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孝信
2013年4月6日,京城艳阳高照。由“北京太和大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首届《水墨新维度——2013批评家提名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厅内嘉宾云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在本届展览上亮相的乃是当代水墨艺术领域里的各路“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刘庆和、李津、李华生、李孝萱、邵戈、张羽、沈勤、武艺、南溪、梁銓等。说起这10艺术家的产生,就必须提及一个概念——“集团批评”。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最先实践这个概念的则是由吕澎发起、组织的《首届广州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紧接着就是由郎绍君(学术主持)、水天中、刘骁纯、王林等人发起、组织的《93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水墨部分)。以上两个大展,可谓是“集团批评”的典范之作。正是在这两个展览(“93提名展”后又举办了一届“油画部分”),使得“集团批评”这个概念在艺术圈内广为人知,但也争议不断。本届“水墨新维度”展正是打了一个“旗号”——纪念“93提名展”举办20年。于是,“集团批评”的概念重又浮出“江湖”,“亮相”中国美术馆。
产生本届“提名展”10位参展艺术家的提名批评家也是10位,分别是:皮道坚、刘骁纯、孙振华、杨小彦、贾方舟、殷双喜、彭德、鲁虹(本届策展人)、冀少峰和笔者。“游戏”方法如下:先由策展人和“太和大方”投资公司确定10位资深专家担任“提名批评家”;去年6月1日,再由投资公司出面约请10位批评家到京召开提名、评选会议,另聘法定公证人全程参与此活动并当场宣读公证结果;提名批评家前后经过3轮反复提名、无记名投票,才最终敲定了上述10位参展艺术家。这样做的好处是:1、避免了个体批评家在判断、选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情绪化的偏颇和视野上的局限;2、“批评家集群”的力量加大了推出艺术家的力度,扩大了参展艺术家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3、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一种“集团批评”的模式在一个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学术公器”(在此体现为集体的眼力、判断力、研究力和决择)的“正能量”,较为充分地显示了公正性和严肃性。以上三条,通过展览本身的呈现和公众的反馈得到了证明。要保证做到以上三条,关键则在于10位批评家的学术水准、眼力和道德品格,没有这些做保证是决计办不好“提名展”的!眼下的一些所谓的“提名展”之所以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关键点正在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名人”甚至比“被提名人”还要关键。因为,唯有前者才是后者的保证。
关于水墨画(包括中国画在内)的问题,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就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由传统中国画而向现、当代的转型进程,从未停止过。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有人惊呼“中国画到了穷途末日!”,一时间争议四起,未有结果。但紧接着的艺术实践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由中国画(其实主要是在建国以后被倡导、扶植起来的“新中国画”)“一统江山”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是“三足鼎立”:传统型中国画,如黄秋园等和新崛起的“新文人画”众干将(自然不是全部);上述的“新中国画”,如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等和“长安画派”、“新浙派”、“江苏画派”;现代水墨画,如林风眠、吴冠中等和新崛起的“实验水墨”群体。当此时,“中国画”的概念逐渐地被淡出了学术界的视野。正可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又好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水墨画领域迎来了一线生机。进入新世纪以后,更是出现了“四国演义”的新局面,即增加了当代性水墨艺术(亦是具有观念性的)。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画陈旧不堪的老面貌。如何评价这些作品(包括“实验水墨”),争议还是存在的。从学术的层面上讲,现代水墨画仍可能有“翻版”西方现代艺术的痕迹,新的当代性水墨艺术正是在反省现代水墨画的基础之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而这也是关键性的一大步。后者既立足本土文脉和大传统(而非仅仅局限于文人画的小传统),又具有了国际性的大视野;既不是简单地“翻版”、“模拟”自身的传统,也不去简单地“翻版”、照搬西方任何一个主义或大师,而是创造性地转换大传统,做西方人不曾涉足过的新观念水墨艺术。本届《水墨新维度》中的“新维度”这个核心概念正应作如是观。
再深入一步来理解“新维度”,还必须涉及到“两个系统”和“三个主攻方向”。所谓“两个系统”即是“笔墨系统”(依然坚持“笔墨语言”为主要表达方法或曰手段),呈现在“新维度”展览上的(以下举例仅限于此展),如李孝萱(最为典型)、李津、刘庆和、武艺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另一个是“非笔墨系统”(弃“笔墨”而另起炉灶,创自刘国松,发韧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漸成气候,进入新世纪以后,便走向了成熟,眼下已到了收获的季节),如张羽、梁銓等。自然还有徘徊或游弋于二者之间的,如李华生、南溪、沈勤等。“三个主攻方向”是:1、“工具即是方法”(转换工具,所谓“革毛笔的命”),以张羽、梁銓为代表;2、“材料、媒介即是观念”(转换材料和媒介手段,所谓“革宣纸的命”),以南溪为代表;3、“图像即是转换”(即“图像学转换”),以李孝萱、刘庆和、李津、李华生为代表。除了上述,还必须提及一个新概念——“都市水墨”(即以都市为表达题材),如呈现在本届展览上的李孝萱(可以说就是始作俑者)、李津、刘庆和、邵戈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或曰佼佼者。以上的简单陈述仅限于观念、方法和语言的层面,并未涉及精神层面的问题(容另文予以讨论)。
眼下的美术界,到处可见“大师”、“~王”、“名家”(可以千计,甚至是万计),浮燥之气日甚,功利欲望膨胀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这样的“虚繁”氛围中,唯独缺少的是真正的、超越功利心的、安安心心做艺术并以它为生命的艺术家(至多是以百计),而在后者之中,更加稀缺的是可以毫无愧色地回应世界的“中国个案”(几乎到了个位数,至多也就是数十位)。可喜的是,在本届“水墨新维度”“提名展”上,就已经有了这样等级的“个案”(更多的还属于有此希望的一拨),这就十分难得了。由此,我还联想到了另一个话题:水墨艺术的当代性转型正是中国艺术走向(或曰回应)世界的希望之所在,优势之所在。
本届展览的成功举办,自然离不开“太和大方”公司的大胆决策和全力支持。这个事实本身再一次显示了民间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不可或缺。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观察,民间力量的介入,过去是、现在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生存、发展和崛起的主要保障。不得不令人思考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事关整体文化崛起和前途的大局问题上,我们早也盼、晚也盼的国家主导性力量还能做些什么呢?
2013.4.16 急就于南京·草履书斋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