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片单元入选影片介绍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片单元入选影片介绍

2016-12-21 20:32:24 来源: 空院子 作者:

 

▼ 实验片单元选片人

胡震,广州“你我空间(U&M SPACE)”联合总监。
 
展览策划
2015    “机构生产:广州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单元策展人,广东美术馆)
2014    “张羽:意念的形式”(展览总监,广东美术馆)
2013    “黑屏:01辰龙计划”(策展人, 53美术馆)
2012    “这有什么关系——中日当代艺术展(第一回)”(联合策展人,53美术馆)
2011    “8+8国际影像展”(总策展人,53美术馆)
2010    “以肉体之名:比利·康维VS繁殖:2010冯峰新作展”(策展人,53美术馆)

 

张海涛,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档案网主编。学习于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1999年至今工作、生活于北京;2009—2012年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2013—2014年任元典美术馆副馆长;2014年任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中国·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

张海涛早前从事个人艺术创作,2004年至今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独立策展与评论,致力于当代艺术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的实验影像、新媒体、行为艺术等领域已策划九十余群展及个展。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已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2012年第1版)。

曾策划:ZZEx 2016郑州实验影像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合作”、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2013 第十四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片单元、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 “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 2008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等展览。

 

徐若涛,艺术家,导演,作品涉及影像装置涂鸦电影等艺术形式,作品有3D动画短片《北京昌平七里渠收容所》、实验电影《反刍》(获得第29届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最佳提名奖)。2011年制作记录短片《建筑考》,2012年与史杰鹏、黄香合作完成影片《玉门》(台湾纪录片电影节获得亚洲首奖和华语纪录片首奖)。2012年与薛利合作完成短片《折线》。2013-2016拍摄纪录片《表现主义》。

 

张海涛:大众消费文化泛滥的背后还需要严肃的当代影像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单元选片手记
 
“实验艺术”是在1989年之后强调艺术语言而出现的变异词语,是艺术语言、媒介、技术及符号、观念创新的当代艺术,实验影像必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影像艺术。影像艺术有静态的图片,也有动态的视频,而北京独立影像艺术展的实验片是具有独立创新可能性的动态影像。由于前身是北京独立电影论坛与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因此北京独立影像展的实验影像展示方式偏重于院线式单屏放映,实验影像由于历史脉络与展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实验录像和实验电影,两者也由于跨界逐渐融合。
 
选片情况
 
实验影像面临的困境当然也是“实验”,即要摆脱历史中影像脉络的束缚,因为实验影像具有的当代性必然带给观者新的观影体验和生存感受。虽然感动与震撼的作品不乏好作品,但不是说所有感动你的作品一定具有学术价值,也不一定说所有震撼的作品就具有学术价值,因为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再好的东西看多了也就成了旧的模式,跟不上新时代的审美经验会被人厌烦,所以我们要把旧的符号、话题进行当代语言和观念的翻新,也要在当下时代多种感受中选择和体验不同于其他时代,不同于大众甚至不同于普通艺术家的敏锐感受去创作,还可以向未来未知世界探寻和想象。近几年选片中很多年轻艺术家在创作时喜欢选择他人惯用的符号:如烂尾楼面具、服装模特、青春伤害和记忆,而且二十出头就表现过度的感伤,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好像历经百年创伤,这就是用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创作,认为实验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影展是持续推新的平台,通过专业的选片人、评委选出精英影像,也是对作者的激励。

今年我们邀请了广州美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胡震和艺术家徐若涛与我一起选片,著名影像艺术家王功新、朱加、蒋志作为评委,从74部作品中选出30件优秀影片展出,另评选出两部具有实验创新奖的作品。我们的愿望是在大众娱乐化泛滥的影像中选出严肃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影片,让困境中的影展的火种一直传递下去。
 
