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刊登于《艺术当代》2024年第1期
▲
冯博一在北京姚家园“生存痕迹”展览空间外,1998
冯博一的策展往事与历史映像
文/吴蔚
元旦的第二天,一辆中巴车从北京东三环长虹桥东边的农业部出发,往东北驶向约五公里外的姚家园村。中巴车来回跑了几趟,到下午两点展览开幕时,村北的一间仓库里,已陆陆续续聚起约三百人。仓库的铁门紧闭,有好奇的村民爬上墙头围观,看里面的人“种钱”、做雕塑、吃酸菜白肉,穿过一扇奇怪的折叠门进进出出……这是1998年“生存痕迹”的开幕现场。这个只持续了四天的内部观摩展,是冯博一作为独立策展人的处女秀。
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艺术界成为一个不再有中心的模糊空间。前一个十年,对未来的憧憬、乌托邦的冲动,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滋生。特别是“八五美术运动”以来,前卫和新前卫的艺术语言实验及嬗变爆发式地在全国各地展开,随着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达到顶峰。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前卫艺术面临体制、市场和观念的诸多障碍,展览组织受限,艺术家生存环境艰苦,渴望更多生存土壤。北京艺术家群体先后从圆明园画家村,搬迁至东村、宋庄,正如“生存痕迹”展场所在的城乡接合部,他们一直处于野生的边缘境地。
2000年前后,当代艺术话语被置于一个跨文化的全球后现代叙事中,双年展模式兴起,中国现代性的觉醒与世界性文化议题的互动博弈,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且富有张力的场域。这一时期策展人身份和形象的彰显,成为90年代策展话语逐步深入艺术腹地的标志,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不断深化的现代性进程。
▲
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
冯博一/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这就是为什么《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是一本重要的书,具有难得的历史文献价值。
管中窥豹,这本书回溯了1993年至2014年约二十年间,冯博一在其策展生涯里与当代艺术家激荡出的火花,也记录了当代艺术在边缘徘徊、与主流若即若离的曲折脉络,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勾勒出一代人不甘平庸的精神肖像。
冯博一独特辛辣的文笔,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风云变幻的细腻勾勒,让阅读的过程酣畅淋漓。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以个人视角瓦解从中心构想的历史解读开始的,不仅有飞速腾跃的激情,更有体悟现实的沉思。冯博一的展览总是充满挑衅性,发人深省,这本回忆录也不例外。事实上,他的策展叙述比我们记忆中的展览本身更丰富、更复杂、更不妥协,也更显紧迫。
▲
“知识就是力量”展览海报,北京图书大厦,2001—2002
在自序中,冯博一以时间为序,简短而清晰地梳理了十一个编辑与策展案例之于其策展生涯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一些重要的展览都在其中,如“生存痕迹”“不合作方式”、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左手与右手”等。从对独立策展人身份的自觉,到对“在地性、探索性、批判性”的策展理念的完善,他交代了集结这些案例成书的理由,也揭示了策展人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责任与使命。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案例的呈现实际上结合了现在的回顾与当时的策展文本,形成了跨时空的互文论述,使作者得以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下展开延续性的思想对话。每一个策展主题,都源自冯博一对时代脉动和社会命题的敏锐洞察。他不甘被任何主流话语或政治环境禁锢,而选择直面艺术与现实的内在冲突。笔锋一转,他写道:“许多时候,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而开篇的一句话更意味深长:“我所见并非你所见。”这种情绪支撑着冯博一对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怀疑,也支撑着他在策展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强调批判和独立,以及不为时代所限的先锋气质。
▲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海报,广东美术馆,2002
▲
“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海报,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2003
冯博一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属《美术家通讯》编辑,1993年因“世纪末中国画人物画邀请展”与策展工作结缘,同年与艺术家徐冰、曾小俊等人参与编辑《黑皮书》,从此与前卫艺术相伴而行,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策展人之一,至今仍活跃于艺术前沿。
当往事在他笔下被逐一抖落,我们仿佛也穿行在中国当代艺术曲折的命运长廊。乌尔施拉格曾评价莫奈拥有“一种源于至高无上的利己主义的虚荣心”,因为莫奈相信他的艺术赋予了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权利。国内的艺术青年们也有这样的虚荣心,只是他们不用像莫奈那样用细碎、闪烁的笔触在画布上描绘,而是试图以新的艺术观念、形态和行动来告诉人们:世界变了!
