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媒体+空间 > [媒体]张海涛: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

[媒体]张海涛: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

2018-12-30 12:38:52 来源: 《中国美术报》第134期 作者:张海涛

注:本文原载《中国美术报》第134期


本期话题

艺术与科技,谁是发令者?(下)

颜培大/本期策划

【编者按】信息时代的来临让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愈发紧密:艺术创作因科技手段的介入更加多元,展陈方式也更加开放和立体;一些传统意义上非艺术门类的作品也被纳入艺术范畴,甚至一些人也因此而获得多重的身份,电脑前的程序员摇身一变就可能成为美术馆里的光电新媒体艺术家。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在19世纪60年代所言:“艺术越来越科技化,科技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于山顶重逢。”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不断深入,两者的边界也在日益消融,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美术馆并冠以艺术之名,真假难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艺术创作中科技本应作为手段的职能意义。不可否认,艺术创作因科技的介入而大有可为,但对于度的把控却变成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期时评特邀请相关专家以“艺术与科技,谁是发令者?”为主题,在艺术领域,围绕艺术与科技究竟有无边界,以及在未来发展的可能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科技与艺术的 “整体性”趋向之我见
▲李公明

神经元艺术史——科学与艺术的相遇
▲约翰·奥奈恩斯/文  张夏菁/译

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
▲张海涛  

 

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

文︱张海涛

当下科技媒介参与艺术表达后,艺术与科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家试图借科技媒体表达新的时代感受,确实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但艺术领域出现有直接将科技产品没有经过艺术转换作为艺术作品展出的“混乱”现象,笔者觉得科技与艺术之间虽然跨界越来越多,但依然需要转换,避免艺术家或科学家不劳而获、不懂装懂的现象。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合作,笔者是认同并支持的,艺术家不必为技术耗费很大的精力或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必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在艺术与技术上互补优势,会更充分地表达艺术的观念。笔者一直在做艺术与科技新媒介的跨界,包括长期的策展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但对于什么是科技产品什么是艺术作品的界定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笔者也依然强调两者的跨界与差异性转换,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科技与艺术的共同之处及功能上的差异性

科技与艺术共同的特点是创新,两者的创新都是与时代的变革同步;同时它们都预设未来,探索未知世界新的发现之可能性。然而两者创新目的却有着差异性:科技产品创新的意图更多是带给我们实用功能性的舒适与便捷,或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真理与事实。而艺术的创新注重想象,对历史新的认知、给予现实以新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批判负面、消极的价值观,提出新问题,表达思想、观念、情感,与反思;更多是精神世界的理想化追求,并与观者产生共鸣,平衡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关系。
 
科技与艺术的转换方式

科技创造的是功能性产品,艺术创作有观念性的作品。科技产品成为艺术作品必须需要艺术语言(包括空间场域的转换)、观念、艺术家身份的转换。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身份不同、知识结构、个人工作方式、学术理论的脉络和美学经验不同,如果科技家转换艺术家身份也要转换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对艺术认知的敏感性,更需要创作经历的积累。另外,虽然艺术可以借科技媒介、技术来表达观念,不代表科技就是艺术,艺术的语言依然具有独特性,艺术也因为有了自己的语言区别于产品的视觉经验。
 
传统媒介语言要素有构图、比例、色调、肌理等;而装置媒介要考虑材料与材料、材料与空间的关系;行为艺术除了材料还要考虑行为方式的表达;影像艺术也要考虑镜头、剪辑结构、音效等语言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如果艺术没有语言表达的经验积累,就与大众的表达一样,没有专业性、职业性的分工,因此科技新媒体不能称之为新媒体艺术,行为不是行为艺术,装置也不是装置艺术。
 
