装置 2008
作品简介:《《墠》以时间为线索,从自身在城市变迁中的感受出发,讲述着一个个非常朴实 的故事。四个艺术家曾经熟悉的角落变迁后的照片,以及在照片上写画印象中老街以往模样的影像,构成了这个装置作品。
墠有古代祭祀用的平地的意思。艺术家以此作为作品的名称,在无明显的褒贬中述说着非常个人化的感受。而那铺满了展示空间地面的十几方土,使作品有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也给作品增加了更多重的解读。土作为生息繁衍的根基,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和人文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当前的城市变迁中,更是一种永恒的对家,根的记忆和象征。
麦子(小) 《不朽》装置 2008
麦子(小) 《不朽》装置 2008
作品简介:将假花倒挂在空中,假花中伸出数根鱼线、鱼钩、钩子上挂有鱼、虾、肉,地上有白纸;艺术家每十分钟向假花、喷、喷漆、香水、杀虫剂等。
右撇子小组(马上+毕小波) 《隐患》装置 2008
右撇子小组(马上+毕小波) 《隐患》装置 2008
作品阐述:在展览现场围起2mX5m的空地,上面画上斑马线(白色颜料为可擦洗颜料),上面散落着许许多多女性用品,诸如N多化妆品,打碎的香水瓶,以及电话本,未使用的避孕套,两只散落的高跟鞋,被撕烂的女裤,求职信等等。总之制造出一个在斑马线上的事故现场(不一定是车祸现场还是犯罪现场,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
备注:观众可以从浓郁的劣质化妆品的味道以及散落的女性日常用品来展开联想,甚至可以确定物品主人的职业、性格、身份、婚否、事件原因等等等等。
王茂《晚安,刘亚玲》2008 装置
杨威 《无题》装置 2008
杨威 《无题》装置 2008
杨耸《缩短》装置 2007
刮子《嗅觉游戏》行为 2008
林兵《公主》装置 2008
林兵《公主》装置 2008
林兵《公主》局部 装置 2008
谭海山《美术馆里都有些什么气味》装置 2008
谭海山《美术馆里都有些什么气味》装置 2008
杨青《杀杀毒》 行为 2008
杨青《杀杀毒》 行为 2008
杨青《杀杀毒》 行为 2008
杨青《杀杀毒》 行为 2008
杨青《杀杀毒》 行为 2008
贾有光《洗墨》装置 2008
张海涛《车牌8964·尾气》装置 2008
张海涛《车牌8964·尾气》装置 2008
作品简介:《8964车牌•废气》是“当代嗅觉艺术展”的一件现成品作品,作者直接将车牌8964的摩托车推进展厅,观众可以与作品互动,越加大油门尾气的废气就更强烈。
唐城 《六感空间》装置 2008
唐城 《六感空间》装置 2008
刘港顺《四季》装置 2008
作品简介:将春夏秋冬的差异在色彩形象坐标上进行确认,(心理暗示)如阳春,酷暑,深秋,枯冬等。尝试着与气味进行联系,(嗅觉制作)如杜松薰衣草。丁香柠檬草,伊兰洋苷菊,檀香血丝柏等。根据液体(香精油)物体(丙烯)配合作品的实施。颜色的品向联想到不同的季节,气味身份的多元成为这件作品的第二皮肤。(体验现场及对生存感觉的把握,都在作品內部产生了新的隠喻关系)。气味的非永恒性,易消失,无疑对绘画形态进行了拓宽。
李娃克《江湖嗅》行为装置 2008
李娃克《江湖嗅》行为装置 2008
一、《天足》行动方案:1、给被吻足者展示示范图片;2、在展览现场争得参与者同意,行为者伏首捧足,庄重地亲吻对方脚面
二、《金莲泡酒》:将古式三寸金莲泡于若干透明器皿中,陈列于展厅的展台上,参观与参与者均可品酒。
薛珺 《味道》装置 2008
作品构成: 1. CD机一台,歌手辛晓琪的歌曲‘味道’一支; 2.【在场者】随心【心:为何物?心:没有时间性?】播放【必须从始至终播放完——指CD机的播放】
作品阐述: 此作品【味道】只有在此展览【嗅觉·感觉】,及展场中有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当代嗅觉艺术展 ——嗅觉·感觉
策 展 人:张海涛
艺术主持:李广明
艺 术 家(按姓氏字母排序):耿静新 刮子 韩涛 何颖雅 贾有光 李娃克 刘港顺 林兵 麦子(小) 谭海山 唐城 王茂 薛珺 徐弘滨 杨青 杨放 杨威 杨耸 杨文胜 右撇子小组(马上+毕小波) 赵俊涛
开幕酒会:2008年11月18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08年11月18日—2008年11月28日(周一休息)
展览地点:上上国际美术馆
主 办:上上国际美术馆 中国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鸣 谢:庄雅钧
电子邮箱:artda@126.com
行车路线:从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小堡村元亨利家具前行佰富苑环岛即到
自驾路线: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佰富苑环岛即到
张海涛:中国嗅觉艺术提案
——嗅觉·感觉
关键词:嗅觉记忆、性别嗅觉、嗅觉身份、嗅觉联想、嗅觉功能、气味制作
一、嗅觉形态:
1、气息
2、恶劣:战争、火药味、731部队、毒品
3、液体散发气体
二、价值:
1、实用:破获案子(动物、占领地)、驱邪……
2、联想:嗅气联想不同色、画面联想
3、氛围营造:寺庙、酒香、中药……