当代精英影像文化背景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每天有一半甚至大半的时间靠网络娱乐,移动通讯工具(手机、电脑)的微信、微博、网站等社交网络中充斥着图片、视频影像,而多数人每天看到的信息,除了图片,就是动态微视频。因为这是一个直接图像的时代,当代人面临信息爆炸,人心浮躁,生存压力大,而微视频的阅读量和点击率强大,“微”便符合了当下人无聊生活中的猎奇心态。荒诞、异化、碎片化、扁平化、表象性、娱乐化、大众化、现实感、可看性、传播快、可复制性等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微视频中都能体现,短时间吸引人的眼球在大众文化中体现突出,而当代影像文化不同之处应该是一个建构、真实、解决性的艺术。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逐渐消费化和娱乐化,未来创作要么顺应娱乐化的生存方式,要么以一种严肃的姿态标新立异。后现代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时,哲学家、艺术家已作出了预见性发现,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后现代文化的融合在2010年后真正充分的体现,艺术家的后现代解构、调侃、异化的作品,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

后现代生活文化中去精英的大众化特征、去唯一性的原创性,让网红文化们一茬一茬的昙花一现,一反现代主义的理性、逻辑中心主义。这样具有原创性、严肃性、理性的精英文化是不是就会消失呢?答案肯定是不会消失,大众网红不代表具有艺术的实验性,满足大众娱乐的流行文化也不能代表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是互补的关系,但精英文化依然起到引领作用。当然我们谈的是一种整体现象分析,大众消费文化的后现代特征也应证了后现代两位艺术大师的名言: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未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15分钟内成名”;博伊斯(Joseph Beuys)“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用自媒体创作,都有可能是网红,只要你符合后现代的事件性的特征”,后现代艺术大师预言了半个世纪后的大众社会现象,说明大众文化滞后精英文化至少半个世纪。精英的先锋文化是对现实敏锐转换的文化,他甚至会超越一个时代,虽然短期内不被大众接受,而区别于大众生存感受和文化针对性。先锋艺术性具有创造力的可能性,是大众生活中强化选择的最具困惑的生存感受,也是创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逃离历史脉络严肃文化,这样的精英不是被大众消费的“网红”文化——虽然大众文化中也不乏精英作品,但整体上看依旧不是具有实验性的,故此这两种文化不能混为一团,甚至影响精英文化的价值判断。后现代的碎片化、解构、消解文化过后必然会出现当代的精英、严肃和重建的当代或未来文化。
 
2016.10.12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现场︱BIFF 2016实验影像展
 

▼ 实验片单元入选影片介绍

▲ 《陌入止境》
导演:杨泳梁
片长:58分钟

一只三足乌鸦落在暗礁上,身后跟着一个全副武装的剑士。剑士被剧烈的头痛惊醒,他发现自己身在一个闹市中心被遗弃的阁楼房间里。他不确定刚才是在梦里看到了一只乌鸦在海岸边, 或者他正是那只乌鸦,梦到自己是现实中城市里被遗忘的剑士。跟着乌鸦的指引,剑士在现实城市街道和自然场景的幻象中遇到了另一个自己,向他宣战,却在对决之后消失了踪影……

 

▲ 《他人的生活》
导演:何雨/毛唯辛
片长:40分钟

短片记录了不同调频中观众可以窥视到的“他人的生活啊”,生活片段内容跨越了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前的十几个小时, 既有发现丈夫不忠的女人的独白,也有出租车司机对于资本主义的评论,既有小女孩在给父母表演舞蹈, 也有老人在闲话家常, 既有被暴风雨惊呆了的普通家庭,也有情人之间深夜的挑逗勾引。

 

▲ 《臭肉》
导演:陈镪
片长:71分钟

一块猪肉和一群纸团带着花生四处行骗,在一次斗殴后决定金盆洗手,在旷野里爱上了一个自由的风,在自己捡到一身羽毛的时候飞了起来,但被打落下来被逮捕,罪名是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关进监狱。
出狱后朋友介绍认识袜子和她的儿子,于是他们决定组建新的家庭并做新的工作,做一个戏剧团,表演他们自己演的新皮影戏给一座小镇的所有楼房看,期间钱包偷偷跑出去寻找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飞机”和“火车”没有相认,肉也去过荒野寻找那股他热爱的风,没有找到。
发大水了他们又将面临流浪,在一个厨房里他们决定自杀!

