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状况
一、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有自身的潮流或方向吗?
二、它背后有自身的内在逻辑与上下文关系吗?
三、当代艺术创作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意义的范式?
(1)、80年代:艺术史叙事:民间vs.官方、前卫 vs.保守、边缘vs.主流、精英vs.大众 ;
(2)、90年代:本土化vs.全球化、东方vs.西方、文化保守主义vs.后殖民等问题;
(3)、2000年以来:二元对立话语消解,线性发展轨迹中断;全球化、市场化、策展人制度、画廊机制等等。
一、双年展制度与策展制度的影响
二、美术馆与美术馆制度对当下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三、超级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会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四、政府的态度、艺术家的生存环境、外部的商业环境、知识背景、传播与信息等均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2014年——2015年创作中所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1、“去政治化的艺术”主导了当代艺术界
2、后社会主义经验、后文革经验、中国经验、传统文化等成为重要的资源
3、重返“民间”,或者民间的文化立场
4、青年艺术展,各种青年艺术节、艺术奖异常活跃
就艺术家个人创作特点而言,我觉得大致有这么几种特点:
(1)、个人语言系统的延续(形式、分格、图像系统)
(2)、个人创作逻辑的继续推进
3、艺术史框架下的观念推进 (强调个体创作的方法论)
4、与既定的关于展览、作品、收藏等所形成的张力之间所进行的创作
(1):水墨与工笔领域
(2)、当代抽象领域
4、当代雕塑与装置领域
(5)、行为艺术领域
(6)、异质体:神话、叙述、巫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