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2、2013年 > 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中国大陆板块北京展映

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中国大陆板块北京展映

2013-04-23 17:13:23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
——中国大陆板块北京展映

元典美术馆总监:谷 燕、梁克刚
EXIN组织委员会总监:曹 恺、张献民
策 展 人:张海涛、沈朝方、王泊乔

主    办:元典美术馆、南视觉美术馆
媒体支持: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开幕时间:2013年3月23日(周六)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13年3月23日—2013年4月7日
展览地点:元典美术馆(北京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丽泽西园112号)
联系电话:010-64755926

新闻稿

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电影艺术形态,实验电影在亚洲各国的状况一直鲜为人知。在亚洲,当寻找实验电影的参照系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西方,而忽略同处远东的亚洲其他各国的生态(历史与现实的两个层面)。从而造成这样一种态势:眺望的视线焦点远远落在另一个半球,而视野的近景范围内,反而因焦点不实而模糊一片。

事实上,实验电影在被导入亚洲各国的过程中,因其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曾经面临过各自不同的境遇,呈现着迥异的生态。若将这些情境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并置,相互参照和比较,也许可以产生更为广阔的蝴蝶效应。

改变这一状况的机缘出现在2009年秋,亚洲各主要国家的实验媒体领域的策展人第一次聚集于韩国首尔论坛(EXiS),从而开启了亚洲实验电影的第一眸。之后,2010年秋在台北举办了EXiT亚洲论坛,2011年在澳门举办了EXiM亚洲论坛。2012年,亚洲论坛在中国南京举办。

“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的内容,分为三个部份,分别为:论坛主体、作品观摩放映、图录和论文集出版。由于2012年在南京的“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活动因故未能如期举办,现将论坛大陆板块于2013年3月23日—4月7日期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展映,欢迎各界朋友关注。


“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中国大陆板块

中国大陆板块之一(两个单元)
策展人:沈朝方
“从纪录到观念”单元艺术家:张培力、张洹、汪建伟、 刘旭光、管怀宾、李一凡、肖雄、吴达新、裴丽、王思顺 、贾宇明、叶甫纳  、张次禹、刘波+李郁 、欧阳溪云
 “当代艺术思维中的新电影“单元艺术家:杨福东、曹斐、高世强、 周依、 陆扬、 陈轴、 化鹏、宋梅、王鲁、刘晓宇、孟祥龙 、刘丹姝、 张景涵、 袁辉 、寇路阳、刘毅。


中国大陆板块之二(一个单元)
策展人:王泊乔
《屏幕美学》单元艺术家:缪晓春、张小涛、刘茜懿 、卜桦、刘健 、孙逊、王海洋、叶凌翰、赵晔+黄洋、周啸虎 、王维思 、田晓磊 、王茜濡


中国大陆板块之三(四个单元)
策展人:张海涛
“记忆物象”单元艺术家:刘畅、李山、袁智超、郭维+赵伯祚+郝树人、孙磊、孙楠、王琳慧、宋松、汪东升
“生命寓言”单元艺术家:方昊、许成、包建、易连、钰柯、孙祎童、黄思颖、邓尚、赵域“日常异常”单元艺术家:杨正帆、杨迪、李隆、许慧晶、王展、王旭龙+谢筱禹、贺东昕、陈镪、周飞、张敏捷、徐雄
“暧昧空间”单元艺术家:史广智、史杰鹏+黄香+徐若涛、丛峰、武权、徐若涛+薛利、乌青

 

国内实验影像的脉络呈现和被误读现象
——“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大陆板块北京展映

文/张海涛

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强调展览单元的主题性和类型:即近几年影像的发展现象梳理、推新计划和影展的档案特征。影像档案是一种以影像艺术为研究对象,借以历史系谱、理论系谱、艺术系谱发现、梳理、比较和分析影像发展的脉络。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是以系谱影像为方式的策展,将影像艺术放在一个框架系统里,建立清晰的艺术类型,避免拼盘、乱炖。这次影展在国内实验单元分类上我想打破以前以媒介表达方式、年代和地域、影像机构分类的常规思路,这些类型都会失去作品本体的现象价值,我想以作品的感受表达趋向为主题性统计,探讨近几年出现艺术家在关注些什么,什么关注的最多,如何把关注的东西转换为鲜活、敏锐的生存感受。历史上意识形态和市场对于题材传达的敏感性(特指“色情、暴力、政治”的关注点),一直是有所关注和控制,而这次影展我策划的实验影像尽可能的多元化梳理,避免讨论话题单一性,我把实验影像作品类型分为了四个主题单元:即“记忆物象、生命寓言和日常异常”。“记忆物象”单元是关注历史记忆的当代性情感传达,“生命寓言”单元是对普世、永恒、经典和终极人类价值的再思考,“日常异常”则是对当下现实生存环境和感受的异样或批判性表达,而“暧昧时空”则是从影像表达语言与内容上探讨现实的不确定的生存状态。这四个主题也涵盖了过去、现在、暧昧时空和经典价值的当代性转化和判断,据统计也是影像艺术家最关注的几个话题。

