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李泽厚︱我的认识论的几个要点

李泽厚︱我的认识论的几个要点

2019-07-26 12:10:13 来源: 阳光天明雅读院 作者:李泽厚

选自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1)从“人类如何可能”回答“认识如何可能”,认为数百万年以上使用—制造工具以维系生存-生活是产生人类的必要条件(即不如此不能生存),使用—制造工具的多样性(动作形态、姿式、种类等等)是辅助这必要条件的充分条件,正是在这种生存活动中产生了“实践中的理性”(秩序性、规律性=合理性),并进入意识,逐渐形成“实用理性”(pragmatic reason),产生任何动物语言所无有的语义,并向两个方向发展:伦理命令(由指令而规范到“天理、良心”)和技能保存(由动作而操作到口诀、直觉),这两者都是具有“以一驭多”的抽象性的感性特征,而两者的交错又独立的发展,产生了以人类语言为成果和代表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各不相同的个体的情理结构,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和脱离了族类近邻黑猩猩们的动物世界。

2)从而,我不认为人类语言乃由基因突破所造或出于生物的演化。人类语言不仅负载着而且开拓着人类劳动实践的生存活动的主体性(subjectality)、主观性(subjectivity)和人际关系即主体间性的历史经验。“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周易》),它以轻便的储存器(声音和文字),保存、交流和传递(代代相传),使人类具有了文化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化。

3)历史三性(具体性、积累性、偶然性)对人类认识至为重要,历史性的语言使人类漫长的某些经验的理性原则对后世人群和个体变为“先验”(transcendental)和“超验”(transcendent)。因之,何谓“理性”?理性乃是在以制造—使用工具的群体生产、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中,最先以肢体动作、手势语言【1】而后以发声语言,最后形成以概念为基本单位的“思维”,将适应于生存—生活而在实践活动中可重复、可模仿、可修改变易的秩序(order)、形式(form)保存下来,不断在使用中巩固、更新、发展,并使其自身可以延伸、开拓,此之谓理性。可见,理性远不只是概念、语言和思维,而是包括在人的自觉意识中的肢体动作、视觉感知等等因文化渗入而产生不同于动物和机器的一切智能(intelligence),其中包括某些直觉。

4)其中,颇值重视的是,“实践中的理性”具有情感,特别是达到“度”的成功,更充满乐观的喜悦。A≠A±(度,恰到好处)既是操作层A=A,A≠A的目标,也是存在层的基础,从而具有本体性。语言—思维也由稳定性、恒常性、因果性进入到实体性、因果性、交互性(阴阳五行、辩证法),并产生非操作层所能干预的情感-信仰,此即巫术和宗教,亦“礼”、“乐”的源起。尽管这一切可能有动物基因作为潜能,但主要仍然是在上述人类独有的生存活动中文化心理结构—情理结构的现实实现。

5)从而,操作层与存在层的情理结构的异同颇值注意。前者经由逻辑、算术和数学的巨大而独立的发展,到今日人工智能及其前景的展望,一再证实“工具本体”(使用—制造工具的操作层实践)对存在层(人类文化历史的存在)的基础性质,正是前者普遍必然和独立发展,决定性地规定、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存在层的生存和生活,对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个体情理结构产生根本性的作用和影响。但也如同其他超生物的产品一样,今天的人工智能也仍然只是人的非有机生物体的巨大展拓,即人工智能仍然只是机器,只是工具,它不可能替代和主宰人类,逻辑、数学制造不出有生物漫长演化基础和久长人类历史培育的人的感情,即不可能有人的各种且个个不同的个体情理结构,人工智能缺少人类的文化心理的历史结构体。个体的人不能战胜AlphaGo,正如人不能跑过汽车一样,不是缺陷,而是优长。人工智能虽有某种“创造”能力,如Alpha-Zero,却由于缺乏人的情感、感知、想象、直觉等各种偶然性的心理因素的介入,即缺乏人性能力,而不可能替代人的创造性的变易、革新和发展。