即使现成品艺术与现成品也是有艺术转换的,如杜尚(Marcel Duchamp)将现成品“小便池”变成了艺术,有艺术家身份的签名认定,实现了从五金店到艺术空间的场域和观念的转换。把现成品当作艺术展示的行为意图是一种思想性表达,也是对传统观念批判为目的。另外杜尚将小便池命名为《泉》,有观念上的想象,找到了小便池和泉的共同点和逻辑关系,命名也是一种戏谑观念的转换;杜尚《泉》选择“小便池”的符号,也凸显出符号的力量,“小便池”也有着性与权力的隐喻与象征;在展呈方式上看,小便池从货架到展台,有仪式感和功能、美学上的转换;杜尚作为艺术家从个人和艺术史脉络来看,他经历了立体派、超现实、未来派、现成品等艺术风格和样式的实验;在追逐艺术史脉络和逃离艺术史脉络中平衡其关系,影响了后现代、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变革,这也是他作品身份认同的要素。试想一个科学家没有个人艺术创作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他的产品很难会被认同为艺术品,虽说身份可以跨界但也各自有所侧重,必定不同领域和圈子的身份和艺术认同也非常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排斥科学家成为艺术家,他们在转换身份的同时需要了解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语言、媒介、技术、符号、观念演变的历史逻辑。不能只是靠直觉,也要判断他对艺术的真诚度。如果象很多票友的名利炒作,偶然出现在艺术界滥竽充数,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创作的目的不纯。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创作更为理想,目前很多艺术家在用这个方式帮他们实现自己的作品,这样艺术的功能也会更好的体现。
 
艺术史中科技、艺术的互相交织与影响

科技、哲学、艺术一直是在交织、互相启发、相互影响中发展,尤其体现在艺术媒介和符号、观念的表达之中。古希腊时期哲学、艺术和科学对本体与本源的探索是一致的,比如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由水、气、原子等自然物质构成;而这个时期建筑、架上艺术对于形式创造中均衡、重复、黄金分割比例、生命活力等自然美学的标准都源于对物质本源的崇尚;近现代科技哲学的影响使艺术中出现印象派对光色的美学创造;超现实艺术是对心理潜意识科学的再现;未来派是机器之速度美学的表现;后现代的动态雕塑、灯光装置、录像艺术、科幻电影都是科技媒介发展的标志;而当代新媒体艺中数字、生化、物理、人工生命艺术更是对科技、哲学观念的互动与观照,但即使三者的关系紧密,相互都依然有着差异性。
 
科学与艺术在想象力的差异性探讨

科学的想象是根据理性实践的推理来实现,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具有深思熟虑的实用性。但科学家的欲望和好奇无法控制科技快速膨胀的步伐,而艺术家可能会比科学家更能看清科技将给人类带来什么。科技艺术必然成为关注未来的艺术类型,艺术的想象力也会超出科技对当下的思考,对科技也有所启迪。 科学是探索原理、方法的理论实践,而艺术家可以自由的想象未知世界,并通过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转换为观念和情感,实现技术的人性化,从而区别于科技的功能性。
 
结语:科学与艺术在技术、思维方式的不同

“好”的艺术和“好”的科学并非仅仅在讲技术的“新”,但是用新技术可以寻找被忽略掉的真理。科学家必须用精确实证的方式来控制项目,并用客观的方式记录;而艺术家会觉得科学束缚太多,更注重科学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新感觉和新关系的思考。艺术更多是主观的、想象性的、非线性的;而科学是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线性的;科学寻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设一一摒除,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相对自由。艺术的开放性、可能性对问题的重视胜于对答案的重视,给科学的认识一个新切入点。相比科学家而言,艺术家是观念感觉的表达者,不一定赞成科学家的行为和观点,但可以参照科技带给未来的背景资源。艺术家更多考虑科技对人类的利弊,甚至批判技术带来消极的文明倒退现象,从而辩证、客观的表达自己对科技的态度。另外用什么媒介、技术、语言来转换成观念,甚至呈现相悖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寂静,也可表现喧嚣,总结综合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不是象科学一样只有“1+1=2”一样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2018年11月12日

 

关于作者
张海涛,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习于湖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生活、工作于北京。1999年至今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NO!SPACE艺术总监。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教授课程、工作坊指导或参加论坛、讲座。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