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恺︱著
颠覆影像话语权
第三次影像技术革命,推出了DV这一象征,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象征具有自身的工具特性,其新技术的工具特性使影像制作的个人化、小众化、非专业化的表达日益突出。
DV的出现为独立制片人解决了资金和画面品质这两大难题,制片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使更多的人有能力加入到影像的行业,在原有的体制之外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改变的不仅仅是影像制作的经济学,更为主要的是将影片制作从体制、从团队运作的方式里面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个体写作。这使影片制作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把握影像,表达一个人的现实或者做一些实验性的拍摄。
以DV为工具,个人独立制作影像作品的机会大大增加。DV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影像制作形式,打破了一百多年来影像制作被少数精英阶级垄断的状态,影像制作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影像话语权被颠覆了。
在电影史上任何一次新浪潮的出现都是颠覆性与传承性的结合,DV是一种全新影像语言,DV在影像摄语言上的颠覆性大于传承性。最先在理论上为DV的颠覆性铺平道路的,是几个不满好莱坞的丹麦年轻人,他们著名的“Dogme95”宣言,在后来将被误读为DV宣言;事实上,他们唯一坚持的35mm制式,也被数字时代的胶磁互转技术偷换为DV的面孔。
遭遇丹麦95宣言
“Dogma95”
1995年春天,一群年轻的欧洲电影导演组成了一个反好莱坞的电影小团体,他们在丹麦哥本哈根共同宣读了被称为“Dogma95”的一系列拍摄电影的原则,并向全世界的电影创作人发布。
这些导演认为现在大量的电影太注重外在的包装特效,刻意制造假象去迎合观众的趣味,却忽略了电影本身的精神,传统的电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濒临死亡边缘,旧的规则必须打破,新的秩序需要建立。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方法是以规范对抗规范。
“Dogma95”的目的是要与现今某些电影拍摄标准相抗衡,他们认为“拍一部电影”其实就等于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他们相信在“Dogma95”那种苛刻的创作环境下,导演才能抹走各种科技带来痕迹,专注于拍摄时保留下的“故事”和“角色”两个基本元素。
《庆典》
托马斯·文特博格
DV
1998
他们把严格遵从这一准则所拍摄的电影称为“Dogma 95”类型电影,拍摄的时候除了要严格遵守十项原则外,拍摄之前导演还要宣誓,拍完后影片还要“送检”,电影通过验证鉴定后,合格者将获一张“Dogma 95”证书,而电影除了正式片名之外,还会获得一个“Dogma 95”的编号。
1998年丹麦导演汤姆斯·温德博格摄制的《庆典》(the Celebration)得到了“Dogma95”作品编号为1号得证书。《庆典》全部使用手提DV摄制,全部拍摄人员只有5个人,是第一个完全符合Dogma95宣言的电影。
“Dogma95”誓词(Vow Of Chastity)
“我以导演的名义发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及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的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要求。谨此宣誓。”
“Dogma95”宣言
1、必须实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2、不可在影像之外加进额外的音响效果(也不允许加入配乐,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
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4、必须采用彩色的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如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在摄影机上加上 “机顶灯”;
5、不可使用任何滤镜;
6、不可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
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8、不可拍类型电影;
9、电影制式必须为35mm;
10、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和片尾字幕(制作名单)中出现。
拉斯·冯·特里尔
丹麦导演拉斯·冯·特里尔(Lars von Trier)是“Dogma95”的领军人物,他早年凭借“欧洲三部曲”——1984年《犯罪份子》(the Element of Crime)、1987年《瘟疫》(Epidemic)以及1991年《欧罗巴》(Europa)闻名欧洲,被誉为“最有创造力的新锐电影导演”。他在1994年制作的《王国》(the Kingdom)是部颇具实验意味的电视电影,那种以手提摄影的风格开启了他在此之后的发展方向。
拉斯·冯·特里尔(1957——)
冯·特里尔在1998年的作品《白痴》(The Idiots)中,他充分实践了自己的“Dogma95”原则,全片摄制共花费了6个星期, 他亲自操作其中一台Digital Betacam摄影机,完成了影片中80%以上的镜头。片中的镜头风格类似纪录片,其中摄影机的功能与其说是记录,倒不如说是捕捉更为贴切。演员似乎是依照导演很简略的指引来即兴演出的,走位、台词均未经排练,故摄影机很像是在“捕捉”演员们一瞬的表情和动作。《白痴》这部影片在“Dogma95”作品编号中是第2号,其全称是《The Idiots: Dogma #2》。
《白痴》
冯·特里尔
DV
1996
2000年,冯·特里尔推出了冰岛歌后比约克主演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以牺牲奉献为主题,完成了他继《破浪》(Breaking
the Waves)、《白痴》之后的“良心三部曲”, 这部片子中有一场戏动用了100台DV拍摄,创造了DV影像历史上的一个记录。
《黑暗中的舞者》海报
《黑暗中的舞者》海报
《黑暗中的舞者》
冯·特里尔
DV
141mm
2000
全球化的DV浪潮
“Dogma95”的成功预示着一种可能性,就是用DV替代胶片的制作方式成为一种潮流,这一潮流迅速席卷全球,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愈来愈多的青年制作人拿起DV摄像机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韩国导演边赫(Daniel H.Byun)在2000年制作的《采访》(Interview)是第一部获得“Dogma95”证书的亚洲影片。这部由李政在、沈银河主演的实验电影,讲述了一名年轻电影导演用DV摄像机拍摄一部名为《采访》的纪录影片,主题是现代人们的恋爱观念。这部影片是一部着眼于在形式上进行实验的电影,探讨了记录与真实、创作与虚构的关系。
《访问》
边赫
DV
127min
2000
在一些国际电影节上,DV影像作品已经相当普遍,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盛会圣丹斯电影节上,40%的参展影片采用DV摄像机拍摄,佛罗伦萨电影节一半参赛影片是用DV拍成后,转成胶片放映的。有些作品在艺术和商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著名导演文德斯制作的《海景俱乐部》(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海景俱乐部》
文德斯
DV
101min
1999
彼特·布鲁德里克(Peter Broderick)等三位电影导演合组的一家新的电影制片公司——Next Wave Films,专门投资低成本的DV剧情片或纪录片,极力推动DV制片运动的发展。他们想籍助DV摄像机的轻便与整个制作流程的简约,来扭转人们对电影制作的认识。并且,对制片人而言,这里面最诱人的前提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
维姆·文德斯(1945——)
Next Wave Films最成功的例子是英国导演克里斯多夫·若兰(Christopher Nolan)的电影《追随》(Following)。若兰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快得到了更好的拍片机会。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