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现场]“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

[现场]“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

2016-07-04 22:15:40 来源: 空艺术、凤凰艺术 作者:

▲ 展览现场

“媒介即讯息”——Marshall McLuhan(马歇尔·麦克卢汉)

2016年7月2日“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共同策划。以录像艺术发展脉络为轴,呈现了一系列在过去50年来对西方影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像的作品“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并配合展出了“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重点梳理了过去三十年来华人活动影像艺术作品。此次展出还包括一系列的公共项目,艺术和社会背景大事记,用于公开浏览的延伸阅读出版物,以及由参展艺术家和特邀学者共同参与的讲座及对话活动。

▲ 左:本次展览学术活动策划王春辰

▲ 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

▲ 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策展事务副馆长、“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

▲ 左:“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策展人董冰峰

▲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参展艺术家宋冬

▲ 嘉宾合影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

在麦克卢汉看来,传播媒介和交通等其他媒介一样,它的发展影响着人类感官组织,并因此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结构。“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都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的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而变化。”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技术的力量在于它把各种感官功能分离。当录像艺术出现之后,这种新媒介艺术所代表的新艺术形式更是充斥着整个社会,而在当今社会,网络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感官和思维。

 

▲ 安迪·沃霍尔 (AndyWarhol)《外与内》(Outerand Inner Space)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天使之门》(Angel's Gate)

▲玛莎·罗斯勒 ( Martha Rosler)《厨房符号学》(Semiotics of the Kitchen)

 

▲路易斯·费利佩·奥尔特加 ( Luis Felipe Ortega)《马卡普乐》(Macapule)

当艺术发展到20世纪末时,艺术活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创作活动。人们对于艺术世界所发生的变化不断产生着更多思考。勤勉刻苦的艺术家们也开始通过旅行观光来扩充自己的创作。整个社会也在飞速的行进中。从社会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多元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所经历的变化:开始尝试视角的多重性、文化语境、多种形状和材质包含的创作潜能,这些都逐渐构成了日益广泛的全球化艺术。艺术所经历的变化也逐渐适应了市场需求并承担着社会功能,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理念、艺术、宗教、实践精神。在逐渐迈向全球化的语境中,艺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掌握着世界。

 

▲克里斯·马克 (Chris Marker)《营地的黄金时段》( PrimeTime in the Camps)

▲哈伦·法罗基 ( Harun Farocki)《工人离开工厂》(WorkersLeaving the Factory)

▲ 米歇尔·汉德尔曼,《道林,壁纸系列:道林·格雷的肖像》

▲查尔斯·阿特拉斯 (Charles Atlas)《利·鲍厄里之传奇》(TheLegend of Leigh Bowery)

▲让-吕克·戈达尔与安妮- 玛丽·米耶维尔(Jean-LucGodard and Anne-Marie Miéville)《两少年漫游法国,第十一节:现实/逻辑》(France/Tour/Detour/Two/Children,Movement 11: Reality/Logic)

▲斯坦纳·瓦苏尔卡与伍迪· 瓦苏尔卡 ( Steina and Woody Vasulka)《金色航行》(Golden Voyage)

▲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 Marina Abramovi、Ulay)《AAA—AAA》

回溯录像艺术的历史

录像艺术出现于照相现实主义之后。它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观看方式,艺术家对于材料、传媒和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在此之前,使用视频和照片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但在无意之间,它们处在了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形式直接面对的地位。在录像艺术中艺术家被看作是冰冷录像设备后的观察者,这就势必会增加录像艺术的观念性,即政治性、性别倾向、或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图像。对于观众来说观看方式也获得了更多的可能。 

▲ 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录像艺术的早期代表作品是来自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的《扣子:偶发事件》。在展览现场也重现了这件作品,整件作品使用了多台老式电视机呈现,此次展览策展人凯特林谈到白南准的这件作品不仅反映了早期录像艺术的特点,同时设备中出现的雪花也是现如今录像艺术中所没有的。

▲ 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

白南准的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览是在1963年德国的一家私人画廊举办,在今天这个画廊被视为录像艺术的发源地,他所使用的二手电视机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但录像艺术的真正开端却是因为sony portapac 的诞生,它体形小巧携带方便遂成为了众多艺术家选择的录像设备。白南准是使用这款设备录像的第一人,也曾有人在这款录像机上市的前两年于纽约见到白南准使用这款相机,所以也有艺术史学家认为录像艺术诞生在纽约,当然这是一个仍具有争议性的结论。

▲ 白南准在测试他的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

▲ Sony Portapac 索尼录像机

除了白南准的作品之外,在“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中还有从1960年代录像艺术诞生之际的安迪·沃霍尔以及琼·乔纳斯等在国际录像史中具有影像力的艺术家的录像作品。从白南准、安迪·沃霍尔、琼·乔纳斯再到如今国际上涌现的一批新媒体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在不断推动着这一艺术媒介的发展。

▲ 琼·乔纳斯 ( Joan Jonas)《垂直滚动》(Vertical Roll)

录像与行为

纵观早期录像艺术史会发现它除了表现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之外,其内容大多来自于记录行为艺术家的影像。行为艺术的特点是其中一定有人的形象和特定时间段的行为发生,所以对于行为艺术家来说他并没有特意想要在这一时段创造出一个新事物,但不少艺术家却想把这一行为过程纪录下来,这就意味着他们会使用录像机和胶片等,并从某种语境来说,录像机或照相机的使用也成为了他们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

