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张培力:最近的工作

张培力:最近的工作

2024-10-27 20:21:05.674 来源: ARTnews中文版 作者:ARTnews

110.jpg

 

秋意渐浓,钱塘江上蒸腾起的氤氲雾气,模糊了岸边的楼宇。离约定的采访时间尚有片刻,走进张培力工作室楼下的商铺区,意外遇见了正与友人谈话的他。他身着惯常的T恤、短裤,脚踩凉拖,正稳坐在沙发上。 

在上楼的电梯里,他认真地表示,他将避免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过多阐释,而更愿意分享创作中的客观信息。说话时,他眼神中透出的坚决传递着一位创作者的坦诚和率真。 

 

《煤气瓶阵列》,2024

8m*8m*4m

机械装置,电机、驱动器、

控制器、煤气瓶、光轴、钢架、射灯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去年,张培力将工作室搬来此地。为了布置这个新空间所作的几件作品,如今依旧在墙面和地面静静迎客。部分作品已经更换了素材,演变成了全新的版本;而其中几件将亮相他即将在红砖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展览中。 

穿过工作室的展厅空间,进入靠窗的会客室,他招呼我们落座,随即拧开了一瓶矿泉水,烧水冲泡岩茶,再将温热的的茶水倒入品茗杯中,轻轻落在我们面前。一套娴熟而不带造作的待客礼仪完成,访谈开始了。在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里,我们对红砖美术馆的新展、新作,尤其是极具代表性的影像作品《海上》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谈论。 


4.jpg

黄专曾在《艺术是一种工作》中这样评论张培力:“如果需要寻找一个形容张培力的词,我觉得没有比‘工作’更贴切的了。”拥有过大学教授、美术馆馆长等头衔的张培力,他的身份基底仍然是一位艺术家。而谈论这位艺术家的工作面貌,“冒险精神”是一个必经的关键词,并且这种冒险因素常常汇聚至其作品乃至展览中,成为其鲜明个性的一部分。


《两个同心圆的拖拽模式》,2024

机械装置,大吊机 10m*10m*6m,

小吊机 6m*6m*4m

机械臂,plc 控制器,油泵,齿盘,钢板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早在两年前接受红砖美术馆的个展邀请时,张培力就知道这必然是一次冒险。此次艺术家同名个展“张培力”在其艺术生涯中拥有诸多个“最”——新作品数量最多、展览和创作资金投入最大、装置作品数量和占比最多。这些“最”无疑为艺术家吹响了冒险因素层层叠加的集结号,预示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挑战。

 

7.jpg

《2024 的肖像》,2024

单视频录像投影有声、彩色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8.jpg

《方形的音响床垫》,2024

感应声音装置 6m*6m*0.5m

床垫,压力传感控制器,音响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与“冒险精神”相伴而生的,是贯穿始终的“不可控”,而身处其中的张培力却痛并快乐着。“我的工作习惯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会想得很具体、很确切以后我才去做。”在去年确认展览档期之后,张培力便着手进行一系列作品创作的筹备工作,从红砖美术馆独特的空间出发,在这个对他而言充满创作诱惑力的空间中,他带来19件2024年的全新装置作品和影像作品。 

相较于影像作品更易达成对时间的探讨,张培力的装置作品更加强调结构、系统和关系,让人意识到他者的存在。如果说今年8月在泰康美术馆开幕的个人回顾展览更多表现了艺术家的自问,即对自身的发问,那么此次红砖美术馆的新作个展,因由大量装置作品的存在,将引发观众对关系的思考——试问人在何种关系状态中存在。但他又带着几分自嘲地说道:“现在我一点都没有把握,说不定这个展览做出来,很多作品都会遭到猛烈批评。”

 

