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 1968- )
“我的作品会让社会思考什么东西是可以被接受的。别人认为可怕的东西,在我看来可能是美的。”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是一位德国摄影师。1968年出生于雷姆沙伊德在德国地区柏吉斯奇土地。他的父亲曾是一个四处旅行的销售员和德国工具的出口商,而她的母亲是当地一名保守党的政客。他毕业于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与设计学院后,在伦敦度过了职业生涯的早期。32岁他获得了著名的特纳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摄影师或非英国艺术家。又于2006年38岁成立桥梁之间,一个位于柏林的非盈利展览空间。该艺术家目前在英国伦敦生活和工作。他的作品目前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的汉堡火车站和巴塞尔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他被誉为“重新定义摄影的人”。
▲ lutz and alex (1) 1992
提尔曼斯的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9岁前的镜头摄影时期。小时候他在科隆参观杜塞尔多夫博物馆和路德维希博物馆,他认识了摄影艺术家哈德·里克特, 西格玛·波尔克, 罗森伯格和安迪·沃霍尔。这也是他最早受到的影响之一。后来访问英国,他注意到了英国青年文化和当地的时尚和音乐杂志。于是参与了当地的狂欢活动,并开始记录这种新兴的亚文化。在狂欢和同性恋聚会上,他用大型喷墨照片(通常没有画框)捕捉身体,这些作品拍摄了脆弱姿势中的朋友以及其多年来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个体脆弱性的一面。提尔曼斯将摄影作为一种与现实直接相关的社会艺术,他与他的被摄对象建立了共情。随后,他所拍摄的快照般的年轻人照片被刊登在《i-D》等先进杂志上。
▲ lutz and alex (2) 1992
22到24岁在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为伯恩茅斯艺术大学)学习时,他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对亚文化的狂热。有关青年,俱乐部和LGBTQ文化的快照记录出现后,他的业务范围已扩展到包括杂志摄影工作。他26岁搬到了伦敦,然后在纽约度过了一年,在那里他遇到了德国画家乔晨·克莱因。回到英国后,提尔曼斯和克莱因住在一起。
▲ Jochen taking a bath 1997 29岁时乔晨死于艾滋病
此时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一方面强调其个人对自由民主的坚持态度,一方面也间接地表达了他对流浪汉、种族歧视、同性恋等社会议题的热衷关切。包含着他对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情感和冲突的思考。
乔晨死后,他就觉得这个世界“拍得太多了”。于是他进入了他摄影的第二个阶段,尝试无镜头时期。
▲ O,M 1997
他重新审视了传统流派:肖像画,静物画和风景画。提尔曼斯从未停止过摄影技术的研究。他使用复印机放大并重新构图,并在没有照相机的暗室中仅使用光源即可创建抽象照片。
这些图像是通过一台肮脏的处理机器通过纸张,捕捉化学残余物和幽灵般的结果。这些作品体现了摄影一种新的主体性,将亲密感和趣味性与社会批判以及对现有价值和等级制度的持续质疑相结合。通过无缝整合体裁,主题,技术和展览策略,他扩展了传统的媒体处理方式,他的实践继续解决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在日益饱和的图像世界中创作图片意味着什么。
▲ Freischwimmer (16) 2003
▲ Peaches VI 2001
在他的作品中,他是怎么通过各种视觉形象的运用来使作品成立的呢?他说:“我从来不会有意地将个人观点贯彻在影像中。它们只是视觉,我拒绝解释视觉。如果你看着他们而想到些什么,不论好坏,那就已经是我的成功。”他的摄影作品里展示的都是他的个人感受,“我拍照,是为了看世界。”
▲ Freischwimmer#84 2004
而首先摄影的内容是很重要的东西。日本摄影批评作家清水穰曾对提尔曼斯的影像档案做过一次归纳总结,把他的作品分为五大类:
1.表现另类的、乌托邦的生活状态的表演性作品:这种作品有一种和平,享受的感觉,风格现实、原始和自然。例如他拍摄的对象有有折痕的衣服、静物、窗口的盆栽、裸体、朋友以及模特等等。当然他并不是在讨论某个人的某条牛仔裤,而是试图去解说被拍摄物的意义,关于自己身体与世界之间这层“薄膜”的本质含义。
▲ grey jeans over stair pos 1991
2.表演上的一种策略:提尔曼斯的作品内容中有些涉及行为的要素。在很多照片里,他选择拍摄一些物体被“插入”的状态。比如阴茎,这是一种侵略越界的行为。有些是他自己的身体,有些是朋友们的。又或者是嘴里塞着玩偶,抑或是在胶片冲洗的过程中介入,或印制时变幻色彩。
