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意大利文化部宣布废除电影审查制度

意大利文化部宣布废除电影审查制度

2021-06-20 18:27:07.72 来源: 游侠网、导筒directube 作者:

意大利文化部宣布废除电影审查制度:设电影分级委员

据报道,根据文化部部长弗朗切斯基尼签署的法令,文化部电影和视听总局下设的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其任务主要是核实经营者对电影作品的正确分类,实现制片人或发行人对电影作品进行自分类。

新电影分类法令规定,电影分类须考虑到保护儿童和未成年人,特别是对各个年龄段群体的敏感性,并根据目标观众对电影进行分类。包括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的作品;禁止14岁以下儿童观看的作品,18岁以下儿童禁止观看作品等。

意大利文化部电影和视听总局局长博雷利(Ansa Nicola Borrelli)表示,新设立的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将由意大利国务委员会前主席帕杰诺(Alessandro Pajno)担任负责人,其成员共有49名,包括电影界、青少年教育和保护、社会传播学等领域公认的专家。

博雷利说,电影作品分级委员会将负责验证电影经营者提出分类的正确性。委员会还有家长协会和动物保护组织指定的人员,借以保护未成年人和动物等敏感内容。

据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期,意大利的电影审查制度以反法西斯主义为基础,并加强了立法。1962年,随着中左翼政府的发起进行的一项改革,消除了一些限制,并将电影审查制度锁定为道德与违法行为,并根据刑法典要求扣押被认为不雅的电影作品。

意大利2016年颁布的新电影法取消了1962年起实施的国家电影审查制度,改由制作发行方根据相关标准对影片自行分级。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再由政府进行复核与干预。


456.png

▲马龙 · 白兰度主演,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巴黎最后的探戈》曾触犯了意大利的审查法,图片来源: AFP/Getty Images


意大利停止以道德和宗教为由对电影进行审

意大利的电影审查制度于1914年诞生,那时电影也才被发明不久,它曾让《巴黎最后的探戈》等一些知名电影遭到封杀,但现在,意大利电影审查制度面临着自己的谢幕。

“电影审查制度已经被废除,”意大利文化部长达里奥 · 弗兰切斯基尼在本周一晚间的一份声明中宣布。

“仍然允许国家干预艺术家自由的控制和干预体系已经完全结束。”

现在在意大利,再也不可能因为道德或宗教原因而阻止一部新电影的发行或要求重新剪辑了。相反,电影制作人会根据观众的年龄对自己的电影进行分类。

这项决定将由一个新的文化委员会核实发布,该委员会由从电影业中选出的49名成员组成。

“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形式。我们已经足够成熟了,”导演普皮·阿瓦蒂(Pupi Avati)说。他在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电影《波德拉》(Bordella)遭到了严重的审查。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意大利有数百部电影被审查,主要是出于政治、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原因。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贝纳尔多·贝托鲁奇1972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经典之作《巴黎最后的探戈》,本片除了3本拷贝被保存下来作为“犯罪证据”之外,所有的副本都被销毁了。

3.webp2.jpg

▲《巴黎最后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电影专家埃琳娜 · 博埃罗(Elena Boero)表示,废除这项法律是“意大利电影业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是时候了。”

据CINECENSURA的一项调查显示,自1944年以来,意大利文化部推动的一个在线展览会上,有274部意大利电影、130部美国电影和321部其他国家的电影在意大利受到谴责。超过10,000部作品以某种方式被修改,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导演的作品,比如费德里柯·费里尼。

4.webp1.jpg

费德里柯·费里尼


但对一些艺术家来说,审查制度起到了吸引观众的作用。“这使得电影更加诱人,引起公众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带有色情主题的电影,”阿瓦蒂说。

意大利最近一次大规模的审查是在1998年,当时出现了亵渎神明、荒诞不经的《活过两次的托托》(Toto Who Lived Twice) 受到了传统天主教徒的强烈批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2021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2021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2021-11-05 16:50:58.633 来源: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作者:PHOTOFAIRS