 

▲ 《痴》
导演:邱炯炯
片长:135分钟

影片取材自右派张先痴的自传《格拉古轶事》,并运用摄影棚手工搬演和口述纪录相杂揉互动的形式,通过展现主人公的个人经历而反刍中国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一段历史。                 
出身于一个国民党家庭的张先痴在四十年代成长为一个进步的年轻的"左派"和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直到一九五七年他被划入反革命"右派"阵营而锒铛入狱⋯⋯

 

▲ 《吃孩子》
导演:吴昊昊
片长:62分钟

根据朱昱作品《我与女人商量吃孩子事宜》改编。
臧青要做一个行为:自己的孩子被自己或狗吃,孩子需要从妈妈肚子里流产出来,从怀孕之后的三个月。为此臧青要找女为他生一个。本片是具体的过程。

▲ 《中国》
导演:周罡
片长:34'20''

本作品拍摄的是1971年意大利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所途径的城市与村落。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追随他的拍摄足迹,探访了当时所拍摄的人、物、景。当然,我们除了拍摄当时安东尼奥尼所记录的场景外,还拍摄了现在中国的一些当下现实的场景。

 

▲ 《方法论Ⅱ》
导演:黄金
片长:30分钟

一个普通女孩与他的三个朋友的日常及日常交集。

▲ 《不过是寻常的一天》
导演:高远
片长:6分钟

一个男人沉睡于梦魇之中,挣扎着似乎触碰到另一个白色的精灵,从苏醒、震颤、渴求、崩溃、自毁到无助的湮灭,诉说了整个人生毫无希望的宿命。

 

▲ 《癖》
导演:马丁邵德龙
片长:4'35''

表面看似完美的家庭其实隐藏着很多秘密:
西装革履,看起来很绅士的黑人父亲其实是个偷窥狂,常常偷看两个女儿的裸体;充满东方内敛气质的母亲私下却极其放荡并患有性瘾,引诱自己的女儿大玩成人游戏。而在外人看来如同天使一般的双胞胎女儿,却过早具备了成年人的心智。这个表面看来近乎完美的家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可怕癖好。他们之间的秘密相互交织、纠缠、连接,却意外的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

 

▲ 《汗血宝马》
导演:张大卫
片长:6分钟

垮掉派诗人查克·米勒漫游内蒙古。

 

▲ 《织聋》
导演:孙阿木
片长:8分钟

来自资本欠发达区域的时代影像抒情短诗。

 

▲ 《捕风捉影》
导演:路昌步
片长:7'30''

在一片竹林下铺上宣纸,伴随清风吹拂竹林之声,用毛笔蘸取清水去描摹竹子的影子,留下一段捕风捉影的影像画面。

 

▲ 《电影同时使电影成为可能与不可能》
导演:蒋圣达
片长:5分钟

九组人物试图与地铁中固定在笨重三脚架之上的DV交流,而均未得到回应。视觉上不设黑场,始终处于癫狂状态。影像刻意歪斜,旨在放映时调侃「屏幕是歪的」。

 

 ▲ 《孽槃》
导演:谢天
片长:20分钟

实验影像《孽槃》探索事物内在与外在的变革,强调意象及隐喻主义,通过时空、造型语言转换以及经典元素的解构、重组、阐释,与观者思维进行交互,重塑影像内容与关系。
影片由多个非线性叙事与空间叙事的章节构成,结合绘画、装置、行为与观念摄影。先导者(BELLWETHER)作为一种意志的呈现,从迷惘、挣扎直到觉醒,进而变革。对尼采“超人哲学”的重新解构,隐喻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变”。

