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
正式启动
“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前身为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05年品牌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展览,每届确立一个主题,密切关注影像与时代、历史、社会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断挖掘并追踪影像的产生过程和构成其社会学意义的特征,为现当代影像艺术的研究和收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广东美术馆自2019年积极投入“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的前期筹备工作以来,多次召开国内外学者研讨会,对品牌项目的学术走向及本届展览策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广东美术馆的学术立场,广东美术馆决定以主题展与文献展结合的形式呈现本次展览。主题展将继续把握影像艺术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呈现可能;文献展将梳理、展示从2005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至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的一系列文献资料。经过酝酿,“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策展团队现已正式确定。另外,综合考虑当下情况与各方意见,广东美术馆暂定将本次展览延期至2021年3月举办。
为了更好地拓展品牌的学术深度,近日,广东美术馆召开了“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主题论证会,邀请近20位在全球具有影响力、对策展和影像理论具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展览主题进行研讨。
▲ 主题论证会现场
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艺术理论家、视觉研究学者、艺术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摄影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策展人曾翰,策展人、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策展人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Alejandro Castellote),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施瀚涛,艺术评论家、写作者、策展人、OCAT 西安馆馆长、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总监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艺术与出版策划人、泼先生联合发起人、图书品牌“拜德雅”合伙人芬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胡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OCAT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冯峰,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樊林,艺术学博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项苙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批评家、策展人姜俊,中国台湾影像媒介评论家、学者、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兼院长郭力昕,策展人、写作者、艺术评论家黄建宏,策展人、艺术家、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孙晓枫;本次展览策展人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超图像小组(董冰峰、滕宇宁、向在荣),杨北辰。
▲ 主题论证会现场
此次论证会重点围绕展览主题进行探讨,与会专家从当代影像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下语境出发,着眼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领域,对展览的主题方向、概念和方案进行阐述。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研讨,进一步确立展览方向和主题,拓展品牌的学术深度。
展览主题与艺术家名单将陆续公布,敬请期待。
展览总策划及文献展策展人
教授,博导。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策展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院长。曾参与策划“其命惟新——广东百年美术大展”(2017年);“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18年)。同时也是“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2017年);“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2018年)的总策划与文献展策展人,他还策划了品牌项目“7号空间 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等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展览和项目,以及《伟大的风格——王肇民艺术研究展》(2019年);《铭刻时代——汤小铭艺术研究展》(2019年);《图绘新中国——广东国画的改造与转型》(2019年)等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近现代名家精品展。
展览策展人
