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北的了解除了中学地理的一点常识和想象外,就是几年前曾去过青海和甘肃交界的海石湾三次,途经曹家堡机场,然后就直接到民和县的一个厂矿拍摄,当时根本没时间外出转转。当知道有西宁当代驻留的消息时,我马上就申请了。
从西宁当代开始
刚去西宁第二天晚上,在小桥艺术空间做了个讲座,主要谈我的创作和考察等,当时在西宁为数不多的当代艺术家差不多都见了,互相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前几天,真是很享受“夏都”西宁凉爽的气候,有时坐在门源路附近的公园看人们在巨大的舞蹈人纹彩陶盆雕塑(高仿)周围载歌载舞,或在路边看行人过往,觉得这边幸福指数真高哦。
▲ 黄文亚在小桥艺术空间做讲座
还有两天就在市区看看博物馆和美术馆,还有东关的清真大寺,正好赶上开斋节的庆典礼拜,从清真寺大殿延伸到附近的路面,全是跪拜的穆斯林群众,白花花的一片,场面极为壮观,当然只能止于围观,他们诵经肯本就听不懂,路边全是荷枪实弹的警察和军人,估计他们更是没心思听,眼睛像安检扫描仪似的盯着路人。
▲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开斋节礼拜外景 2018.6 黄文亚 摄影
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还有幸看到618米唐卡巨作《中国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精美绝伦;黄南州同仁县的隆务寺(元代)值得一看,历史比塔尔寺还悠久,附近的热贡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极为丰富,当天正好碰上讲解员在给领导或官员模样的一群人讲解,“我们这里的大师作品,XX美院的老师都画不出来!”
▲ 隆务寺(建于元朝)外景 2018.6 黄文亚 摄影
▲ 热贡艺术博物馆里的壁画坛城 黄文亚 摄影
▲ 西宁当代空间外景
▲ 西宁当代两周年展览
在端午节前后,我看西宁除了早晨路边有几个卖艾草的,其他商场基本上没有什么节日气氛,我买了一把艾草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在我的家乡湖南估计又开始划龙船、吃粽子了吧?我于是因地制宜,准备和制作作品都是在住处的客厅完成的,在西宁市区的湟水河上实施了作品《致未来》,作品细节先不公布,让它暂时成为秘密,几千年后说不定该作品会被河水泥沙冲到黄河,或者被发现和挖掘,会让未来的考古学家大吃一惊!哈哈!
后来去青海湖游玩时,在湖边转了两个小时就腻了,看着当地围着铁丝网占地为王的做法有些反感,我找了个僻静处爬过高高的围栏,在开满小黄花的湖边草地上即兴做了个行为《......》,还真有点兴奋,直到旅游大巴车司机打电话催上车,才匆匆赶回,据说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每年在青海湖边有露天放映,那种氛围一定很爽……
和石节子美术馆一起飞
石节子美术馆是名声在外,2009年在参加798双年展时见过靳勒老师在展厅和石节子村村民开过会。2016年“一起飞”项目座谈会我当时有事情没去成,这次去兰州之前和靳老师提前约好了,再次见到他是在兰州一个比较偏的雁儿湾艺术区,正好那有个画展和研讨会,参观了一下,感觉和宋庄水平差不多。
第二天上午我们从兰州坐高铁到秦安,再享受了一下村长的待遇坐出租专车,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到了葫芦河畔游夫子山里的石节子村,村里差不多在半山腰了,海拔1000多米左右,雨后的村子云雾萦绕,相当入画。
▲ 靳勒老师在石节子美术馆挂作品 2018.6 黄文亚 摄影
那些合作的作品图片挂在村民家和他们的家庭相框差不多,村民能真正理解这些艺术作品吗?还有比如某艺术院校师生的社会实践作品放在村里各个角落或路边,有点像某个县城公园或广场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容易淹没在大山之中。