第七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由世界摄影组织与保时捷联合呈现,Branding Shanghai特别协办,将于2021年11月03-06日,重回上海展览中心。本届博览会汇集国内外50余家参展画廊、机构与出版商,并致力于进一步挖掘、支持和提升来自中国影像艺术界的本土力量,展示其创造力的广度和多样性。除此之外,博览会更携手多家合作伙伴呈现多场兼具趣味与研究价值的主题展览。由参展艺术家、出版机构及各艺术界专家参与的『对话』版块,也将带来一系列精彩讲座,与现场观众互动探讨影像艺术界所持续关注的话题与理念。


开启多个全新单元与版块

在本届博览会中,多家历年参展的杰出画廊已悉数回归,包括:德玉堂画廊(上海),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新加坡),see+画廊(北京,深圳),三影堂+3画廊(北京,厦门),M艺术空间(上海),泰吉轩画廊(北京)等;更有包括魔金石空间(北京),西画廊(兰州),五月公园画廊(成都),所见画廊(北京)、谢画廊(长沙)等在内的首次亮相博览会的实力画廊。与此同时,本届博览会全新设立『SOLO』、『影映』与『出版』,试图从多个维度反映影像艺术界的发展动态。

© 马西莫·李斯特里(Massimo Listri),《Palazzo Martelli,Firenze》,2018年

图片|方盒子艺术中心(上海)

© 细江英公,《NY14番街·草间工作室》,1964年

图片提供|三影堂+3画廊(北京,厦门)

© 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桦树和雪栅栏,北海道》(Dakekanba and Snow Barriers, Hokkaido, Japan),2020年

图片提供|泰吉轩画廊(北京)

4.webp.jpg

©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最后的亚马逊》,2016年

图片提供|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SOLO』单元将专注艺术家个人项目。其中,HdM 画廊(北京,伦敦)将呈现胡为一新作《现在吸进去的灰尘曾经是座房子》,诠释对伤害、消逝的迷恋以及对社会现实、城市景观的关注;Jason Shin(首尔)将展示韩国摄影新秀Ina Jang的系列作品《Radiator Theatre》,这个系列被描述为“一系列文字游戏、押韵、误解、夸张和通过抒情的形状和颜色的谎言”;何顿画廊(上海)将呈现陈嘉屹的作品,其视觉语言的精神内核充满了陌生而无蔽的狂喜精神;一时画廊(上海)将呈现孙海霆的作品,作为建筑师,孙海霆擅长运用类型学的创作方法拍摄一系列具有相似结构的对象;V&E ART(巴黎,台北)将呈现汤玛士·德沃(Thomas Devaux)的作品,作为法国最受瞩目的当代摄影师之一,德沃致力于探索与开发摄影的各种可能,并总是能将其巧妙地融入其他媒介之中。

『影映』单元以 “Re” 为主题,期待探索人类如何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种种困难、挑战,乃至新的境遇。“Re”既是行动,也是提问:世界应该如何重启连接与对话,又如何对当下进行更新与建设。由此,“Re”这一主题本身也代表着回归、反思、改变与创新。亮相该单元的画廊、艺术家与作品包括:bitforms gallery(纽约)带来的乔纳森·莫纳汉(Jonathan Monaghan),参展作品《Den of Wolves》;Klemm’s(柏林)带来的埃米莉·皮图瓦塞特(Émilie Pitoiset),参展作品《The Third Party》,阿德里安·绍尔(Adrian Sauer),参展作品 《Atelier》;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带来的陈秋林,参展作品《溺》;Vanguard画廊(上海)带来的方迪,参展作品《现代》。

© 孙海霆,《空房间》,2009-2011年

图片提供|一时画廊(北京,上海)

© Ina Jang,《olo》,2021年

图片提供|Jason Shin(首尔)

