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Twitter艺术”的重点缺失

“Twitter艺术”的重点缺失

2011-08-01 11:54:36 来源: artspy艺术眼 作者:Hrag Vartanian(陈颖编译)

评论员Paddy Johnson此前在《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Twitter艺术”的文章,我猜想这个“Twitter艺术” 指的是运用了Twitter的艺术。我通常很欣赏她对新媒体的看法,但在处理与Twitter相关的艺术这一方面,我认为她没有看到重点。

首先,她将Joy Garnett、An Xiao以及Man Bartlett这三位艺术家看作是“Twitter艺术家”。然而在我看来,Garnett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与“Twitter艺术家”不沾边。Johnson将Garnett最近的一个艺术项目“#LostLibrary”评定为这种艺术创作的范畴,但我认为它没有建立在任何一种实例中,缺乏内涵。我同意Johnson认为Garnett的项目需要更多想象力的看法,我个人对将打扫房间看作是一种艺术并不是那么感兴趣。

A view of An Xiao's "The Artist Is Kinda Present" (2010)

的确,大多数的艺术作品、80%的Twitter项目被人遗忘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当Johnson将重点集中在An Xiao的“The Artist Is Kinda Present”(2010)上时,我认为这对这件作品来说是一次不公正的行为——不仅仅因为微博的发布只是这场表演的一部分,还因为它在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成为一次“Twitter艺术”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利用Twitter来传播经验的表演作品)。它是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作品“The Artist Is Present”(2010)的嘲弄式模仿;它是一次传统而又社会性的媒介的狂欢,同时又探索了虚拟世界的交流与现实世界的交流的必要性。我无法告诉你我在网络上的朋友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多多少,反之亦然。另外,我还应该指出发送短信也是An Xiao这件作品的组成部分,许多参加者们更倾向于发送短信来与这位艺术家进行某种交流。我曾经观看过奥林匹亚·兰伯特(Olympia Lambert)的展览“Escape from New York”,我发现An Xiao的表演带有一种奇特的个人性和私密性,同时也很孤立。考虑到Johnson从来没有参与到An Xiao的这一项目中,我不确定她是否将那些微博的发布——它们仅仅记录了这场表演的某一个方面——看作是她将其列为“Twitter艺术”的主要标准。

至于曼·巴特利特(Man Bartlett),我认为他已经到了一个能够从批判性评价中获利的程度。在他处于最佳时期时(我认为是2010年的“#24hKith”),他挖掘了一位网络观众对戏剧的需求。在“#24hKith”中,他的表演反映了不同的观众,那些参与到表演中的观众也将被实况转播到网络上。

A screenshot of Man Bartlett's "#24hKith" (2010)

我通过Twitter观看了整个表演的进行过程,我发现它都起到一定的宣泄与宽慰人心的作用。换句话说,与他最近的表演“#24hPort”(2011)相似,我发现这种只有Twitter的方式与巴特利特的一个弱点联系在一起。我希望我能看到他与之进行交流的人,或是表演期间他在那些大厅里巡视的方式——当然,我大可以亲自前往表演现场。我发现,巴特利特受Twitter推动的作品在与其它媒介联系在一起时会更有效。任何一个看过电视、参加过会议或是做过类似事情的人都会告诉你这一点。

Johnson在文章中还说:“成功以关系来衡量。”我不清楚她想表达什么意思。我认为那些使用Twitter的艺术家(他们大部分很讨厌“Twitter艺术家”这个词,对待“社会性媒体艺术家”这个词也一样)更像是领导者,他们使用这种媒介来进入一个群体,然后探索他们愿意为这件作品付出什么。这有时候会非常强大,有时候却又是一种被错误对待的机遇(此时若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也许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Johnson的观点与其它草率对待Twitter或是社会性媒体艺术的观点有一个相似之处:武断地将一些彼此之间毫无联系——除了都以某种方式使用了Twitter——的艺术项目结合在一起。这就好像在对画作进行评价时,挑选出来的作品之间却毫无交流或是共同特征。我认为Twitter以及其它的社会性媒体,已经超越了我们能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当作一件“事物”来进行讨论的点。这也许是个好的话题,但是实质内容却毫无价值。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