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自由撰稿人,评论家,艺术史学家和作家,现工作生活于哈瓦那和马德里,担任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以及其他国际艺术中心的顾问。他曾担任哈瓦那双年展(1984-1989)的联合创始人,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1995-2009)和马德里PHotoEspaña的艺术总监(2011-2013)等。他策划了许多国际性三双年展,近期项目有:“第21届佩兹双年展”,危地马拉,2018年;“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北京,2016年;“第四届波多黎各圣胡安工艺/图像三年展”,2015年。他最近的展览包括“无用之用”,纽约布朗士美术馆,2019年;“再见乌托邦:1950以来的古巴艺术”,休斯顿美术馆和沃克艺术中心,2017年。他编著了大量有关当代艺术和艺术理论的书籍,他的下一本书《来自拉丁美洲的艺术(以及其他全球脉动)》将于2020年9月由马德里Ediciones Cátedra出版。同时,他也是多家国际杂志和期刊顾问委员,曾在五大洲演讲,并组织多次国际会议。在1990年获得纽约古根海姆奖。
超图像小组 Hyperimage Group
超图像小组(Hyperimage Group)组建于2018年,成员有董冰峰、滕宇宁、向在荣。三位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艺术实践与学术背景,涵盖策展、艺术史、图像学、电影,哲学、宗教等跨学科跨文化研究领域。小组旨在反思当下图像景观与图像研究,即超越图像形式本身、超越传统艺术史学科界定、超越图像与精神活动与现实社会的限制,从而对图像在今天社会、思想、文化中的作用进行读解和运用。
董冰峰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
滕宇宁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副主任,德国汉堡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国际艺术批评家学会 (AICA)会员。曾担任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总监、“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连续四届执行策展人(2015-2018)、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中方学术总秘书。个人学术方向为政治图像学。
向在荣
向在荣博士是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及艺术副主任。他曾分别在柏林文化研究院 ICI Berlin;波茨坦大学德意志科学研究联合会DFG“小世界主义”担任研究员。写有专著《古怪之道:一种去殖民探究》(punctum books 2018)[中译:泼先生实验室5号项目]。他是柏林世界文化宫HKW “小世界主义周末”的主策展,并编辑出版了活动画册(Diaphanes/芝大出版社,2020)。目前他专注于对“跨二元论”及“山寨”这两个概念在全球南方特别是拉美及中国框架下的研究。
当代艺术与电影研究者,策展人。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并担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与《艺术论坛》中文网特约编辑。他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与电影研究之间的跨领域工作,曾发起并策划多项运动影像的展览与放映活动,如“新冶金者”(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杜塞尔多夫),“刘窗:在地宇宙”(乔空间,上海),“反投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微纪元”(Nationalgalerie,柏林),“具身之镜”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等;亦曾为艺术家曹斐、奥玛·法斯特(Omer Fast)、劳拉·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何子彦(HO Tzu Nyen)等艺术家撰写画册文章。目前主要从事当代运动-影像理论、媒体考古学与新物质主义方面的研究。其博士论文《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本次主题论证会实录
本次主题论证会首先由策展团队分别阐述各自对展览主题的思考,之后由学术团队成员对三组策展人的陈述提出意见或建议。
策展团队陈述
影像是当代艺术中最具开放性和实验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同时在珠三角地区影像艺术的发展也有着历史的积淀。广东美术馆是国内少数几个最早介入影像收藏、研究和展示的机构。从过往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以及“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的历史沉淀到今天,这个品牌项目一直坚持国际化视野和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当代摄影及文化的发展。此次展览不仅要为影像艺术的普及与阶段性成果归档搭建良好的平台,引导广大观众对影像艺术予以关注和重视。同时学术方向上,需要充分回应当前新的语境转变和疫情对社会结构、文化流向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建立问题意识,在新的阶段中进一步挖掘品牌的学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发展。
这次我提出的是“整体论”。这是一个早在1926年左右就有人提出的理论,当时包括自然科学、医学、心理学在内的不同学科都使用这个理论做为指导,今天人们再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整体论”探讨的是这个世界和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想研究整体世界,必须先把组成世界的方方面面搞清楚,反之亦然。世间万物彼此相连,交织在不同的体系当中。这个就是我想使用“整体论”的原因,我觉得它能体现出融合性,从不同视角展现世界。我们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想法和行动,只有了解这一切,才能知道世界整体是怎样的。此外,本次广州影像三年展延期到2021年的3月份,在现在全球的疫情下,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明智。