© 蒋鹏奕,《亲密关系No.10》,2014年

图片提供|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新加坡)


『出版』版块旨在展示影像艺术界有关艺术书及其出版的成果,并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发展。我们相信在一个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重申纸质书籍简约质朴的卓越感,并为其持续发声,不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更加必要的事情。此次参展『出版』版块的机构包括:假杂志(上海,宁波)、Edition Patrick Frey(苏黎世)、Spector Books(莱比锡)、Fw:Books(阿姆斯特丹)、The Eriskay Connection(布雷达)、AKAAKA(京都)、Atelier EXB(巴黎)、无像(上海)、真姨书房(巴黎)、青艸堂(京都)、Perimeter Editions(墨尔本)、摸摸艺术书(上海)、麻痹公司(上海)、Meet Camera(深圳)。推荐好书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铁路的24封邮件》、《生活史》、《你好小朋友》三部曲、《MASAHISA FUKASE》、《不够漫长》、《影像太极拳》、《Installation View: Photography Exhibitions in Australia (1848–2020)》、《Springs and Wells》等。

© 杨泳梁,《极夜花火》,2021年

图片提供|德玉堂画廊(上海)

© 尤德思·巴克提兹娜(Uldus Bakhtiozina),《Her name was Leda》,2017年

图片提供|Anna Nova Gallery(圣彼得堡)

© 埃里卡·鲍姆(Erica Baum),《Nuzzle》,2019年

图片提供 | Klemm’s(柏林)

11.webp.jpg

© 埃文·奥拉夫(Erwin Olaf ),《杜公馆肖像 01》(Shanghai Du Mansion Portrait 01),2017 - 2018年

图片提供|唐妮诗画廊(上海,巴黎,伦敦)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博览会在官方小程序上特别设立『On View』展厅,其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埃丽卡·鲍姆(Erica Baum)、维多利亚·宾施托克(Viktoria Binschtok)、瓦莱里·卡苏巴(Valery Katsuba)、荒木经惟等艺术家的优秀佳作;而为了突出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在发展中国影像艺术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内多家重量级艺术机构也将亮相『非营利』展区,包括光社影像中心(北京);和美术馆(顺德);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上海,秦皇岛),以及由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厦⻔)、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长沙)组成的中国影像艺术机构战略合作等。

12.gif

©️2021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出版』版块,部分参展出版物封面。


公共项目聚焦影像技术的当下与未来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影像艺术的前沿与实验性,也为引入不同艺术媒介,拓宽影像艺术的边界,博览会策划并设立公众项目。在本届博览会上,“当下”与“未来”无疑成为一组关键词。『焦点』版块将⽬光锁定于新媒体与影像装置的代表艺术家胡介鸣,并呈现他的近期新作《格物》系列。这一系列始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全球社会运转的停摆促使胡介鸣开始对⽇常进⾏了⼀次“格物致知”的探索。在呈现方式上,《格物》呈现出一种“低技术”特质,艺术家表示:“我越来越意识到在艺术创作中过多追求技术是危险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艺术创作上我们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做的是什么性质的事情。”

© 胡介鸣,《格物系列-橙色38》,2021年

图片提供|艺术家&魔金石空间(北京)

© 胡介鸣,《格物系列-多色4》,2020年

图片提供|艺术家&魔金石空间(北京)


与之呼应的是,独立策展人何伊宁将借『洞见』版块,呈现其多年有关影像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展览“图汇未来”通过埃利斯·莫林(Elise Morin),费尔南多·蒙蒂尔·克林特(Fernando Montiel Klint),史莱姆引擎,迈克尔·纳贾尔(Michael Najjar),温迪·⻨克默多(Wendy McMurdo),张文心等来自全球的摄影艺术家及其创作,考察多个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包括:新闻、广告、科技、旅行、教育、航天等,同时也试图提醒观众在思考未来时谨慎地对待图像给我们带来的陷阱。在11月04日的『对话』版块中,何伊宁将进一步对话参展艺术家史莱姆引擎与张文心,并与开放像素主理人汪润中一起,深入探讨相关问题:作为凝想者,艺术家是如何利用技术图像来拓展自己对世界的思考?