 

▲ 《拐人》
导演:熊仔侠(谭嘉灏)
片长:18分钟

拐人,即系拐带,更是各种让人不安的未知事情的浓缩词汇。打开《拐人》这个纪录映像档案,我们重返那些都市传说、恐怖传闻、罪案命案、离奇怪事的现场,按图索骥,追迹昔日罪犯的脚步。这不仅是一种私人的纪录,而且是一种属于珠三角小地方的一种“民间记忆”,更是一种观众与地缘之间交流的介质——白天里的视觉奇妙冒险(Visual Bizarre Adventure in Daytime)。

 

▲ 25
导演:肖瑶
片长:7分钟

一段关于童年、母亲病痛,和二十五岁时臆想出的一些情绪……
一场癌症手术在母亲的腹部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这道伤疤让我和家的联系变得突然具体起来。这种手足无措让我意识到,我会在极致的痛苦下,将回忆美化,而回忆中的画面是苍白的、冰冷的。
至此,我能做的,是把自己关在回忆的牢笼里,每一次的出逃像是肥皂泡一样悬浮于城市的半空中,不能停留,不能碰壁。我的二十五岁就在这样的无助中缓缓而逝,直至结束。

 

▲ 《冰山下的来客》
导演:董豪
片长:13分钟

这片大地被沙石笼罩,他们即将吞噬我们。但是为了生存,我们只能选择戴上口罩,选择沉默。

 

▲ Floating Illusion
导演:庄育儒
片长:3分钟

关于那些流出来、喝进去、残留在身体上还未蒸发的。 视觉幻象随着液体的流动,在视网膜和赛璐璐片之间转移。

 

▲ 《归墟之边》
导演:王心艺
片长:10分钟

《归墟之边》采用实验和艺术化的表达方式,阐述对于城市发展的内心体验。该作品采用影像舞蹈video dance的形式,力图搭建着人(舞者)、钢筋混凝土(废墟)、城市(西部)之间的对话,从旁观的角度,审视着那些修建中、拆迁中、变成中的废墟或高楼大厦,折射现实中真切的西部城市化的生存环境。索取、扩张、荒芜,在耳边充斥着电钻声、钢筋的碰撞声,还有眼前驱散不去的霾。在拍摄中我看到很多住宅区,一片连着一片,奇形怪状,它们在远处,重叠、空洞、黑暗,静的让人害怕。
此作品融合投影、特效、现场装置等多种艺术表达手段,描绘现代化建设狂潮背后的黯淡,折射着中国西部当下人、社会、城市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迷局。

 

▲ 《晚安》
导演:黄文亚
片长:8' 27''

《晚安》并不是真正的晚安,在夜晚,人们多是沉浸在梦想、欲望、孤独、回忆、信仰、友爱等情境中。《晚安》该影像作品以几个片段组成,内容有黑夜大桥下的独舞、真实剧场里的自述、享受按摩的孤独男人,医院楼道里的病人,学生时代的回忆,广场上狂热的唱红歌的老人等,每个镜头用声音和空镜头衔接。镜头之间看似没有逻辑,有的通过人物的语言、道具、声音等细节来暗示。短片手法有纪录、戏仿名画、临时剧场等的杂糅,平静中有争斗,纪实中有实验。场景都是我自己设计或亲身经历和有感受的地方,该短片是对自我的梳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改编。

 

▲ BUG
导演:赵域
片长:30分钟

短片《BUG》讲述的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程序员“竖”在破解一个程序的时候碰到了棘手的问题,困惑中的他找到了另外一位程序员“大猴子”。在“大猴子”家,他告诉了“竖”一个秘密:程序无法破解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已经笼罩在一个被称为“三角系统”的神秘集团控制的阴谋之中。“竖”无法相信这是事实,然而当他从程序员“大猴子”家离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地卷入到这场阴谋之中……