9.jpg

《拖拽模式》,2024

机械装置,1200cm*40cm

导轨,齿轮,伺服电机,

氧气瓶,钢板,钢丝绳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10.jpg

《温柔地触碰》,2024

机械装置 80cm*80cm*30cm

灭火器,绞盘电机,钢丝绳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于是,在艺术界所熟识的、笼罩展览筹备至开幕前的“没把握”状态中,一件“充满嚼劲”的作品应运而生了——它是张培力的冒险精神和工作方法的一枚切片,如同他所钟爱的杭州拌川里的牛肉片,需要食客费力咀嚼,却越嚼越香,令人欲罢不能。作品《海上》是这场冒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致力于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张培力在艺术与技术关系实验中的一次言传身教。在他眼中,这是一部“伪电影”,具有极强的创新和代表性,包含其过往录像作品未曾使用的诸多手段:如真人演员的电影级拍摄、与专业影视团队的协作、运用强大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与数字合成技术的深度交往等。

与《海上》一同展出的还有另一件录像装置作品《2024的肖像》。该作品的原初版本首次展出于博而励画廊,当时的场地高度超过7米,而此次在红砖美术馆,艺术家再次拥有这样理想的空间高度,呈现他所期待的巨幅展示场景。《海上》正是为了与《肖像》相匹配而打造的全新之作,他尝试运用电影拍摄手法,制作一部非故事片、非叙事的影像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他同时扮演着导演和编剧的角色。

 

11.jpg


从前,张培力是排斥这种大成本的电影拍摄方式的,他认为艺术家拍摄应该像游击战,而非像大兵团作战,以此更好地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和自由。“我原本没想过要这么做,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某天就突然有这么一个想法,想完全换一种方式来拍。”

张培力过往的录像作品多运用监控、直播等非常规的取材方式,这种非常规的手法基因也被延续至《海上》。他和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合作,后者为他提供了一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层高逾10米的摄影棚,用以打造虚拟的海难场景。同时,他们聘请了专业演员呈现作品中的真人部分,再将虚拟制作与实拍用后期制作结合。

 

张培力在《海上》拍摄现场

摄影:徐健 

 

虽被艺术家本人称为“伪电影”,但《海上》毫不含糊地运用了电影工业的工作流程和分工模式。与超过50人的影视制作团队合作,给习惯单打独斗的张培力带来诸多挑战,尽管经历了专业的选角和拍摄工序,但由于种种因素,最终他“对真人演出部分的满意度只有50%”。与此同时,团队的合作让他体会到了来自集体的支撑与力量,并心怀感激。他感慨道:“电影是一个工业,相较而言,艺术家一个人洗个鸡洗个鸭轻松多了,累也就是累在你自己,别人是不累的。”除了影视制作公司之外,曾学习电影并且有电视剧拍摄经验的范厉担任副导演和督导的角色,来落实各项具体事务,他往往能敏锐地发现艺术家容易忽略的问题。张培力的学生徐健则负责文案处理和场记工作,助力整个创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什么要啃下电影拍摄这块硬骨头?酷爱看电影的张培力常常不知不觉观影至深夜甚至天亮,因此我们很难排除他作为艺术家,所怀有的对用电影的方式来创作的强烈愿望,但将《海上》推导至电影手段的核心动因,还是在于他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表达观念的意图,他总是在寻求足以服务于其观念的艺术语言。“大家有了共同的经历后,用一种非正常的电影影像叙事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受会更有意思、更确切一点。”

 

《海上》(截屏),2024

三通道录像投影,彩色,有声,运用AI技术

©张培力

 

为了激发观众在更大限度上读懂这件作品,相较于电影叙事,单纯的录像拍摄方式在力度上会薄弱许多。1000个人眼中应当有1000部《海上》,“我希望这件作品给人一种能够读懂的感觉。我没有对和错的界限或者概念,你只要能读懂里边的一些东西。我想总不至于你什么都没看到吧。” 

在加缪、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思想影响下,张培力希望这件作品不仅仅让人联想到单一事件、单一国家或者种族,而是让人觉察到我们所有人正在共同面对的各种问题。人们总是陷入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境遇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和态度,有人焦虑、有人亢奋、有人挣扎、有人坦然。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那么如何打发活着的时间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消极或积极的道德判断已然无效,抗争是否具有意义也值得怀疑,也许等待是更好的方式。