▲ Alex and Lutz 1992
3.归为一类的行为(becoming one):即“融为一体的考虑、共存的、融化的理念”在画面中人们一起沉浸同一种状态,具有融化感的直接的、身体表现的照片。例如对军装的使用,它的含义已经被改变。这些都在身体的政治周围游离环绕,试图通过图片展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坦然无畏。好玩且自由地利用自己地身体和性别,不是以一种剥削地方式,而是平等地参与进来。
▲ Knotenmutter 1994
4. “相同状况”(sameness):即共处某种相同状况的照片。如制服(军装、工作服)、天文现象(彗星、日食、日落)、一望无际或一览无遗的场景(从上往下俯视)、混杂的地铁、世界大事等。
▲《我们所处的状态》,A,2015
5.本质性的肖像:提尔曼斯的概念是,将身份与个性的轮廓导入多层状态中的行为,侵犯自他的界限并使之变形,形成“一体”,成为“相同之物”。因此,用“易伤性”(vulnerability)这个词语来表达肖像的本质。
▲ Eleanor-Lutz, portrait 2016
提尔曼斯既可以进行具象摄影又可以进行抽象摄影,有人觉得他认为这两种格式不只是固定的二进制文件,而在于他津津乐道的另一端。他消除了两者之间的任何界限,使某些照片变得难以辨认,变幻莫测,使它们趋向于纯净的形式,并在黑暗的房间中迷惑了图像,这些图像的漩涡状线条和微妙的起伏色彩暗示着叙事。
▲ Einzelgänger VIII (局部)2003
如果要概括出他艺术创作中的几个要点,有两条线贯穿他的作品始终:光线的巧妙运用和我们同其他人以及他自己同这些人连接的兴趣。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主导这些作品的核心。没有什么比抽象艺术创作对光线投射在感光材料的研究那么纯粹了。没有什么可以比对光线的巧妙运用更能赋予照片强烈的人的身体形态感,而那些真正的裸体照片却不一定不能办到。
▲ 提尔曼斯作品展览现场
除了照片的内容,提尔曼斯对观念的表达最重要的便是展览方式。这源于他的艺术观念。他说:“我从来不用艺术界的那些常规手段来抬高自己的作品。”他精心组合的小尺寸和大尺寸以及有框和无框印刷品,都强调了摄影图像作为客体的主观和特质。
▲ 真相研究中心,2005年第8期
提尔曼斯将这些被大幅面打印的照片穿插在他书中那些肖像、静物和昆虫的照片之间。有些时候,这种尝试几乎带来了错觉,比如最近的Truth Study Center, 2005。
▲ 提尔曼斯作品展览现场
在摄影无处不在的时候,提尔曼斯强烈提醒人们摄影的奇异之处。他的展览中每件作品都有其美学元素:主题和展览的机构环境之间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系统,构图之间的平行和对比有助于压缩时空感,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在此之间以及当时与现在之间进行区分的重要性。这些联系又在展览的离散房间中进行,其中包括各自的观点。他的作品无缝地融合了样式,主题和显示方式,经常挑战人们对摄影媒介和当代影像创作过程的熟悉且普遍持的态度。
▲ 提尔曼斯作品展览现场
提尔曼斯曾说:“我的作品也总是在质疑自己:我在哪里?我是什么 ?我与我所生活的世界有什么关系?不管怎样,这绝不会被观众完全解读理解,这也绝不是艺术的重点。人永远不应该觉得他们需要去了解一切。通常在我看艺术作品的时候,我有时会获得感官的刺激,无论是来自嗅觉、味觉或是感觉的记忆。如果能从展览的5%或10%的作品中获得如此的体验,我认为便是成功了。”
▲ 提尔曼斯作品展览现场
▲ “爱(祈祷)”,1989
▲ Suzanne & Lutz,1993
▲ The Cock (kiss) 2007
▲ 年轻人,吉达,b 2012
▲ 我在淋浴,1990
▲ 超干III,2009
▲ “沙滩”,2019
▲ 派对之后,P19 / 20,2018
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lfgang_Tillmans
[2].https://nxy.one/Wolfgang-Tillmans
[3].https://frieze.com/article/look-again-0?language=de
[4].https://www.phillips.com/article/13839487/the-time-for-tillmans
[5].https://www.douban.com/note/277494687/
[6].https://www.guggenheim.org/artwork/artist/wolfgang-tillmans
[7].https://www.artsy.net/artwork/wolfgang-tillmans-palmtrees-caprisun
[8].https://ocula.com/artists/wolfgang-tillmans/
[9].https://www.davidzwirner.com/exhibitions/wolfgang-tillmans/press-release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