6)所以,我的认识论虽然非常赞同不能将逻辑、数学与心理经验不作区分或混为一谈如旧心理主义,因为它们已由经验变先验(无需心理事实的可验证性),是历史建立的“先验”(transcendentae)理性,但又仍然反对“反心理主义”。因为心理与大脑神经元突触活动(即我所说的大脑生理中人所造成的“通道”、“途径”、“结构”)相关,它远远大于逻辑—数学的领域和功能,也远远大于语言的领域和功能。历代的艺术-诗意-审美的特征证实着这一要点。例如,人工智能由于没有审美要素四集团(感知、想象、理解、情欲)的感性偶然性的介入,便难能有默会知识和创造出某些独特的形式感、秩序感,尽管这些人类产品都可以最后由逻辑-数学计算出和设计出,但它仍无法替代它们的产生,人工智能更无法替代人的整个心灵、意识(含潜意识)亦即人的情理结构。

7)这也正是个体创造性的领域。“以美启真”源于此,而为动物所无有。从原始的石斧纹饰、贝壳项链到今日各种娱乐艺术,人类这种“装饰”性的审美活动,正是人的存在成功的自觉生命感的展现。审美四要素集团即感知、想象、理解、情欲的复杂交错作用,成为这种自身生命肯定感和与宇宙自然的协同共在感,便远非操作层的逻辑以及数学所能统辖,相反,却可能是它们以及诸科学发明的启示点。“以美启真”和“美学是第一哲学”的巨大课题颇待今后详加探讨。

8)在实在论和实证论争论中,仍然站在实在论一方,认为有不依存于人的、不可知的物自体的存在,但这是一种情感-信仰,而非科学能证实,从而人的认识不能是反映-发现论,而是创造-发明论。这一方面是实用理性不同于实用主义和实证论之所在,另一方面除较遥远未来智能芯片植入人脑与神经元接通将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外,它对人类未来持乐观主义,强调奋起立命的伦理态度。

9)认识论即将由各门具体科学学科如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灵哲学(分析哲学与脑科学相结合的发展)、人工智能科学等等的实证研究所替代,拙认识论只是提出:动(使用—制造工具为基础的人际生存和生活)→度(情理结构的确认)→“以美启真”(个体创造性)以及数、序、势、经权等抽象要点,认为这才是真正具有世界普遍性的中国人的哲学。西方的形而上学追寻那超时空不可感知的Being,中国的形而上学探求历史的人的Becoming。历史也永远在Becoming中,《周易》的简易就是指它不是玄奥难通的精神形上,而是那人类生存延续中那活生生的不易的变易,即历史和命运。哲学认识论将是探究人(人类、国家、个体)的命运的哲学存在论的重要部分【2】。

2018.8 增补

注释

【1】:“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另一种是手势语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在那时,手与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着,以致手实际上构成了脑的一部分。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手对于脑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在原始人的语言中到处见到的动词的极端专门化,原来是原始人智力活动中手的动作所起作用的自然结果。……用手说话,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手思维;因而,这些‘手语概念’的特征必然在思维的口语表现中再现出来。”([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3-155页)

【2】:何以我将伦理学置于认识论之前,何以伦理学的“理性凝聚”在认识论“理性结构”之先?因为捕获中大型动物的生产活动和分享食物的生活活动所要求的秩序、规范最为重要,所谓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首先产生和适用在此处,这也是人类实践中的首要创造。原始人群的扩大(黑猩猩群体不超过50)更需如此。我以为,思维规范来源于此伦理规范,并由存在的确定感(安全性)、秩序感而转化为语言—思维的确定性、秩序性(语法)等等。认识中记忆的挪移开始人类认知的自觉想象,开启了感性与理性的桥梁设建。

选自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本书是李泽厚原创性思想系统“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总结性文本。它采取积淀论的哲学心理学方向,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典哲学于一炉,以“人活着”、“度的本体性”等的重构建设,反对后现代,凸显出当今人类与个体的命运问题。“伦理学纲要”承继中国情本体传统,从“人之所以为人”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等。“认识论纲要”提出“度”应作为认识论的第一范畴,也指出中国实用理性有优点,但有忽视逻辑和思辨的缺失。“存在论纲要”围绕“人活着”及某些宗教-美学论议,为本无形而上存在论传统的中国“哲学”,开出一条“后哲学”之路。

 

关于作者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

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伦理学纲要续篇》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论著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2007年展 > 吕楠摄影作品展

吕楠摄影作品展

2009-10-21 12:18:52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展览名称:吕楠摄影作品展
开幕时间:2007年9月15日15时
展览地点: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展览时间:2007年9月15日—2007年10月7日
主 办 方:宋庄美术馆
协   办:映·艺术中心/映·画廊