▲ 雕塑《母亲》准备安装时的情景 靳勒提供
▲ 琴嘎和村民李保元抓阄合作作品 靳勒提供
靳老师说我如果有什么作品方案也可以在村里做;我待了三天,看了一下附近山顶上的神仙塔道观,真道士早已圆寂,几个村民在修建的道观里打牌,还有个老人在为信众抽签问卦;其他地方我就走马观花似的,当时在村里没有能说服自己的创作方案,等以后有好想法再说吧。我还和村里的大男孩红强玩了一会,互赠了一幅小品,就和靳老师告别了。
▲ 黄文亚行为《终未了unfinished》2018
▲ 谷雨行动 第8回 合影 2014年(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
还有常驻西安的一些艺术家在“行为剧场”中将行为艺术与剧场结合的尝试在全国也算比较早的,这与其中有几位艺术家曾参与过北京纸老虎剧场(田戈兵导演)的排演有一定的渊源。当然,回到西安艺术家个体的行为艺术创作现场,这两年水平有点参差不齐,成都、重庆、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和国外的参加“谷雨行动”的部分艺术家作品值得关注,艺术创作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他在行为艺术节上公开表演时,观众心中自然有杆秤……
去年经过大华1935艺术区,这里以前是大华纺织厂改造的,ZHI空间在归来书店的隔壁,是一个还未改造的厂房的二层空间,到处可见一些老工业的物件和痕迹,这里正在展出的名为《光的遗迹》的展览,作品多是用纺织厂里回收的材料,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赋予物品新的意义;“遗迹存活于当下,并强烈深刻的影响着现在,包括未来。”
ZHI空间的策展人之一白夜同时是位资深艺术家,曾在北京望远镜非盈利空间举办过两次个展。在他的带领下,还去半坡艺术区参观了他主理的发生器艺术空间,那有点像橱窗计划的项目空间,几平米的面积布置得比较炫,当时在户外展出的是坚果兄弟的作品……
▲ 西安角项目空间门口 黄文亚 摄影
今年四月下旬,我去空间看到的是艺术家耶苏、戴陈莲的“秦望”联展,两位艺术家都是浙江绍兴籍,他们以家乡绍兴的“秦望山”为历史想象的起点,在现实和虚拟交织中编排、绘制着各自的戏剧和场景,耶苏展出的“刺临”系列,他的创作是“对秦帝国建筑意识的研究,将密集水果纹样隐喻成宫墙和帝国集权的象征”;戴陈莲的作品是延续他的剧场计划,这次展出的是《东来紫气满函关》的现场表演影像,皮影剧中咿咿呀呀的唱腔回荡在空空的展厅,对应着古城的遗韵。
根据我的考察,发现每个独立艺术机构都有自己定位,创办人无疑都会有自己的艺术品味和偏好,以及整合比较地域化的资源等,相对如一线城市的独立艺术机构,它们更显独特。独立艺术空间负责人的职业(经济)状况也不一样,有的做设计公司,有的当大学教师,有的开咖啡馆、艺术礼品店等,有的是房地产公司投资等,基本上把兼职的收入投入到独立空间的运营中;独立艺术空间的展览活动具有灵活性,可以部分规避掉文化制度的审查,但由于缺乏稳定的专业团队和资金支持,有的展览品质等难以有所保证……我无意把三地的独立艺术机构作比较,每个机构的基础和环境不一样,其中相同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坚持当代艺术理想、用艺术介入、改变当地艺术生态的信念。
如果有人问我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说他们是位于西北一条铁道线上的三个不同的地点上的“艺术驿站”,他们机构是非盈利机构还是纯粹的独立机构或者是替代性空间呢?好像并不是重点,我是顺道拜会一下各地高手,在陌生的地方有个朋友能和你聊聊艺术还是温暖的,驻地创作对我而言,能突破一些“展览主题—作品方案—创作生产”的惯性思维,在工作室之外获得不同的感悟和创作的可能性;在考察当地宗教艺术和民间艺术等的过程中,对某些传统语言如何转换可能会有新的认识等……写此短文,以作小结。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