171.jpg

《海上》(截屏),2024

三通道录像投影,

彩色,有声,运用AI技术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由此,观众可以举一反三地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这样一幅众生相,它映照出观者的自我,并且在作品最后那段伴随着莫扎特音乐的前推镜头中,我们会轻易地被张培力期望传达的一种美感所捕获,崇高、荒诞和伤感杂糅的情绪荡漾其间,仿佛我们就是主人公,缓缓得在冰冷而一望无际的水上漂流,无尽绵延的波纹占据了行动的时空,却不知前路为何。


18.jpg 


《海上》可谓是张培力对“时间-系统-人类境况”关切的浓缩体现。艺术家似乎开始向观众袒露和共享——多愁善感——这种美妙的意识状态,这在他以往的作品中是鲜见的。如他笑称的,他过去的录像作品是“干涩的”,而这件影像新作中则是“掺杂了不少水分的”。此间的多愁善感来源于人对时间的感知、对欲望满足的渴望、对自然(水)的本能需要和恐惧、对意义的追寻以及对系统的反叛。这些情感与作品的共性密切相关,并以贯穿其中的几个重要元素为代表。


《标准翻译》,2024 

尺寸形状可变

LED多媒体演示、彩色、无声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首先是“水”。从张培力在1980年代的绘画作品中呈现的池边的泳者,到他1990年代的录像作品《(卫)字3号》和《水——辞海标准版》,“水”这一同时象征生命必需与无情自然的意象,始终是张培力的关注点。如同在《水——辞海标准版》中,播音员问读哪个词语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水”作为朗读条目,为《海上》设定的大海场景也是出于某种本能的选择。他表示,“大家都明白水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并且对于不同情境中的人,水带有情感因素,有很多意义在里边。”各种多愁善感均溶解于“水”之中,在作品最终的画面里,三块屏幕的画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绵的海面长卷,观众的思绪与海水一同浮沉,他们亦可自取一瓢,亲身体验海水的咸涩。 

其次是“时间”。镜头从云端俯瞰的视角逐渐向下降落至主人公的视平线,随后又回归高空,如此循环往复。在这呼吸般的镜头语言中,观众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原本三个非线性叙事的屏幕通过画面的连接,转化为一片无尽前推的线性叙事水面,线性特征在视觉和听觉中得以同时凸显。作品在坚硬与柔软之间游走,荒诞与崇高交融,冷酷与忧伤并存,音乐中蕴含的线性时间则进一步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221.jpg

《一个生命的最后几分钟》,2024

五视频录像 彩色、无声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相比于动物,人对时间感知的层次更为复杂,面对宿命的无奈,人往往会做出抵抗和自我关怀。在新作《一个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中,张培力记录了苍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几分钟的时间纪录是人赋予苍蝇的,苍蝇或许并未意识到这段接近死亡的时间。时间与生死是人面临的本质的课题,作为动物的一种,人类与其他动物面临着诸多类似的困境,只是人对于自身困境的意识更为显著。 

通过观察自然,人类定义了时间的刻度: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在此基础上,张培力坚信还存在着一种人类未曾意识到的时间。对于整个生物体系以及终极意义上的时间而言,人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就好比在一个大缸里面多加或者少加两勺盐,都是无所谓的。”人类的多愁善感催生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和艺术,张培力认为这种情绪的泛滥是很值得担忧的。基于此,这件作品产生了一种悖论式的里应外合,它既是艺术家泛滥情绪的缩影,同时艺术家也在借此作品质疑泛滥情绪的有效性。 


241.jpg

《被征集的标准像》,2024

LED 摄影装置 2m*2m

无声,彩色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25.jpg

如同换季时冷热空气互渗后的混淆界限,此次红砖美术馆的新展中充满了二元对立之间的模糊化的尝试,持续地提出对真实-虚假、不可能-可能、个体-整体之间关系的怀疑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以游戏式的思维方式探索这些界限的价值与意义。