© 克莱门特·瓦拉(Clement Valla),《海棠花,罗杰·威廉姆斯公园》,选自《点云花园》系列,2021年

图片提供 | 艺术家


© 张文心,《费城炼油厂》,2016年

图片提供|艺术家

© 埃利斯·莫林(Elise Morin),《红色森林》(Mapping the Red Forest),2020年

图片提供|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其他重要项目还包括由MODERN EYE提供⽀持的『曝光奖』,该奖项致力于鼓励那些基于照片或图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在观念、技术、方法等层面展开革新。在本届获奖艺术家曹澍(蜂巢当代艺术中⼼,北京)所呈现的作品《散步模拟》中,观众可以利用“拍照”按键,在实时渲染的荒漠世界里,对艺术家的家庭相册所包含的时间进行召唤。由此,艺术家试图向自我提问,记忆中的存在物对个人意味着什么?人是不是可以借助变动的技术,经由地理/空间的方式去理解历史/时间?同样在11月04日的『对话』版块中,『曝光奖』评委曹丹将与艺术家共同解析,这件以游戏为媒介的作品,如何潜入历史与记忆、情感与梦想,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曹澍,《散步模拟》作品游戏截图,互动游戏和影像装置,2021

图片提供 | 艺术家 &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上海世纪:上海精神”领衔主题展览

上海,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开放的重要门户,其近两个世纪的近代发展,不仅塑造了一座不断生长的城市,也持续丰富着只属于上海的人文和艺术气息。从五洲万国风云际会的“东方巴黎”,到包罗万象现代前沿的“魔都”,时代造就了近现代上海,它的活力、多样性和生产力酿造出独特的上海精神,满足了人们近乎所有的需求、机遇和奇想。

今年,保时捷特邀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摄影家刘香成,艺术总监凯伦·史密斯共同策划呈现展览“上海世纪:上海精神”。此次展览,借助三十二位本土和国际摄影师的目光与创作,包括:刘香成、陆元敏、周海英、尹福康、郑知渊、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哈里·格鲁耶特(Harry Gruyaert)、格里高里·平卡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戴夫·泰康(Dave Tacon)等,再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过往三十年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景观。

19.webp.jpg

 © 郑知渊,《外滩,上海,2008》,2008年

图片提供|艺术家

20.webp.jpg

© 陆杰,1981年春天,上海,一群年轻人在公园湖边合影,当时年轻人已脱下了蓝绿涤卡中山装,穿起化纤类、的确良面料的服装,各种颜色的针织衫开始流行。1981年

图片提供 | 艺术家

21.webp.jpg

 © Estate of Noboru Ueki,care of Shinji Ueki, Title unknown


刘香成先生与凯伦·史密斯女士表示:“艺术是当今世界提及上海时的印象之一。我们很荣幸受邀与保时捷合作呈现展览‘上海世纪:上海精神’,颂扬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拥有悠久多彩的历史,它在欧式建筑和树荫光影间被缓缓道出,城市周边和中心经由重大事记的塑造,打造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我们希望,观众也会像我们搜集并展出这些照片一样,乐于见到这些照片。这些图片是上海,亦是摄影的最佳代表。”