对于这一次广州影像三年展我们小组提出了两个主要的题目,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第一,本届影像三年展处在一个全球疫情的状况里,所以对生命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将它放在第一位,思考了人和“非人”、人和其它物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命题涉及到我们的生活,也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处在这样自然的世界、物体的世界、宇宙的世界中,是如何和其它物种进行共生的。第三,我们希望在本次三年展本身的展览空间本身能够看到法国的艺术家学家福西永说的“艺术的空间就像生命的空间”,也就是我们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表现方式,达到我们在前面两个命题当中传达的概念。
我们提交的第二个概念,英文是“Life without (the) Other”,中文用了谐音“无他之镜”,与董老师刚刚所提及的对于生命的三个层次的思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这一个名字在当下“新冠”全球大流行所引发的问题中更加明确。它的视觉表现是“镜子”,引申为“以史为鉴”的意思。当下我们都生活在镜头里,这是一个影像展,我们在寻找把对于整体生命的关照和影像实际本身相联系起来的方法。于是思考带着我们回到“超图像”的概念本身。现在的“图像”已经不再局限于比较窄的艺术定义,而是它可以延续到很多方面。而在“新冠”疫情下,这些方面经验会更加清奇。
我们小组提出的两个问题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一方面是与生命主题相关,这也是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所关心的。另一方面,我们考虑到广州影像三年展的特性,强调在主题背后,影像在今天社会现实以及日常活动中的作用。所以我们会更多考虑到在这两个大的主题之下,尝试一种由图像带来的能量转换。我们只是想把这个概念在大的生命主题之下,以影像的表达方式,强调图像和当今现实之间的关联。
我为这个主题设了两个题目,现在还无法确定哪个更好。这个想法主要从英文而来,英文是“intermingling flux”或者“mingled flux”,中文有两种翻译:“交融的急流”或者“混合激流”。这个名字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词就是mingling或者mingled,这个词来自于法国的哲学家米歇尔·塞尔的《五种感知》,指向了那种将我们的身体与感知重新向世界开放的过程。引用塞尔的一句话:“I am mingled with the world,and the world is mingled with itself in me”,我们能感受到其实塞尔试图用这个哲学概念打破存在于人与“非人”、物质与身体之间的界限。我的方案尝试回应“新冠”全球大爆发的背景,在这种新的紧急形势下,我们能够感觉到世界处于某种霍布斯意义上的“战争”状态。从塞尔的概念出发,也许我们能重新寻找到新的友爱和团结性。
我之前提交的方案是“前沿心智”,我试图在这种展览中寻找的一种状态,是各种尺度的“纠缠”,所以在整个展览方案中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对于尺度的描述,比如技术的尺度、人的尺度、动物的尺度,甚至基础设施的尺度等等,它们其实是mingled together或者entangle together。而且我也觉得这样的一个主题可以比较完整的融合我们三位策展人各自的方案。
学术团队评述摘录 (排名不分先后)
▲ 杨小彦
艺术理论家、视觉研究学者、艺术家,现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家都在讲述很崇高的概念,整体的、生命的、无形的、有形的,我们总会用这种抽象名词来维持我们的宏观思维。但展览还是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既针对眼下的现实,也针对眼下的受众,同时针对眼下的问题。
▲ 陈卫星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关于“整体论”概念,只有一个总体性,在曾经没有宏大叙事框架的情况下,它的基础在哪里,这是我疑惑的地方。超图像小组的方案进了一步,它讨论的生命共同体,这也符合一战以后法国思想界提出的概念。从生命共同体出发,这个指向看来是符合目前大家的愿望。杨北辰的想法是属于比较激进的,怎样换一个角度来展开思想,在大半年之后,在大家面前重新展现的展览中与大家的愿望感受是是否合拍?似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特
Alejandro Castellote
独立策展人、“复相 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策展人
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但是我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是我们的展览变成一个展厅,这个展厅里面仅仅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影像技术。所以我觉得对于策展人来讲这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沟通的方式和技术,但要尽量避免这样的“陷阱”。
▲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觉得通过三年展主题的提炼,需要体现出一种我们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惶恐、恐惧。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次提出的三个展览概念,我觉得是各有千秋,难以取舍。但更重要的可能是下个阶段的工作:如何通过具体作品和每个人的现实感受、以什么样的深度表达进入到我们的内心,进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给大家内心的疑问予以回应或者建议。
▲ 郭力昕
中国台湾影像媒介评论家、学者,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兼院长
Gerardo Mosquera试图讨论当代景观的新道路,提出风景作为一种视线和工具、而非最后目的。杨北辰规划了一个关于媒介生态学的展览,从人类传统掠夺式地对待生态环境的批判思维出发,试图通过影像艺术的实践,展开对于思索生态问题之「替代模型」的论辩和展示。“超图像小组”提案是在规模上与企图心最大的一组,无论其策划主题的面向、作品与艺术家的质量、理论的丰富度,作品形式非常多元亦为其特色。希望可以通过更好的编辑与取舍,组织成一个更聚焦、深入浅出、让观者能有效吸收和受到启发的展览。
▲ 冯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我认为应该把疫情放在它所激发的历史语境中、把对当下疫情的感悟埋藏在整个结构中去,没有必要过度呈现。这是一个影像三年展应该去讨论、勾勒、强化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原来策展的结构不用做大的改变,下一步去深化呈现更加耐看、更加有意思的作品更好。