▲
“生存痕迹”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在展览空间门口合影
左起:蔡青、顾德新、宋冬、张德峰、尹秀珍、王功新、张永和、展望、邱志杰、冯博一、林天苗
1998,摄影:徐志伟
1994年夏天,经过大半年的编辑筹备,冯博一和路青在深圳手工完成《黑皮书》的设计排版。工作间歇,有艺术家花360元在深圳文物商店购得一件汉代代勾,路青则以300元的高价在深圳国贸大厦买下一盘麦当娜的原版磁带。俗称《黑皮书》的印刷品曾有正式书名,却在付印前临时取消了,但并未影响它后来如涟漪般扩散的影响力。如今,这本“不标价出售”,甚至没有命名的印刷品在旧书网上的售价已达万元之巨。
2000年的“不合作方式”以其颠覆主场中心话语的策略,成为21世纪最早的策展实验场,更直观呈现了实验艺术“不吝、生猛、粗糙”的现实处境,展览所引发的争议也一度影响了行为艺术在国内的命运。
▲
冯博一在“不合作方式”现场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房方采访,2000
从策划“北京‘浮世绘’”开始,到后来于“非典”时期策划的“蓝天不设防”,以及在首届北京双年展期间“黑着做”的“左手与右手”,冯博一见证并参与了798艺术区的崛起和变迁。随着798被开发为文化旅游区,过度商业化、空间异化等现象也反映了都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文化空间的挤压效应。
自2008年起持续六年的“海峡两岸与香港、澳门地区艺术交流计划”,注重建立地缘文化意义上的艺术交流机制,试图通过文化互动、语境转换、话语演变呈现多元差异共存的当代艺术发展图景,其政治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
“北京浮世绘”展览海报,北京东京画廊(北京东京艺术工程),2002
▲
“蓝天不设防”展览海报,北京798时态空间、东京画廊(北京东京艺术工程),2003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难忘:“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对我们与其说是一个场景,不如说是一种当代文化推进的视觉显现。”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不只是艺术史本身的自我演进,更可以看作是中国在迈向现代化和文化启蒙道路上一个连续不断的注脚。它不仅推进了视觉艺术的解放,也代表着中国社会转型、思想解放的重要进程。
无论是策展还是写作,冯博一自始至终都在探讨展览,或艺术的想象力,如何能够破除边界,而不是固化它。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无界”策展实验与实践是策展人追求的目标。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时常咧嘴“耍贫”,带着戏谑与自嘲,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策展人的使命有一种严肃的看法。他认为“策展人最主要的工作和作用,就是把界限、限制,有效地转化为一种可以用来表现策展人态度与立场的资源,通过不同的策展方式进行多元表达的自由对话和交流”。他视展览为“创作”,主张“强策展”,转头又自比“包工头”,展览全程事必躬亲。
▲
“蝴蝶效应——海峡两岸与香港、澳门地区艺术交流计划”筹备期间,冯博一在台北姚瑞中工作室考察
左起:姚瑞中、冯博一、吴季骢、陈敬元,2009
他在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的纪略中谈及艺术史学者巫鸿治学的理想,即“建立一种国际上能共同认可的,并与国际接轨的,但又是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完全说外国话式的操作方式”,而巫鸿所主张的贯通古今的多元研究方法也令他印象深刻。我想,这也与冯博一的策展诉求、态度和方法不谋而合。
从实践过程来看,他的策展之路也不乏“摸着石头过河”,或借势而为。然而,这漫长的摸索中始终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导向的前提是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针对某个问题处理方案的想象与构建。如此,他富于冒险精神的边界拓展,以及对本土语境下全球视野的精细把握,使其策展实践反映了他对艺术、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他与艺术家的合作方式。
策展往事中的许多片段,如实记录下当时种种不为人知的难处,尤其是各方利益协调的复杂性。策展人需要和各方博弈协商,在有限的资源下斡旋取舍。对人性的探幽烛微,使冯博一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种种深层矛盾与系统性问题有更为立体和独特的思考。
时代缩影夹杂在关于艺术家、展览的照片、档案和八卦中,令整本书事实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真实写照。他不畏惧披露那些被隐藏在光鲜亮丽背后的不堪,也不回避自己在这场游戏中的挣扎与无奈。这正是本书难能可贵之处。
▲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策展团队在广东美术馆召开工作会议
前排左起:巫鸿、黄专、王璜生、冯博一,2001
艺术界一直在缅怀20世纪80年代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对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重视不够。事实上,艺术家及其同道们在改革开放深化阶段的文化觉醒与社会互动的探索,极大地扩宽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语汇和视野,他们的艺术实践、思想碰撞和生存状态的变迁所体现的当代艺术与社会变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相较于80年代的萌动期更具体、更丰富,也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合上书页,方才渐渐明了何谓“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巴拉德曾在《小说的状态》中论及未来:“它会很无聊。”正因为如此 ,“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对生存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的社会现实是一个复杂无比的大型展览,永不闭幕。这种感觉在冯博一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呼应。放眼望去,这只是艺术长河里的一隅邃渺。曾经志同道合的知音,许多也已散去隐逝。他们一起奋力开辟的疆土,今已成为后来者的沃土了吗?
冯博一的敏锐,不仅适用于策展,更是对文化多样性、实验性和创新性的迫切呼吁。他的策展往事揭示了他对动荡的世界和未知的危险的充分认识,也再次提出了这三十年中围绕艺术、政治、权力和欲望而生的种种问题,并提醒我们一直面临的被遗忘的危机。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