其他主题展览还包括:由中贸圣佳呈现,著名摄影评论家,视觉文化研究专家顾铮教授担任策展人的“海上灵韵——民国摄影在上海”,展览试图以摄影社团与个人风格考察的双重视角,审视民国时期主要发生在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摄影实践;由《上海画报artnow》和Branding Shanghai主办、香奈儿特别支持,作家和文化学者沈奇岚博士策划的摄影艺术家孙瑞祥的个展“似水年华——生命中的所有寻找”,展览将通过孙瑞祥的99件作品(包括最新创作的7件视频作品),于博览会artnow贵宾休息室内重现人的“回忆之河”;作为本年度特别协办方,Branding Shanghai还将继续城市影像艺术的探索,呈现视觉艺术家叶子乐个展“HOME·TOWN 家·园”;由相机和镜头合作伙伴适马(SIGMA)带来的展览“段岳衡的魔幻现实主义”;由手机与屏幕合作伙伴OnePlus 带来的“一加看见影像计划”;以及由官方合作伙伴赫莲娜(HELENA RUBINSTEIN)带来的主题展览“超越时间之美”等。

©️2021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部分主题展览参展作品。


2021年是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全新起点。博览会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斯考特·格雷(Scott Gray)表示,“艺术博览会在当今全球艺术生态中扮演了一个基本角色,是一个实现艺术品交易,把画廊、机构、藏家和买家,以及艺术家联系起来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格外高兴能举办新一届博览会,从而令我们得以继续支持艺术家们、迎来参观的客人,并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中的一些精粹呈现给大家。”

在此基础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特别邀请Cici项偞婧担任本届博览会的推广大使,共同呈现概念宣传片,从“触达—破界—连接”三大维度演绎影像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在博览会现场,凭借艺术推广者/模特/“艺术你我C”创始人等多重身份活跃于时尚圈、文化艺术界的Cici项偞婧,还将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为博览会的主要单元及版块录制语音导览。Cici将如何解读此次参展的影像艺术作品?欢迎关注影像艺术博览会官方社交媒体平台。11月03-06日,我们期待大家的到来。


23.webp.jpg

2021 参展画廊名单

AIKE(上海)

艾米李画廊(北京)

Anna Nova Gallery(圣彼得堡)

ArtCN画廊(上海)

artspace AM(东京)

bitforms gallery(纽约)

BROWINE Art Photography(上海)

德玉堂画廊(上海)

东顶影像空间(安阳)

方盒子艺术中心(上海)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Galerie XII (巴黎,洛杉矶,上海)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观看艺术画廊(兰州)

HdM画廊(北京,伦敦)

何顿画廊(上海)

Jason Shin(首尔)

玖空间(上海)

Klemm's(柏林)

徕卡画廊(苏州)

魔金石空间(北京)

M艺术空间(上海)

弄艺(上海)

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

全视影像画廊(郑州)

三影堂+3画廊(北京,厦门)

see+画廊(北京,深圳)

所见画廊(北京)

泰吉轩画廊(北京)

唐妮诗画廊(上海,巴黎,伦敦)

Vanguard画廊(上海)

V&E ART(巴黎,台北)

五月公园画廊(成都)

西画廊(兰州)

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新加坡)

谢画廊(长沙)

一时画廊(北京,上海)


640.gif


关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作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艺博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影像上海保持开拓精神,聚焦国际前沿,以博物馆品质提供诸多版块的全新内容,为亚太藏家、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发现影像艺术的上佳体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均通过严格甄选和精心策展,分布在『核心』(Main)、『平台』(Platform)、『SOLO』及『影映』(Screen)四大版块,其中不仅汇集专注于现当代摄影的国内外顶尖画廊,更囊括本土和国际新兴画廊 。从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大师,到活跃在国际摄影和移动影像前沿的艺术新星,逾百位各个年龄层次的优秀艺术家的力作将济济一堂。博览会亦推出『洞见』(Insights)、『焦点』(Spotlight)、『对话』(Conversations)等精彩特展和公众项目版块。




关于世界摄影组织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摄影组织是摄影活动的国际性平台,覆盖180多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赞颂世界上最佳作品与摄影师,提升摄影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我们与全球的个人摄影师和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都建立了长久的纽带,为此我们引以为豪。世界摄影组织每年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2020年第十三届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竞赛——索尼世界摄影奖,当地会面、讲座,以及专注于影像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www.worldphoto.or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