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流传一个笑话,说美国人向总统报告说:“苏联人宇宙飞船上了月亮,正把月亮涂成红颜色。”美国总统说:“不要管他。”过了几天,又报告说“快涂满了。”总统还说,“不要管它。”最后报告总统“现在月亮被完全涂红了。”总统说:“是吗?我们派个卫星上去,在红底子上,用白色写上可口可乐。”
“中国百年艺术思潮”,是我从1993 年2 月在香港艺术中心第一次开始的系列讲演。此后,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的院校或美术馆,以及中国的云南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陕西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等院校作过系列或者部分段落的讲座。此稿为2006 年11 月18 日在云南大学作讲座时,由艺术学院研究生根据录音整理。
我讲的80 年代,实际上是把1970 年代末期到1990 年代初期都当做一个 “泛八十年代”整体来看的。因为这个阶段的艺术思潮,与社会思潮的变化密切相关。90 年代中期之后,艺术思潮开始多元和个人化,同时它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了,这个问题我将在《“中国走向国际”到“全球化中的中国”》中详细解释。另一方面,整个80 年代的艺术思潮的发生和发展,与欧美艺术思潮的资讯密切相关,80 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向西方的开放,不是指在世界范围与其他国家当代艺术的交流,而是向过去100 年的西方现代美术的历史学习,即它所借鉴的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大致范围:1979 年~ 1984 年,印象派到抽象表现主义;1985 年~ 1989 年,达达、超现实主义,以及博伊斯等。到了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波普,乃至一些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干脆重新使用了写实主义。但是到了90 年代中期之后,中国艺术向西方艺术史“教科书式”的借鉴现象结束,同时,中国艺术展览和艺术家频频走向海外,中国艺术得以在同一个时空与海外尤其是欧美艺术家进行交流,使中国艺术发生了新的改变,这是我划分“泛八十年代”,和不把90 年代当做一个整体,而是把90 年代中期作为划分新艺术史界限的原因。
80 年代的开始,是从“文革”结束,1978 年中国对外开放,1979 年年初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现象作为标志。新艺术现象的出现,就与当时整个社会拨乱反正的思潮相关联。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上一讲《五四美术革命》和《毛泽东艺术模式》,强调一下80 年代艺术开始时的文化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