以前的很多影展把主办方和电影节的总监长期做为策展人的机制,会把影展做的越来越单一,现在是资源整合的年代。未来的展览没有一个展览会以一个人为中心,而都将会是团队群力群策的发展。这次国内实验影像我也邀请了两位策展人与我一起策划,三位策展人侧重的方向不同,更加综合地给观者一个立体的研究面貌。王泊乔策划的单元突出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虚拟的真实感;另一位策展人沈朝方则从媒介语言、观念探寻角度梳理实验影像的介质脉络和美学价值;而我策划的四个单元艺术家作品以感受表达趋向为主题,分析近些年影像艺术家在关注些什么,关注的话题形成什么样特征和现象。从影像媒介表达方式发展脉络和趋向来看,沈朝方探讨的“从记录——观念——当代艺术思维的新电影”是2000年前后的转向之一,我觉得另一个转向即从实拍影像转向泊乔策划数字虚拟化趋向。而我关注的影像艺术表达内容与话题趋向,将与这两个转向一起探讨中国目前判断实验影像价值的支点。另外我侧重的新人推介和朝方的文献梳理也形成了互补。本次论坛也从时间脉络上呈现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面貌。

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对实验影展推广的普及性和互动性意义很大。在不少的影展上我们发现对这类实验影像作品的误解和争议最大。很多人反映实验影像是装神弄鬼的炫技,观众看不懂。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实验影像的语言寻求创造的可能性,是不以常人惯性的观看方式为意志的,它不是以我们适应的线性讲述隐藏的感受,多以直接借助符号或信息直接表达新感受。它包容和跨界的特征不是二元论表达,时常在一部片子中以多焦点的隐形脉络贯穿,最终整体传达思想和情感。因此实验影像的表达方式和观看方式与大众产生了距离感。但我相信这种距离感会随着观看次数和专业引导逐步改变,逐渐被大家接受。另外观众对实验影像的误解是不关心现实,这是最大的误读。实验影像关注点很多元化,它可以转换历史也可以触及当下,还可以虚设未来,甚至可以表达普世的生命寓言,它不受现实题材的限制,机动性很强,但都以当下现实做为依托。它不像纪录片多数片子只能最大化直击现实。实验影像在国内依然是小众化媒体,所以我觉得影展在公共空间放映会逐步改变实验影像被误读的现象。

这次影展开始重视实验电影和当代艺术中的录像艺术。虽然国内电影院校发展的历史较长,但对于实验电影的发展一直不理想。电影院校基本是纪录和剧情教育的模式。而近些年反而美术院校和民间当代艺术家在发展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在寻找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的交叉点,而这也是国内目前几个重要的独立影展新的变化,而这次展览是率先把实验影像独立强化的影展。对于这样的整合我个人的理解是电影节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积聚力量,同时加强实验影像单元的质量与规模。前些次影展对实验影像的不重视,一直造成影展整体观念偏于沉重,在影片的题材上也有过多重复,在每次影展中重复表现一种针对性感受的作品过多,好像有种惯性思维觉得独立影展必须表现某种特定的选题才具有独立性,这样缺少了很多鲜活而多元的时代气息。其实剧情、纪录和实验影像在影像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三个表达样式实际上是互补和相辅的关系。

这次影像论坛在片源上把实验电影与当代录像艺术进行了融合。作为两种表达方式它们有点微妙的区别: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并不能完全等同,实验电影源自电影艺术史,并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它的一个高峰,而录像艺术则发端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艺术中诸多艺术形态之一;实验电影主要使用胶片,并在影院和学院展映,而录像艺术则主要使用视频,少量使用胶片,它们的作品则在画廊和美术馆展示;实验电影具有一个线性的演示过程,其实验是向影像画面内部深入的,而录像艺术的展示多是非线性的向空间和环境拓展。以上看出它们在观看和展示方式、媒介语言方式、影像脉络、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实验、创新、时代感和当代性的敏锐把握上依然是一致的,这次影展加大了当代艺术领域影像艺术的参与性。很多导演也是艺术家身份,如张培力、邱志杰、杨福东、汪建伟、高世强、缪晓春、卜桦、邱黯雄、周啸虎、孙逊、吴俊勇等人,他们也是当代艺术领域活跃的艺术家;同时我们也为了挖掘新人,给青年艺术家更多的展示空间,也有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如赵域、王展、杨迪、陈镪、钰柯等人。

如果说剧情、纪录和实验是影像艺术的三驾马车,剧情片可以通过导演的主观性、叙事性、典型性故事的转承起伏让观众扣人心弦,立体、综合体验作品剧情线性发展;纪录片则以选题、真实性、冲击力勾起我们的情感和人文关怀;而实验影像在语言实验和内容实验中,更多给我们鲜活的感觉:时代感、未来感和活力。剧情、纪录、实验影像三者虽然有各自特点,然而艺术表达的本质和功能性依然是一致的,即给以我们生存的启示、担当起现实社会的责任、传送永恒的价值情感,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任何一种表达方式有所成见,而且近些年剧情、实验、纪录也相互融合发展,出现了很多实验剧情和实验纪录,让剧情、实验和纪录影像并驾齐驱,从艺术整体的生态学视角来审视每一种表达媒介和方式存在的意义。

2012-7-26于通州宋庄(修改于2013-3-2)

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卜桦作品《LV森林》 LV Forest,2010,5分03秒

缪晓春作品《灰飞烟灭》截屏连排

曹斐作品《Dog Days》

杨迪作品《饥饿症》 15’30” (1)

易连作品《暖流》,单频录像,彩色 黑白混合有声 8分47秒,2012 HD

汪建伟作品“飞鸟不动”2003年,影像部分

钰柯作品PHILOMIRROPHOBIA(翡羅彌諾浮彼亞)海报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开幕现场]EXIN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中国大陆板块北京展映
view.php?tid=7997&cid=20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