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共论“后参与时代”艺术生态: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启幕

共论“后参与时代”艺术生态: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启幕

2014-05-29 00:26:16 来源: 中央美院艺讯网微信 作者:

 

2014年5月16日,由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简称OCAT)主办的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的OCAT深圳馆以及B10展厅正式开幕。今年的雕塑双年展邀请到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公共项目总策展人马可·丹尼尓(Marko Daniel),马可·丹尼尓有丰富的国际策展经验与视野。为了筹备此展,丹尼尔特地对中国和欧洲的艺术家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拜访和考察,从而形成了“我们从未参与”的策展主题。这一主题继续发展了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这一概念,邀请到来自全球共30余位艺术家展出他们的作品。

双年展新闻发布会

双年展新闻发布会

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于当日下午两点在OCAT图书馆举行。发布会由OCAT艺术总监卢迎华主持,嘉宾包括本届雕塑双年展策展人马可·丹尼尓,艺术家代表希拉·佩佩(Sheila Pepe,美国)、洪浩(中国)、海克特·扎莫拉(Hector Zamora,巴西)、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日本)。卢迎华为在座嘉宾及媒体介绍了“雕塑双年展”的历史与OCAT的工作,策展人则着重介绍了其策展理念,几位艺术与公众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想法,以及对“参与”与“非参与”艺术的理解。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自1998年“深圳雕塑双年展”(原名“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创立以来,这个展览项目就一直在对艺术创作媒介的实验探索保持学术上的开放性和持续关注,从上一届开始,此展览项目正式由OACT接手主办并更名为“深圳雕塑双年展”,第七届双年展由策展小组卢迎华、刘鼎、苏伟三人担任。从这两届展览中,我们能看到策展人带有课题感的策展工作模式,策展人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和国际视野,决定了展览形态的“泛主题”和“泛边界”,对作品观念性和背后问题意识的强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艺术家、策展人在艺术上的最新思考与实践方向。这一届雕塑双年展也延续了上一届展览以及OCAT一直以来坚持的核心:在策展中将研究工作作为基础和根本动力,“严肃”并且“前沿”。

根据OCAT惯例,第八届雕塑双年展的策展人人选是由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向其学术委员会推荐,并由学术委员会投票产生。在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丹尼尔详细阐述了他的策展理念来源以及对艺术发展现状的思考。

提到“我们从未参与”这样的展览概念,无疑会让人产生迷惑,但这种疑惑以及由此会引发的讨论,也是丹尼尔拟定该主题的原因之一。展览对“参与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普遍现象进行再观看,对“参与性艺术”的历史性来源做了一次再思考。一方面,“参与性艺术”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艺术实践方式,另一方面,策展人也想通过这次展览反观当今参与性艺术时间与最初的呈现方式相比产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约瑟夫·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这一概念,我们能够看到,在个人自主实践外,其他参与者的感受、思想也会被纳入作品中,使艺术作品从某种物质形态介入社会层面,即参与者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拓宽了作品的边界,这也是契合了他的著名理论“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提出的 “让社会有机体成为一件艺术品”的口号,是关系艺术和参与性创作的来源之一。

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参与艺术”这一概念逐渐被大力发展,从而在艺术领域无处不在。然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参与艺术”已经从一种激进、边缘的实践变成了国际展览中的主流形态以及新的正统艺术。在参与“变得不再新鲜有趣,而成为老生常谈”(引用吉恩·麦克修(Gene McHugh)对后网络艺术的描述),对“参与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变得格外重要。

丹尼尔用“后参与艺术”形容现如今的很多有着参与性质的艺术。“后”带有反叛之意,既继承也批判,这意味着,参与艺术并不是已经结束,而是产生了新的意义。丹尼尔表示,在其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参与性艺术”在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例如在欧洲“参与艺术”已经非常成熟普遍,但有的地方仍然比较罕见,而正是在与艺术家们讨论中,才形成“我们从未参与”的展览主题。这个主题指涉了不同模式的“非参与”:一方面,这个主题指向“参与”并非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向人们对“参与性”邀请的潇洒拒绝,同时,“参与”与“非参与”也指向更广泛的空间,例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整个政治体系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我们从未参与”这一说法是对法国社会科学家和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重要著作《我们从未现代过》(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1991)的重述,那时正处在“后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当我们反观和重新审视身边熟知的艺术概念与艺术实践,也许会得到另辟蹊径的答案。

在“后参与”这一标识之下,入选本届双年展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基于观者自由判断而产生的参与,无论是通过行动邀请,反思,批判还是沉思。这些当代或早期作品通过不同的媒介构成了展览的内容,为参与性艺术和社会研究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可以被当代艺术实践参照的框架。参展作品以生活日常、生活中未被注意的方面、看似普通的空间、结构、建筑为参照,并以此为多样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美学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双年展的公共教育项目很富有特色,A展厅中央呈现了一个集档案馆、图书馆和装置于一体的文献中心,并通过组织丰富的公共项目形成一个围绕双年展主题的讨论平台。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员包括了参展艺术家和其他受邀的讲者和参与者,在未来的三个多月展期中,将不间断举行演讲交流活动。同时,为了加强公众对诸多观念性作品的理解和参与度,此次展览特地培训了39名志愿者讲解员,他们将在展厅进行循环导览。

主  办: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马可·丹尼尔(Marko Daniel)
副策展人:吕佩仪、克莱尔·希(Claire Shea)、张温惠(Wenny Teo)
开  幕:2014年5月15日
展  期: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8月31日
地  点: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展厅A、展厅B和华侨城创意园B10展厅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文/朱莉︱图/由OCAT深圳馆提供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