4、新时代感觉:发胶、化妆品、尾气……
5、宣传:酒香、庙香……
6、感官刺激、改变思维
三、中国气息:香炉、竹子、书香门弟、墨、饮食等
四、艺术形态
媒介(装置、行为、装置、绘画)科技与嗅觉,需科学提炼
身份嗅觉:年龄——老、中、轻
性别——男、女
地域——中外、国籍、东西
种族——黑、白、黄、棕
物种——动物、植物
五、 嗅觉艺术的社会性及其它
………
我们时常有这样感觉,仅嗅到一种气体的味道,就会联想到以往的回忆,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或心境,这就是嗅觉的力量。我们一想到嗅觉,就必然会想到嗅觉的客体:气味,嗅觉器官、气体和空气流动构成了嗅觉三个重要的因素。
嗅觉的主体是由生物的嗅觉器官——鼻子构成,它不只是人类拥有这样功能,很多动物的嗅觉系统比人类更灵敏,因此人类也时常用动物的这一特异功能为人类服务,如缉毒、验尸、寻物。人类的鼻子除了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快感,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痛苦。人类的敌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有毒气体致人死地,有些动物也利用它体内毒气给对手致命一击,保护自己,如:臭大姐和黄鼠狼。对于嗅觉的客体——气体,除了科学家,人类并不是很深入的了解。嗅觉的主体(鼻子)和客体(气体)是相互存在的“证明人”,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它必须由嗅觉主体嗅到才能证明它的存在和证明它的身份。气体的身份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
气体的形态说泛些,整个宇宙每一个存在的物体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气味,我们只有对其进行粗略的划分才能证实的身份和形态:
一、从气体的嗅觉品向分
分为:俗气(臭气)和雅气(香气)
二、从气味形态分:单气和混气
三、从嗅觉载体分
按年龄分:老年气息、中年气息、青年气息……
按性别分:男性气息、女性气息
按地域分:东方气息、西方气息、乡村与城市……
按种族分:黑人、白色、黄种人、棕色人
按生物分:动物气息、植物气息
按物种分:有机物气息、无机物气息
……
嗅觉这个媒介作为艺术主体出现的很少,嗅觉媒介的“新”以及嗅觉语言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嗅觉艺术应多以嗅觉及气味为主体,而非侧重视觉成份,也非视觉艺术的附属物和为了渲染气氛的配角,嗅觉艺术中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了嗅觉感受这个主体为中心。然而我们不能为了媒介而媒介,更重要的是媒介背后的现实生存感觉和生命哲学,这是“嗅觉.感觉”的立意。气味的身份的多元赋予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感受,感受多样性很多情况下使我们对艺术无从下手,如何选择并嗅到真诚、困惑、真实、有效的感受,使我们的感受强烈并具有中国时代气息,借历史气味、未来气息讲当下的故事,老话题新感受或是新的话题新感受,是艺术对于历史感和未来感的时代转换,这是艺术价值的支点。
人与自然中动物用它们气味而占据领地,警察则利用他们警犬帮助人类缉毒、寻物。这都是生物利用嗅觉的实用价值为自己服务,除了嗅觉实用价值,嗅觉气味还有其他功用:
一、实用功能
如:占领领地、驱逐对手、杀死、迷惑对手
二战时期侵略者利用生化毒气,实施掠夺,如日本731部体的毒气活体实验,对各国人民造成了残痛的心理阴影。
二、感官刺激,改变生物的情绪及行为方式
1、吸烟、吸毒、迷魂药、毒气已是全世界为危害健康难题,我国很早都有吸烟的历史:乾隆时期纪晓岚的大烟袋让我们记忆犹新,鼻烟壶则可以提神、治病,而吸烟刺激神经,但容易致癌,吸大烟和毒品可以产生幻觉和一时身心舒适,医学上好的利用可以为病人解除痛苦,但大量的事实是它可以侵蚀人的身体,以致全身肌能衰退,不法之徒利用它的特点创造利润,获得利益,清末鸦片战争也为中国添加了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人也因此被名为“东亚病夫”。在我国古代武侠小说中,也是常利用毒气如迷魂药使嗅食者改变自己的意志,导致生理和心理失调,甚至死亡。
2、动物也时常嗅闻异性身上的气味而诱使发情,刺激大脑兴奋而发泄欲望。
三、嗅觉色彩联想、情感联想、画面联想
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嗅到不同气味,时常心理有一种色彩的暗示,如嗅到刺激、火辣气味联想到红色,嗅到田园乡土气息联想到绿色、嗅到海水气息想到蓝色……这为嗅觉绘画、装置提供了依据。
四、营造氛围,画面联想
我们时常也会因嗅到一种气味,而联想到一种氛围,如:寺庙中香炉气,书香门弟,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嗅到香水联想到女人味,嗅到臭袜子想到男人气,嗅到土辛味联想到乡土气息,嗅到汽油味联想到一场车祸,嗅到腐尸联想到一场战争&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