▲纳斯蒂奥·莫斯基多( NástioMosquito)《三大洲》(《欧洲,美洲,非洲》)( 3 Continents (Europe, America, Africa))

▲马克·布朗洛,英格丽·克韦尔,阿纳斯卡·斯科菲尔德( Mark Brownlow, Ingrid Kvale, and Anuschka Schofield)《海洋之声》的片段,节摘于BBC记录片《海洋巨人》( Excerptfrom Voices of the Sea, from the BBC documentary Ocean Giants)

▲尤利安·罗斯费尔德 (Julian Rosefeldt)《深金》(Deep Gold)

第二部分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录像初生”:介绍“录像艺术”是如何在华人区域中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一种自主的艺术媒介与文化命题的。参展艺术家如张培力、王功新、宋冬、徐坦、徐震、李永斌、汪建伟、王俊杰、袁广鸣;

第二单元“媒介实验”:“录像艺术”的演进,同时也伴随着1990年代个人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包括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Independent Film Movement)和实验电影潮流的影响,使“录像艺术”在中国大陆呈现一种不断扩展中的美学实验。如冯梦波、焦应奇、邱志杰、曹恺、林科、曹斐、陆扬、苗颍;

第三单元“电影转向”:艺术家拍摄电影作品,或电影导演制作以空间表现为形式的“电影装置”(Film Installation),日益成为当下“影像艺术”(Moving Image)发展的主题。电影不仅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媒介,更表现为一种强调见证与记录、具社会参与和行动力的重要方法论。如贾樟柯、杨福东、王兵、黄汉明、周啸虎、毛晨雨、陈界仁、程然、许哲瑜。

 

▲ 张培力《水—辞海标准版》

▲ 周啸虎《镜像北京》

▲ 张培力《问与答与问》

▲ 贾樟柯《公共场所》

▲ 黄汉明《华样年花》

▲ 王兵 《无名者》

▲ 宋东 《关注<—>监视》

▲ 许哲瑜《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

▲ 邱志杰《西方》

▲ 陆扬《陆扬妄想曼陀罗》

▲ 苗颖《健康的畏惧》

▲ 程然《奇迹寻踪》

▲ 曹恺《六九年之夏》

▲ 曹斐《霾》

▲ 冯梦波《私人照相簿》

▲王俊杰《若丝计划:爱与死》

录像技术曾经单单由电影电视业主宰,在二十世纪中叶时,它以更加实惠的价格和便携易上手的形式为艺术家使用。短短五十年里,全世界的艺术家利用这一媒介模糊了传统艺术实践和创新叙事方法之间的界限。此次展览是布罗德美术馆的首任馆长迈克尔·拉什(Michael Rush)生前构想的最后一批展览之一,在拉什去世后,现任馆长凯特林将其实现,并已经于之前在美国展出。此次展览是一次全球性的巡展,目的在于让观众更加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录像艺术的发展历史。

“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单元:同时性——重构香港II”
 
此外,展览还囊括了“香港录像艺术”特别放映项目《同时性—重构香港Ⅱ》,由录映太奇策划,重新阅读香港艺术家创作的移动影像。通过对1989至2014年间香港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艺术、动画片和纪录片进行筛选,审视那些可能被排除甚至被遗忘的香港影像。

▲  冯美华,《她说为何是我》

▲  罗颂雅,《纯属印象》

▲  蔡世豪 ,《我的六零年代》

▲  黎肖娴 ,《重重门。门对门。》

▲  古儒郎&林海华,《珠三角报告》

▲  方琛宇,《在扶手电梯上》

▲  麦海珊,《再见》

▲  周俊辉,《重画“无间道”》

▲  陈序庆 ,《上山》

本次展览继北京展出结束后,将会登陆广州。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
Time Test: International Video Art Research Exhibition

总 顾 问:范迪安
学术主持:王春辰
策展委员会:凯特琳·多尔蒂、王璜生、王春辰、董冰峰
学术活动策划:王春辰、董冰峰、凯特琳·多尔蒂

展览时间:2016年7月2日——8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B展厅
主 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

第一部分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
Section I - Moving Time: Video Art at 50, 1965–2015

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
策展助理:卡特娅·里维拉
主办: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
 
第二部分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Section II - Screen Test: Chinese Video Art Since 1980s

策展人:董冰峰、王春辰
策展助理:易玥
主办: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查理·阿特拉斯,马克·布朗洛英格丽·克韦尔和阿纳斯卡·斯科菲尔德,瓦里·艾斯波尔,哈伦·法罗基,让-吕克·戈达尔,迈克尔·汉德尔曼,琼·乔纳斯,山姆·朱里,克利思·马克,安娜-玛丽·米耶维尔,纳斯蒂奥·莫斯基多,路易斯·费利佩·奥尔特加,白南准,尤利安.罗斯费尔德,玛莎·罗斯勒,迈克尔·斯诺,斯坦纳和伍迪·瓦苏尔卡,比尔·维奥拉,翁云鹏

曹斐,曹恺,陈界仁,程然,冯梦波,黄汉明(Ming Wong),贾樟柯,焦应奇,李永斌,林科,陆扬,毛晨雨(稻电影),苗颖,宋冬,王兵,王功新,汪建伟,王俊杰,徐坦,许哲喻,徐震,杨福东,袁广鸣,张培力,周啸虎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