26.jpg

27.jpg

《不断旋转》,2024

机械装置,圆锅直径9.6m、深1.3m

废旧的液化气钢瓶若干个、

变频电机、电磁铁、钢网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支撑这种思考的是张培力在工作中一贯持有的“怀疑”态度,这种态度时常暗含在看似顺理成章的创作因果背后。例如,漂浮在海上的主人公的自白最初设定为可以清晰地听到具体内容,但由于拍摄和录音的现场效果始终未达预期,张培力最终选择对其进行了处理,观众将听到模糊不清、缺乏明确指向的内容,这亦回应了他对真实性的怀疑逻辑。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起初,张培力计划完全采用实拍来完成《海上》,但海景实拍难度极大,影视公司的技术能力反而让虚拟技术制作海难场景成为可行之选。至于采用真人实拍,是考虑到借助数字合成技术来描摹的人物若要实现毫无瑕疵,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技术和精力成本。原本出于效率考虑而呈现在作品中的真假交互,令创作过程变得极为有趣,作品的想象空间和描绘尺度得以扩展,并促使艺术家在与技术的博弈中不断调整。 

张培力说,他希望观众能一眼识别出《海上》中掺杂的“添加剂”,甚至将其浓度添加到了百分之一百。例如,在作品结尾,三个屏幕连成了开阔的海平面,这极易让人联想到宏大叙事或是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而事实上,这是艺术家希望营造的错觉,他用场景铺排成对时间进行调侃的视觉游戏,利用非逻辑的元素关系制造荒谬的叙事。观众所看到的似乎是一部确确实实在发生的电影,艺术家把荒谬的剧情在影像中变成可能,将假转化成真,但同时,它与所有电影一样,包含在其中的一切依然是虚假的。

 

28.jpg

《压字机》2024

4mx2.5mx0.7m

机械臂、联轴器、减速机、控制器、砂料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29.jpg

《可以分合的煤气罐》,2024

机械装置 150*30*50cm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在此次红砖美术馆的展览中,个体与整体、安全和危险等对立概念的并置与模糊,则见于作为材料被大量运用在装置作品中的煤气瓶。煤气瓶不仅象征着阶级的变迁——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煤气瓶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煤气瓶在城市中的使用场景多为流动摊贩。 

张培力对这种形似炸弹的瓶子外形及其内里的隐喻充满了兴趣,他找工厂将煤气瓶切开,并用纳米涂层技术为其内部附上金色镜面质地,金碧辉煌的内里和粗糙的工业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也体现于张培力使用过的氧气瓶等材料本身所蕴含的安全与危险的内在张力中。

 

30.jpg

《嵌在墙中的液化气罐》,2024

装置 直径32cm,高70cm

液化气罐瓶 

©张培力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煤气瓶阵列》中的100个煤气瓶的排列形成了奇异的优雅格调,紧张的关系将被寓于一种悠闲的观看状态中。一系列模糊界限的挑衅意味,不免让人联想到在当年的黄山会议上,张培力提交的视频作品《30×30》引发了参会者们的抗拒,大家无法忍受他提供的沉闷的观看材料,一直喊着快进,认为这个观看简直是在折磨人。 

“在艺术里面,我们预设的观看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我们预设他完全是排斥的,我知道他的期待,但我就要将他排斥的东西做出来给他看,还有一类则是与我们拥有默契的‘同案犯’。”张培力创作态度之冷峻,一如采访结束那晚袭卷杭城的台风。随之而来的是气温骤降十几度,舒朗的秋季悄然到来,距离海上之约和煤气瓶阵列的优雅觉醒的日子也不远了。


展览信息

张培力

策展人:张尕

展期:2024.10.29—2025.03.02

主办:红砖美术馆


 

2222.jp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