展览前言

艺术的真实就是艺术本身

文︱栗宪庭


吕楠前后共花了十五年时间,独自一人,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以完整而宏大史诗般的规模,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现状”,象征了作者期望“人类伟大精神复归”的三部曲。我怀疑这世界上有没有第二个艺术家,能以这样庄严的态度地来对待艺术创作?所以,当吕楠把这三个部分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时,它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敢动笔,对于他独立特行的十五年,我的任何文字都是微不足道的。

吕楠被现实中的庄严肃穆、虔诚和爱所感染,但没有因为拍宗教而皈依宗教,宗教只是他选择的题材,题材对于吕楠并不重要,或者说题材的重要,在于它是否“能帮我解决问题,它只是我解决问题的手段”(吕楠语)。

吕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摄影师能否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把握住现实中具有更深刻更伟大一点的东西,这是摄影成为艺术的理由,也是摄影师成为艺术家的理由,这就是吕楠的信念,也是吕楠的宗教。

什么是现实的“真实”?不同艺术家,不但看到的现实不一样,由现实引起的感觉更是千差万别。艺术――而不是所有摄影图片的价值,在于对现实场景、生活瞬间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感觉不同,而发生的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看艺术就是看不同艺术家眼中的形象,及其形象所隐含的作者感觉。什么是农民生活中的“真实”?也许呆滞的目光,麻木的神情,劳动时的艰辛和痛苦的动作和表情,都是真实的,它存在任何地域,乃至在西藏吕楠拍摄的对象中,一定会存在,但摄影师要什么,选择甚至挖掘什么样的瞬间至关重要。

如吕楠所说:“我一直认为照相机只是一个工具。如果说利用这个工具做出的东西没有达到其它艺术领域的水准那么不是工具有问题,一定是使用工具的人出了问题。照相机是最会骗人的,真实需要的是挖掘。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影像要在一瞬间形成,但不意味摄影师总要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心灵的思考是必然性,不是偶然性。我是要关心人们根本、持久和本质的东西。照片传达出来的都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总是偶然的表象的,我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

吕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摄影史要解决的问题。我同意吕楠的看法:“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里说,在一个摄影展览上,她看到题材与题材之间留下的是巨大的鸿沟。”“艺术是以整体向世界说话的,它形成不了整体。”

在这里,吕楠涉及到两个问题很重要,一是摄影师的个人感觉,以及相关的语言、风格等因素;一个即所谓“真实”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艺术个性的重要性,涉及到艺术的一般规律,此不赘述。摄影师证明自己是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师,你得靠个人感觉的独特性,以及语言的独特性,你才可能弥合象苏姗·桑塔格说的“题材与题材之间的巨大鸿沟”,而获得吕楠说的“整体性”——即整体的个人特征。

第二个问题,没有空泛的“真实”,对我来说,你必须在作品中给出“真实”的具体性,而这种具体性,虽然涉及对现实的社会学分析,但在我看来,摄影成为艺术,其“真实”性主要涉及到一个摄影师的个人立场。如果一个偶然的场合,恰好发生了一个偶发事件,你偶然拿着相机,你拍下了一张或者若干张照片。或者,你拍摄了常人看不到的新奇的现实场景和人物。因为它成为绝无仅有的事件见证,使照片显得弥足“珍贵”,也许从社会档案、新闻的意义上,这种真实性依然不容置疑,所有的区别在于谁更专业——焦距、光圈、影调、构图等等。但在我看来,摄影首先是超越社会档案意义上的“被雇佣”关系时,才能被称为艺术。就是说,真实,哪怕是涉及到对一个事件的见证,摄影师作为艺术家,他的个人立场,独到的视角,也是首要的尺度。因为人类生存的每个时间段,大多数个人,只是被特定意识形态言说的个体,所以,真正的个人感觉和自由心境,才牵涉到艺术的“真实”。

 

第三部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2007)

第二部分《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2000/2007)

第一部分《被人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1993/2007)

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
1989年开始拍摄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1990年完成。
1992年开始拍摄中国的天主教,1996年完成。
1996年开始拍摄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2004年完成。
2006年开始拍摄缅甸金三角,2006年完成。

著作
《被人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1993/2007)
《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2000/2007)
《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2007)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