 

▲ 《孔雀》
导演:高文谦/薛冰/宋吉祥
片长:4分钟

道家认为人生是一场白日梦,人们被自己人为编织的梦想所操纵,然而人生确是一场荒诞的梦,循环往复。片中呈现人们理想的构建,微妙、荒诞、焦虑、茫然的心理状态,并引入生物学里关于孔雀尾巴进化的争论,借以追问生命的意义。

 

▲ 《猴》
导演:沈杰
片长:5分钟

 三只猴子,死了一只。

 

▲ 《本命年》
导演:钟甦
片长:7分钟

一个关于轮回的故事。

 

▲ 《基因糖》
导演:卢杉
片长:17分钟

即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也无法完全解开基因的秘密,我们生命为何延续,为何异变,为何如此不稳定。宏观上看,人类的独立性与进步,在大的宇宙历史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土,微观上讲,人类可能只是基因实现自我延续自我进化的容器罢了。
在基因异变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人类发展的目标转向为如何稳定自己的种族,以及控制基因的变异。当权者管制,生殖的权利无比宝贵,不同的人为此作出了不同的抗争,从而获得延续生命的自由。

 

▲ 《月晷》
导演:高源
片长:17'52''

这是一部手绘实验动画,由一组虚拟的事件剧构成,其中所有场景和情节都移植自导演2009-2014年以来的架上绘画创作。本片没有贯穿始终的剧情,只有物件、角色、背景的不同组合;场与场之间只有节奏关系,没有因果关系。

 

▲ 《永夜球场》
导演:李昂/蔡采贝
片长:4分钟

一场足球比赛。

 

▲ 《一个标准的夜游》
导演:王化刚
片长:6分钟

影片设定一个叫做“标准”的角色,因为他是一个“标准”,所以受到众人的膜拜,然而在途中又出现一个更加强大的“标准”将其粉碎。此时似乎回到了我们最初,还未形成胎儿之前的样貌,而后出生、成长,渐渐的成为了一个“标准”,许多的“标准”又组合成为一个更大的“标准”。各个“标准”又相互排斥、敌对甚至相互攻击对方,在消除一个“标准”后,又不知觉得形成了另一种标准体系,如此在各种标准体系下往复。

 

▲ 灵魂的危险
导演:郑嘉燕
片长:4分钟

本片是由16场梦境组成。
内容包括:背后的人与羽毛丰硕的鸡头;脱光毛的鸡头腐蚀成人脸;四肢被束缚,不断坠落、上升的人;眼球在地上滚动,身体悬挂在废墟的人;一具具尸体从天而降,被塞进车床打孔等片段构成整个影片。

 

▲ 《创造》
导演:田晓磊
片长:5'30''

这是一个MV形式的后人类狂想曲。我用性作为创造的象征,描述了后人类人与机器的关系,生命之间的再创造和杂交。

 

▲ 《鱼缸》
导演:刘豪格
片长:6分钟

这个脸部模糊多变的人代表着迷离的,难以辨清身份认知的我们,身处混沌闭塞的地方想寻求更广阔之地,试图冲破自身的局限。最终如同一个圆形无止境的轮回,在不同时空的穿越后,我们又回到自身本源,所以一切存在类似被操控的虚拟世界,生活本身也如同千万层梦境的叠加,瞬间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与必然的矛盾困境。故事也成为一个个断点的碎片化重合,如同在一个梦境中醒来的人发现自己在做梦之人的梦中,外部是混浊沉寂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有着光怪陆离景象,在挣脱和陷入鱼缸以外后,分裂出不同的自己在不同维度的相同宿命,即封闭空间里的虚拟图像,时间、空间和形象都是不真实的存在,在潮兴时起舞与潮落时的平息,宇宙在自然与超自然中平衡,我们如同鱼在鱼缸中。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入围、获奖影片暨颁奖现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