▲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艺术评论家、写作者、策展人,OCAT 西安馆馆长、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总监
疫情下我们不能保证所有观众可以去到现场看展览,所以如何传达展览主旨、制造观展体验?如果展览本身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实现,将怎么把这个想法和内容能够传达出去,或是保持你们原来的一种想法和感觉?我觉得这可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 冯峰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OCAT华美术馆执行馆长
疫情让未来的方式提前到来了。艺术家经过疫情后,作品会变的不同;观众在疫情以后是不是也有很大的改变?从前的展览方式,和经过这个疫情所带来的展览方式的改变,我觉得可能要把这些放到讨论中来。
▲ 黄建宏
策展人、写作者、艺术评论家
这几位策展人的方案都非常有面对“当下”的企图心也各有特色,我尝试从中整理出自己思考和关注的几条轴线,1是对话性:主题对于当代的回应能力, 2是整体性:展出作品可能组装出来的形貌,3是协调性:作品彼此之间的平衡,4是叙事性:作品配置的聚焦程度,5是可读性:观众体验感受、进行阅读与延伸思考的可能性。
▲ 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这一次的影像三年展可能需要展现虚构的力量。全球化时代的个体与整体、民族国家的能力等问题还是存在的,既然存在,我们顺着它走就好了。我坚信我们依然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就像曾瀚说的,可能利用网络,最终回到真实,回到常识,回到摄影本身有趣可爱的物理性的层面。
▲ 孙晓枫
策展人、艺术家,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们必须厘清上一届广州影像三年展所确认的学术方向与文化逻辑——展览是一个技术导向、观念沿革与社会介入的现场。展览既不膺服于技术霸权,也不迷信于话语权力,去中心化,以更为开放与兼容的态度面对摄影史(影像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人实践中的社会认知与人文关怀。影像在社会叙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今天全球化的变局与中国社会的内在问题,必然会为影像记录与写作提供全新的问题阐发点,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碎片化存在造成的现实是价值撕裂以及修辞混乱。如何警惕于此并作出相应的思考或许可以成为本次展览的一个支点。如果能够更加敏感于现实,敏感于美术馆的责任,其实可以做一个和当今社会互动的展览,摆脱原来做三年展的惯性和那种冷冰冰的,所谓的学术脸孔未尝不是一条道路。
▲ 施瀚涛
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我们到底是用一系列艺术家的图像实践或者图像现象去解决现实问题;还是我们把这些现实问题或者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些东西带回到图像研究、变成图像研究的工具?这个已经成了好像在考验我们的东西。艺术实践也好,文化工作也好,它不可能是真的像社会科学一样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艺术家是通过对感知的讨论来做表演,我们作为艺术的组织者、策划者,就要思考如何跟他们一起把这种感知、感受有效地传递出去。
▲ 曾翰
摄影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复相 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策展人
艺术家作为影像创作者,在现在这个时代好像不大愿意去回到现实世界、真实世界里面,更愿意表达“超图像”,我们能不能借现在病毒的大流行的机会进行反思,有没有可能让影像创作的作品回到真实,回到现实世界,回到个体生命的本身。这是值得发问的事情。
▲ 项苙苹
艺术学博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
“无形之生命”的提法挺有趣,但策展团队主要讨论生命和影像、技术等内容,没看到“无形的”落点何处。是量子态,还是关乎中国文化的“气”?至于“无他之镜”,现代技术让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渠道,让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有他者,何来“无他”?“无他之镜”实际上处处有他,此间矛盾是策展团队有意为之的吗?几个方案都涉及了疫后反思、共生、环境、技术等话题,应注意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等展览议题的区别。希望几组策展人可以一起工作并讨论出一个共同的大主题。
▲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
这个展览还是要基于中国语境,疫情带来的和中国相关的全球语境相关的秩序的变化,应该在展览的思考当中来得到体现。同时,展览也要思考全球交互方式变化这样的问题。另外,关于全球共生关系、全球景观、环境和生态媒介的内在逻辑,还要多一些思考。
▲ 姜俊
批评家、策展人,现就职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由于当代艺术更倾向于对当代状况和处境的聚焦和反应,今天全球疫情的爆发,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抗疫工作都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改变全球格局,以及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想象。2020年底的广东美术馆影像三年展可能是疫情之后第一个这样大型的国际当代艺术展,并且在中国如今恢复的状况来看,它可能也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就本次疫情展开反思的艺术展览。对于当下疫情状况的讨论迫在眉睫,也能展示广州,以及大湾区的全球化视野和文化野心。
▲ 芬雷
艺术与出版策划人、泼先生联合发起人、图书品牌“拜德雅”合伙人
超图像小组是关于共通的话题,通过艺术家说明如何通过共通达到生命共同体。杨北辰的方案更侧重的是共生模式,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之后想象一个新的生存模型,具有前沿性。Geradro先生的方案中具有全球景观,有共同、集体的思考,会让很多普通观众进入议题当中,能够真的体现策展人对感知问题。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